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3-6-25 12:05:12
|
只看该作者
五、说教法
根据《纲要》精神,社会领域的目标有: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所以教师在教学及实施过程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幼儿已有的经验水平和思维特点,《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中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本次活动,我采用以下方法:
1、故事导入法:故事导入是幼儿最喜欢的引题方法之一,情景故事,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2、电教法:用课件,录音等让幼儿从中了解自救常识。
3、交流探讨法:以幼儿为主体,通过幼儿讨论,培养幼儿思维能力、语言表达力和倾听力。
此外,我还采用赏识激励,游戏体验,等方法层层深入,锻炼幼儿的能力。
六、说学法
教师因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深化了情感。我采用了以下学法:
1、多通道参与法:为了锻炼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活动中每个环节都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去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学一学等多种感官参与。
2、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过,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会明显提高。
3、游戏体验法:为了让幼儿能掌握正确的方法从危险事件中逃生,我采用了游戏体验法。设置幼儿单独在家时的情景:遇到小偷进屋偷东西该怎样应对?遇到煤气中毒该怎么办?
七、说活动过程
有了以上分析、准备,根据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本次活动我设置了五个环节:故事导入、激发幼儿探究欲望——合作探究、获取新知——创设情境、游戏体验——结合生活、知识拓展——播放音乐《祝你平安》结束。
(一)首先故事导入、激发幼儿探究欲望
1、教师讲述故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教师就以讲故事的形式提起幼儿兴趣,接着抛出问题“明明独自在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引起幼儿思考。从形式上、内容实质上深深吸引孩子。
钟老师认识一个叫明明的小男孩,他4岁半,长得很帅气,也很聪明,这天,他的父母要出去办事,留下明明独自在家,就在他独自玩耍时,发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教师讲述后,带着疑惑的口吻问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2、共同观看ppta pptb
a、幼儿独自在家时遇小偷进屋
b、煤气泄漏事件
让幼儿猜测明明在家到底发生了什么危险事情,揭开谜底,引出下一个环节。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根据幼儿好奇,求知的特点,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第二环节我就安排孩子自由探索。
1、依次出示PPT c、d、e、f、g
c、小偷进屋幼儿与歹徒搏斗
d、小偷进屋幼儿偷偷逃出去打110电话
e、家中发现煤气泄漏幼儿不理睬
f、家中发现煤气泄漏,寻找原因,关闭煤气阀门
g、家中发现煤气泄漏,感到头晕不适,拨打大人电话或120急救。
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与同伴、老师说说单独在家时遇到小偷进屋、煤气泄漏中毒危险事情时应该怎么做?让幼儿先讨论,然后再集中回答。幼儿判定图片中明明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做法是错误的?对于回答的好的幼儿给予掌声鼓励,以达到赏识激励作用。
2、掌握急救电话号码110、120
教师抛出问题,帮助幼儿掌握逃生的技巧。
a、在遇到坏人时,我们可以拔打哪个急救电话号码?(警察局110)
b、在发现煤气泄漏时,我们首先要干什么?(关闭煤气阀门)
c、在身体不舒服时,我们可以拨打哪个急救号码?(医院120)
在幼儿回答后进行小结,给幼儿加深印象,明明很聪明,遇到了困难及时找到了解决的办法,遇到坏人拨打了110求助;遇到煤气泄漏,首先关闭煤气阀门,如果感到身体不舒服可以拨打大人电话或是医院电话120。
(三)创设情境、游戏体验
凡是人们积极参加过,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会明显提高,所以我因势利导,创设情境: 我在活动场所创设没有大人在身边的时候小偷进屋偷东西情境,活动室发生煤气泄漏两个情境,让幼儿亲身体验遇到危险时逃生的技巧。通过演练、老师的指导和评价,使其所学知识转化为行为,提高教学效果。
(四)结合生活、知识拓展
启发幼儿列举生活中见过或遇到的的其它危险事情,如:有人晕倒、火灾等,“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
教师小结:生活当中遇到危险的事情时,小朋友一定要沉着、冷静地面对,不要慌,不要怕,可以采取自救的方法有很多,小朋友多掌握一些危险事情的自救常识,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健康、安全、快乐的成长!
(五)播放音乐《祝你平安》
在温馨的音乐声中相互拥抱,用身体传递祝福,结束活动。
八、说活动效果预测
我相信,通过自己的认真准备、精心设计,积极组织幼儿参与。幼儿一定能够学习到独自在家时小偷进屋、发生煤气泄漏危险情况下的自救常识,并能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面对危险时能沉着,冷静地面对危险情境,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我的中班安全教育活动《遇到危险怎么办》说课。
谢 谢 大 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