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教育研究院筹备处 赵镜中
教学创新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标新立异,或是为改变而改变。创新是结合了教育的相关理念与学习的条件和环境,试图为学习找到更多有效且容易的途径所做的努力。当然,对学习者而言,每个人的学习经历不尽相同,不同的教学法对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作用,不容易说哪一种教学法是最有效的、最佳的﹙尝试去追求一个最佳的教学法,似乎是一种缘木求鱼的徒劳﹚。
创新是一个相对概念,并非无中生有,它往往是相对于常态、制式而言的。在此,创新、常态、制式并没有价值高低的意味。常态不一定就是不好,而只是说常态、制式暗示了一种关系的固定模式,这样的固定模式假设了两造的必然隶属关系﹙例如伦理关系上所谓的父慈子孝,父子关系以一种慈孝的伦理形成必然的联系﹚。但是这样的常态关系,往往无法面对新环境的挑战与新因素的改变,当关系的两造因环境或自身条件改变而有所调整时,即会造成旧有的常态结构无以应对、自然崩解,而必须寻求改变。创新只是在常态尚未崩解前,在旧有的关系架构下,提出一些不同的可能性,使常态不至于陷入一种固定模式的窠臼。此外,就发展的观点来看,环境的改变是必然的,为因应改变,创新也成为生物学上的必然。
依照维尔(P.B.Vaillv,1996,王玉真译)的说法,制式化的学习往往假设:①学习者要追求的目标和相关的教材都够清楚明白,因此初学者只需期待教师提供清楚的学习素材与内容,而不必也不需浪费时间在旁枝末节上。②想学、学习是道德责任,对不了解此价值的学习者需要加以说服。为了确定学习者采纳了这些外来的目标,必要时将动用警告和处罚的手段。③学习目标存在于学习过程之外,不预期学习目标的内容、意义或价值会出现在过程中。学习目标既已清楚罗列,因此进行学习的最佳方式应可以确定。这三项思维原则──目标导向、重视学习的责任以及寻求最有效率的学习方式,构成了制式学习的主要架构。在这样的架构下,学习环境的安排已预告了学习者的任务就是按照专家的设计去学习,因为课程设计者和教师知道你该学些什么,以及怎么去学。
如是常态、制式的教学观点是否能因应新世纪的挑战呢?就语文教学来说,近来随着对语文学习的一些不同的研究,以及视讯媒体传输科技的快速发展,大大冲击了常态的(或制式的)语文教学。例如社会互动理论强调语文的社会性及功能性意义(L.S.Vygotsky, 1997,蔡敏玲、陈正干译);读写萌发理论认为语言的学习与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受社会与文化的影响(黄瑞琴,1993)。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积极参与建构意义,而非被动地获得阅读和写作的技巧知识;全语言的教育观点则主张语言学习是借着融入丰富的语文环境,拥有寻找意义的机会,而不只是依靠教师直接教导的技巧,就会对语文本身和其功能产生知觉(K.Goodman, 1998,李连珠译)。这些理论研究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焦点,重视语文的沟通和意义,传统语文教学重视的字词句型练习退居次要的角色。另一方面,随着科技及视讯媒体的发展,现代人在语文使用上展现出口语重于书写,功能性的语文重于文学性语文,网状阅读取代线性阅读,创新语言取代标准语言等现象(赵镜中,2001)。这些内外环境与条件的改变,促使传统语文教学必须有所创新,否则无法因应变化快速的社会要求。创新在这里至少具有两层教育哲学上的意义:就学生而言,身处在一个多媒体的时代,却要求学生像以往一样依赖一本书、一位教师,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听教师口头的讲述与反复的操练,寄望学生这样就能学好语文,可说是相当不尽情理的苛求,学生怎么坐得住、听得下、学得来。再者,就教师而言,放弃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尝试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和社会环境,提供学生不同的学习途径,教学上的创新、探索似已成为教师职业伦理的律则与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