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3-2-26 09:04:00
|
只看该作者
四、说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程序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二)模拟情境,理解相遇
(三)探究问题、加深理解
(四)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五)总结全课,自我评价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首先我问学生:“在班里,谁是你的好朋友?”一句简短的话释放了学生上课前的紧张,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从而引出班里一对好朋友也是这节课的主人公“学生张元帅和学生时庆国”。出示“张元帅从家里步行出发,每分走60米,走了9分,到达时庆国家,通过这些条件谁能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会说:“共走了多少米?”实际上求的是什么?是路程,从而引出已学过的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利用学生们所熟悉的同学引出旧知,不仅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达到了复习旧知的目的。然后出示“有一天,张元帅放学回家打开书包发现不小心将同桌时庆国的作业本带回了家。如果步行的话,有几种方法可以让张元帅将作业本还给时庆国呢?这一情景用学生经常碰到的问题入手,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学生可能会想到:①张元帅将作业本送到时庆国家。②时庆国到张元帅家去取。③两人同时出发,约定地点,拿到作业本。经过商量,认为第三种方法最省时间。这时教师小结:张元帅到时庆国家的这一段路,可以一个人走完,也可以有两个人一起走完,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个人或物体运动的行程问题,引出新课。
(二)、模拟情境,理解相遇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才能得以发挥出来。任何学习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为此我设计让时庆国和张元帅模仿相遇过程和让学生用手势表示相遇过程两个活动,在活动中我特意安排相遇时让两个学生碰在一起,问:这叫做什么?就这样动态生成了学习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加深了对相遇问题的理解,感受到所谓“相遇”就是两人或两个物体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而行,在途中相遇这样一个过程,在学生脑袋里建立一个清晰的相遇问题的模型,然后接着问:“刚才在时庆国和张元帅走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这时学生发现时庆国的速度快,张元帅的速度慢;他们俩所走的路程就是两家之间的距离。或者学生还能发现“从出发到相遇两人用的时间一样”,这时让学生根据两人的速度信息估计在哪里相遇。因为时庆国的速度快,所以相遇地点应该在离张元帅家近的地方。理解“两人所用时间一样“是本节课的难点,班里大部分学生对这一问题还不理解。这时我再次让两位同学演示相遇情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我喊三次停止,每一次喊停代表一分钟这时两位同学静止不动。创设情景把连续的行走过程分割成三小段,第一次喊停时提问:时庆国走了多少米?张元帅走了多少米?用了多少时间?两人共走了多少米?其次,继续行走了1分,他们各用了多少时间?分别走了多远?这样学生就会发现她们是同时走同时停的,从出发到相遇他们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这一难点在学生观察中,探索中自然而然的突破了。这时我问:如何把刚才行走的过程在纸上表示出来并计算出他们的距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汇报,让学生板演线段图和算式并说说理由。在合作交流中使学生理解两个运动着的物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时的学习,已经由被动化主动,同时,也让学生体验了由具体到抽象的符号化、数学化过程,认识也逐渐从模糊到清晰,真正实现了数学学习的再创造。整个过程真应了这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理解了。可见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
(三)、探究问题、加深理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理解了相遇情景后,我让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生活中还有那些相遇情况。顺利引出这样一个开放性题目:甲乙两地相距50千米,一辆货车和一辆客车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同时出发,货车每小时行40千米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你能提出问题并解答吗?我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解决所提出的问题。汇报时让学生把不同的问题和方法板演在黑板上,并让学生当小老师说一说解题思路,特别是用方程解决问题时,要强调找出等量关系是关键。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在一旁顺势引导:如何利用线段图来分析题目找出数量关系。一个开放的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体验了成功的快乐。俗话说得好:不要认为学生是一张白纸,是一无所知,教师该放手时就放手,该出手时就出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四)、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既然相遇问题是生活中发现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在练习环节,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生活中的信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自己身边的问题,使练习变的既有趣又有用。我设计了三种练习:
1、基础性练习:火车为情景的相遇问题让学生再次感受“相遇是无处不在”的,多样化的练习,既不枯燥,又检查了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拓展性练习: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行程问题拓展到工程问题,不仅拓宽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层面,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而且提高了学生应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兴趣,使学生好学、乐学。
(1)挖一条在长165米的隧道,由甲乙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施工。甲队每天挖6米,乙队每天挖5米。挖通这条道需要多少天?
(2)要录入一份5700字的文件,由于时间紧急,安排甲乙两名打字员同时开始录入。甲每分钟录入100字,乙每分录入90个字,录完这份文件要多少时间?
3、发散性练习:在课堂教学中适度引进发散性题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有利于促进数学交流,真正体现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鉴于此我设计了这样一题:王丽和李青同时从学校出发,王丽每分钟走60米,李青每分钟走70米,10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米?由于“相遇问题”的思维定势影响,学生只从“相背而行”这一思考角度得出(60+70)×10=1300(米)这一结论,思维一时受阻。我及时启发他们,画图帮助思考,学生思路会拓展开来,会得出下面两个结论:(1)如果是同向而行,则(70-60)×10=100(米);(2)如果既不是“相向而行”又不是“同向而行”则答案是介于“1300米”和“100米”之间的无数个。学生对自己的“发现”既惊讶又欣喜,整个课堂洋溢着勃勃生机。
(五)总结全课,自我评价
让学生说一说用哪一些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是否满意?先小组内交流、在集体交流。培养学生养成回顾知识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板书:
这节课我充分相信学生,切实把生活引人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整个板书多有学生自己板演生成,我只在上面写了一个课题:
相遇应用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数学与交通——相遇》说课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