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461|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师讲义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复习资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1:16: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八年级上字词总汇
第一单元 绥靖(suíjìng)阌(wén)乡  聿(yù)鄂(è) 豫 (yù)  阻遏(zǔ  è) 击溃(kuì)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业已:已经   绥靖(suí  jìng):安抚,平定 尖利:尖锐;锐利   能耐:技能、本能   悠闲:闲适自得  寒噤(jìn):因寒冷而哆嗦  阴惨:1、指人悲伤的感情。  2.指秋冬节序。  3.暗淡凄惨。  4.阴森的样子。仄(zè)歪:倾斜、歪斜央告:央求    转弯抹(mò)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月明风清  编算:方言,有计划、盘算的意思。疟子(yào zi):即疟(nǜe)疾,一种急性传染病。症状是发冷发热,发热后大量出汗,头痛,口渴,全身无力。蹿(cuān):向上或向前跳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拂(fú)晓  地窖(jiào)  鞠躬(jū gōng)瓦砾(lì): 破碎的砖头瓦片。颤巍巍(chàn  wēi): 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竭:尽。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箧(qiè):箱子。赃物( zānɡ wù) : 用非法手段获取的财物。  制裁: ( zhì cái ) :  惩处。 荡然无存: 荡然:完全空无。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朝(cháo )圣:宗教徒朝拜宗教圣地静穆(mù)荒谬(miù)
第二单元  絮说:絮絮叨叨地说。震悚sǒng: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懿yì 骇hài 掳lǔ 孤孀shuāng惶(huáng)急:惊慌焦急诘(jié)问:追问;责问。渴慕mù:非常思慕疏shū懒:懒散、松懈;懈怠。差chāi使    簌簌sù    迂yū腐    拭shì  箸zhù  奔丧sāng狼藉(jí):乱七八糟的样子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赋闲:失业在家。勾留:短时间停留。蹒跚pánshān: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颓唐tuí:衰颓败落。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怀,心。情郁于中:感情积聚在心里。琐屑suǒxiè:细小而繁多的事。交卸xiè:旧时官吏卸职,向后任交代。典质:(把财产、衣物)典当、抵押出去。典,当。质,抵押。凼dàng尴尬gāngà:神色、态度不自然。烦躁:烦闷急躁。微不足道: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大庭广众:大庭:宽大的场地;广众:为数很多的人群。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塌败:塌陷破败  凑合:将就  伛偻yǔlǚ:腰背弯曲。翳yì   取缔dì  荒僻pì  滞zhì笨:呆滞笨拙愧怍zuò:惭愧。吊唁yàn: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接济:在物质上援助。唏嘘xīxū    噩è耗    呵斥chì    焦灼zhuó  文绉绉zhōu伎jì俩:不正当的手段。颠沛diānpèi:跌倒,比喻处境窘迫困顿。穷愁潦倒: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穷困愁苦,失意消沉。形容读书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风尘苦旅:风尘,比喻旅途劳累;鸡零狗碎:形容事物零碎细小,不成系统。低眉顺眼: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连声诺诺nuò
第三单元 洨河xiáo   匀称chèn:均匀,比例和谐。惟妙惟肖xiào:这里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推崇:尊崇,推重崇敬。巧妙绝伦:伦:类,辈;绝伦:独一无二。灵巧高明,无与伦比。驻足:停止脚步。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意思是相差虽小,而千万的误差或错误极大。毫、厘,计量小的单位。轩榭xuānxiè: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胸中有丘壑hè:意思是设计者和工匠师的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构思布局。嶙峋línxún:枯瘦的样子。镂空lòu:在物体上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蔷薇qiáng因地制宜:因:依据;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重峦叠嶂:峦:连绵的山。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额枋fāng   藻井zǎo  磬qìng  鎏金liú   鳌头áo 伧俗cāng:粗俗鄙陋。 得体:恰当,恰如其分。纳凉:乘凉   帷幕wéi     雅俗之别yǎ
第四单元孕育yùn    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销声匿迹nì: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本文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萌发méng   翩然piān rán   衰草连天shuāi   风雪载途zài  次第: ①次序;等级②依次;③情景;场合。周而复始:周:环绕一圈;复:又,再。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草长莺飞: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蟾蜍chánchú   囊náng   繁衍yǎn   胚胎pēitāi   鳞片línpiàn  脊椎jǐzhuī  两栖liǎngqī  相安无事:相:互相;安:安稳。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还过得去。臀tún  褶皱zhězhòu   铱yī   潮汐xī  遗骸hái  劫难jiénàn  致密:细致周密  追溯sù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归咎jiù:归罪。藩篱fān:篱笆。比喻门户或屏障。啸聚山林:旧指盗贼盘踞山林。啸聚,形容其互相呼叫,拉帮结伙。失衡héng  在劫难逃:旧时迷信的人认为命里注定要遭受的灾难是无法逃脱的。现有时也用来指某种灾害不可避免。五彩斑斓:bānlán束手无策:策:办法。遇到问题,就象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物竞天择:物竞:生物的生存竞争;天择:自然选择。生物相互竞争,能适应者生存下来。原指生物进货的一般规律,后也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无动于衷zhōng: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绮丽qǐ:颜色美丽,多用来形容风景    衰减shuāi:减弱,减退。变化多端:端:头绪。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日薄西山: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气息奄奄:气息:呼吸;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第五单元 豁(huò)然开朗 俨(yǎn)然 阡陌交通(qiān) (mò) 叹惋(wǎn) 诣(yì)铭(míng)淤泥(yū)    濯(zhuó) 清涟(lián)不蔓不枝 (man)亵(xiè) 噫(yī) 隐逸(yì) 罔(wǎng) 贻(yí) 黍(shǔ) 箬篷(ruò) 糁(sǎn)髯(rán) 诎(qū) 倚(yǐ) 船楫(jí) 壬(rén)戌(xū)—戍(shù)—戊(wù)篆(zhuàn) 和睦(mù) 岱(dài)  眦(zì)逾墙走(yú) 老妪(yù)  幽咽(yè)役(yì)
第六单元曦(xī)素湍(tuān)飞漱(shù)五色交辉夕日欲颓(tuí)沉鳞竞跃藻荇(xìng)艨艟(méng)
(chōng) 泅(qiú) 僦(jiù) 赁(lìn)雾凇沆砀(sōng) (hàng)(dàng) 更(gēng)定毳(cuì)秽(hu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1:20:42 | 只看该作者
八年级上语文期末系统复习资料病句修改
(1)外边的吵闹声突然渐渐消失了。(2)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正在总结经验。(3)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4)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5)目前,广大群众的环保观念比较淡薄,确实需要大大提高。(6)在江苏省经济贸易洽淡会上,外商和港澳同胞参观了丰富多彩的洽谈会的展品。(7)家长和老师对我们寄予很高的厚望,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决不辜负他们。(8)从世界杯上的表现来看,我国的足球技术水平没有多大改善。(9)许多下海经商的人成了高薪阶层,相比之下,大多数政府官员却成了“清水衙门”…… (10)如果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11)目前,广大群众的环保观念比较淡薄,确实需要大大提高。(12).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13)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14)小明的学习成绩是班级中最好的同学。(15)故事会上,有几个同学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16)《雷雨》这部话剧塑造了很多令人难忘的情节。(17)只要坚持不懈的攀登,我们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18)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19)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20)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文体知识 1、二种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自然坏境(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2渲染气氛;3突出、深化主题。4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5推动情节发展。 2、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3、议论文结构三部分:○1提出问题(引论)、○2分析问题(本论)、○3解决问题(结论)。
  4、三种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5、七种说明方法: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列数字、分类别、作引用(名言)下定义、作诠释(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一般来说,“是”字的两边的话可以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作诠释)。
  6、说明方法的作用(重点内容)
  ○1举例子:具体、真切、形象,便于读者理解。答题思路:举什么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2分类别:条理清楚。答题思:对什么进行分类说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3打比方: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答题思路:把什么比喻成什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4列数字:科学、准确、具体。答题思路:列举具体的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5作比较:说明对象的特点突出。答题思路:把什么和什么进行比较,突出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
  ○6下定义:科学、准确、精炼、严密。答题思路:给什么下定义,科学、准确、精炼、严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内涵。
  7、、说明文语言特征:生动(趣味性)、准确(科学性)8、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 连贯、 得体。
  8、说明文常见的题型:
  ○1、甲段使用了     、   、   的说明方法,使用这些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       。
  ○2、请你找出文中运用列数字得说明方法得一个句子,并结合句意分析列数字说明方法的作用。1、2题答题思路:参考说明方法
  ○3、说明语言:段中某句的“甲”有什么作用或能否删去?
  答题思路:不能,因为句中甲+说明对象范围(程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得准确性。如删去后+效果。
  ○4、段中加点得“甲”能否改为“乙”?为什么?思路:不能,因为甲强调的是+对象特性或作用、地位、意义,“乙”强调的是。。。。,改了后+效果。
  ○5、简要说说,本文这种以故事开头或文中引用传说、史料有什么好处?思路:吸引读者,增强生动性和可读性,使文章避免呆板,或者增加文章得神密色彩,使文章更加详细。
  ○6、说明顺序:第*段中列举得治理土壤污染三种办法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思路:不能,原文的说明顺序是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由远到近、由内到外等)、逻辑顺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形象到本质)或者与文章得。。。。是对应关系。
  9、五种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 说明、 抒情、 议论。
  10、六种逻辑顺序:①一般←→个别 ②现象←→本质 ③原因←→ 结果④概括←→具体 ⑤部分←→整体     ⑥主要←→次要
  11、六种人物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12、八种常用修辞方法:①比喻、拟人--语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对象+特性。增加语言色彩。 ②对比-强调了…突出…。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⑤排比--加强表达效果,增强语言气势,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⑥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⑦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注意和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13、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引起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设置悬念2文中:承上启下(过渡);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推动情节发展
  14、 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总结全文;点题(画龙点睛);前后照应;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15、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说理透彻
  16、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1:20:23 | 只看该作者
(五)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1)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2)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4)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5)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6)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7)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   倒装句:
(1)       孔子云:何陋之有?(宾语前置)
(2)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宾语前置)
(3)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定语后置)
(4)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定语后置)
(5)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定语后置)
(6)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定语后置)
(7)       吴儿善泅者数百。(定语后置)
(8)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状语后置)
(9)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状语后置)
(10)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状语后置)
(11)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状语后置)
(12)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状语后置)
文言句式的类型:判断句、被动句、否定句、倒装句(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省略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1:19:55 | 只看该作者
八年级(上)全册文言文知识归纳
(一)通假的类型:(1)音近通假;(2)形近通假通假字:
通假
读音
字义
例句
出处
要——邀
yāo
邀请
便要还家
《桃花源记》
具——俱
详尽
具答之
《桃花源记》
有——又
yòu
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八分有奇
《核舟记》
诎——屈
弯曲
诎右臂支船
《核舟记》
衡——横
héng
横着的
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记》
甫——父
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核舟记》
简——拣
jiǎn
挑选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
与——举
选举、选拔
选贤与能
《大道之行也》
矜——鳏
guān
老而无妻的人
矜、寡、孤、独
《大道之行也》
曾——层
céng
重叠
荡胸生曾云
《望岳》
阙——缺
quē
中断
略无阙处
《三峡》
(二)   词类活用:
类型
例句
出处
解释
意动用法
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
对……感到诧异
名词作状语
复前行、听妇前致词
《桃花源记》
往前、上前
形容词作动词
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穷尽,走到头
名词作动词
有仙则名
《陋室铭》
有名气
名词作动词
有龙则灵
《陋室铭》
有灵性
使动用法
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使……杂乱
使动用法
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
使……劳累
名词作动词
不蔓不枝
《爱莲说》
长枝蔓、长枝节
名词作状语
箬蓬覆之
《核舟记》
用箬蓬
名词作状语
石青糁之
《核舟记》
用石青
名词作动词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
戴着高帽、长满胡须
名词作动词
居右者椎髻仰面
《核舟记》
梳着椎型发髻
名词作形容词
其色墨
《核舟记》
黑的
意动用法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大道之行也》
  以……为亲人、
以……为子女
形容词作名词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大道之行也》
老年人、中年人、幼童
形容词作名词
造化钟神秀
《望岳》
神奇、秀丽的景色
意动用法
一览众山小
《望岳》
认为……小
使动用法
恨别鸟惊心
《春望》
使……受惊
形容词作名词
虽乘奔御风
《三峡》
飞奔的马
形容词作名词
空谷传响
《三峡》
回声
形容词作动词
夕日欲颓
《答谢中书书》
坠落
名词作动词
相与步于中庭
《记承天寺夜游》
散步
名词作状语
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观潮》
用银、用玉
形容词作动词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观潮》
穷尽
名词作动词
皆披发文身
《观潮》
画着文彩
形容词作动词
上下一白
《湖心亭看雪》
变白
名词作动词
客此
《湖心亭看雪》
客居
名词作状语
拄杖无时夜叩门
《游山西村》
在夜里
词类活用的类型: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三)   一词多义:
a. 渔人甚异之:代词,指桃花林的美景
a. 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b.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替
b. 水陆草木之花:结构助词,的
c.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c. 无丝竹之乱耳:取消主谓独立性的结构助词,不译
d. 为宫室:做。这里指雕刻。
e. 中轩敞者为窗:是
d.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f.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被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a. 不复出焉:兼词,从这里。
b. 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
b.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句尾语气助词,不译。
c. 属引凄异:连接
c.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哪里,怎么
a. 便舍船:离开
a. 处处志之:动词,做标记
b. 屋舍俨然:房屋
b.寻向所志:名词,标记
a. 寻向所志:寻找
a.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特
b. 寻病终:不久
b. 八分有奇:指零数
a. 高可二黍许:大约
a.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说
b. 珠可历历数也:可以
b. 盖大苏泛赤壁云:句尾语气助词,不译。
a. 复前行:走
a. 是故谋闭而不兴:封闭,阻塞
b. 大道之行也:施行
b. 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
a. 计其长曾不盈寸:竟然
a. 老妪力虽衰:虽然
b. 荡胸生曾云:重叠
b. 虽乘奔御风:即使
a. 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a. 沿溯阻绝:断,中断
b.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b. 绝崦多生怪柏:极
c. 自康乐以来:自从
c. 哀转久绝:消失
a. 选贤与能:通“举”,选拔
a.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看
b.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欣赏
b. 天下之伟观:景观
c. 念无与为乐者:介词,和
a.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能够
b. 以此夸能:能力,本领
d. 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e. 天与云与山与水:连词,和
a. 仅如银线:几乎,将近
a. 势极雄豪:来势,气势
b.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b.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a. 是日更定: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a. 上下一白:副词,全
b.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
b. 惟长堤一痕:数词,一
a. 上下一白:形容词,白色的
a.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人
b.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名词,酒杯
b.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定语后置的标志
(四)   古今异义
类型
例句
古义
今义
出处
词义转移
芳草鲜美
鲜艳美丽
指食物的味道好
《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
屋舍俨然
整齐的样子
好象
《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
阡陌交通
交错相通
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
悉如外人
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没有血缘关系的人
《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
问所从来
从……来
从过去到现在
《桃花源记》
词义缩小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和儿女
专指男子法定的配偶
《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走投无路的境地
《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
无论魏晋
不要说,更不必说
表条件关系的连词
《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值得
不够,不充足
《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
诣太守,说如此
代词,指桃花源的情况
这样
《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
惟吾德馨
品德高尚
散步很远的香气
《陋室铭》
词义转移
往来无白丁
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平民、百姓
《陋室铭》
词义转移
宜乎众矣
应当
合适
《爱莲说》
词义转移
罔不因势象形
顺着、就着
因为
《核舟记》
词义转移
罔不因势象形
模仿
指一种动物
《核舟记》
词义转移
佛印居右
居住
《核舟记》
词义转移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修理、修建
《核舟记》
词义转移
男有分
职业、职守
过分
《大道之行也》
词义转移
女有归
女子出嫁
返回
《大道之行也》
词义转移
盗窃乱贼而不作
造反
没有秩序
《大道之行也》
词义转移
造化钟神秀
聚集
指一种计时的器具
《望岳》
词义转移
良多趣味
确实,实在
《三峡》
词义扩大
四时俱备
季节
时间
《答谢中书书》
词义转移
晓雾将歇
消散
休息
《答谢中书书》
词义转移
夕日欲颓
坠落
变坏
《答谢中书书》
词义消失
相与步于中庭
院里
《记承天寺夜游》
词义转移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
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记承天寺夜游》
词义转移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罢了
耳朵
《记承天寺夜游》
词义转移
吞天沃日
用水淋洗
肥沃
《观潮》
词义转移
海涌银为郭
外城
指一种姓氏
《观潮》
词义转移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
骑马
《观潮》
词义转移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
举枪
指一种体育器材
《观潮》
词义缩小
人物略不相睹
人和物
文学和艺术作品中所描写的人
《观潮》
词义转移
江干上下十余里
岸,边
干燥
《湖心亭看雪》
词义转移
余拿一小船
撑,划
用手或其他方式抓起
《湖心亭看雪》
词义转移
用毳衣炉火
火炉
炉子和火/炉子中的火
《湖心亭看雪》
词义转移
仍怜故乡水
可怜
《渡荆门送别》
古今异义的类型:词义缩小、词义扩大、词义转移、色彩变化、词义消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1:19:35 | 只看该作者
八年级课内诗歌阅读
一、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请写出这首诗押韵的字,及所押之韵。押韵的字有:________;所押之韵为:________。
2.诗的首联叙事,交代了(出使路线),颈联描写塞上秋色,也写出诗人(身世浮沉漂泊)的感受。
3.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妙处。
示例:(1)这句诗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色,描绘塞外雄奇壮观的独特风光。开阔鲜明,气势雄浑。(2)两句诗讲究线条美,一望无际的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线条简约,物态毕现。
4.全诗有三层意思,分别是什么?(1)出使路线;(2)沿途风光;(3)最新消息。
5.苏轼称这首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说说你的理解。这首诗的五六两句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历来被人推崇,请简要说说它好在哪里?这两句诗充分体现景物的画面感,大漠向无尽的远方延伸,给人以开阔广袤的感觉。“孤烟直”则使画面有立体感,“长河”把画面分割成两段,“落日圆”则为被分割的画面涂上了统一的色调,显出浑然的气势。
这首诗的颔联以“征蓬”“归雁”即景设喻,用于自比,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3.请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①征蓬出汉塞。(    )    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4.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通过“属国过居延”和“都护在燕然”,形象写出了国势的强盛,充满着自豪感。
B.颈联两句抓住景物的特征,寥寥几笔就鲜明地勾勒出塞外高原上苍茫辽阔而又壮丽雄奇的景象。C.“大漠孤烟直”就是说沙漠上没有一丝风,“长河落日圆”预示着一天的结束。
D.末尾两句写快达到目的地时的所见所闻,表现了诗人那种急于赶赴边关以及他对前方将士由衷敬佩的心情。
二、渡荆门山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为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山随平野尽(    )A.全       B.完         C.死     D.用力完成
(2)仍怜故乡水(    )A.怜悯     B.怜惜       C.怜爱   D.怜恤
2.解释下列诗句画横线的词语。
(1)江入大荒流:莽莽平原;    (2)月下飞天镜:月亮;
(3)云生结海楼:海市蜃楼;    (4)仍怜故乡水:始终。
3.对诗的内容、写法理解不符合诗意的一项是(    )
A.诗的一开头,就以明快的手法点明了此行的特点、途中已经到达的地方以及将要前往的目的地,以至乘坐的交通工具。
B.诗的颔联景象雄阔,颈联景象瑰丽。“荆门外”的山川胜景,兼收笔底。尾联抒发诗人作别故土,惜别亲友的诚挚。
C.全诗以远游起笔,中间写途中所见景色,最后以惜别作结,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写景用语着字,也独具匠心。
D.诗中所写景物,既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
三、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解释加点的词语:吏呼一何怒                  听妇前致词                 
室中更无人             出入无完裙
2.对这首诗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段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2段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C.第3、4段,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3、4段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15.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16.“妇人”致词分为三层,用“‖”在文中标出层次,并归纳层意。
五、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的颔联,描写了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你做简要分析。
这两句诗运用拟人赋予泰山生命的感情,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
2.联系全诗,谈谈尾联写出诗人怎样的精神和气概?
体现了诗人不怕阻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和登上绝顶俯瞰一切的气概。
3.诗中“齐鲁青未了”一句写出了泰山(绵延不绝)的特点,“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高峻)的特点。
4.(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观泰山的心情。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涵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诗句表达了诗人登上泰山顶峰的决心,表现了诗人敢于征服大自然的气度。其中包含了深刻的哲理:人生的进取如同登高望远一样,只有胸怀宽广,高瞻远瞩,才能展望明天,把握未来。
6.请从艺术手法上对“造化钟神秀”一句作赏析。
诗句给人以巨大的想象空间,让人产生了对神奇泰山的无限神往,“钟”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感情,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表现出泰山的雄壮多姿。
7.“岱宗”指(泰山)“造化”指(造物主也指大地)。
8.这首诗颔联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的好,试分析好在何处?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六、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解释加线的词:A、家书抵万金。书信 B、浑欲不胜簪。简直
2.鲜花、鸟鸣平时给人以美好愉悦的感受,你怎样理解诗人“溅泪”“惊心”的独特感受?
鲜花、鸟鸣平时给人以美好愉悦的感受,在山河破碎,骨肉分离的情况下,人忧心如焚,看到鲜花,听到鸟鸣,都让人心惊泪下,这是特殊情况下人的特殊的感受。 3.诗中首句的一个(破)字使人触目伤怀,一个(深)字叫人满怀凄然。 4.花溅泪和鸟惊心运用拟人手法,生动感人。5.全诗抒发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情怀。    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国”是指(国都长安城)。
7.首联写出了作者所望之景,“破”和“深”向我们展现了一幅(破败荒凉)的画面。
8.诗的颈联运用(夸张)的修辞,表现了作者(对家乡亲人无限思念)的情感。
9.“一切景语皆情语”请结合这句话,对诗的颔联作一赏析。
诗的颔联一反常态,平时给人美好的花朵和婉转的鸟鸣,在作者心中不是勾起愉悦的情感,而是无限的哀愁。这一切都是因为国家命运的坎坷而引起的,景决定于情。
七、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解释加点的词语:晨兴理荒秽                     
2.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          的遁世思想。3.颔联写诗人劳动归来,但有明月陪伴,其中洋溢着诗人              和          。
4.这里的“愿”蕴涵着诗人             的志愿。
5.“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全诗在平淡与      、       与虚景的相互映衬下显得柔和完美。
6.赏析“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这两句将劳动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和向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1:19:17 | 只看该作者
《答谢中书书》
  1基础知识
  *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Mò)陵(今江苏南京)人。有《陶隐居集》。
  * 文言词语【共】一起。【谈】谈论,欣赏。【交辉】交相辉映。【四时】四季。【歇】消散。【颓】坠落。【沉鳞】潜在水中的鱼。鳞,借代鱼。【竞跃】争相跳跃。竞,争着。【欲界】指人间。【仙都】指仙境。【复】再。【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
1 理解探究* 整体把握
文章以感慨发端,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接下来的十句,作者便以具体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仰视俯视、平远高远的视角,动静结合,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统一的印象。
  最后,文章又以感慨收束,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本文写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文字明朗,毫不雕琢。
  * 问题探究1.作者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观察角度:由仰而俯;景物形象:由显而微;景物状态:由静而动;时间交代:由朝而夕。使山川景物和谐、完整、统一。
  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
  3.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什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4.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什么?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5.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什么?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7.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分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歇”“颓”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感情和行为,有过程,激发人的想像,充满生命气息。“鳞”字是用借代,避俗,增加了语言表现力,文学色彩浓厚。
  9.本文是在是一篇美文。试分析美在何处。
  (1)意境美。风光绮丽,融入感情,形成优美的意境。①山水相映之美。②色彩配合之美。③晨昏变化之美。④动静相衬之美。
  (2)结构美。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以“美”点明全文中心。中间部分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文中的写景部分,仰视再俯瞰,复平看,最后又分“晓”与“夕来写,次第井然。
  (3)语言美。言简意赅,多用对称四字句,配以长句收束;修饰词语使颜色、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如滔滔急流,泻入大海
人教版八年级上课内诗歌阅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1:19:07 | 只看该作者
《记承天寺夜游》
  1 基础知识* 文学常识《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 文言词语[解]除去,脱,。[户]门。[欣然]喜悦的样子。[念]考虑、想到。[遂]于是,就。[寝]睡觉。[相与]共同,一起。[中庭]院里。[空明]形容水的澄澈。[交横]交错。[盖]原来(是)。[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耳]罢了。
  1 理解探究 * 整体把握  小品文通过写“月”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通过写“闲”,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将“月”“闲”融为一体,深沈含蓄,精美传神。
  * 结构提纲
  欲睡--(月入)--起行--(念)--寻友--漫步--抒意(少闲)
  ↓↓↓↓
  兴奋喜悦转忧、孤寂宽慰、乐极难言之情
  * 问题探究
  1.“月色入户”表现了怎样的情味?运用拟人,似乎月亮也懂得作者寂寞无聊,悄悄进门与他为伴。
  2.“欣然起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寂寞寒夜中难得的喜悦与兴奋。
  3.从“念无与为乐者”中揣摩作者的心情。
  作者可能想:与谁一同赏月才不致辜负如此良宵?在这谪居的寂寞中,谁能与我同赏明月?透出忧愁孤寂的心情。
  4.表明“念“的结果的句子是什么?遂只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5.为什么不假思索地去“寻张怀民”? 同是被贬之人,也是知心朋友。
  6.作者“解衣欲睡,欣然起行”,“怀民亦未寝”,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
  二人心有灵犀。
  7.“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分别比喻什么?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积水空明”比喻月光。表现了月光的皎洁、透明。“藻荇交横”比喻月影。表现了月影斑驳,摇曳多姿。也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全句渲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8.本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目的是什么?
  虚景:清澈的水,水中的植物;实景:竹柏之影。衬托了月下庭院的幽静、淡雅和赏月者的恬静、悠闲。
  9.写景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清静、舒适、愉悦。
  10.想像一下作者与张怀民散步是什么心情。悠闲自得、无忧无虑。
  11.“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文尾通过“闲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怎样理解“闲人”的含义?)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寻求解脱的旷达……各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
  12.结尾惋惜无人赏月,暗示了什么?世人大多热衷名利,为俗务所累。
  13.文中紧扣“闲”字组织文章,“闲人”是点睛之笔,,“闲”表现在何处?(摘引文中句回答)
  “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与“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很仔细。这些都说明是“闲人”。
  1 拓展延伸1.根据本文创作一副对联。例:月色懂人心潜窗入户,谪人共婵娟遣忧逐愁
  2.从文中可见当时作者思想怎样?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
  苏轼被贬,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他月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在政治漩涡中损伤了的心灵只有在清凉的无所挂碍的月夜中才得以恢复,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寄托。作者不是沉溺于感情的深渊中,而是寻求解脱,使这篇散文显得潇洒、隽雅。
  本文启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不能一味消沉,要以良好的心态去调节自己,树立进取之心,从而迎来希望的曙光,走上光明的前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19: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