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5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再见了,亲人》资料大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5 09:36: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再见了,亲人》是著名作家魏巍写的一篇叙事散文,全文以离情别意为主,表达了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是亲人的情谊。课文前3个自然段结构相似,由“劝慰—回忆—抒情”三部分组成,每个自然段各记叙一个代表人物,整篇课文从课题开始字里行间就体现了两国人民的情谊。  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上下文重点理解“雪中送炭”“唯一”“噩耗”“同      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在课文中的作用,联系概括中心思想。  技能目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综合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之间这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感受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 教学重难点  关于本课的重难点我是这样理解和确定的:本组课文的重点训练项目是“写文章要有中心”注意在前一组课文教学的基础上,继续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并了解作者是怎样做到写出的文章是有中心的,这是本课的重点。理解体会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是本课的难点。  四 教学方法  本节课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展开教学。由于课文1—3段的写法大致相同,都是用请求的话做开头,用问话做结尾,所叙述的内容又都是由告别的情景追溯到令人难忘的往事。因此,我采用由“扶”到“放”的方式进行教学。  首先创设教学情境,播放《志愿军进行曲》,请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使学生受到感染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接着,在了解作者选取了那些人与志愿军话别的问题后,重点讲好志愿军与“大娘”话别的那段,不但让学生深刻领会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且要掌握学习方法,然后由“扶”到“放”,四人小组讨论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最后老师用“情感引读”的方法依次引读课文4、5、6自然段。  在整个教学中,贯彻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时体现出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小主人。  五 教学程序  (1) 创设情境  营造氛围  首先播放《志愿军进行曲》让学生在“雄赳赳,气昂昂”的乐曲中感受志愿军战士的豪迈之气,并请学生介绍课前通过查阅书籍、网上下载收集的本课资料,营造良好的乐学氛围。  (2)  抓住主题  贯穿全文  教学本课时,我抓住课题“再见了,亲人”中这种不是亲人胜是亲人“的亲情,贯穿于整个课堂的教学。  1 精讲第一自然段  默读思考:本段写了大娘的几件事?哪一个事例最能突出表达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的深厚情谊?为什么说大娘给我们送打糕是“雪中送炭”?课件出示句子:“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通过读中悟,悟中读,理解“雪中送炭“的本义和比喻义。体会大娘送打糕时的艰难与危险。大娘送来的不光是打糕,更是给战士们送来了精神鼓励和战胜敌人的决心。我们可以看出大娘和志愿军战士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崇高情谊。此刻让学生一同饱含深情的朗读这一段吧!  2小组合作学习第二段  总结第一段的学法。讨论这一段主要讲什么?画出重点词句,仔细体会,说出你的感受。  课件出示句子:“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接着,全体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3自学第四段  和学习前面两段一样,培养学生学会自我学习的能力,找准重点,抓住难点,理解体会。  课件出示句子“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完了,你又跑到前沿阵地上去挖。”  短短一个句子,出现了三个“挖”,请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假如大嫂家没有菜吃,她一定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挖野菜,可是为了志愿军战士没有菜吃,她竟然不顾危险跑到前沿阵地上去挖野菜,不幸被敌人的炮火炸成重伤。这一切,让学生深深体会到,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的崇高情谊。最后,让学生怀着依依惜别之情朗读最后4、5、6自然段。语文是一个包容性较强的学科,朗读、想象、创作的完成,能掀起一个又一个的课堂高潮。使人受到情感美的熏陶感染。这是语文课带给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也是语文课的魅力所在。  4以读激情《再见了,亲人》一文的语言充满感情,作者在陈述的语气中较多的运用了祈使句、感叹句的句式表达赞美、感激、关切、崇敬等感情内容。教师要指导学生朗读重点句、重点片段,读中悟、悟中读,以多次反复的朗读激发他们的感情。  六 板书设计  再见了,亲人  不是亲人    大娘  洗补衣服几夜不眠      伟大友谊  送打糕昏倒在路旁  救伤员失去小孙孙  胜似亲人   小金花 救侦察员失去妈妈      鲜血凝成  大嫂  挖野菜  炸伤双腿  我的板书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加以概括归纳进行板书,形象直观。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布局谋篇的能力。  不知你要什么方面的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3-5 09:38:54 | 只看该作者
14 再见了,亲人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4.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点



1、从具体内容中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



1.我们每个同学都是在爱的海洋里成长,谁能说说最关心你、与你最亲的人是谁?他们是怎样关心爱护你的?



2.出示图片,志愿军赴朝鲜图



同学们,嘹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在响起。1950年10月25日,我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者,在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出示图片,火车站分别图



1958年3月15日那天,在最后一批志愿军胜利返回祖国的前一刻,千万朝鲜人民噙着泪花前来送行,志愿军们也含泪告别,大家都深情地说着这样一句话──出示课题图片,板书课题:再见了亲人



3.提问:



①”亲人”一般指哪些人?



②”再见了,亲人”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③ 课文中的“亲人”指的是哪些人?



板书:朝鲜人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初读要求。



(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词多读两遍。



(2)思考:课文中“亲人”,想想作者写了他们什么事?



2.学生初读课文,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3.反馈、交流。



(1)教师抽读生词,强调“妮”(ní)、“耗”(hào)等生字读音。



(2)学生汇报本课写到的亲人有:大娘、小金花、大嫂(师板书),并用课文的语句说出她们为志愿军战士做了什么事。



A.大娘送打糕,昏倒路旁;救伤员,失去小孙孙。



B.小金花,为救老王,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



C.大嫂,为挖野菜,炸伤了腿。



三、品读课文,加深理解



在文中划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线条勾划)你最想交流的是哪个故事?



根据学生的顺序,来安排三个故事的教学顺序。



(一).重点理解第一自然段。



1.出示句子:是您带着全村妇女,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顶着打糕,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①学生可抓住“冒”、“穿”、“顶”、“送”等动词展开想象,体会大娘的真情。



②指出“雪中送炭”这个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③指导学生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④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大娘明明送去的是打糕,书中为什么说是“雪中送炭”呢?为什么这样比喻?(因为大娘想战士之所想,急战士之所急,若不是他们比亲人还亲,能冒着硝烟冒着炮火雪中送炭吗?)



2.战斗异常激烈,战士们已经几天几夜没合眼了,这时,大娘…… (导读,尽情让学生去感受文章感染人的语句)重点感受几个动词的作用,感受大娘送打糕时的坚定和义无反顾,没有丝毫的忧郁。



3.”救助伤员,失去孙孙”这一部分,你读懂了什么?从哪个词体会出来?(唯一)指导学生饱含深情的读。



指导学生想象小孙孙和大娘生活的画面,感受亲人的情谊。



小孙孙是大娘唯一的后代,唯一的希望。可是为了救志愿军,大娘却失去了他。这种情谊岂止是亲人,这真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啊!)生读。



4.“您说,这比山好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谁能把这个反问句换个说法?哪种说法好些?为什么?(这句话是多么的亲切,又是多么的热烈啊!)



大娘对志愿军的付出仅仅是一朝一夕吗?仅仅是一年两年吗?(不是)也许大娘做的事还有更多更多,这一切,怎么不使我们感动和敬佩呢?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



5.“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想象一下,说说大娘还会为我们做哪些事?



是啊,怪不得志愿军战士都亲切地喊大娘为“阿妈妮”,让我们也来亲切地喊喊。是啊,素不相识的大娘虽然不是我们的母亲,但却像母亲一样,甚至胜似母亲。八年来,大娘一次次地把慈母般的爱给了志愿军,难怪志愿军们舍不得让大娘拖着疲惫的身体送了他们一程又一程,于是他们恳切地对大娘说──(学生齐读)“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志愿军对朝鲜的关心体贴都尽在这一声声恳求之中了。



过渡:还有哪个故事让你感动呢?



(二).第二、三自然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的能力,去挖掘文中感染人的词句。



1.总结学法:①放声读,划句子。②读重点句,抓重点词,展开想像,体会真情。③有感情朗读,读中悟情。(小黑板出示)



2.按以上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第二、三段。



3.反馈交流。根据学生读的句子,随机点拨。例如,



(1)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着妈妈。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抓住“噩耗”、“同归于尽”两个词品味。)



A.重点指导:小金花的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她的死重于泰山。但小金花为什么没有哭呢?出示句子:“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失去妈妈的痛,对敌人的恨,这两种情感是多么真切,对比又如此强烈。有感情地朗读。



B.引读:刚强的小金花,在失去妈妈的一刻,她没有哭,但当与志愿军叔叔离别时,她却哭了,她与志愿军战士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所以,当志愿军叔叔与小金花离别时,关心地说──(生读)“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抓住“代价”一词,说说“代价”具体指什么?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比较表达情感的不同。)



4.讨论:前三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都用第二人称;都先用一个称呼语;这样写好像面向对方说话,更便于表达感情,都是通过具体事例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情。)



四、再读课文,加深体验



1.在这些感人的故事中,最打动你的是哪个人的事迹呢?有感情地读一读。



2.读了这些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说。



3.是的,八年的血雨腥风一起渡过,八年的峥嵘岁月共同走过,血与肉凝成的深情厚谊怎能不感天动地?怎能不牵肠挂肚啊!让我们齐声读──再见了,亲人!



第二课时



一、赏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1.仔细默读课文想想文章里大娘、小金花、大嫂三个人的故事都催人泪下,凝聚着他们对我们的深厚情谊。那是不是朝鲜人民就只是这三个人有这样感人的事呢?(那为什么只写这三个人的事呢?(因为要写的事太多了,不可能一一记下,只能选择重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老、中、小),作者用概括的手法写全体,这是一种经常用得到的选材组材方法,你们以后写一次活动,写景就可以用这种方法)



2.快读课文想想这三个故事在表达上共同的特点?(开头亲切称呼亲人,中间回忆感人事情,结尾赞颂双方的深情厚意。)



二、精读课文最后三段,体会文章感情的升华



1.在这片土地上,不仅居住着许许多多像大娘、小金花、大嫂一样的亲人,而且还渗透着我们与亲人们并肩战斗而洒下的鲜血,还留下了许许多多我们共同浴血奋战的故事。那一件件催人泪下的事情,无不凝聚着朝鲜人民对我们的深情厚谊。而另一个个让人泣不成声的故事,更让我们看到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一片赤诚。



2.但此时此刻,列车的汽笛长鸣,车轮已经启动。这是一个激动人心,充满留恋之情的场面,两国人民是在捧着一颗颗赤诚的心向最亲最爱的人告别呀!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饱含深情地读读这三段吧!(齐读)



3.师引读(投影句子)



战士们登上回国的列车,望着这些可敬可爱的人,望着这片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志愿军从心底里喊了声──投影第一句。



汽笛响了,列车徐徐开动了,战士们多乡再看亲人们一眼啊!于是,他们只好请求隆隆前进的列车──投影第二句。



然而,列车飞快地向前驶去,亲人们离战士们越来越远了。他们只好挥动手,大声喊着──投影第三句。



4.读了这几自然段,你觉得当时的场景可以用哪几个词来形容?(难舍难分、依依不舍……)



5.小结:他们的确不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可他们是比亲人还亲的人呐 !



板书:(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他们之间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这是人世间最崇高、最珍贵的友谊。战争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我们彼此的心中切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愿中朝两国友谊永存!(板书)



三、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1.齐声朗读课文。



2.这篇课文是以志愿军的口吻来说的,但是在依依惜别的时候,朝鲜人民肯定也有千言万语要表达。想一想,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请选择小金花、大娘、大嫂三者之中的人以角色,以他们的口气,写一个片断,题目也是《再见了亲人》。



四、课外拓展



1.关于抗美援朝的资料。



http: / / www.ebnet.com.cn / kmyc / kmyc.htm



2.关于作者魏巍的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东方》。



五、布置作业



查阅、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和图片、故事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3-5 09:37:57 | 只看该作者
一、理清课文思路

  揭示课题后,教师可提出两个问题:

  1、“亲人”指哪些人?为什么称她们为“亲人”?

  2、志愿军战士怀着怎么的感情跟她们道“再见”?

  让学生带着上述问题通读全文。然后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审题,理出课文的两桥头线索:一是由“再见了,”三字提示的志愿军战士与大娘、小金花、大嫂即将离别时依依惜别的感情线索;二是由“亲人”二字提示的大娘、小金花、大嫂救助志愿军胜如“亲人”的叙事线索。


二、认识“亲人”救助的感人事例

  首先从“为什么称她们为亲人”的问题导入,启发学生从总体上领悟“亲人”的共同特点:她们都曾为了救助志愿军而不惜作出重大的牺牲。

  进而引导学生按“为了救助志愿军而不惜作出重大牺牲”这一思路具体认识各位“亲人”,并结合课后“思考·练习”第二题的句子品读,理解重点词语。

  对第1自然段(大娘的故事),引导学生弄清志愿军战士和大娘话别时主要追述了哪两件事。大娘在“我们空着肚子”战斗,正需要食物时及时送来打糕(理解“雪中送炭”),而自己累得昏倒在路旁;大娘为救护伤员,丢下自己仅有的一个亲人小孙孙,而孩子被炸弹炸死了(理解“唯一”)。这样就能体会大娘对志愿军战士那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同样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第2、第3自然段(小金花和大嫂的故事)。在第2自然段中,小金花与她的妈妈救出了老王,而小金花却等来了妈妈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噩耗(理解“同归于尽”、“噩耗”)。在第3自然段中,大嫂为给我们挖野菜而被炮弹炸断双腿(理解“这样高的代价”)。

  教师小结:大娘、小金花的妈妈、大嫂他们都把志愿军战士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自己亲人的生命还重,她们都是志愿军战士最亲的“亲人”。


三、领会告别“亲人”的惜别感情

  在上述对具体事例的品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亲如骨肉的亲人,今天就要分别了。

  教师指导学生依次朗读前面3个自然段中道别的抒情语句。然后教师用“情感引读”的方法引读课文后面3个自然段,即教师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作为“引语”,诱发学生的感情,并让学生怀着这样的感情接读课文。后面3个自然段,可按火车“启动”、“徐徐开出”、“飞驰而去”三个过程设计如下“引语”:

  1、在火车站台上,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真有道不完的离别话,诉不完的离别情。然而就在志愿军和大娘她们挥泪惜别之际,火车“呜──”地启动了。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千句万句都并作一声呼唤,──(学生接读课文)

  2、火车徐徐开出,那隆隆的车行声牵动着志愿军的心。今朝分别不知何时再相见,此时,他们心中唯有希望什么?──(学生接读课文)

  3、战士们深深依恋朝鲜的山,朝鲜的水,更依恋朝鲜的亲人们!然而,无情的火车却风驰电掣般向前驶去。战士们把头探出窗外,只见大娘、小金花、大嫂依然伫立车站,不停地挥手告别。此时此刻,泪水模糊了战士们的双眼,要想对朝鲜亲人再说几句惜别的话,然而相距已远,只能默默地在心头一次又一次地呼喊着,──(学生接读课文)

  饱含感情的“引语”,感染了学生,引导他们把领悟到的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之间的亲情,通过朗读心情抒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31 04: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