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资料 1.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水平的基本功有哪些?
答:体现在“勤记”、“多画”、“善变”等方面。勤记—地理教学资料信息的积累;多画—传统教学手段(如“三板”教学—板书、板图、板画)和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技术)等多种地理教学手段的使用;善变—因“材”、因“生”、因“时”、因“地”恰当的运用地理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2.一堂好的地理课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答:符合“三性”—科学性、艺术性和人本性。科学性—科学地传授地理学科知识与培养地理能力;教学过程科学地反映现代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艺术性—课堂教学体现教学过程的艺术特征,如师生的情感特征、形象特征和审美特征等。人本性—课堂教学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着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3.怎样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
答:实现从传统的结果性评价(如“考试”)向现代的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如“学生活动”)相结合的模式转变。
4.传统地理教材在编排上都是先自然地理后人文地理,而湘版教材则是将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交错进行编排,其目的是什么?
答:主要是指在地理七年级上册中,湘版教材组织内容按“地球的面貌→世界的居民→世界的气候→世界的发展差异”的顺序安排教材内容,这样的教材内容处理更加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有了地球,才出现了地球上的“居民”—人类,有了人类,才会有人类的感知—气候。
5.传统地理教材中自然地理所占的比重大,而湘版教材中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所占的比重大体相当,为什么?
答:地理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理环境,反映的是人地关系。不管是侧重人文地理还是自然地理都不能脱离这一条原则。教材内容的选择不能脱离“人类”这一中心地位。因此,从形式上看人文地理内容所占的比重有所提高,实质上是强化了的人地关系这一主线。
6.初中地理在地理学科中的地位如何?
答:从内容上看,初中地理主要属于区域地理。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科研究的“落脚点”,具有核心地位。学好初中的区域地理将为高中的学位地理(部门地理和综合地理)打下坚实基础。
7.初中地理教材每章的开头都有一段文字精美的导言,教师教学时如何处理?
答:导言实质上就是本章的内容提要,只是变枯燥的叙述为精美的散文。教学中教师可结合章节目录,帮助学生把握本章的知识结构体系。地理学习不但要见“树木”,而且还要见“森林”。
8.“让我们走进地理”的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答:可采取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感兴趣的地理问题,如地理热点、地理难点、地理之谜。多提出各类地理问题,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去寻求答案。一是要让学生知道,地理学科涉及面广,有学习的价值;二是要让学生留有悬念,为后续学习铺垫基础。
9.教材中设计大量的活动,受时间、场地等条件的限制,有些活动无法开展,怎么办?
答:有条件的学校一定要开展活动;条件不够的学校可组织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开展活动,并将活动的收获体现以广播、墙报、上网分布信息等方式让全体同学分享;最起码的要求是通过面授的方式—如录相、教师讲授等,完成教学要求。
10.地理七年级上册第7页图1-9“卫星影像”,学生看不懂,教师的教学如何处理?
答:卫星影像是遥感资料。教师不必向学生介绍卫星遥感的成像原理,但需告诉学生,这是一种获取地理信息的新技术,如同生活中的“摄影”、“拍照”一样。地理学正是有了遥感等一系列的新技术手段,才使其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图1-9和图1-10重在结合、重在对比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