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1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版块复习学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10:07: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名师讲义 文言文阅读版块复习学案
武汉市黄陂区横店中学 彭继峰
  
一、认识考点题型



中考总分值13分,题型分别为实词解释辨析,虚词用法辨析,文段内容理解(此三题为选择题,共9分),翻译题一句,4分。



二、判断得分情况



选择题得分情况较好,主要是翻译题扣分严重。



三、阅读过程提示



A.语段内容:近年文言文语段多考查人物传记类文章,以此与高考题型接轨。



B.整体感知文段方法:首先应对文段用心精读一遍,文段后的注释往往有提示作用,也要加以关注。(可以在试卷上圈点勾画),然后看"文段内容理解题",它给你了几个选项,一般情况都是选出不符合原文的一项,这些信息非常重要,通过这些信息点基本可以推出原文要讲的大意,以及一些关键句子的大意,这就大大有助于我们理解阅读文段,有助于我们理解解答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以及信息筛选题时所应该掌握的具体的语境。当文段大致内容有印象之后再处理实词、虚词和翻译题,效果会更好。



C.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D.思维暗示:将文言文语段转化为现代文语段后做题。



四、解题思路探讨



1.实词解释辨析



中考文言文语段出自课外。但可以肯定,所出现的四个(或四组)加点的字,学生都应该在初中阶段学文言文时课本中接触过的,至少类似的用法,初中阶段一定是接触过。



提出困惑



①实词解释方法示例:



李生出,见王生方东面而持其驾。王生曰:“子将安之?”对曰:“吾将东徙。”李生问曰:“何故?”对曰:“我以东日去人近,东徙则可得暖。”李生曰:“汝所以东徙者,暖也。然冷暖以时,夏暖而冬寒。汝更所,冬亦寒矣。”



A方:          安:        去:               



B更:          止:        徙:               



C东:



方法小结



试归纳得出答案的方法:A.              B.                 C.               



②实词选择题方法示例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蔡磷,字勉旃①,吴县人。重诺责②,敦③风义④。有友某以千金⑤寄之,不立券⑥。亡何⑦,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⑧,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⑨而致之。  
  

注释:①旃:读zhān。②诺责:诺言和责任。③敦:重视。④风义:情谊。⑤千金:一千两白银。⑥券(quàn):票据,凭证。⑦亡(wù)何:不久。“亡”通“无”。⑧归之,愕然不受:省略了主语,应为:(蔡)归之,(其子)愕然不受。⑨辇(niǎn):车子,这里是“用车子运”的意思。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亡何,其人亡(死亡)            B.且父未尝语我也(经常)
C.而翁知我(父亲)              D.故不语郎君(因此)



方法小结



                                                                     



A.考查对象多为一词多义与特殊用法。考前复习时可以将每篇文言文课下的注解都浏览一次。你只用看那些单个单个实词的解释。为什么不看双音节词的解释?因为加点的字一般情况每句只有一个字。



B.关于实词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意动用法、使动用法是可以将解释还原到原句中检验进行判断的。把这个字的几种本意放在这个句子中做一个选择题,找出最接近与原句句意符合的意思,把几个选项都做出判断,也很容易做出正确选项。
   C.词性法 看与这个词连接的前后的词性是什么,我们都知道,一般情况下,动词与名词搭配,动词与副词搭配,有前后关系,副词与形容词搭配,名词与形容词搭配,这样你就不难判断出所考这个词的词性,这样你就可以看选项,每一选项是否都翻译的词性与原句词性一致,如果不一致,那么答案就是这个词性不一致的选项。



2.虚词用法判断



常见考题形式为提供一个例句与四个选项,判断用法相同的一项。直接把课外文言文中的某句话中的某字加点,然后要你判断它的意思与初中阶段你曾经学过的课文中的四句话中同一个字意思相同还是不同。也就是说:五句话,各出现一个加点字,四句是已经学过的,一句是第一次面对的。



提出困惑



例题解析(语段同上《李生出》)



东面而持其驾     笑而止之    夏暖而冬寒



子将安之    我以东日去人近



思路小结:



                                                            



课堂练习



①请根据记忆判断“以”的用法



天下之以躁急自败(     ) 医之好治病以为功(    ) 此独以跛之故(    )



臣是以无请也(      ) 以钱覆其口(     )     徐以杓酌油沥之(    )



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②请根据记忆判断“之”的用法



宋何罪之有?(    )西蜀之去南海(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宋无罪而攻之(    )吾欲之南海(    )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    )



③虚词选择题方法示例



下列句子中与例句中“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例:卒辇⑨而致之
A子将安之    B西蜀之去南海     C蜀之鄙有二僧      D吾欲辱之



方法小结



                                                            



A.积累并熟记常见虚词的用法。如:“而”、“以”、“为”“之”、“其”等字的用法,要一个个归类,记代表的例句。只有了解了初中语文课本中常见虚词的基本用法,做这类题才不丢分。



B.充分利用选择题题型特点,结合上下文语句内容判断虚词的具体用法。
C使用代入法 可以先从例句入手,把这句中该词的用法和意义代入四个选项解释,看是否通顺,通那么用法就是相同,不通则不相同。同理,可以反向代入。



3.语段内容理解题



有时考主旨,有时考概括,有时考人物形象等等,说去说来,就是看学生对所给文言文语段全文是否能准确知晓大意。



提出困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10:08:08 | 只看该作者
例题解析(语段同上《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对上面短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蔡磷的朋友“以千金寄之,不立券”,是因为了解蔡磷“重诺责,孰风义”。



B.朋友的儿子“愕然不受”,只是因为父亲不曾把这件事告诉他。



C.“券在心,不在纸”,意思是信守诺言重在内心和行动,而不在口头上或纸上。



D.这则短文以具体的事例赞扬了蔡磷的诚信。



思路小结

                                                                             



A.抓整体内容,兼顾细节。主旨性的选项要结合全文,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要总体把握文意。



B.此类题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可能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所以,对句意的理解,我们就可以先通过对照,找准选项中与原文的不同点,之后,把难以区分的地方向原文词语上靠,找到对应的词汇,看看人物事迹的叙述注意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是否准确等。







4.翻译题



此题是整张试卷第一道文字表述题。要求学生翻译文段中的一句话,4分。较以前题量减少,难度稍有增加。老师在改卷时,评分标准中会明确标示:重点看哪几个词(一般是哪两个词)的翻译,然后是流畅与否。一般而言,学生翻译时拿捏不准的词,往往是评分老师特别关注的地方。原文中的每个词都要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中的每个词,都要在原文中有根据。


提出困惑



例题解析(语段同上《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思路小结



                                                                           



A.先不急着翻译,你可以猜测一下,哪两个字是阅卷人会着重看的,把这两个字主动圈出来,重点研究,打好腹稿,然后在试卷上专门翻译这两个字。注意,我说的是试卷,不是答题卡。(因为试卷是不用交给评卷人看的,可以当草稿用)。



B.步骤



1.审,在翻译句子之前,要审清文言文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和重要的语法现象。



2.切,将文言文句子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按实词解释的方法逐词解释,判断虚词用法。



3.连,按照现代的汉语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成一个语义通畅的句子,注意补与调。



4.誊,将上述的句子写到答题卡上。要注意字迹工整,笔画清晰,不写错别字。



C.容易忽略的地方:原文中是什么标点,译文中一定要用同样的标点。如:原文中句号是小圆圈,译文中句号不能为一个实心点。又如:原文中是感叹号结尾,译文中不能用问号结尾。



拓展练习



1.翻译全文



王生欲辱李生,谓童曰:“李生,吾朋也,习辞。今方来,吾欲戏之,尔曹随机应变耳。”



李生至,正门阖,童开侧门延李生。李生立有间,谓童曰:“王生常自侧门出入否?”童弗应。李生入,见王生,再拜,曰:“君,吾朋也,邀我,何为侧门邪?”王生拜曰:“侧门,高二尺许,足君入。”李生知其意,归而为床,高三尺许。邀王生。王生至,李生延其高坐。王生熟视之,久而弗坐。李生笑曰:“君修八尺有余,宜坐高床,何不为也?”



王生反取病。自知贤人非所与熙也。礼毕而归。



                                                                              



                                                                              



                                                                              



                                                                              



                                                                              



                                                                              



2.



仁宗①在东宫②,鲁肃简公宗道③为谕德④。其居在宋门外,俗谓之浴堂巷,有酒肆⑤在其侧,号仁和,酒有名于京师,公往往易服⑥微行,饮于其中。



一日,真宗急召公,将有所问,使者及门,而公不在。移时⑦,乃自仁和肆中饮归,中使⑧遽先入白⑨,乃与公约曰:“上⑩若怪公来迟,当托何事以对?幸先见教,冀⑾不异同。”公曰:“但以实告。”中使曰:“然则当得罪。”公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中使嗟叹⑿而去。真宗果问,使者具如公对。真宗问曰:“何故私入酒家?”公谢⒀曰:“臣家贫,无器皿,酒肆百物具备,宾至如归。适⒁有乡里亲客自远来,遂与之饮。”真宗笑曰:“卿为宫臣,恐为御史⒂所弹。”然自此奇公。



注释:①仁宗:即宋仁宗,宋真宗的儿子,此时是太子。②东宫:太子居住的宫殿。③鲁肃简公宗道:即鲁宗道,“简肃公”是他的谥号。④谕德,太子从官,负责侍从赞谕。⑤酒肆:指酒馆。肆,铺子。⑥易服:换衣服。⑦移时:过了一会儿。⑧中使,宫廷使者,指宦官。⑨白:告诉,说。⑩上:皇上,即宋真宗。⑾冀:希望。⑿嗟叹:指叹息。⒀谢:认错,道歉。⒁适:正好,恰好。⒂御史:官名,负责监察百官。



8.下面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是(  )



A. 使者及门,而公不在    及:到      B. 中使遽先入白     遽:于是,就



C. 公曰:“但以实告。”    但:只      D. 然自此奇公。     奇:奇怪



9.下面句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使者及门,而公不在。



A.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B. 康肃笑而遣之



C. 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         D. 马无故亡而入胡



10.对于鲁肃简公在短文中表现的品性,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 体察民情          B. 忠厚诚实



C. 博学多闻          D. 嗜酒好客



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⑴上若怪公来迟,当托何事以对?



⑵公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6 04:2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