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小学 俞大林
阅读教学指的是“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视觉认识书写的文字符号,从中获得阅读技能和思想的程序。其实质就是对书面信息进行理解的复杂过程。”“阅读教学的核心是思维能力,阅读是思维的过程,阅读教学就是训练、发展思维的过程。”
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更是千方百计地致力于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提高,希望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能有一个满意的理解,在回答阅读题时有一个理想的答案。令众多教师感到不解的是学生满意的答卷只出现在“我讲过了”之后,更多的希望总是一次次地变为失望,在失望之余又感叹学生在阅读时为什么总是存在着这些不足:
一、 断章取义,缺乏准确性
学生在阅读文章时,经常会在没有认真通读全文,把握重点词句的情况下,摘取文中的某句话、某个词,甚至是毫不相干的词句作为自己的理解。如:我在教《第八次》(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时,我要求学生画出生词,其中有个生字叫“仗”,文中是这样写的“打了七次仗”,有同学画了“七次仗”,有同学画了“次仗”。又如:在要求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时,有的学生往往是在文中随手拈一句了事。
二、 望文生义,缺乏深刻性
学生在理解句子或词语时,根据字面意思理解不失为一种办法,但是过多的不加区分的使用或者完全脱离了文本进行理解就显得不太适宜了。如六年级的一次阅读训练,文章的题目是《冬天不要砍树》,讲的是在遇到挫折、困难时,我们不应该对别人或者自己失去信心,要相信,困难、挫折是暂时的,只要敢于同困难作斗争,最终会取得成功的。有一题要求是说说“冬天不要砍树”的意思,有学生的回答竟然是这样的:在冬天这个季节里,我们不能砍伐树木。
三、 以点代面,缺乏完整性
学生在理解文章或回答问题时,有时会抓住一个或两个要点,就以为理解了文章或完成了答题。如《小镇的早晨》(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一位老师在初读文章之后,要求学生说说小镇的早晨的特点,有的说恬静,有的说热闹,有的说紧张。又如《海洋—21世纪的希望》,有位老师在教学人类与海洋的关系时,让学生谈谈人类与海洋的关系是怎样的,回答的同学都是只谈了海洋对人类的贡献,忽视了海洋发脾气时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他们没有从整体上去把握,只抓住了一点,就以为抓住了全部。
四、 生搬硬套,缺乏灵活性
学生在理解文章时,常常会机械地套用某些词句或凭借自己已有的认知习惯,将某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想当然地作为理解。如:教学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在检查学生自读效果时,不少学生竟然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节奏“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读破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在分析了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存在的不足之后,我们又会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弥补这些不足,使他们的思维逐步的具备准确性、深刻性、完整性、灵活性呢?还是让我们的阅读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吧:
一、 激发兴趣 培养思维意识
“学生的阅读活动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在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参与下,在感知语言的基础上,对字词句篇进行分析和综合、比较和联想、抽象和概括、判断和推理的思维过程。”在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是不断的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持久的热情。“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柏拉图)只有这种强烈的爱好和求知的兴趣,才会在学习中产生良好的心理条件,推动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当学生对阅读感兴趣了,对待阅读就不是敷衍塞责的态度,对于问题糊弄过关了,他就会认真地去阅读文本,读通了、读透了文本,对文本的把握就会准确些、透彻些,思维的效果就会好些。
二、 养成习惯 奠定思维基础
好习惯终身受益。学生思维存在的不足一方面来自于年龄、智力方面的限制,另一方面在于学生阅读思维的习惯。抓到书是认真地读,还是走马观花,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的效果,如果对文本内容还没有弄清楚,那么,他思维的结果又怎么可能令人满意呢?“不动笔墨不读书”、“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三思而后行”等都是阅读习惯的范例。苏教版语文教材特别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在每册书的起始处都设计了习惯教育课。我们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抓到书能坐得下来、静得下来、读得下来、思得下来。
三、 精心设疑 促进思维发展
提问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提问“可以教会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问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1912年美国学者史蒂文斯第一次对课堂教学提出进行系统研究,发现“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大约占去普通学日时间的80%”,进而得出提问是“有效教学的核心”的结论。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钱梦龙老师则认为,提问是语文教学的“常规武器”。纵观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可以说都是以提出问题为出发点又以解决问题为归宿的。因此每位教师都应该加强提问艺术的研究。思维训练的关键在于思考什么、怎样思考。作教师的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一篇课文的重点、特点,一段文字的中心句、关键句,以至于特有的标点符号,是思维的诱发点;学生“不能答”“不开窍”的难点,同样是思维的诱发点。引导思维最好的办法就是精心设计好问题。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两个特点:
1.问题设计具有可思考性
即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根据学生年龄、年级特点,能够让学生进行思考、有利于学生思考,这种思考应该是一种真思考。如三年级就不能设计诸如想一想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是写孙中山吗一类的问题。这些问题看上去好象是问题,在让学生思维,其实这是一种假思维,因为学生根本不用思维就能获得答案,他不仅不利于学生思维,久而久之,反而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2.问题设计具有提示性
在教师设计的问题中,学生应该能够感觉到思维的方向,在问题的提示下进行思维。来看一看《冬天不要砍树》,我们不妨改变一下问题的问法:作者写这篇文章只想告诉我们在冬天这个季节里不要砍伐树木吗,他还想让我们明白什么呢?又如《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文,在提问前我们不妨提示一下:关系有有利的一面,也会存在不利的一面,请大家想一想,人类与大海会有哪些密切的关系呢?换种带有提示性的问法,学生的思维方向就不会错,就能在教师预想的轨道上发展与提高。
四、 扎实训练 提升思维能力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和深化知识、提高智能的一种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一种措施。阅读教学使用的文本仅仅是教学所使用的工具,仅靠阅读教学的文本培养思维的能力是不够的。我们应该配合课堂教学的需要,及时地开展阅读训练,以期巩固提高。
1.同类型练习迁移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之下或通过独立思考运用一定的阅读理解的方法,理解了文本,此时学生的心理是喜悦的,但对文本理解的方法还需要通过练习进行强化巩固,我们可以趁着学生在感到成功的喜悦的时候适时的利用同类型的阅读文本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既是对学生之前阅读理解的一种检阅,又是对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的强化巩固。
2.读写结合巩固提高
了解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可以使学生顺利地阅读相关的文本,感受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阅读的方法,我们可以在让学生进行同类型阅读迁移的同时,选择有代表性的文本,让学生学习例文的写作方法进行仿写,通过读写结合的方法巩固提高。如《北大荒的秋天》,在教“原野热闹非凡”时,我先让学生进行讨论:作者通过哪些景物的描写,反映原野热闹非凡的特点的?同学们通过讨论知道了作者是通过对“大豆”、“高粱”、“榛树”的描写表现原野热闹非凡的特点的。然后又让学生有选择的思考:①、下课了,操场上顿时热闹起来了,表现在哪些方面?②、春天到了,花坛里真美呀,美的事物有哪些,怎样的美?思考之后分小组进行交流,最后用笔写下来。通过读写结合的训练,学生基本上就掌握了围绕中心句进行描写的方法。
五、 鼓励质疑 拓展思维空间
古人云:“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留给学生一定的质疑的时间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培养思维能力的一条省时、省力的捷径。质疑本身就是一种主动思维,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的思想的诞生。”学生产生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就会在试图精确地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各种思想时,积极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就会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为培养勇于探索、追求真理、发现创新精神、发展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打下坚实基础。
问题是思维的主要诱因,精心设计问题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但是,在老师问题的指引下诱发的思维总是被动的思维,我们不仅要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进行思维,更需要学生能够自主思维。让学生发问是使学生自主思维的有效途径。学生主动发问必定会建立在熟读文本、深层把握文本内涵的基础上,问题更是在充分思维的过程中提出的,提出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熟读文本、充分思维的过程。学生主动发问之后,得到的答案信息应该是多方面的,发问的同学就会在多种信息面前进行思维,以选择自己感到满意的答案,学生选择信息答案的过程就是学生对信息加工、整合的处理过程,学生对信息加工、整合的处理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我们应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置疑,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让他们的思维能力在问题中得到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