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1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岳麓版八年级下册2013年历史期中考试卷和答案WORD免费下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4 01:24: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套岳麓版八年级下册2013年历史期中考试卷和答案WORD免费下载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整理,所有试卷与八年级历史粤教版教材大纲同步,试卷供大家免费使用下载打印,转载前请注明出处
       因为试卷复制时一些内容如图片、公式等没有显示,需要下载的老师、家长们可以到本帖子二楼(往下拉)下载WORD编辑的DOC附件使用!如有疑问,请联系网站底部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为您解决问题!
      试卷内容预览:
山东省蓬莱市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喜玛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也有边,共产党来了苦变甜……”(歌词),西藏人民“苦变甜”的历史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1952年
2.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军队的名称和行动的目的是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红军——战略转移
C.解放军——解放南京       D.志愿军——抗美援朝
3.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26.9%。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
A.土地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B.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提高和改进
C.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环境改变  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民主与法制建设一直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1954年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
A.制定了《共同纲领》             B.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C.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进行了三大改造
5.李明同学收集了“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三个人的人物肖像图片,他应该把这些图片归入下列哪一专集
A.建设社会主义模范      B.国防战线的标兵
C.共和国的忠诚卫士      D.科技战线的楷模
6.“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业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和平方法”指的是
A.赎买政策      B.实行股份制      C.廉价收购      D.无偿没收
7.黎明“开着一辆解放牌汽车,奔驰在青藏公路上”,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在
A.抗美援朝时期              B.“文革”时期
C.“大跃进” 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8.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简称“一化三改”,这里的“一化”是  A.农业化      B.现代化     C.城市化     D.工业化
9.“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
C.个体劳动者互助合作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10.“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等口号出自  A.“大跃进”      B.“一五计划”      C.“文革”       D.“三大改造”
11.对联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它在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反映了时代
的变迁。某地有这样一幅对联:“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
快好省”。此对联最早应该写于
A.20世纪50年代末 B.20世纪60年代末  C.20世纪70年代初 D.21世纪初
12.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①马文革  ②李援朝   ③张跃进   ④毛建国
A.④②①③        B.②③①④          C. ④②③①          D. ③④①②
13.我国1966—1968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一览表                    
年份 国民生产总值(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元)
1966 32.09 32.13 180
1967 29.22 29.25 159
1968 26.05 26.06 138
从表中可以看出生产总值连续两年下滑,其重要原因是                  
A.反右斗争的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的浮夸风、共产风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的动乱
14.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的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应是
①土地改革   ②农业合作化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人民公社化
A.①③②④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15.正确的思想路线是社会发展的灵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以经济建设为重心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坚持“一国两制”方针
16.小芳同学整理所学知识,制成如下知识卡片。如果要给卡片一个名称,最合适的是
A.民族工作成就
B.外交工作纪事
C.思想文化成果
D.祖国统一大业
17.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A.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尊重历史与现实
C.“一国两制”构想                  D.香港的顺利回归
18、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有“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指的是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1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
A.城市         B.农村          C.沿海地区          D.国有企业
20.党的十三大邓小平阐明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21.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国有企业      B.个体经济      C.民营经济      D.计划经济
22.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D.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23.“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与这幅春联中的两次“分
田”直接相关的是
A.土地改革和农业生产合作化道路       B.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4.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民族分布的格局是        
A.小杂居、大聚居 B.大杂居、大聚居 C.小杂居、小聚居 D大杂居、小聚居
25.我国的特别行政区、经济特区、民族区域自治区的主要相同点是
A.都有自己的法律、军队武装        B.都享有自治权
C.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都是历史遗留问题
二、填空题
26.“文革”时期,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他们一起整顿,经济形势有了明显好转。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27.中国十三大提出了党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路线。中共十五大把_____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综合能力题
28.王青同学绘制了如下《中华民族复兴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如何推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有学者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转折和新的革命起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3)按图中事件写出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产生的三位历史伟人。
2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技术人才。
材料二: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
(2)材料二是哪次会议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3)材料三是1958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对这一总路线你是怎样认识的?此总路线制定后,中共在实践中发动了哪两大运动?

(4)三则材料对你有何启示?
30.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采取的重大措施。
⑵分别简述1953—1956年间党领导人民取得辉煌胜利的重要史实及其历史意义。



31.改革开放30多年来,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1)填写表格所缺内容。
人物篇 会议篇 开放篇
典型事例 邓小平 ② ③
理由 ① 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 一夜崛起的城市
材料一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交售粮食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30000斤
(2)1976年小岗村人均口粮仅230斤,这与当时我国农村实行的哪一体制有关? 1979年
小岗村粮食产量比1976年大幅度提高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深圳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深圳创造世界经济发展奇迹的原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5-4 01:25:16 | 只看该作者
八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C  2D  3A   4C  5A  6A  7D  8D  9D  10A  11 A 12C  13D  14B   15C  16 D  17C  18D  19 B  20B  21A   22B  23C  24D  25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分)
26.周恩来、邓小平。    2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
三、综合能力题(28题15分,29题12分,30题9分,31题10分。共46分)
28.
(1)实现了民族独立,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4分)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分)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分)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1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1分)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2分)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分)
(3)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3分)
29.
(1)一五计划期间。(2分)
(2)中共八大。(2分)
(3)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由于党和人民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4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
(4)经济建设指导方针的制定一定要遵守客观经济规律。(2分)
30.
(1)①和平解放西藏;②进行抗美援朝战争;③开展土地改革运动。(3分)
(2)①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局面。(或一大批工
业项目建成投产)(2分)
②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有
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意愿的宪法(或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分)
③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
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分)
31.
(1)①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③深圳(3分)
(2)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包产到户,自负盈亏)。(4分)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深圳创造世界经济发展奇迹的原因。
建立经济特区,吸收外资,引进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3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5-4 01:25:02 | 只看该作者
     本站所有试卷下载均无需注册,下载方法:直接点击下面的附件下载到你的电脑或桌面上解压缩即可!
      
岳麓版八年级下册2013年历史期中考试卷和答案WORD免费下载.rar (30.34 KB, 下载次数: 28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9-23 05:3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