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16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公开课《惠崇<春江晓景>》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11:11: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案 1、知道《惠崇〈春江晓景〉》是苏轼题在宋代画家惠崇所画的《春江晓景》上的一首题画诗。了解苏轼诗的艺术风格。

   2、激发学生对祖国诗歌文化的热爱之情,唤起学生对大自然美景以及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读全诗,并说出诗的大意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事先为学生每人准备一张《惠崇〈春江晓景〉》图、

四、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猜诗人。

(1)谈话:在我国灿若星河的诗歌殿堂里,有这么一位大诗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属于四川)人,是中国北宋时期(公元960--公元1127年)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曾担任嘉佑进士等官方职位,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你猜出他是谁了吗?

(2)根据生的回答在屏幕出示诗人的画像,并在黑板板书:(北宋)苏轼

2、背古诗。

(1)我们以前学过他的两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和《赠刘景文》,谁还能背一背。

(2)请个别生背。

3、小结并过渡。

(1)听着xx同学声情并茂地背诵,我不禁想起了后人对苏轼这位大诗人诗歌的高度评价。

(2)今天,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首诗,进一步品味他独特的诗风吧。

(二)、 赏画,如临其境

1、出示画

(1)看到这么一幅画,你能感觉到哪个季节的气息扑面而来吗?

根据生的回答板书:春

2、认识画家,引出全诗

(1)关于这幅画,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2)引导质疑:这幅画是谁画的?

(3)板书:惠崇。你能响亮地叫出他的大名吗?全班读,正音。

(4)简介惠崇

(5)过渡:苏轼就以《惠崇〈春江晓景〉》为题目作了一首题画诗,他是怎样写的呢?

(6)教师把诗歌补充完整,最后一句特地用红色粉笔书写。              

(7)同学们,请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吧。

(8)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对最后一句的理解,并通过交流悟出这句是作者的想象,所以老师特地用不同颜色标出。

  3、过渡:除了最后一句是作者的想象,你还能发现作者的想象之笔落在了哪些字词上吗?下面,请你小声地读读第二句吧。

(1)、交流汇报,根据生回答,把“暖”和“知”标上红色。

(2)、对于这一句,有很多趣闻,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3)、引导学生再次看图,发现图上并没有鸭,从而理解题画诗中他人题诗这种类型的特点:  (4)、哎,图上并没有画河豚,但为什么人们不批判最后这一句呢?来,让我们看看下面的资料,你也许就会明白了。

    屏幕出示有关河豚应时的资料:梅尧臣《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一诗写首:“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欧阳修《六一诗话》说:“河豚常出于春暮,群游水上,食柳絮而肥,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

(5、)小结:由此可见,苏轼的联想是有根有据的,也是自然而然的。所以不但不会被人传为笑柄,反而使诗更加趣味盎然。

(三)、老师和学生一起说说诗的意思。

(四)、小擂台

  1、这么有意思的诗我得赶快背下来!

  2、我还会背其他描写春天的诗,我们来开一个春诗赛吧。

(五)、名句欣赏

   苏轼是北宋留诗最多的诗人,诗词几千首,文几千首,名句何其多!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六)、露珠思语

1、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2、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3、立志而无恒,终究事无成

(七)、小小书法家:学生练习书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11:11:16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这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写出了春光的明媚及春天万物勃勃的生机。全诗语意浅近,诗意深远,含蕴有味,是适合儿童背诵的好诗。课堂上我注重引导学生由看到读再想,看画面——读古诗——想意境,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体会诗人表达的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然后让学生找出春天的词语来赞美春天就水到渠成了,春光明媚、春回大地、春暖花开、桃红柳绿、莺歌燕舞.....    学习古诗,让学生在读中悟,留给学生一想象的空间,会让我们收到更多的惊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8 04:1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