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6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教法 如何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10:47: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学校里,最讨厌数学课了,没劲儿!”这是许多学生的反应。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反应,不能单方面的去责怪老师,但又与老师上课的乏味有一定的关系。那么,如何让学生快乐地来上一对一的语文课?经过实践的教学总结,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首先要让学生喜欢数学老师
要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首先,得让学生喜欢你这个数学老师。因为学生喜欢数学老师,他才会对数学课感兴趣,才会喜欢上数学课。那么,怎样才能成为学生喜欢的数学老师呢?最重要的有几条:一是关爱学生,用爱感化学生。学生真正体会到老师是为他好,他才会尊重老师,当老师指出学生错误的时候,学生也才会虚心的接受。一位鲍同学,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从来不当回事,有时间就写,没时间就不写,刚开始老师经常批评他,后来老师也不管他了,他对老师的不尊重也更加明显。我仔细地分析了他的心理,他只是懒惰,自制力差,所以有时完不成作业,但他内心还是渴望老师的关注。但是,此时老师已经放弃他了,渐渐地他也放弃了自己。了解了他的情况后,每次上课我都有意无意的去关心他的生活,了解他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他也慢慢变的开朗多了,最可喜的是,他每次都能完成我布置的作业。所以,老师千万不能放弃学生,要用我们的爱心去关心每个学生;二是丰富的知识储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要真正的帮助学生解除疑惑,特别是一对一的教学,对老师的要求更加严格,因为大多数的学生是带着问题来上课的,老师要能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才会尊重老师,老师的威信才会树立。特别是第一次上课,有时学生想在第一次上课试试老师的水平,所以就会问些有难度的题目,如果老师能顺利解答学生的难题,那么老师可能就树立了威信,如果不能解答,就可能会影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甚至可能有更糟糕的情况。另外数学教师知识应该更加丰富,上课时语言尽量形象、生动、合乎逻辑。所以作为一对一的数学教师要不断的学习、进步;三是要严而不厉。老师的温柔是自然地流露在言行之间的,不用刻意表现,平时生活上关心学生,但在学习方面要求要严格,只有学生成绩不断提高学生才愿意上语文课,严厉的要求学生也是对学生爱的体现,所以严厉是建立在对学生的爱之上的。在我们一对一的教学中,我反对老师为了留住学生,刻意讨好学生,对学生学习要求不严,事实证明那样也是留不住学生的。
总之,只有真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爱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这样才可能做一位让学生喜爱的教师。“亲其师而信其道”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的第一步是喜欢数学老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10:47:43 | 只看该作者
二、要善于运用激励性教学原则
激励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师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教学技巧,使学生以自信、自强和进取的态度完成学习任务。 激励的形式很多,比如口头表扬,分数激励等。在一对一的教学中,口头表扬是常用的,当然表扬时要具体、真实、有针对性。在我们的教学中所遇到的学生大多是在学校成绩较差,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所以适当的表扬会使学生愉悦、自信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一位初三的林同学,在学习中缺乏耐性,每次试题错的原因大多是题目没读完、字迹太潦草。我就先对他做思想工作,让他戒骄戒躁,一次测试完成后,虽然还是有题目没读完造成失分的现象,但字迹已经工整多了。对他的试卷进行分析后,给他适当的表扬,并且鼓励他如果再多点耐性他会考的更好,学生听后很高兴,学习积极性很高,上课非常认真。所以恰当地运用激励性教学原则,将使学生产生无限的求知欲,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地状态,教学效果会更好,学生也会更加喜欢上课。
事实上,要想让学生真正地喜欢上我的课,仅仅做到上述几点是不够的,这需要我的继续努力,不断学习。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是手段,“不教”是目的,“不教”的目的是要培养孩子自理的能力,自学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创造的能力,以达到“会学”的境界,我们培养学生能力时,往往只达到了“教是为了教”的水平,尚未达到“不教是为了教”的境界,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讲究“如何教”的艺术,教地学生舒心、家长开心、领导放心,争取做一名让每一位学生都欢迎的教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3 04:4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