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842|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2013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1:2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 基础知识
  (一)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
  (二) 文言词语
  1. 词类活用
  【湍】急流。【奔】飞奔的马。【轩邈】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高。邈,远。
  2.通假字
  【转】通“啭”,鸟叫声。【反】通“返”。【见】通“现”,露出。
  3.常规词语
  【风烟】烟雾。 【共色】一样的颜色。 【从流】随着江流。从,顺,随。 【缥(piǎo)碧】青白色。 【无碍】毫无障碍。 【甚箭】比箭还快。 【夹岸】两岸。 【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绿而密。 【负势】凭依高峻的山势。负,依凭。 【竞上】争着向上。竞,争。 【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千百】形容很多。 【泠泠(líng)】形容水声激越。 【作响】发出声响。 【相鸣】互相和鸣。 【成韵】形容声音和谐动听。韵,和谐的声音。 【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绝】停止。 【鸢 (yuān)飞戾(lì)天】鸢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功名的人。鸢,一种凶猛的鸟。戾,至。 【息心】平息热衷功名之心。 【经纶】筹划,治理。 【柯(kē)】树木的枝干。 【蔽】遮蔽。 【犹】像。 【交映】互相掩映。
  二、 阅读探究
  1. 表明富春山天朗气清的壮丽背景(全貌)的句子是什么?
  风烟俱尽,天山共色。
  2. 既写出江流宛转,小舟随波逐流的情形,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的句子是什么?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3. 总写所感,统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 作者是怎样有层次的描绘“异水”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先写“缓流”,突出澄澈(游鱼细石);再写“急湍”,突出凶猛(急湍、猛浪)。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
  5. 作者是怎样表现“奇山”的?
  ① 整体形象奇。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郁郁葱葱,顽强生长,互比高低,直插云霄,连绵起伏,生机无限。通过“写貌”表现树之奇,亦山之奇。
  ② 生长状态奇。
  两岸峭壁,皆生寒树,层峦叠嶂,争相竞高,直入云天,动态比拟中,通过“绘形”山之奇尽显。
  ③ 自然声音奇。
  从听觉写泉音、鸟鸣、蝉嘶、猿叫,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交响曲,令人神往。鸟之鸣,婉转流丽,晶莹润畅,富有音韵之美,悦耳动听。蝉、猿之声,在空谷传响,袅袅不尽,从侧面突出了山之拔地参天,连绵不断。通过“摹声”又显一奇。
  6. 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的句子是什么? 这句对写“奇山异水”有什么关系?
  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有这样的“奇山异水”,必然有人的足迹,有人的触景之情,这句是游览者自然生发的感情。同时这句又是侧面着笔,通过衬托手法,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突出了“奇山异水”。
  7. 结尾“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似是多余,对此你有何看法?
  不多余。一是起了反复渲染的作用。写树木遮空,昼夜不分,既照应前面对寒树的描写,又给山水增加奇色异彩。二是使结构更加严谨完美。全文犹如作者放出的千里之线,这里又收回手中,承接文章开头四句,清幽淡雅,余音缭绕。
  三、 拓展延伸
  1. 由“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你想到了哪两篇文言文中的话?写出相应语句、作品和作者。
   “潭中鱼可白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2. 由“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你联想到生活中的什么现象?
  富贵人虽然自有他们的享受,但是未必没有烦恼;而遁迹山林的人固然有种种不便,但其快乐是无法比拟的。
  四、 参考译文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7-5-31 17:40: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7-5-31 17:40: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6-11 14:53:53 | 只看该作者
{:1_1:}{:1_1:}{:1_1:}{:1_1:}{:1_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1:23:41 | 只看该作者
食马者的无知,第3段连用三个“不”字,将食马者的平庸、浅薄表现得淋漓尽致。从“不”字可见作者的郁愤之情。
  
  14.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三、延伸拓展
  14.你如果是千里马该怎样做?是“食马者”该怎样做?
  我如果是千里马,我会挣脱缰绳,摆脱“食马者”的束缚,主动寻求碧绿的草地,使自己膘肥体壮,再找机会显示自己的超凡本领,相信会有伯乐发现自己的才能的。
  我如果是“食马者”,我会平等对待所喂养的所有的马,使它们有强壮的身体,各尽其能。
  15.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这些话题是常谈常新的,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当今是经济社会、信息社会,社会竞争强烈,需要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的人才。国家应该创造宽松的人才环境,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积极主动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重用人才,使人尽其才、才尽起其用,促进多出人才、人尽其才。
  四、参考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1:23:30 | 只看该作者
马说
  一、基础知识
  (一)文学常识
  1.韩愈,字退之,唐代河阳人,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著作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2.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里的《杂说》,是其中的第四篇。
  (二)文言词语
  袛(只是)辱(受屈辱而埋没才能)于奴隶人(指马夫。奴隶,仆役)之手 骈死(并列而死。骈,两马并驾)于槽枥(喂牲口用的槽)之间 不以千里称(著称)也 故虽(即使)有名马 一食(吃一顿。食,吃)或(有时)尽粟(小米,泛指粮食)一石 食(通“饲”,喂)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通“饲”,喂)也 是(这样)马也 才美不外见(通“现”,表现) 且(犹,尚且)欲与常马(一般的马)等(等同,一样)不可得(达到) 安(怎么)求其能千里也 策(鞭打)之不以其道(正确的方法) 食(通“饲”,喂)之不能尽其材(通“才”,才能,本领) 鸣之而不能通(通晓,懂得)其意 执(拿,握)策(马鞭)而临(面对)之 其真无马邪(通“耶”,吗) 其真(果真)不知(识别)马也
  (三)字形字音
  袛(zhǐ) 骈(pián) 枥(lì) 粟(sù) 石(dàn)
   一食(shí) 食(sì)马者 而食(sì)也 外见(xiàn)
  二、阅读探究
  1.本文的体裁是“说”。它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最终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2.表明论证前提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说明伯乐对千里马有决定作用,千里马才能的发挥依*伯乐。
  3.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从第1段看是:伯乐不常有;从第2段看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从第2段看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从第3段看是:其真不知马也。
  4.第1段具体写千里马终身遭遇(命运)的语句是:袛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直接表明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句子是:不以千里称也。
  5.第1段伯乐不常有的深刻含义是:统治者缺少能发现人才、重用人才的人,含有愤世嫉俗之意。
  6.第2段是从反面论证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道理,在于谴责食马者。
  7.说明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排比。愤怒谴责食马者的平庸、浅薄,增强了语言的气势,感情强烈。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反问。强烈谴责食马者的无知,加强了否定的语气,增强了否定的力量。
  8.第3段痛斥食马者愚妄、浅薄(列出了“不知马”表现)的语句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9.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其真不知马也。
  10.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什么?这是什么写法?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比喻人才;“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摧残、埋没人才的统治者)。这是托物寓意的写法。
  11.本文托物寓意,表明了怎样的见解?
  统治者应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
  12.用自己的话概括中心。
  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阐述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揭露了统治者不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社会现实;说明封建统治者只有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才能发挥他们的才干。
  13.第2段连用四个“不”字,表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1:23:16 | 只看该作者
抓住了不同时令景物的各自特点。
  
  15. 第二段的结构特点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分——总。先写山间之景,再写景中之乐,强调了“乐亦无穷”。
  16. 第二段把山水之乐具体化(总收之笔)的句子是什么?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抒发了作者被美景陶醉时的欢乐心情。
  17. 第三段写了什么内容?
  滁人、宾客、太守游琅琊山的情形。
  18. 第三段分几层?分别用三字概括层意。哪一层是核心?
  四层:(1)滁人游;(2)太守宴;(3)众宾欢;(4)太守醉。太守醉是核心。
  19. “伛偻提携”指什么?是什么修辞方法?
  老人、小孩。借代。
  20. 滁人如此兴高采烈地出游的原因是什么?
  生活安定富足,怡然自乐。
  21. 太守与宾客出游,不事铺张、不讲排场,表现这一特点的句子是什么?
  临溪而渔;酿泉为酒;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
  22.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呼应前文什么话?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23. 太守真正的醉因是什么?
  太守励精图治,滁人生活安定、富足、欢乐,自己也能与民同乐。
  24. 太守宴中饮食之物的共同点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山间野味,取之于当地。揭示宴酣之乐采自山水之乐。
  25. 醉和乐有什么关系?
  醉乐统一。因乐而醉,醉又增乐;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26. 第四段写了什么主要内容?
  太守与宾客日暮醉归,归结全文主旨。
  27. “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照应上文什么内容?
  暮而归。
  28. 作者怎样使用陪衬手法的?
  以禽鸟乐衬托人之乐,再以人之乐衬托太守乐,层层加高,突出了太守之乐。
  29. 太守所醉、所乐的是什么?
  太守被贬,但仍励精图治,政绩卓越,使得滁州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因此太守“醉”于其中,也乐在其中。
  30. 全文的主旨句(将“醉”于“乐”统一起来的句子)是什么?
  醉能同其乐。
  31. 怎样理解“太守之乐其乐”?
  励精图治,心系百姓,以百姓的平安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即与民同乐。
  32. “太守之乐其乐”中“乐”的含义有哪些?
  (1)寄情山水之乐;(2)政绩卓著之乐;(3)与民同乐之乐。
  33.本文写景之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悠然自得的心情和与民同乐的旷达胸襟。
  三、拓展延伸
   34.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来看,两人的思想有什么共同之处?
  两人有都被贬的政治遭遇,但“不以己悲”,都具有“忧民”及“与民同乐”的思想,具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
  35.“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民的为官颍肓当疚模柑付哉饬骄浠暗睦斫狻?/DIV>
  我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应时刻谨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宗旨,像欧阳修那样,把百姓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这样才能赢得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巩固我党作为无产阶级先进政党的执政地位。郑培民同志就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他身居领导岗位,心系人民群众,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廉洁从政,艰苦奋斗,鞠躬尽瘁,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崇高品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赞誉,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典范。
  36.联系本文谈谈为官者怎样才能做到“与民同乐”。
  为官者要树立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像欧阳那样,抛弃个人荣辱,胸襟阔达,时刻以人民疾苦为念,“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百姓是否同意、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自己业绩的标准,以高尚的人格和行为解决人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人民谋福利,创造出人民满意的业绩。
  五、 参考译文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啊。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的,是醉翁亭啊。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啊。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称它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得少也总是醉,而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浓阴,秋风浩浩,天气晴好,霜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甜酒水清,山上野味菜蔬,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啊。酒宴上的乐趣,没有管弦乐器(助兴),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杂乱交错,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啊。树林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8 14: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