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7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把美好的种子留给学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07: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典具有种子的力量

  中国教师报: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到“素读”这个概念,能简单明了地解释一下什么是素读吗?

  陈琴:“素读”的提法是日本人最早说的。日本人把我们古代私塾的授课方式定义为“素读”。日本的不少学者都对我们的私塾课程有深入的研究。比如,日本筑波大学的加藤荣一教授对素读的诠释是这样的:“素读”就是要大量的死记硬背——不求理解含义、只照着字面朗读汉籍——即中国的经史子集。国际著名的右脑开发专家、日本教育学博士七田真也有详细的论述:“‘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明治以前的日本教育就是这样按字面来教孩子‘素读’中国的四书五经的。”七田真还说:“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也就是右脑教育法。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基础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读,而诵读经典是他们每一个孩子最基本的启蒙课业。”

  中国教师报:素读“经典”,经典又是指什么呢?怎么来确定何为“经典”呢?  

  陈琴:伊塔洛 ·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列举了十四条经典有别于非经典的特质,其中第三条是这样概述的: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本身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他说,这种作品有一种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

  如何确定一部作品是经典?卡尔维诺的标准是:经典作品“它使你不能对它保持不闻不问,它帮助你在与它的关系中甚至反对它的过程中确立你自己”。真正的经典作品,必是那种任何时候你都能“一下子就认出它在众多经典作品的系谱中的位置”的作品。

  以我之浅见,经典作品还有一个极好的标签:一部你未曾读过就令你内疚的书,一个民族没读过会令整个民族汗颜的书,一代人没读过就令一代人失根的书。这样的作品一旦缺席,就会令整个社会文化生态链断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4-30 09:54:00 | 只看该作者
:“素读”经典几乎没有什么较高的微格技术要求,只要你肯带着孩子读书,就算非教师专业的父母都可以操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4-30 09:54:00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要提倡这种阅读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07:04:00 | 只看该作者
让“素读经典”融入语文课堂

  中国教师报:“素读”量多少算是合适?会不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陈琴:“素读”经典的训练,贵在坚持,难以速成。但只要巧妙地利用好零碎的时间,组织好有趣的形式,每个孩子每天坚持背诵100字左右的文段,早读十分钟,下午十分钟,有时是语文课挪出五到十分钟,坚持五六年,奇迹就发生了。一学年除去节假日,每个孩子按在校日为180天计算,六年就可背诵十万多字的文章;而此外再引导孩子每天阅读5000字左右的文选,一学年就是90万字左右的阅读量,六年就是500万字以上的阅读量。这还是最低的估算。

  最重要的是,自“素读”经典的训练开始,我就摈弃了以前老一套的听写、抄写、组词、造句等重复性作业的练习,告别题海。将“素读”引进课堂,迫使我的语文课革新旧的宣讲或苦练模式,一本教材我不再漫讲一学期,避免教师的“霸课”行为,节约出大量时间让学生读书。因此,大多数孩子能通背整本书。“素读”的作业基本上不需要回家完成。有些家长很奇怪,怎么没见孩子回家背过书,一本《老子》不到两个月就背熟了?因为我每天布置的家庭作业基本上就是“读书”和“采蜜”(做读书笔记或摘录)。没有硬性规定,但我设计好阅读跟踪表,每天的阅读书目和大约字数都要登记。每学期,有班级通读的两三本书,其它的都是自主阅读。摘录积累也是自主,不定量,一学期下来,平均每个孩子的摘录量都在四万字以上。一些家长也跟着孩子“素读”经典,有的孩子还回家充当父母的“素读”小老师。经典“素读”的理念实际上是为当代人认可的。

  中国教师报:“素读”经典是不是适合班级?它对语文老师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陈琴:“素读”经典几乎没有什么较高的微格技术要求,只要你肯带着孩子读书,就算非教师专业的父母都可以操作。但,要想获得好的功效,却不是随便读读就可以的。首先,语文教师必须对母语教学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在今天这个“教派”纷纭的时代,迎面而来的各种声浪,你能坚守什么,修正什么,全靠你自己的信念。有正信的教师,才不会在表面汹涌的浪涛中迷失航向。其次,语文老师自己要是个读书人。这点很关键。我们倡导“书香校园”“书香社会”“书香家庭”,更应该倡导每一个教师都是“书香教师”。我始终相信只有爱读书的老师才能带出爱阅读的学生。我的学生很喜欢读我推荐的书,我的课上常常出现“聊书”环节,书是我贴近学生心灵的魔方。其三,教师要有一点文言素养。文言是我们母语的源泉。不读文言读本的老师是不能真正领会母语的精髓的,没有古典文学素养的语文教师,可以当外语教师,但绝对不是优秀的母语教师。不读经典的教师,尽管匠气满身,却不可能是“书香教师”。遗憾的是,由于我们一直止步于经典的扉页前,许多语文老师连明清时期的章回体小说都不曾读过或读不动了。不过,就算自己的底子薄,也可以带着学生读。教师可以边读边成长,边教边积累经验。事实上,我看到许多一线的教师确实开始这样努力了。

  ■陈琴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语文教师。十余年致力于小学语文“素读”经典的探索。她的学生在小学毕业前基本能达到“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手写千万言”的目标。被共青团广东省委评为“推广古诗文优秀个人”;是团省委每年派往香港进行“国学文化教育交流”的骨干教师;近年来,先后在香港及全国各地讲课或作报告多场,其所开创的经典“素读”课堂目前正被许多老师效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07:04:00 | 只看该作者
“素读”经典在当下的必要

  中国教师报:许多人质疑,今天不是已经提倡大量阅读了吗?学生是否还有必要再接受“素读”经典训练呢?没有“素读”训练和经过“素读”的效果有何不一样呢?

  陈琴:我们现在提倡大量阅读,可是却不敢提大量记诵,大量“素读”。翻阅千万卷,却没有读破半本书,结果依然是胸无半点墨。所以,我们要明确一个清晰的概念:阅读跟“素读”不可等量齐观。阅读的积累和“素读”的积累是不一样的。“素读”积累更以背诵为目的。

  旧时学子的“劳于读书”,不似今天“偶然地,随意地”翻看般地“读”,是唱,是背,是“劳”于诵,也是“劳”于记,在肚子里扎扎实实地装下了大量的文字,将典范文章的行文立意之法揣摩个透,被视为“兵卫”的辞采章句早已烂熟于心,可信手拈来。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个“破”字就是让书中的文字烂熟于心。这些文字成了一个人一生所需的文化“酵母”,到了一定时期就酿出芳香无比的醇酒了。并且,这样的“酵母”一定要在小学阶段植入方能事半功倍。

  可我们现在的孩子为什么怕写作文?是见闻不够吗?当然不是!现在的媒体信息大量充斥孩子们的世界,他们的活动也是精彩无限,放眼一看,哪一个孩子不是在忙碌中过日子的?是看的书少吗?你去掂量一下孩子的书包,哪一个朝代的童子会像今天的小学生这样不是背着书包而是要拉着带滚轮的书包上学的?书包里装的书五花八门!可是,真要动笔写点小文,就犯难了。

  中国教师报:哪些作品适合小学生开展“素读”训练,您能给点建议吗?

  陈琴:在经典诵读教材的选编上,前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比如,明清时期通用的蒙学读本,尤其是诗词,不仅是儿童识字的好教材,也是促进童蒙养成教育、培养语文兴趣的趣味读本,在低年段可大量背诵。

  除此,“四书”中的《大学》《中庸》篇幅不长,加起来才一万多字,且行文优美,章节严谨,是完全可以背诵的。《论语》《孟子》中的精彩篇章或格言警句可以全背,而《老子》才五千字,多是对偶或正反串连的句式,琅琅上口。诗词之外,我个人还特别推崇《古文观止》、《庄子》和《史记》中的某些篇章。小学生能将几本书中最经典的篇章背下来,到中学后,仅是文字功夫就非同一般。我觉得本民族的经典阈限要放宽,不可仅指旧时科举的必考书目。

  此外,“素读”经典的训练内容也不可只局限于本民族的,外国的优秀经典读本也该适当介入。比如,到中高年级段,泰戈尔、普希金、纪伯伦、狄金森等作家的名篇都该让学生熟练地选背一些。不过,对外国作品。我主张以阅读经典的人物传记和小说为主,主要是考虑在语言上,译作始终是被置换过的语言,真正适合背诵的内容比不上典范的母语文本更显精美。

  要把“素读”经典与大量阅读联系起来,齐步走,通过广泛的自主阅读培养,为学生运用文字提供条件,学生的兴趣才更浓厚,语文素养也更扎实。

  中国教师报:那些“经典”因为其产生年代的背景,很多都带有“封建”印记,这样的作品让中小学生读合适吗?

  陈琴:每一部作品都会有时代的烙印,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本书所阐述的思想能穷通整个人类的历史和未来。经典在某个时候也只能起到“背景音乐”的效能。许多人担心读那些老祖宗留下来的经史子集会令孩子沾染封建气息,其实,这是一种愚昧的偏见。基督教的《圣经》不乏迷信的章节,为什么西方人从孩提时代就得背诵?所以,我觉得现在已经不需要讨论要不要或该不该“素读”经典了。白先勇先生说的“百年中文,内忧外患”已经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了。我们现在需要致力探索的是:“素读”经典如何进入现在的课堂,如何为现代的孩子接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07:04:00 | 只看该作者
 私塾的教学方式,有其弊端,这是不可忽视的。教学实践本来就是一种探索行为,需要不断继承和发展,不断修正和补充。私塾的不足,我们看到了,批判了;私塾的优势,我们是不是应该借鉴呢?别的不说,私塾里走出来的人群中,至少有过那么多我们当今课堂培养不出来的人才。单是20世纪前半叶的那一代文化人,哪一个不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钱穆9岁就熟背“三国”,除把“四书”全部“吃”到肚子里外,还背熟了《朱子章句集》;更令人不敢想象的是,他后来还能背《史记》——史学大师就是这样锻造出来的呀!现在又有谁能像茅盾一样把《红楼梦》倒背如流,像鲁迅一样在幼小时期就背下了《纲鉴》?倘若不是有确凿的文字记载,谁能相信辜鸿铭竟然把37部《莎士比亚》戏剧全部背诵下来?而杨振宁在初入中学时背诵过整本《孟子》……

  事实证明,“素读”中国的经典(经史子集)真的会使脑子变聪明。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血。不贫血的脑子方有活力。

  中国教师报: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是否也有接受经典训练的必要呢?为什么要读那些距今已经一两千年的经史子集?

  陈琴:小学生能不能接受经典训练,经史子集是否该读,历史给我们做了回答。古代的中国孩子能接受,为什么现在反而不行了。这个本来十分浅显的道理,由于一百多年来反对声浪的喧嚣,变成了争论不休的宏大课题。这些都非我这样一个小学老师的三言两语可力透的,姑且不做详论。但从母语教学的规律而言,经典训练,却是一个不可模糊的概念。

  汉语的发展具有非常强的因袭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母语体系就已经相当完善了,语言的词汇、词性结构、句法结构以及音乐质感等各方面都已相当成熟。每一个读过诸子百家典籍的人,无不被那精辟洗练、生动优美的语言文字所震撼。我们至今仍沿用的格言、成语等经典词句大多数源自诸子百家典籍,汉语言活力的源头就在我们的经史子集的典籍里。单是这些典籍的语言风格,就足为后世的模范。

  可见,无论从汉语的习得之道还是对培养民族特质而言,都决定了我们不可忽视对本民族的经典的学习。

  中国教师报:现代课堂能否照搬古代的私塾授课方式?

  陈琴:当然不能!那种以教鞭威吓为手段的枯燥乏味的模式已经证明不可行。就我的授课经验而言,运用多媒体和现代记忆方法,对古代的经典训练课堂进行改良,效果显著。实际上,传统的经典训练方式如果被现代技术——也就是一点小技巧的改良,是完全可以让学生乐于接受的。比如,诗词教学可以运用“唱诗”法,像《论语》《孟子》等文言,可以运用“剧本”结构法,像《声律启蒙》《千字文》等韵文,依其节奏,设置为“快板”法、“小组接力”法等等。班级开展活泼多样的诵读活动,可以令“素读”做到“素”而不闷,“素”而有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07:04:00 | 只看该作者
传统教学中“素读”经典的影响

  中国教师报:您提倡的素读经典,不管是阅读内容还是方法,都与中国以前的私塾相似,但是从我们接受的教育看,私塾教学都是受到批判的啊?

  陈琴:1912年1月19日,首任民国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教育法规:下令“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五四”运动以后,“四书五经”更是首当其冲被视为封建主义的罪魁祸首而遭批判。从此以后,以背诵为主要目的的“素读”在课堂上就此式微。    

  不可否认,自1912年的废止读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解放思想的伟大壮举!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回顾母语教学之路,我们远离经典的脚步是否该有所修正呢?

  “五四”运动20多年后,朱自清先生已看到了抛弃“素读”经典问题的严重性。他在《经典常谈》中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因此,他提出:“读经的废止并不就是经典训练的废止……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0 15:1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