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实录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歌曲旋律,能感受出大鼓的声音是重重的、小铃的声音是轻轻的,模仿教师用较有力的声音和较轻的声音分别表现大鼓和小铃。
2.在教师动作的提示下,能用大小不同幅度来表现大鼓和小铃的声音特点。
3.在教师的身体动作的提示下,能控制自己的声音并学习轮流演唱。
活动准备:
1.大鼓一面、小铃一对。2.歌曲的图谱。3.座位排成面对面的八字形。4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大猫和小猫》导入
初步让幼儿感受声音的大小。
师:请大猫和小猫们轻轻回座位。
二、观察大鼓和小铃并聆听声音特点
1.出示大鼓: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个乐器朋友,看,这是谁?大鼓的声音是怎样的呢? 我请一个小朋友来试一试。
大鼓的声音可真大呀,那我们就用两个大大的圆点来表示大鼓“咚咚”大大的声音。(揭下图谱中的表示“咚咚”的大圆点)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大鼓的声音。
(教师敲击大鼓,请幼儿用声音模仿。)
2.出示小铃:这是谁呀?(教师敲击小铃)小铃的声音是怎样的呢?小铃的声音小小的,我们就用小逗号来表示。(揭下图谱中的表示“叮叮叮”的小逗号)你会学小铃的声音吗?
(教师敲击小铃,请幼儿用声音模仿。)
三、幼儿学唱歌曲
(一)幼儿倾听教师示范演唱歌曲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一首好听的大鼓和小铃的歌呢!请你们仔细听听歌里唱了些什么?大鼓和小铃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二)出示图谱,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提问后读儿歌。
师:你听到歌里唱了些什么?(随幼儿讲述,教师逐一揭下图谱上的贴纸,并有节奏地示范说儿歌)
2.幼儿一起听音乐说歌词。
师:你们会像老师一样看着小图画说一说这首儿歌吗?
3.请会唱的部分幼儿一起听着音乐唱一唱。
师:老师听到有的小朋友都有点会唱了,那现在老师就请会唱的孩子一起来唱一唱。不会唱的也没关系,请你仔细听一听。
4.全体一起唱。
师:小朋友唱得真棒!一会儿就学会了这首好听的歌了。现在,请所有小朋友一起来唱一唱。
三、教师启发幼儿尝试用不同力度的声音、不同动作表现大鼓和小铃。
1.用不同声音表现大鼓和小铃。
师: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小朋友的小耳朵灵不灵。刚才我们在唱的时候,大鼓和小铃的声音一样吗?
那大鼓的声音是大大的,还是小小的呢?我们可以用怎样的声音唱大鼓?
小铃的声音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用怎样的声音唱小铃?
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用大大、小小的声音把这首歌再唱一遍。(在教师带领下,幼儿用有控制的声音演唱)
2.教师示范用动作来表现大鼓和小铃。
师:(拍手)小朋友这遍唱得更好听了。要是我们再加上动作就更好了。大鼓的声音大大的,朱老师就用一个大大的动作表示大鼓的声音,(教师示范跺脚动作,幼儿一起模仿练习)你们会做吗?
小铃的声音小小的,我就用一个小小的动作来表示。(教师示范拍手动作,幼儿一起模仿练习)
(听音乐完整演唱)
3.幼儿创编不同的动作来分别替换大鼓和小铃原来的部位。
A师:我们小朋友最会动脑筋了,你们想想我们身体的什么地方也可以做大鼓呢?什么地方可以做小铃呢?(学习幼儿的动作,听音乐演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