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幼儿园小班科学《托马斯的轮子》听课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00:41: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班科学《托马斯的轮子》听课报告
无锡市东湖塘中心幼儿园    郭海英
听课目的:
1.        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从中也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2.        了解小班科学领域教学活动的教育教学方法。
听课时间:2012.5.
听课地点:无锡市东湖塘中心幼儿园
听课内容:小班社科学《托马斯的轮子》
执教老师:徒弟包梦婷
听课老师:无锡市东湖塘中心幼儿园青年教师、空班教师
一、过程实录:
(一)开始部分:创设托马斯的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1.师:师幼随音乐进入活动室。
评析:以动画片“托马斯”的音乐背景导入活动,让孩子们很快乐的进入“托马斯”这一活动氛围,而且这“托马斯”的角色是孩子比较熟悉、喜欢的形象,这样有易于孩子快乐的进入教学活动之中。
2.师:看,我把谁带来啦?(托马斯)
评析:出示的纸箱托马斯形象,让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于活动之中,这对于活动中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小班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不错的举措。
3.师:你们喜欢托马斯吗?(喜欢)今天托马斯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谁能告诉大家,它怎么了?(没有轮子)
评析:“托马斯为什么不高兴呢”教师语言的引导,积极的鼓励孩子们进行猜测。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的想象力真可谓是天马行空。这样的引导,大大的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其次,部分观察细致的幼儿能从教师的PPT图片上惊喜的发现托马斯不高兴的原因是它的轮子没有了。孩子的观察力得到了发展,情绪上又得到了快乐的体验。
4.师:小朋友眼睛真厉害,一下就发现托马斯的轮子不见了,没有轮子的托马斯哪都去不了,伤心极了,动动小脑筋,可以怎样帮助托马斯呢?
评析:“没有轮子,怎样来帮助托马斯”很自然的教师将这一问题的绣球抛给了孩子。众所周知,帮助他人一直是孩子们最乐于做的事,也是最引以为豪的事。所以孩子们纷纷的动起了小脑筋,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给托马斯造轮子”这一方案形成了大家的共识。
5. 师:帮托马斯造轮子,真是个好主意!什么形状的轮子才能帮助托马斯跑起来呢?我带来了三种形状的轮子,(PPT)看,这是……(等待)
评析:于是“水到渠成”的自然就形成了让孩子们为托马斯造轮子。教师马上在PPT上出示了三角形、方形、圆形的积木让孩子们说出其形状,并让孩子们大胆的来猜测哪一种形状能给托马斯做轮子。
6. 师:托马斯非常着急,想知道答案,小朋友愿意帮助它吗?
评析:教师对于孩子的猜测并没有做出对错的判断,而是面向全体幼儿。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的表达着自己的猜测,教师对于孩子的回答能以赞许的目光积极的鼓励,这对于一位新教师在教学中能有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二、探索发现轮子是圆形的,会滚动
1.师:瞧,这是什么?(贴着笑脸的车厢),这是贴着哭脸的车厢,小耳朵听仔细哦,等一下自己用小手滚一滚,抛一抛各种形状的轮子,找一找哪一种形状的轮子可以帮助托马斯跑起来!把能帮助托马斯跑起来的轮子放进贴着笑脸的车厢,不能帮助托马斯跑起来的轮子放进贴着哭脸的车厢。
评析:“哪一种形状能做托马斯的轮子呢”,教师没有马上告诉孩子,而是为每个孩子准备了有三种形状的积木让孩子自己亲身进行探索。在这里,教师没有另加箩筐,而是将没有轮子的托马斯的车厢作为分类盒,车厢下面是可以分离的。教师在车厢的侧面贴上了哭笑脸的图片,让孩子将能为托马斯做轮子的积木放在有笑脸标记的车厢里,不能的放在贴在苦练的车厢里,这种形象的分类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是十分易懂、易操作的。
2.师:送的时候要从车厢的小窗户里轻轻地,如果有很多小朋友一起来送,不要着急,排着队,一个一个慢慢地送,不然把车厢上的小窗户坏了,托马斯会很伤心的。
评析:教师在操作活动前,很清晰的交代了操作的常规事项,而且运用了拟人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心理上易于、乐于接受。
3.幼儿自主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4.师:你拿的是什么形状的轮子?可以帮助托马斯跑起来吗?
5.请已经把轮子送到托马斯车厢里的小朋友坐下来,和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你找到的轮子是什么形状的。
6.师:所有的小朋友都已经送完了,赶快坐下来,我要打开车厢,看看你们有没有找到可以帮助托马斯的轮子。
评析: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将身边箩筐里的三种形状的轮子进行辨别、分类,因为有了清晰的操作前交代,孩子的操作非常的有序。对于先完成的孩子,教师能及时的加以关注,让他们进行自由交流,对于能力较弱的孩子则进行个别的指导,做到了面向全体幼儿,关注到了个体差异。
7.教师检查幼儿送到车厢里的轮子。
评析:因为车厢的底部可以分离,教师将车厢往上提,孩子们分类的结果就尽显于孩子们的眼前。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便集中于此,一起关注分类的结果。从孩子的分类来看,大多数的孩子能根据生活中的已有经验真确的认识到圆形能做托马斯的轮子。只有两位孩子出现了分类的错误,针对此,教师将错误的这两个图形通过自己和孩子一起来滚动的实际操作来验证“三角形、方形”的图形是不适宜做托马斯的轮子的,让孩子直观的认识到圆形能滚动,适宜做托马斯的轮子。
8. 现在我们都知道了。(PPT)三角形的轮子有尖尖的角,不能帮助托马斯,长方形的轮子推一推,只能向前移动一下,也不能帮助托马斯,圆形的轮子用手一推,可以咕噜咕噜的滚动起来,帮助托马斯跑起来。
评析:教师的小结,让孩子更清晰的明白了这三种图形中为什么有的能做托马斯的轮子,为什么有的不能,让孩子对这些科学概念有一个全面的、初步的了解。
三、幼儿制作轮子
1.师:我们刚才发现这个圆形的轮子是可以滚动起来的,我来试一试,滚得远吗?(不远)怎么办呢?看,又来了一个圆形的轮子,两个好朋友在一起会不会跑得快一点呢?(教师示范)(不行)不着急,我请来了一个帮手,小杆子,他告诉我只要用它把这两个圆形的轮子连接起来,两个好朋友手拉着手就可以让托马斯跑得很远很远,想试一试吗?
评析:在认识了圆形的图形能做轮子后,教师就拿出一个圆形的轮子在地上进行滚动,孩子们马上发现圆形的轮子滚动不远就倒了下来不动了。针对此,教师就让孩子们思考“怎样让它跑的远跑的快些”的问题,但这一问题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教师能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及时的又出示了一个相同大小的圆形片和塑料管子,让孩子们在有实物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又因为这些圆片和塑料管子是孩子们平时一直在建构的玩具,所以孩子们马上由原来的“沉默是金”变为“七嘴八舌”,孩子们找到了它的方法就是用塑料管将两个圆片连接起来。对于这样的轮子能否走的更远更快因为孩子们没有多加这方面的关注,所以孩子们都跃跃欲试,都像自己马上验证一下,孩子的积极性一下子就激发起来了。
2. 师:四个小朋友一张桌子,找两个圆形的轮子和一根小杆子,自己试一试吧!
3. 师:找一个好朋友比一比,谁的轮子跑得快!
4. 师:你们真棒,原来把杆子的两头亲亲两个轮子中间的小圆点,就可以让轮子跑得很快,我也做了一个一模一样的轮子送给托马斯。
5. 师:送的时候要让它稳稳地站在铁轨上,小朋友把自己做的轮子送过来吧。
评析:孩子们有了前期建构的经验,马上就用塑料管将两个圆片连接好了,马上在地上验证了起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找来朋友一起比赛,在快乐的游戏中,孩子们清晰地看到两个圆片在一起的确能跑的更快更稳更远。
四、结束活动
1.师:我要请托马斯来咯,闭上眼睛为我倒数10下吧!
2. 师:看,托马斯跑起来了吗?(跑起来咯)
3. 师:小朋友为托马斯装上了圆形的轮子,它非常开心,要去环游世界咯,我们跟它一起出发吧!
4. 师幼随音乐离开活动室。
评析:在每个孩子快乐的游戏验证后,教师并没有戛然而止,而是让孩子们将自己制作的轮子送到没有轮子的托马斯车厢的下面。在这里,教师的教具制作的非常精彩,它在分离开的车厢下面的部纸板围上了一圈KTV板,俨然就成了火车的一条铁轨。教师将车厢拿起,孩子们就将自己的轮子放在了轨道上,非常的有序、整齐。教师将车厢放在轮子上,慢慢地推动车厢,托马斯火车马上跑动了起来。孩子们看到这些,无不欢呼雀跃。可以说活动达到了高潮。孩子们帮助托马斯跑起来了,孩子们成功了,他们为自己的努力高兴,为自己的成功喝彩。可以说这一环节于、与开始部分有了一个很好的呼应,整个活动一气呵成。
二、对这节课的评价:
这是一节小班青年教师《圆圆的轮子》同课异构的教学活动。教师能选择孩子喜欢的动画形象,以故事的情境让孩子们在做做、想想、讲讲中形成了对轮子的认知,并从中帮助他们提炼概念,实现了教学目标。
可以说这个活动构思、教具设计都比较新颖,能始终抓住孩子的兴趣点牢牢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充分发挥每一个孩子的主体性,满足孩子动手探索、游戏的需要。教师整个活动的环节设置可以说层次非常清晰,而且每一环节都过渡自然、小步递进。教师从情景导入——图形分类——制作轮子——集体游戏,每一个环节教师都能清楚讲解,帮助孩子建构经验,为下一环节的开展作好铺垫。
众所周知,科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它要求教师准确把握概念的属性,并能用幼儿容易理解的教学语言来表达。虽然她还是位教学未满一年的年轻教师,但她的讲解、提问、评价均较科学严谨,尤其是对于每一环节的小结和孩子操作前的要求,也较清楚明确,这就为孩子的操作和对于新知识的理解更为容易和轻松。
三、听课后的体会、感想:
对于青年教师,我园从上学期的一课三研到如今的同课异构,可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对于《圆圆的轮子》这一个科学活动,要在同课异构的活动中脱颖而出,关键是要选择一个比较新颖的落脚点。作为师傅,在徒弟得知这一个教学活动内容之际,我们就为这一个落脚点讨论着、思考着。我与徒弟谈到了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就引导徒弟围绕“轮子”这一个点,牢牢抓住孩子现在喜欢的卡通形象以故事的形式展开。徒弟发现现在的孩子比较喜欢托马斯火车,他有许多的轮子,可以以这个形象切入。但如何进行展开,我们的讨论一直停留在常态的选图形安装轮子上,总觉得不够新颖。首先在交流中我们确定了送图形分类的环节,但考虑到一个活动只有分类这么一个点,在内容上好似有些简单、贫乏,那究竟可以加入什么内容即可以巩固孩子对圆形的巩固,有一个知识上提升的内容呢。我们师徒俩商量着、分析着、思考着,我想这不仅是师徒智慧的碰撞,也是促使我们徒弟积极思考的机会。真是“水穷山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晨间建构游戏时,我看到成成小朋友将两个圆片积木用一根小管子连接后在桌子上滚动了起来。我的眼前一亮,“一个圆形滚不远,两个圆形用管子连接后底部面积就大了就滚得又快又远了”。我将这一发现告诉了徒弟,徒弟疑惑到对于小班孩子和他们讲底部面积大了轮子就跑的又快又稳是否太难了,我也陷入了沉思。在交流中,我们认为孩子在操作中认识到这一个概念就可以了,无需给他们讲解其中的缘由。确定了活动的这两个点后,徒弟就认真的设计教案,在这过程中,徒弟大胆提问,不懂即问,一直到心领神会为止。这样的交流,很好的增进了我们师徒的情感,更是大家学习的机会、成长的契机。在设计教具时,我们边设计边改进,我们将托马斯的车厢制作的“一物多用”,它既是车厢,也是孩子们的分类盒,分离开来的下端盒子便于幼儿检查分类的结果,同时这还是结束部分车轮的轨道。在交流、制作中,我们师徒俩逐渐修改着、完善着这一教学活动。
功夫不负有心人,徒弟的本次教学活动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我们师徒俩在同事的赞扬声中感悟着“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这次活动中,让我看到了徒弟在教学能力方面的茁壮成长,也发现自己在思考问题、反思过程方面的提高。同时,我也发现教学活动中的新点子、新思路,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就在孩子的一日活动之中,我们要学会“从孩子中来,到孩子中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8 20:5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