|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09-6-10 07:25:00
|
只看该作者
当“说”的要求比较高的时候,要注意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分解渗透。
例如,“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把竖式的计算过程表达出来,这个要求就是在过程中逐步培养的。首先,在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例题“43+31=?”时,作适当的引导:“个位上3+1=4,4写在个位上,十位上4+3=7,7写在十位上,得数就是74。”在具体的指导之下,让每个学生尝试着去说一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在这样的熏陶下慢慢地就习得了数学语言,掌握了数学语言表达的话语系统。然后,在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例题“24+9=?”时,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认识到“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于是言说思考过程又有了发展:“个位上4+9=13,写3进1,十位上2+1=3,3写在十位上,得数就是33。”最后,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时候,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例如,“65+28=?”学生已经在逐步渗透的过程中,会这样来表达思考过程了:“个位上5+8=13,写3进1,十位上6+2=8,8+1=9,9写在十位上,得数就是93。”
实践证明:只要教师能有意识地去渗透这些课堂要求,学生的潜力是完全能被发挥出来的。当然,学生在获得这些语言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去表达。在老师和同学的评价结合的基础上,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能得到迅速的提高。
二、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选择适当的途径进行点拨、渗透。
例如,学习“9加几”时,学生想到了
师生可以进行对话:小朋友积极动脑,想到了这样的好办法。你们看,9+1会算吗?(学生说当然会了)10+3会算吗?(也会啊),你们可真了不起,当面对一个新的问题时,巧妙地把这样的一个新问题转化成了两个以前就会的旧问题,这样的好办法以后还会经常用到。
这里简短的一段师生对话,让学生对今天学习的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虽然今天的问题是有一定的难度,但仔细想来,可以将之转化为以前学过的本领,数学的学习也不是那么神秘和可怕的。这样的感受需要在以后的每一个适合的学习活动中不断地去让学生感悟和体会。
比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出示:43+31=?学生独立思考、记录。
呈现:
同桌讨论:都是怎么想的?思考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通过交流,学生对这两种方法隐藏的相同点有了认识:都是用了拆数的方法,把一个新的问题转化成了以前学过的问题。通过画龙点睛式的提问,通过一次次的点拨交流,学生对“转化”的数学思想就会逐步形成自己的体会。
三、展示计算方式的丰富性
教师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常常会被教材牵着鼻子走。今天教口算,一节课就将口算进行到底,明天教笔算,一节课就将笔算进行到底。如果全然不顾学生的学习现实和实际需要,势必会让学生对于计算方法的认识走向单一、僵化和死板。
1.口算为主的课可适当辅以笔算。
例如,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时候,出示了例题“24+9=?”后,放手让学生去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学生会有以下想法:
(1)和(2)这两种方法,都是用拆数的方法来计算的,但是拆数的目的是不一的,方法(1)的目的是为了转化成以前学过的计算,而方法(2)的目的是为了凑整口算。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方法(3),明显带有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痕迹,是不是老师就此忽略这样的方法呢?从课堂上来看,用这种方法的学生还占有不小的比例,可见,这完全可以成为老师可利用的资源。通过(1)和(3)的比较,一方面沟通了两者的联系,都是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另一方面又帮助学生逐步感悟笔算的法则,为后面学习笔算奠定了基础。利用这一资源的目的在于,计算并不都是用横式来表达思考过程,竖式同样也能算出答案,让学生了解有时候竖式也是一种很不错的方法。当然,本节课主要的目标还是口算为主,所以笔算的方法只要让学生有所感悟即可。
2.笔算为主的课可适当辅以口算。
例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出示例题“39+25=?”。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解决这一问题的时候,会有以下方法:
虽然这个内容在一年级的教材上只要求列竖式计算,但学生由于在之前的学习中对计算的认识不僵化、不单一,所以课堂上也就带来了计算方法的丰富多样。同样利用(1)、(3)两种方法的比较,也有助于理解计算的法则。当然,本课的主要目标还是以笔算为主,学生对于丰富的口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就可以了,毕竟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要一年级的学生掌握,要求实在是太高,但学生在这一阶段有了一定的感悟之后,到三年级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就不再显得那么困难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又为今后的学习进行了长远的渗透。
四、逐步培养数感
数感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教师将此作为一个长期的目标有效地落实在每节课的教学中。
1.初步感受。
[案例1]“9加几”的教学。
当学生对9+4=?为什么要把4分成1和3有了一定的理解后,老师就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举一反三,拓展延伸,以下是课堂的实录部分:
师:如果老师把这道题改为“9+5”呢?
生:那就把5分成1和4。
师:为什么要把5分成1和4呢?5还可以分成2和3呢。
生:如果分成2和3就不能和9合成10了。分成1和4的话,1可以和9合成10,这样算起来方便。
师:哦,原来在分的时候,还不能随便乱分,要考虑怎么分使计算方便。下面我们就来一组快速反应:9+3,把3分成谁和谁? 9+2呢?9+8呢?9+6呢?9+7呢?9+9呢?
(生答略)
师:小朋友分得可真快,这样分一分后可以使我们算起来更方便,这样的口算方法还有自己的名字呢,叫“凑整口算”,知道为什么吗?
生:每次分了之后,9总是可以和其中的1凑成10。
师:对!利用这样的“凑整口算”的方法可以使我们的计算又对又快!
……
教学中,教师通过将9+4改为9+5、9+7……这个细节虽然花时不多,但在举一反三的过程中学生逐步感悟:为什么都要分成“1”和“几”?这样分的好处又是什么?在一次次的拓展中,学生对“凑整口算”的方法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
2.观察比较。
[案例2]“8、7加几”的教学。
当学生出现了以下两种方法之后,教师引导比较。
师:这两种方法有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生:相同的都是用了凑整口算的方法,不同的是一个把8凑成10,一个把6凑成10。
师:那你觉得哪一种凑整的方法计算起来更方便呢?同桌讨论讨论看。
生:把8凑成10比较方便,因为8离10缺2个,6比8离10远,缺4个呢。
师:一般来说,我们采取拆小凑大的方法,可以使计算显得更方便。快速反应:那8+5=?拆谁?怎么拆?8+3呢?8+4呢?8+8呢?(体会两个数一样,就没有判断与选择的需要了。)
师:那把刚才的题目换成7+4呢?你还会这样想吗?快速反应:那7+5=?拆谁?怎么拆?7+6呢?7+4呢?7+7呢?
……
如果说“9加几”的教学只是让学生接触一下凑整口算方法的话,那么在这节课就要逐步渗透根据数据特点灵活选择方法的意识,在观察、比较、分析中培养学生对数的敏感度和判断能力。为此,设计的两组快速反应,就是为了能较好地让学生对数产生一定的感觉。
3.方法感悟。
[案例3]“6、5、4、3、2加几”的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捕捉一个细节:“6+5=?你们为什么不用取整还原的口算方法呢?”通过交流,旨在让学生体会,6、5离10都太远了,用取整还原的口算方法,并不能使计算简便,相反,用凑整口算的方法会显得更方便。这里的渗透,又一次地引导学生拿到一道题后,养成先观察数据特点再选择方法的好习惯,在不断地追问交流中培养学生对数的敏感,培养学生面对问题的一种选择和判断能力。
4.灵活应用。
[案例4]“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教学。
老师引导观察:计算29+7的时候,有的小朋友这样计算:
提问:7还可以分成2和5 ,3和4,为什么这里要分成1和6?
拓展:如果是28+7呢?39+4呢? 5+68呢?
快速反应:下面各题,用哪种方法更方便?
36+45
28+14
46+16
52+19
……
像上面这样,教师不断地捕捉合适的机会有意识地进行数感的培养,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数据越来越敏感,方法的选择也越来越灵活。
当学生以探索者的姿态出现,在自觉的状态下,参与知识的形成和规律的揭示过程的时候,学生所获取的就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思维探索的过程中领悟、运用、内化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如果学生能在这样一个长期渗透的过程中学习数学,那他一定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生命的成长。
[观点链接]
吴久龙:计算教学,算理掌握是关键,思维训练是核心,习惯养成是根本。(淮安市新渡中心小学)
沐斌国:要过好计算关,首要的是保证计算的正确,这是核心。如果计算错了,其它就没有意义了。但如果只讲正确,不要求合理、灵活,同样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高邮市城北实验小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