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0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观摩课《最美的花束》评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16 16:2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美的花束》评课稿
授课教师:高静    评课教师:武兴平
《最美的花束》是一首通俗易懂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不同肤色,表达了向往世界各民族平等相处的愿望。诗人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在没有种族歧视的环境中快乐地成长。为了使孩子们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怀,高静老师通过各种形式朗读促使学生与诗人的情感发生一次次碰撞,又辅以多媒体课件帮助孩子们理解诗歌内容,具体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做得较为成功。
一、优化导入,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恰如其分的教学情境,犹如磁石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孩子们思维的火花。教学一开始,高老师便出示四张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儿童图片,优美、清晰、明快、阳光的画面一下子攫住了孩子们的眼睛,于是当老师将自己的问题抛给学生时,孩子们兴奋地接住了,迅速准确、轻松愉快地进入到课堂教学的情境中去。
二、直奔目标,强基固本
文以载道,语文的工具性在被淡化了若干年之后,新课改再一次把它放在阳光下,高老师紧扣大纳要求,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动笔、动嘴、动脑、交流、合作,不仅完成了字、词、句的识认任务,又通过说词语仿句式说话的方式,实现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三、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只有教师对文本把握的准、挖掘的透深,才能轻松自如地引导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在对课文“你”、“我”、“他”指谁这一教学重点及课题这一教学难点的掌握与突破时,教师没有越俎代疱,而是让学生反复读课文,结合课文插图感悟、理解,成功实现学生与文本的亲密接触。
四、图片音乐结课,升华主题
   “种族歧视”是一个离学生实际较远的话题,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这一点,马老师出示了两位不同肤色,但在体育界都有杰出贡献,学生又都熟悉的公众人物,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人的高低贵贱不在种族,而在精神,在奋斗,种族歧视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与做法,直观形象地传达了这一信息。《让世界充满爱》音乐的播放,不仅让学生的肢体得到休息,神经张弛有度,同时又紧扣文章主题,将课文内容推向高潮。
当然,作为一名年轻的弄潮者,高老师的课还有一些瑕疵,但在今后的磨炼中,她一定会成长为一名佼佼者。我们共同期待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7 22:0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