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7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文史结合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5-23 08: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友焱

(浙江省温岭市新河中学,浙江 温岭 317502)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历史教师在执教历史课程时,习惯于对历史知识进行简单的公式化讲解和分析,言必称“原因、经过、结果和意义”,看似科学实则干巴;造成学生虽喜欢历史,却不喜欢上历史课;历史学科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落实也受到了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青少年中产生困难的最重要原因,就在于教育行动以赤裸裸的方式出现在他们面前。”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自主意识与思维的批判性明显加强,认知过程和情感的变化也表现出明显的目的性和自觉性。他们反感生硬的譬喻、简单的贴标签和纯粹的道德说教。因此,认知教育和情感教育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而文学对人的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和审美素质的塑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也为广大青年学生所喜爱。所以,历史教师应深入挖掘历史学科中俯拾即是的能够涵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关文学作品素材,或以文学的手段呈现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创设历史情境,丰富情感体验,在学习的过程中,寓之以情,进而晓之以理。

“文史不分家”“文史结合”历来是我国史学界的优良传统,例如,唐代史学家刘知几称《左传》,“或腴辞润简牍,或美句入咏歌,跌宕而不群,纵横而自得”,鲁迅先生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些优秀的史学作品能够生动有趣,深入人心,魅力的源泉就是史与文的结合,它们既是优秀的史学作品,同时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所谓“文史不分家”,文学只有通过描述历史也就是当时的社会现实才有深刻的内涵,历史也只有通过恰当的文学性描述,才能得到生动形象的反映。因此“文史结合”于学文于学史都是一种非常必要和有效的途径,从历史教学的角度来说更应如此,因为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而借助恰当的文学手段更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因此历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文史结合法”能够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深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认为历史教学中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文史结合法”大致可归纳为三种类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5-23 08:00:00 | 只看该作者
二、引入文学作品印证历史

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多次出现了引入文学作品考查历史知识的试题,因此,在日常历史教学中引入文学作品有其必要性。更重要的是,恰当引入文学作品,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时代背景,或叙或评、或描或画,互为印证,其作用和好处难以用几句话来概括,略举几例。

(一)用文学作品语言导入新课,可渲染气氛,引人入胜

例如,用“说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导入三国时期历史的教学。再如,进行“大跃进时期”的教学时,引入一帧典型照片“农田里一个小姑娘坐在稻浪上,不远处农民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收割”。教学“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时,分别引用了毛主席的诗《七律·到韶山》中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以及彭德怀的诗“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我为人民鼓与呼”。对比教学,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文学作品,可以增长学识,创设情境,生动历史,活化思想教育

引用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寥寥数语即交代了红军的长征路线,沿途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英雄的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区区几字便清晰可见少数民族的游牧生活及美丽的塞外风光。

“甲午中日战争”的教学中引入:“太后不识国事险,危亡犹筹万寿曲,挪用军费修颐和,此战岂能不失败”“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慈禧太后、李鸿章等人的卖国求荣嘴脸便暴露无遗;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则使林则徐、谭嗣同等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不计个人得失甚至不怕牺牲生命的高尚情操跃然纸上。

又如,引用古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可使学生形象地感受南朝时期佛教势力的庞大;而“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则生动地描绘了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而评价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和隋灭亡的原因时,则可借用:“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再如,学习科举制度的危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时可以联系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祥林嫂等人物形象,此类文学作品不一而足。

(三)教学总结引入文学作品,可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如,把三国时期的政治史讲完后,用《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作结尾:“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再引导学生课后分析“英雄、历史、人民”之间的辩证关系。

三、引入文学作品的影视歌等形式活化历史

与纯粹的历史资料片相比,那些不是所谓“戏说”的,而是采用了艺术的手法以升华情感、更好地反映历史的影视歌类文学作品无疑更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更有利于创设历史情境,活化历史事实及人物,更有利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例如,在“甲午中日战争”教学中引入电影《甲午风云》中关于黄海海战的片段,可以使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邓世昌等清朝爱国将领的爱国热情;在“巴黎和会”或“五四运动”的教学中引入电影《我的1919》中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慷慨悲壮的演讲片段,“弱国无外交”的悲凉便可更好地展现;在“长征”的教学前播放电视剧《长征》的主题曲《十送红军》,学生很快就可进入到关于长征的学习氛围;对于三国时期的教学开篇或结尾都可采用上面提到的《三国演义》主题曲,在教学有关“巴黎公社”的内容时可与学生共唱国际歌,等等。

当然,在引入影视歌类文学作品时,要注意与历史事实的契合性及一定的严肃性,对于一些“戏说”之类的历史影视作品不但不可以随意引入,还要提醒学生注意用文艺的眼光去欣赏,但要用历史的眼光去批判。

最后再强调一点,引入文学作品创设历史情境丰富情感的时候,要注意交代清楚事件、人物或时代背景,作好事实铺垫,只有在立体形象的物象上,所言所感才会真正感染人。

总之,以文活史、以史实文的“文史结合”,既是中国史学也是中国文学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文史结合”,还要“政史结合”“哲史结合”“史地结合”乃至“数史结合”等,以利于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全面健康情感的塑造。而“文史结合”应该说是其中最有利也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因为有内容有价值的文学作品无不是反映一定的社会现实、社会生活和社会人物的。所以,文学和历史联系最紧密,古今中外,与历史相关的文学作品,如“诗”“词”“歌”“赋”“文”“联”等可以说是浩如烟海。当然这需要我们历史教师有意识地去关注和积累,利用它们增强历史学科和历史课堂的生动性、形象性、亲和力和感染力,以更好地实现历史学科应有的学科价值。所以,“在以往关于文史结合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上探讨文史结合在历史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实践上总结文史结合进行历史教学的经验,正是今天的历史教学赋予历史教师的使命。唯如此,才能使文史结合这个历史学的优良传统持续光耀于历史课堂之上,唯如此,才有助于最终打破历史教学教育与实际结果相脱节的局面”,才能使历史学科应该具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功能得到更好的落实与体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5-23 08:00:00 | 只看该作者
一、用文学性语言感受历史

用文学性语言教学历史,就是教师和学生用文学性的语言去描述、概括和感受历史。以笔者自己的一堂市内公开课《十月革命》为例,进行说明。

预习要求:(1)对十月革命前的俄国,用一句文学性的语言来概括;(2)为十月革命的胜利写一首赞歌。这种预习要求学生很少见到,因此任务布置下去,学生非常积极,很快就交上了他们的作品。笔者进行了挑选,并录入课件。

正式上课时,笔者首先以革命烈士赵世炎的《远望莫斯科》引入新课:“我们站立在巴黎铁塔顶上,高处不胜寒,一片茫苍苍。翘首远望,遥指北方,万千风光,令人神往!听呵!列宁在演讲,人民群众在拍掌,《国际歌》响震云霄,欢呼口号声若狂。看呵!满天大雪,无数红旗飘扬;工农武装,打倒了沙皇,赶走了豺狼,让我们齐声高呼:共产主义万寿无疆!”接着交代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以营造文学氛围,渲染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声势。

对于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让学生用投影逐个显示自己的作品,署上自己的姓名,并解释为什么这样写。如,一个学生形容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一块巧克力夹心饼”,意思是巧克力是黑色的,象征俄国统治的落后与黑暗,而夹心饼指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无产阶级身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和剥削,因此革命性强并成立了自己的政党;另一个学生则形容俄国为“拄着拐杖跑步的运动员”,意思是俄国尽管受到封建落后势力的束缚却拼命想赶上列强发展的步伐;还有学生形容俄国是“穿梭在老虎中的豺狼”,意思是俄国尽管是帝国主义国家中最落后的一个,却像豺狼一样贪婪、具有侵略扩张的本性;有学生形容十月革命前俄国的境遇是“雪上加霜,火上浇油”,形象地说明了“一战”使本来就落后的俄国又受到沉重打击并导致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还有一个学生直接补充了一段他自己找来的形容俄国农民阶级悲惨生活的材料:“在俄国统治阶级成员的眼睛里,农民阶级是牲畜,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用皮条编成的两米长的皮鞭,只需一鞭即可使人皮开肉绽,于是成了沙皇统治威严的象征……”这样一来,对于十月革命的背景,与直接用陈述式的语言去干巴巴地概括相比,这种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感受。

然后笔者又分别以“一道闪电划破长空”“一声惊雷震惊世界”“一缕曙光照耀天际”为题先后引出“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权的建立”等内容,在“一缕曙光照耀天际”的标题下展示了学生创作的“我为十月革命写赞歌”,兹举数例。

你的出现,是一个句号,

你的出现,是一个逗号,

你的出现,是一个分号,

你的出现,是一个叹号。

你力挽狂澜,自由为你孕育,

你集思广益,民主为你滋润,

你刚正不阿,平等为你哺乳。

你是璀璨的翡翠,你是夺目的钻戒;

你属于那辽阔的星空,你属于那广袤的大地。

你的胜利,是我们永久的骄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黎明我们驾着马车

穿过冰封的原野

红色的翅膀自黑暗中升起

破晓而出的初阳撕裂隐晦的黑夜

点点渺小的希望在光晕中浸溢

“五四”的咆哮,“三一”的怒吼

“非暴力不合作”的无畏坚持

乘着十月的战车,呼啸前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荒芜的草原上

孕育出一点火星

迅速使草原

燃烧

风再大,雨再急

也扑灭不熄

滚滚浓烟冲向天空

变幻成无影的

战士

灿烂的太阳把

辉煌的阳光洒向大地

生机勃勃,一切都在

新生

课堂上,学生对自己创作的诗歌都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在他们的解释中,十月革命的意义变得更加形象和丰富,也使笔者和听课教师惊异于他们的表达、阐述和感受能力!学生作品展示、品析完后,笔者也适时插入了李大钊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的节选“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最后再以师生共同朗读《远望莫斯科》结束了教学。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十月革命的背景和意义,在学生进行文学性描述的同时,笔者引导学生用要点式的历史性语言进行了概括和归纳。该课结束后,一位听课教师告诉我,学生走出教室后对该堂课的评价是“经典”,虽然学生言过其实,但至少说明学生还是喜欢这样的历史课的。一位听课的语文教师说:“没想到历史课还有这样的上法,对我们上语文课也有很大的启示。”

上面所介绍的主要是学生用自己的文学性语言去感受历史,还有一种形式就是教师用文学性的语言创设情境。

例如,在教学“美苏争霸”一节内容时,笔者以这样的文学性的语言导入新课──“二战结束后,世界舞台上崛起了两位巨人,他们,一个脚踏西半球,一个脚踏东半球;为争夺世界霸权,他们跨过太平洋,越过大西洋,进行了长达三十多年的较量!平静时互送秋波,却又暗藏杀机;激烈处,但见剑拔弩张,刀光剑影!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感受发生在美苏两极格局背景下的”──(引入标题)“巨人与巨人的较量──美苏争霸三十年”。

接着展现赫鲁晓夫1956年2月举办的美国记者招待会──表明苏联想和美国平起平坐,争夺世界霸权的意图,从而揭开美苏争霸的序幕。

再以“国际风云变幻,且看龙争虎斗”的标题展现美苏争霸的三个回合即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以专家访谈、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形式了解美苏争霸三个阶段的主要事件、基本态势、各自战略及与中国的关系;然后以两个思考题作小结:(1)美苏争霸过程中,互有攻守是由什么决定的?(2)美苏对华态度的变化是由什么决定的?

同时,以“在我的描述中抢答”的形式用生动详实的史料证据展现“柏林墙”“苏联入侵阿富汗”“越南战争”等事件的后果。如,描述越南战争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请在我的描述中抢答:血癌是它的后遗症──它毁掉了300万公顷的森林──它使200多万人丧生,100多万人流落他乡──美国政府为此耗资2000亿美元──这是二战后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战场在越南”。这样就以更直观的形式反映了争霸的危害──既损人又不利己,并过渡到下一环节──“但闻天怒人怨,试问争斗为何由”,让学生讨论美苏争霸的根源。

最后,升华本节主题思想──“霸权几时休,恨悠悠,思悠悠……”让学生讨论“如何看待霸权主义”,教师再以文学性语言总结:“你争霸,我争霸,胜也罢,负也罢,输也罢,赢也罢,又有谁能真正赢得天下?!只要是霸权,就必然建立在别国痛苦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人民痛苦的基础之上,因此它也必将受到人民的唾弃,历史的惩罚!因为人类需要和平,需要发展!”这样一来,本节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的主题思想能够较好地得到落实和体现。

笔者建议同行不妨尝试一下这种用文学性语言教学历史的“文史结合”法,但要注意的是,用文学性的语言要防止过分的夸张以至失实,要以事实为基础,不可歪曲历史的本来面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5 05: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