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4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土地的誓言教学资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25 06:5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那片土地,那些记忆──《土地的誓言》解读



北京广播学院文学院 颜浩



端木蕻良是东北流亡作家群的重要成员。这个创作群体包括了“九一八”事变之后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的一些青年作者,除了端木外,还有萧红、萧军、舒群、骆宾基、罗烽、白朗和李辉英等人。他们以集体的姿态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表现出了独特的群体思维和群体意识,给文坛带来了强烈的震撼。他们开辟了抗日文学的先河,以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把作家的情感与东北的茂草和高粱交织在一起,将日寇的暴行、人民的屈辱和铁蹄下的抗争真实而具体地展示了出来,呈现出了苍凉悲壮的时代风格和强悍粗犷的艺术特色。除此之外,他们还怀着淡淡的忧愁和哀伤回忆起那片魂牵梦绕的破碎家园,字里行间渗透了对故乡山水和民众深切真挚的眷恋,并进而对民族的命运和人生的遭际展开了深入的内省和反思。因此怀乡的主题在东北作家群的笔下,不太可能有牧歌式的悠然和童话般的静谧。东北的长白山和黑土地,是作为国仇家恨的历史见证而存在的,它必然要承载起复杂而深沉的情感。《土地的誓言》正是这样一个有着独特韵味的怀乡作品,它是远离故土的游子以全部的热情和思索吟唱的一曲大地之歌。



在中国现代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端木蕻良这样,将土地看成自己的命脉和根基。正如他在《土地的誓言》中宣称的那样:“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东北本来就是满族的发源和聚居之地,作为一个满族作家,端木对于养育了祖辈的土地,始终怀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宿命感和宗教意识。在他看来,“我活着好像是专门为了写出土地的历史而来的”。因此,我们阅读端木的小说或散文,常常感觉似乎直接触摸到了雄浑而广阔的东北大地,在聆听着昂扬而悲愤的呐喊,感受着每一个地之子心灵忧伤的悸动,因而往往能够唤起强烈的情感共鸣,与作家一起来到他生长的地方,回首那些悲喜交织的“关于土地的故事”。



在端木的笔下,故土的山水风光都以诗化的语言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他如数家珍地描绘着著名的兴安岭上“摇曳着银光的白桦”“性情刚烈的落叶松”“通体漆黑的棒棒鸡”和令人垂涎的山珍之首“飞龙肉”①。那里还有他念兹在兹的万里草原,“草原上野花随着星辰转换,室女座当令的时候,粉蒸玉琢的大朵的山芍药到处开;天琴星当令的时候,野婴粟花开了;狮子座当令的时候,金针花开了”②。我们还看见了冰雪初融的早春开河的盛况,“郁闷的河水,迸出砰然的碎响,像烧红的滚动着的玻璃熔液似的,翻花向前地滚去”。湿润的春风一下子把什么都招呼了出来,“初生的柳叶儿像刚剥开的豆瓣似的挂在梢枝上”,在墙头岩缝上窜出的草芽“娇嫩的像刚洗过澡的少女皮肤似的”。韭菜冒嘴了,小白菜分瓣了,“给春风爆干了的树枝,有时发出干裂的声音倒落下来,冰化成的涧水渐渐地从悬崖上流下来,冻裂的土崖子坍塌了,盘错的老树根子在半空电悬着。风从东方传来,树枝向西方摇晃,银色春天的声音在空中袅袅的互相磕碰”。在洋溢着原始生命力的旷野上,有着细嫩腰肢和温柔笑脸的金枝姐在愉快认真地摘着野菜。好一幅典型的东北初春图!不过,在这样让人醉然的景致中,作家也没有忘了加上了一句:“田里到处都是人,土匪不能活动了,这时我们怕给绑票绑去的阴影,在我母亲的眼前消散开去。”③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意味深长,沉重的忧虑就随之迅速地弥漫开来,提醒着每一个阅读者,这是一片丰饶美丽然而饱经忧患的土地。



端木蕻良是一个强调文学创作要有“宽度、深度和强度”④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不但有着对故土永恒的赞颂和眷恋,他还以土地为重要参照物,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上,充分展示了“九一八”前后东北的社会状况和民风民俗的变动。在他的代表作《科尔沁旗草原》中,他描写了关东大草原上的首富丁家二百年的兴衰史,并借以概括了自清朝中叶以来东北土地被开发和利用的情况。丁家的祖先不择手段地疯狂掠夺了大量的土地,自己的财富也迅速地膨胀,成为了首屈一指的大户人家。但日俄战争之后,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对东北的渗透和扩张,丁家日渐势微,失去了自己的土地,直至陷于破产的境地。比这个故事本身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端木的笔下,无论是占有土地的富户,还是辛苦耕耘的农民,几乎每一个人都表现出了以土地为根基的生存态度和生命意识。他们所有的爱与恨、喜与悲、开拓与挣扎、幸福与失意都与这片土地密切相关。这里既是他们降生之地,也是他们埋骨之所。无论他们在何处漂泊,他们的血脉与精神都留在了这里,并且最终要回归到这里,与花草山川、寒冰冬雪融为一体。这种“落叶归根”的观念,其实正是端木自己的土地意识的折射。



早在南开中学期间,端木就发表了论文《力的文学宣言》,倡导“力的文学”,其中就包括“土地的力”。在他的观念中,这种“力”是美的张扬,是健全人性和顽强生命力的真实反映。所以一方面我们看到他在作品中对故乡纤细而精致的怀念,另一方面他又憧憬着用泪水洗去强加给故乡的“一切的污秽和屈辱”,大声疾呼“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对于端木作品中的“两副笔墨”,以及由此展示出来的“粗、重、大”和“轻、细、小”两种迥异的创作风格,一直是学术界感兴趣的话题。这种与众不同的气质来源于端木特殊的家庭背景:一方面,“大草原的空旷与寂寞、母亲的郁恺、走向没落的士大夫的大家族生活”熏陶了他“细腻与善感的本性”和“彻骨的忧郁”;另一方面,父辈传下来的“莽原子民的奔放、骠悍”又赋予了他堂·吉诃德式的拯救天下苍生的英雄梦⑤。很长时间以来,东北由于地理的偏远和气候的寒冷,形成了豪放粗野的民风。同是东北作家的萧军就曾说过,“我家乡那地方,民风是很闭塞、骠悍的。一般并不崇尚读书。当军官或‘红胡子’(土匪别称)是一般怀有野心的青年所向往的理想。”在几乎所有的东北作家的笔下,我们都能看见那些有着顽强求生意志和冒险精神的“土匪”,他们因为生活的压力被迫铤而走险,但依旧与土地保持着无法分割的联系。他们是这片土地上最特殊的群体,作家们对他们的感情也是很复杂的。不过在抗日救亡的时代背景下,以他们为主力的抗日联军成为了捍卫故土、保护家园最坚定、最无畏的力量,也就自然成为了作家们笔下肯定和赞扬的对象。在端木的小说《遥远的风砂》中的“煤黑子”,从烧杀抢掠的土匪变成了抗日的战士,成为了作家讴歌的力与美的化身。此外,在《科尔沁旗草原》中,端木还塑造了一个满身野性的女子水水,也可以作为这种狂放之美的另一种象征。这些不屈服于命运和自然、富于抗争和活力的健全生命,为我们理解东北的人物和文化提供了别样的参照。



端木曾经自称“性格的本质上有一种繁华的热情”,自己与故乡人民双重的奴隶地位“形成一种心灵的重压和性情的奔流”⑥。正如他在《土地的誓言》中表白的那样,“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他热爱那里参天的白桦和金黄的豆粒,他怀念那里高远的夜空和清亮的空气。这片土地养育了端木蕻良,他也永远属于这片土地,关于故乡的点滴记忆,也必然会横亘他的生命。即使在远离家园的异乡,相信在他的梦中,依旧会有萦绕不去的东北土壤的芳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3-25 06:54:00 | 只看该作者
土地的誓言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②体会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对土地、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教学案例(灵溪一中  饶大思)



遗憾中的收获



——一个叙事的教学反思案例(节选)



《土地的誓言》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几近散文诗的文章,文中充溢的是众多的鲜明的意象和丰沛激越的情感。写于特定的时代,有着时代深刻的内涵,激荡着浓厚的爱国激情。我把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设定为教学的重点。



这节课是从课前的几分钟开始的,为了创设情景,激起学生的情感,我播放了《松花江上》。最初的设计,是准备用这首歌导入的,但是发现这首歌比较长,文本的学习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如果再放音乐,时间不够,因此就利用课前的时间反复播放,发现,大多的学生都被那悲凉的音乐感染了,我也被感染了。课就从这里开始了。



结合了《松花江上》,问学生:“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好些学生喊来起来:“我知道,是《松花江上》。”听了学生的回答,我感到很是欣慰,学生能知道歌名,就说明学生已经对课文有过认真的预习,如果这篇文章没有进行预习的话,是比较难处理,但我也不好叫学生怎样预习。我很是兴奋的追问,知道这首歌中所表达的时代背景吗?更多的学生回答,“九·一八事件。”为了激励学生,我马上进行表扬,“同学们的知识真是渊博”,现在想起来,这句鼓励性的语言有些不妥,“九·一八”这样一个国耻日,作为中学生应该知道得很清楚,怎么好用“渊博”一词来表扬呢?



然后我用了一段话导入到“九·一八”事件中,同时播放了自己制作的配有凄凉音乐的九·一八事件图片。在悲哀的音乐声中,所有的学生的目光都被那凄惨的画面所吸引,那纯洁的眼光中透出悲愤。学生生活已经远离家国之痛,民族之恨,如果不创设一种情镜,对文本的理解将浮于表层,通过这画面、音乐,调动学生恨之情,把他们朴素的情感充分调动起来后,就能顺利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作者的情感,聆听作者的心声。我想我最初设计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趁学生还沉浸在悲愤的情感之中,我马上导入课文,并播放了课文的录音,这篇文章本来并没有课文的录音。本文又需要朗读的渲染了,但我自己朗读不行,我的朗读难激起学生的共鸣,我特地请一位北京的女网友来朗读,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因为她读的真得很好,情感饱满,投入,听者无不动情;但如果让一位男性来朗读,效果可能会更好。



此时,教室一片沉寂,学生都沉浸在朗读所营造的氛围中。我没有打破这沉寂,因为这是一个情感酝酿的阶段,30秒左右,我抛出了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听读后的感受,或从中体会到作者蕴含于文中的情感。”刷的,全班三分之二的学生都举起了手,我欣喜于这种场面,因为学生的情感被调动了,我意识到我这节课一定能成功。



第一位学生回答:“我体会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我肯定了这位学生的回答。



此后,有答“热爱之情”,有答 “悲愤之情”,有答“仇恨之情”,对这些回答我都给予了一一肯定,这小小的肯定能激励学生,因为我看到他们坐下时那愉悦的目光。如此看来,学生已经走入文本,把握住了文章的情感基调,后文的继续将顺利很多。于是就在黑板上写下了“爱与恨”两个大字。



在研读课文之前,我准备先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法指导,试教的时候,并没有这一环节的设计,而是直接让学生接触文本,教后发现,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学生比较难深入文本的赏析。我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固然重要,但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不可忽略,如果教师放弃了这一角色,容易走极端。我从自问自答的方式引入:“这类的文章应该怎么学习?一个字‘读’,读出作者蕴含于文章的情感,读中品味关键句段。”我便选择了第一段中的三句话,进行朗读评析指导,因为文章前三句蕴涵着作者那种对土地的复杂的情感,适合进行朗读指导。我让学生齐读后,追问:“读的怎么样?”大多的学生认为读不好。一位学生回答,因为没有读出作者的那种情感,一生补充:“应该读出对土地的那种热爱之情。”生说:“没有读出重音。”我问:“哪些地方需要读重音?”生答:“炽痛,无时无刻等。”我马上请这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朗读。我问:“读得如何?”学生答道,重音突出了。接着齐读,突出重音。一位女生指出:在这里还要读出那种召唤的感觉,母亲对儿子的召唤。我请这位学生读,读了后,一位男生评,说她读的不够深情,我就让他读,果然有所改进。一生再指出,文中“泛滥”一词要读出泛滥的感觉。我追问:“泛滥”是什么意思?此生说:“泛滥成灾,这也是作者情感四溢出的时候,语调要高昂。”我根据这位学生的理解让全班再读,大有长进。我深有感慨学生的能力是不可低估的,我们常常缺乏对学生的信任,以为什么都需要我们的“到位”指导,以后上课我会把更多的时间给予学生。我再让学生听这一小段的课文录音,听读后再让学生读,如此反复的读,评,读,学生在读中体味,感受。



完成了上面的环节,开始了文章的赏析。我让学生读刚才听读录音所划出的感触深刻句子,发出指令:以四人小组为单元,深情朗读句段听读过程中所划出的句段,然后交流自己感悟,他人评价、修正。指令发出后,发现学生并没有我所希望的那样“书声朗朗”,只有部分小组在很认真,深情的朗读,这颇让我失望,于是提醒要发出声音,有感情的朗读,情况稍微好转。但是在四人小组中还是有不少的学生并没有参与进去,活动的有效性难以保证,我突然想起市教研院麻所长转述他人颇有另类的一句话:小组学习,其实是学生学习之余的休息。我没时间去想更细的,但我感觉到小组学习的功能,形式和操作方面有许多难免需要重新界定。几分钟后沉寂下来全班交流朗读的体验和感悟。我要求求学生先读自己所划的片断,再进行品味。



第一位学生:“我喜欢第一自然段中作者描写故乡景物的段落。”我马上进行纠正,要先读出感情,再进行品味。学生比较平淡地读了这一段,我再问,自我评价一下,读得如何。生答:“读得不好。”师:“哪里不好。”生:“没什么感情。”师:“应该读出怎样的感情?”另一生插话:“对故乡的激情的赞美,深情的怀念,特别是排比句更要读出哪种冲动的感受。”此生再读效果还不很好,基于时间的考虑,我没有让学生再读,马上让全班评析,生答,“这里作者用了大量的优美词语写了故乡的美丽,让我感受到东北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地方。”此时,把准备好的东北美丽图片配上优美的音乐播放,再次创设一个情境。我马上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一个东北人,你的美丽的故乡遭受日寇蹂躏时,你会怎样?学生在我“预设”的情镜中,再次体会作者那种爱恨情感。



第二位学生,生读:“我必须看见一个更加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我问他什么地方读得不够。现在回想这种的发问有着消极的暗示性,当学生以最好的状态读出自己感触最深的句子,肯定已经饱含情感,老师应该问的是:“你觉得自己什么地方读得好。”



一位女生站起来,说喜欢作者描写在故乡生活的那一段,我请她朗读,她读了,我马上追问,觉得自己读得如何。这位女生迟疑了一会,喃喃的说道,还可以。我马上问其他的学生,还有没有读的更好的,我现在后悔于我的这种发问,当这位女生很有勇气的肯定自己时,而我却没有及时的激励,我想当时她肯定很失望。我又犯了同样的错误。



很多学生读了自己感受比较深的语句,并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很多的语句都仅仅让学生读一下,谈一下感受,然后我相机点拨一下。在评读过程中,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有问题,我当时很感激于这位学生,因为他的出现,使课由“评析”转向“置疑”,让我的教学设计得以完整的进行。我担心学生在评读语句上逗留的时间长,而导致课上得不完整。现在回想,因为当时过分追求过程完整,有几处能激起火花的地方,都没有及时把握。如果再让我重来一遍,我宁可上一节不完整的课,也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深入评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获得一分独特的情感体验。



刚才让我感激的学生一下子就提出了两个问题,让我感受到了学生的惊人表现,其中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说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让其他的学生帮助解答,我看到平时表现很差的学生“黄××”举手了,我马上点了他。他说:作者的故乡被日本人侵占了,连树都呻吟了,那么人的就更加痛苦了。他的回答让我很是吃惊,也很感慨。我脑中冒出了一句话:差生是老师制造出来的。平常那些差生,我们给予关注的目光可能还不够,应该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尝到小小的成功的愉悦和自信,而这又会转化为新的学习的动力,老师需要给他们创设机会。



又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文章中人称为什么既有“她,又有你”。这位学生的问题这又正中我意,所以我又迫不及待的抛出准备好的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用她,而不是它?学生对两个问题的答案很令我满意,但我后悔自己太快的追问。我可以让学生解决前一个问题,让后再让学生去发现人称中的问题,再追问,这样学生的思考会更深入。



又有一位学生说:“为什么标题用土地的誓言而不是我热爱这土地”。这时,我感觉到了快下课了,还有一个小结没完成,我只好匆匆的让学生比较性的朗读一下,发现一下朗读过程中的不同点,可惜,我未能地抓住这个契机,这问题是对作者和文本的挑战,也是对教师的挑战。应该让学生有时间和空间对这些问题展开思考,展示他们的认识成果。我想到了这样的问题:当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被调动起来了,怎么来呈现学生贡献出来的、建构起来的知识?教师如何参与进来?



当我小结完之后,铃声如约的响起了,时间掐得很准,但我有点后悔于掐得如此之准。学生还沉浸于课堂中,我也意犹未尽。



3.教学反思



课在《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中结束了。我期待中更多思想撞击火花没有出现。我发现自己失去了太多火花撞击的时机,为了课的完整,因为课的不可预设,让许多生成的东西站在了一边。课好了,我不知道在听课老师的眼中课上的如何。我知道,我很投入,学生也很投入。投入,是最需要的。但我更知道,在这节课中有太多的遗憾,但我感谢这遗憾,因为有了遗憾才能促使我思考、前行,遗憾中我有更多的收获。



4.专家点评



学生由于年龄所限,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这些经历和体验,但他们有着朴素的感情,也有丰富敏感的心灵。在教学之前,教师努力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播放《松花江上》,以直接诉诸心灵的方式深入感染学生。再通过影视手段展示九一八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让最形象的画面最直接最强烈地撞击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强烈的震撼。当学生情感被调动起来之后,本文的教学就易于进行了。(天津市教研室 伊道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3-25 06:54:00 | 只看该作者


痛切的眷恋   庄严的呐喊



——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赏读



福建福鼎一中  林承雄



这是一篇浸透赤子真情的美文。在表现手法上,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反复咀嚼。



1.奔放的抒情



文章以我对土地的“挚痛的热爱”为情感主线,把土地比作“母亲”,抒写土地“无时无刻”对我的呼唤;把我比作“土地的族系”,表达我为她“战斗到底”的决心;赋予土地以人格化的形象,倾注了对往昔幸福生活的眷恋、沉沦受难的痛苦、奋起抗争的倔强、渴求解放的憧憬、甘愿牺牲的果敢等复杂的感情。不管是直抒发胸臆,还是绘景传情,无不真诚激切,奔放雄壮。



2.繁密的意象



文章以情驭景,采用繁密的意象再现故乡风土人情,突出故乡的美丽、富饶、神奇。有静景的点染,更有动态的描画,形、声、色、味,一应俱全,给人以鲜活的明媚的立体画面,展现出我与土地的血肉相连的关系。不管是记忆里故乡风景的印象,还是想象中土地的拟人化形象,或实或虚,都饱蘸着炽热的赤子之爱。



3.粗犷的语言



文章写景不求精雕细刻,多用散点勾勒。用列锦辞格,排比句式铺写记忆深处的故乡风物,给人五彩斑斓、声情并茂、应接不暇的美感。尤其传神的是文中对自然世界的音响、气息的准确而敏锐地捕捉,以及自我心声的记录,令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还有比喻、拟人、反复等辞格的恰切运用,都使形象更鲜明,抒情更酣畅。



透过全文奔涌着的激情的狂潮,我们分明听到作者深沉的庄严的呐喊,那就是以土地——母亲的名义向祖国同胞发出呼吁:拯救受难的母亲,解放屈辱的祖国!





迂回侧击显实效



──《土地的誓言》教学难点突破记



浙江省宁波惠贞书院  许达



人教版新教材以选名家名篇为主,这是对的。但有些名家名篇由于时代、环境、语言表达等诸因素的影响,某些复杂的思想情感较难为学生所理解。例如《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生命生命》《紫藤萝瀑布》等,教这样的课文时,我们不妨采用迂回侧击的方法,利用学生熟悉的,容易理解的东西作为过渡的船只,以达到我们引领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中的目的。



新课标语文七年级下册所选的《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强烈的思念之情。然而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初中生来说,要真正感受到这种感情又是何等的困难啊!



该课文的课后练习一第二小题说:作者用了大量的词语形容东北地区的种种事物,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能够引起你丰富的联想?落实该题是教学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



该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品味形容词和短语的修饰作用,以期感受东北的美丽和丰饶,并进而感受作者对广大的关东原野炽痛的热爱和强烈的思念。很显然,这其中的关键是指导并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可是由于地域差异之大和时代隔离之远,还有初中生间接知识贮备还不够丰富等原因,在教学时,这联想和想象始终发挥不佳,这就严重影响了品味形容词和短语修饰作用的效果,更不必说感受作者对沦亡国土强烈的思念之情了,结果第一教时就煮了一锅夹生饭。



在备课时,我也想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但本题的着眼点在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如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剥夺了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力的机会,削减了语文课的语文味,我决定不采用。怎么办呢?我把视角转向了宁波,我想,宁波人对于生养自己的家乡总可以引发出联想和想象了吧!于是我布置作业:仿句。仿照课文第一节中“当……的时候,我想起……,我看见……,我听见……”写一段话。要求:运用排比,描述多种具有宁波特征的意象,运用恰当的形象的富有感情的词语修饰它们,抒发对宁波深情的爱。



第二天,作业交上来了,我选了其中三则,印发给学生讨论、修改,决心要上第二教时:



第一则



我看见滔滔的江水在舒服的流淌,一条条大肥鱼在江面上活蹦乱跳;我看见绵绵的细雨在欢快的跳跃,一朵朵水花在路边绽放;我看见长长的瀑布从山头一泻而下,一块块山石间挂起了绚烂的彩虹。我听见保国寺悠远的钟声,像是在诉说悠久的历史;我听见汽车飞驰而过的声音,像是在赞美当前的繁荣;我听见货轮将要出航时的汽笛声,像是在展望美好的未来。这就是我的家乡──宁波。



第二则



我站在莫大而又精致的城市中,看着夕阳下的甬城一片繁荣,一座座钢筋水泥筑成的大桥横跨三江六岸;一座座热闹漂亮的广场镶嵌在城市之中;一幢幢笔直的大楼整齐地扎在繁花绿树中。斜阳怜爱地照射着大楼,而大楼回报的则是以玻璃反射着的金光直射入江中,波光粼粼真可谓是“一道残阳入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第三则



我想到河姆渡悠久的文化,诉说着遥远的文明,上林湖美妙的瓷器,散发着古老的传奇,保国寺神奇的建筑,传播着祖先的智慧,宁波,一个从远古走来的城市;我看到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川流不息的车辆人群,人山人海的商店广场,宁波,一个奔向未来的城市;我闻到城隍庙里扑鼻的食香,天一阁内浓郁的书香,鲜花店中沁人心脾的花香,宁波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



第一步:评论。



概括起来的看法是:这三段话都能用形象而富有感情的词语来形容意象,都能有意识地运用排比。缺点是1.有的没有严格地仿句,例如第二则;2.有的句子没有突出宁波的特征;3.有的句子用词不当;4.列举的具有宁波特征的意象不够丰富。



我认为缺点“1”改正不难,而缺点“2”“3”“4”都与发挥联想和想象力的训练有关。为了集中精力,突出重点,于是选择第三则为修改对象。



第二步:修改。



学生们对自己的家乡实在是太熟悉了,只要稍加激发,联想和想象的泉水就喷涌而出。由于发言过于踊跃,修改用了15分钟,把第三则改成了这样:



我想到河姆渡悠久的文化,诉说着遥远的文明,上林湖美妙的瓷器,煅烧出古老的传奇,保国寺神奇的建筑,传播着祖先的智慧──宁波,一个从远古走来的城市;我看到天一广场七彩的喷泉,轻跃着迷人的舞姿,三江口欢腾的绿波,涌聚起国家园林城市的明珠,北仑港吊车的长臂,欢迎着来自四海的巨轮──宁波,一个奔向未来的城市;我闻到城隍庙里宁波汤团扑鼻的芝麻桂花馅香,天一阁内记载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浓郁书香,藤头村中笑迎四方游客的沁人心脾的花香──宁波一个具有深厚底蕴而又朝气蓬勃的城市。



第三步:总结



师:对宁波的这些形象的描绘,深情的讴歌是怎么想出来的?



生:熟悉呗。



生:还有热爱,心里充满了自豪感。



生:一想起它们,眼前就会出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栩栩如生的。



师:让脑子里产生一幅幅画面,这个办法好。



第四步:引导。



师:其实,对于不太熟悉的东西,我们可以用我们熟悉的东西来补充它,想象它,让脑子里也产生出一幅幅画面来。比如东北,我们虽然不熟悉,但作者已经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意象,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些意象,联想到自己曾经历过的类似的生活,联想到自己在电视电影或图画中看到过的情景,联想到自己在书本中看过的描写,展开想象,描绘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画来呢。



第五步:举例。



师:例如“奔流似的马群”



这“奔流”一词是否使你联想到“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的黄河之水?你的眼前能否展现出在辽阔的关东原野上马群似潮水般奔流而过的场面,那马的数量之多、奔跑速度之快、气势之盛都从这“奔流”一词中体现了出来。



第六步:学生用联想和想象品味课文中的修饰性词语。



生:我从“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中联想到大小兴安岭那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里面有无数棵参天碧绿的、标直漂亮的珍贵树种;东北虎在里面称王称霸,小松鼠在树上爬上爬下;林中到处是小伞似的蘑菇,还有躲在地下的人参……



生:我从“红布似的高粱”中看到了辽阔的关东原野上高粱丰收的美景,那是一张多么大的红布啊,那布上的红色都是由熟透红透的高粱米编织而成的;我联想到农民的屋檐下挂满了高粱,粮仓里堆满了高粱;我仿佛看到了那热气腾腾的红高粱米饭,闻到了那香喷喷的高粱酒。



生:我没见过种在地里的大豆,但我见过收获下来的大豆,作者用“金黄”来形容它,可见作者对它的喜爱和自豪之情。因为我知道东北是大豆之乡,那里的大豆是全国最好的。“金黄的豆粒”使我联想到了晶莹剔透的珍珠,也使我联想到了那热气腾腾的乳白色的豆浆、豆腐脑。我的脑中有了这么一幅图画:清晨,一个东北的小孩踏着厚厚的积雪去上学,在路边的点心摊上买了一碗豆浆喝。他呼呼地吹着滚烫的豆浆,碗里的热气把他的小脸蒸得像一只熟透了的红富土苹果。



……



第七步:追问



师:这一幅幅图画实在是太美了!难道你们还没有感受到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吗?



生:当然是赞美东北大地的富饶美丽呀。



生:抒发对关东原野炽痛的热爱。这是课文的第一句,应该是领起下文的。



师:说得对。可是,这与我们描写宁波,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是一样的吗?



生:不完全一样。因为当时作者这么美丽富饶可爱的家乡被日寇侵占了,作者失去了一切,流落他乡。



师:这与作者用大量的笔墨热情讴歌自己的故乡有什么联系呢?



生:我想当我所热爱的家乡被敌人侵占了的时候,我回忆家乡美好的一切,都是为了表达对家乡强烈的思念之情,作者写“故乡急切地召唤着我”,我认为实际上也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非常的急切。



生:还有失去家乡的悲愤之情和对侵略者的仇恨之情。



生:还有从敌人手中夺回故乡的决心。



迂回侧击的方法成功了。我长吐一口气,庆幸这锅夹生饭终于被我煮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3-25 06:54:00 | 只看该作者

土地的誓言









1.主旨



《土地的誓言》是一篇抒情散文,写对沦陷了十年的关东原野的怀念、赞美和愿为她而牺牲一切的决心,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它是端木蕻良在1941年8月18日,为纪念“9·18 ”事件十周年写的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对沦丧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正在倍受蹂躏的家园的深深眷恋,发出了热血男儿誓死为家乡的解放战斗到底的铮铮誓言。综观全文,有忧伤、舒缓的回忆,有强烈急切近乎呐喊的誓愿,含泪的叙述中涌动着作者对家的渴望和无尽的忧伤;肆意的感情宣泄中,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作者有家不能回的凄苦、哀愁和悲愤。细细品读,重重波澜,万千感慨,那应是华夏儿女在民族危亡之时,奔走呼告,是对祖国发自肺腑的赤胆忠诚,是饱含热泪捧出的一颗炽热的心。作者这种情绪的表露,并不流于空泛,他把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压抑的情感用火一样炽热的语言表达出来,仿佛使人谛听得到心脏的跳动,感受得到热血的沸腾。眷念乡土,这是一种具有共通性的感情,而作者所眷恋的关东原野,当时却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对作者来说,她是失去的美好家园;对国人来说,她是祖国完整版图上沦丧的土地,因此,眷念乡土就有了让人产生共鸣的强烈的爱国色彩。



本文的重点是领悟作者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高尚品质。我们的学生距作者所处的年代较远,加之学生的经历有限,很难与作者产生共鸣。学生的情感调动是学习本文的前提,有感情的朗读,细心的品读是关键。



2.结构(节选自《<土地的誓言>公开课点评》   作者:唐静丰   马乔中心学校)



(1)要理清文章的结构



根据两段文章来分析:



第一段:由于日本的侵占,让我们失去土地(引发作者的感情)



——炽痛(感情)——爱国之心



由于这故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对她有着深厚的感情



——泛滥(感情)——眷恋之情(重点)



①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欣赏精彩文句)



(回忆)



②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 (体会作者之心)



注:(体会作者之心)可渗透写实和写意两种手法(必须板书)



本段主要反映的是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失去土地的痛楚之情。



第二段:“土地我的母亲”总领(反映作者对家乡土地的依赖、亲情)



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不能离开她(原因……)



(誓言)



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土地的誓言(我的誓言—我们的誓言)



本段主要反映作者对土地的依恋并发出解放土地、夺回土地的誓言。



(2)授课脉络要清晰:



可按照上述的文章脉络(授课思路),选择重点进行师生互动,在授课中既能让学生清楚认识文章的写作结构,又能欣赏精彩语句、段落,也能体会作者的深厚情感。



要避免讲授时东挑西拣,搞得学生思路也随之紊乱。同时,避免上课只侧重欣赏而不重视文章结构的理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8 17:1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