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3163|回复: 3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2-2 13:2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言
    日往月来,物换星移,几千年来,人类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兴盛与衰微,辉煌与
悲怆,和风丽日与腥风血雨,多少事如烟而逝,多少事留传百代,多少人悄然而去,多少人
浮沉史海……这一切汇成了浩瀚的历史长河,铸成了灿烂的现代文明。人类走过的每一步都
是那么艰辛,世界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那么值得回味,值得深思!
    哲人培根说过:“读史使人睿智”。是的,历史蕴含着经验与真知。学习历史,不仅是
为了掌握关于过去的一门学问,更不是只为获得展示儒雅、炫耀渊博的一种资本,了解昨天,
更重要的是为了把握今天,创造明天,是为了充实自己的头脑,汲取宝贵的人生启迪。
    古往今来,有所成就的有识之士,大都是通古博今的人:二战时期久负盛名的英国首相
邱吉尔精通各国历史,过人的学识可与历史学家相媲美;伟人毛泽东对许多历史问题都有深
刻的见解,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孜孜不倦地研读史书;马克思、恩格斯在史学领域
更是多有建树,他们所提出的众多理论学说已被后世学者奉为经典。纵观当今世界,没有哪
一个发达的国家,不是在众多的学科中给历史緼科学以极高的地位,不是在国民教育中给历
史知识教育以特殊的重视。
    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历史哲学家柯林武德就曾指出:研究历史就是为了对人类目前的活
动看得更清楚。看来,学史确实有着实实在在的“功利性”。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不了解
本国和本民族的历史都是一件十分可悲的事情;而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只把目光盯在自己
的国家和民族,对世界的历史一无所知,也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当人类登月的幻想已成现实,当人类探索的足迹已布满宇宙,当人类用以代步的交通工
具越来越进步,当人类生存的环境及未来的命运联系得越来越紧密,人们关于时间与空间的
观念也在进行着一场革命,人们有理由把自己居住的星球视为一个“村庄”。观念的革命势
必带来行为的转变,社会发展至今,谁再对别国历史不闻不问,谁再对异邦文化横加排斥,
谁就难以成为一名眼界开阔、前途远大的“地球村”村民。可以说,对于现代人来说,哪一
方面历史知识的缺乏,都是知识结构的一种欠缺。
    历史知识的普及向历史读物的通俗性和趣味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大部分读物是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的,其中尤以世界史读物为甚。
    在浩如烟海的史学书籍中,要想找到一本真正把知识性和通俗性、教育性和趣味性融为
一体的世界史读物,并非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也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对各类史
书有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枯燥无味、晦涩难懂的语言形式,呆板平直、缺少生气的叙述方
式,似乎已在历史书籍与普通读者之间筑起了一道壁障。
    的确,过于深奥、抽象的史书常常使非专业人员读起来感到味同嚼蜡、兴味索然,文化
层次不高的人更是不敢问津。何以能使史学从神圣的殿堂走入民间,何以能使人们在如欣赏
文学作品一般的心境中,轻松自如地获取历史知识,是史学工作者所应该解决的问题。本书
编者不揣浅陋,试图在这方面作一点努力。
    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以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一个个历史故事,通过一个个妙趣横生的
历史故事展现五千年世界风貌,以形象明快的语言描述一个个历史人物,通过一个个栩栩如
生的历史人物勾画人类文明发展的踪迹,是本书力求突出的特点。另外,为了使本书有一定
的收藏性和直观性,书中还汇集了大量的珍贵图片,这会使昔日世界的重要场景尽呈读者眼
前。总之,向广大读者,特别是向广大青少年读者奉献一本人人都能读得懂的世界史读物,
是本书编者的心愿。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疏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史学界同行及各界读者批
评指正。
    最后让我们以下面一段意蕴颇深的话结束这篇前言:“今天由昨天而来,今天里面就包
括有昨天,而昨天里面复有前天,由此上溯以至于远古;过去的历史今天仍然存在着,它并
没有死去。”(柯林武德语)
    为能纵横驰骋于今日的世界,愿你熟知世界的昨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6#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7:30:00 | 只看该作者
排版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5#
发表于 2009-7-5 17:37:00 | 只看该作者
好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4#
 楼主| 发表于 2008-2-16 14:3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联合国成立
    1945年4月25日,美国西部第二大城市旧金山市大歌剧院前,成千上万的市民冒
雨赶来,翘首等待着。
    人们兴高采烈,群情振奋。今天,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代表将在这里聚会,讨论成立
联合国。
    从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血腥侵略中国开始,全世界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下。1
939年9月,德国法西斯突然袭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战火蔓延到了世界上
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蒙受了战争带来的巨大苦难。人民渴望着打败德、意、日
法西斯侵略者,渴望着持久的和平早日到来。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在莫斯科发表《普遍安全宣言》,这是呼
吁建立国际安全机构的开端。不久后,中、美、英和苏、美、英分别举行了开罗会议和德黑
兰会议,商讨战胜德国、日本及战后的共同策略。为大国之间的合作奠定了基础。德黑兰会
议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单独会见,正式提出了成立联合国的建
议。
    随着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结束,如何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发生、防止出现新的世界战
争策源地,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建立一个维护世界和平的共同机构联合国,就成了人
们普遍关注的共同的话题。
    1944年8月至10月,美、苏、中、英四大国代表在美国华盛顿的敦巴顿橡胶园连
续举行会议,起草联合国章程。虽然,在成立联合国问题上,各国有着相同的出发点,但
是,各自又有不同的目标。特别是美苏两国,因为意识到战后将成为主要对手,都极力在联
合国的机构和权力上争取有利于各自国家的规定,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激烈争论,相持不下。
    苏联提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中,苏、英、美、中、法五个常任理事国应有否决权,即
只要五国中有一个国家反对,表决就无效。因为在当时,大国中只有苏联一个社会主义国
家,在很多问题上,它是少数,有了否决权就可以保证苏联不会吃亏。英、美代表则坚决反
对拥有“否决权”,主张少数服从多数。
    出于同样动机,苏联又提出让它的两个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直接成为联合
国成员。这样,苏联就可以有三票的表决权。这显然是英美两国所不能接受的。
    双方争执不下,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直到1945年2月,在苏联雅尔塔会议上,罗斯
福和邱吉尔考虑到要争取苏联同意,全力击败德国并对日宣战,才同意了苏联的建议。并计
划在4月间,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世界各国反法西斯国家代表大会讨论成立联合国问题。
    盼望已久的日子到来了,人们怎么能不激动万分呢。25日下午4时,载着46个国家
代表的一长列小轿车,在蒙蒙的细雨中,驶向了旧金山市歌剧院。人群沸腾起来。美国代表
下车了,共156人,是人数最多的代表团;接着是中国代表75人,英国代表65人,苏
联代表15人。四个发起国与其他国家的代表共850人进入了歌剧院。两旁的人们向他们
抛撒着鲜花,表达着欢迎之情。1800名各国记者也蜂拥入场。
    1500张可以列席会议的旁听券早已发完,成千上万的市民则伫立在歌剧院外。开幕
式很快就结束了,代表们走出会场时,人们热烈地齐声欢呼“和平!和平!”口号声久久地
回荡在旧金山市上空。
    第二天——4月26日,按照会议议程,美国、中国、苏联、英国四个发起国的外长依
次发言,共同表示要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竭尽全力。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在演说中,生动地表达
了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政府和苏联人民衷心希望永久和平以及对建立国际安全机
构的真挚态度,获得了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好评。
    会议前后开了整整两个月,这时的会员国已增加到了50个。6月26日,大会一致通
过联合国宪章,各国代表在宪章上签字。中国共产党的代表董必武,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之
一,也在宪章上签了字。
    根据旧金山会议决定,联合国于1945年10月24日宣告成立。它的总部设在美国
东海岸的纽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3#
 楼主| 发表于 2008-2-16 14:3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正义的审判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了。这场战争给人类造成了极大的灾难。据不完全统计,战争
总共造成约5000万人的死亡;据估计,全部交战国直接战费总额计11540亿美元。
法西斯帝国主义对世界和本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造成战争的罪魁祸首是怎样走向
毁灭的呢?
    纳粹投降后,一并抓了20万名大小战犯。其中美国列出的甲级战犯就有350名。由
于人数太多,无法一一审判,又在甲级战犯中“精选”出了22名“主犯”。审判地点在德
国的纽伦堡和日本的东京。
    纽伦堡的军事法庭判处10名战犯极刑。1946年10月15日或16日晚执行。这
些要犯都是希特勒纳粹匪帮的重要人物,其中有希特勒第二把手、空军司令戈林,外交部长
里宾特洛浦,理论家罗森堡,劳工部长罗拔特·李,内务部长刽子手希姆莱的助手弗里克,
波兰总督弗兰克等。
    这些曾在欧洲不可一世、杀人如麻的纳粹要犯,很少有低头认罪的,为了活命居然向柏
林盟军管制委员会上诉,要求免于极刑,也有人私下四处奔走为他们游说;英国陆军元帅蒙
哥马利、美国总统杜鲁门和英国首相艾德礼都收到了一些求情和私人信件。但结果仍维持原
判。
    戈林被捕时,仍不可一世。他身边除妻子女儿外,还有四名副官,两名司机和六名炊事
员。当他见到美军第七军军长派赤时,还手持一根镶了24只金鹰的短杖,厚着脸皮说:
“战争就像踢一场足球。谁赢了就该握输家的手,一切都忘记了。”
    派赤严厉地要他交出短杖,他居然说:“这是我的权威的象征。”
    当他知道被判处极刑时,他吞服了随身携带的两粒毒药。当看守发现时,戈林已经停止
痉挛,一命呜呼。
    里宾特洛甫是希特勒的外交顾问,他曾去莫斯科签订了苏德协定。在审讯时,他最喜欢
说的是“我患了健忘症”,对于杀害犹太人的罪行他始终假装一无所知。
    然而在纽伦堡,凭的是证据而不是言词。要犯除了希特勒投降前自杀的,包尔曼在逃
外,其余共21名。通过审讯和反复调查对质,又揭露了许多骇人听闻的罪行。
    戈林的自杀使得监狱当时乱做一团,但并未打乱原先制定的周密计划。16日凌晨1点
左右,罪犯们被带到一个灯火辉煌的体育馆,馆内竖立着3个漆成黑色的绞架,死囚们的手
臂都被反绑着,由宪兵左右架着带进来。
    绞刑架平台下有13级阶梯,犯人站在一块活板上,套上绞索之后、活板便被抽开,犯
人两脚悬空后咽气。
    临刑前有几秒钟时间让战犯忏悔或是留下最后遗言。早晨4点,戈林和另九位战犯的尸
体被塞进棺材,装上卡车,送往火葬场火化。为保密起见,美军接管了火葬场,留下的两名
德国工人也起誓永远严守秘密。官方文件含糊其词地说死囚的骨灰被撒在德国某地的一条河
里,以防日后纳粹余孽将河做为圣地去朝拜。
    今天已经知道这条河是莎阿河,但并无人前去祭吊。在亚洲,1946年5月3日,由
中、苏、美、英等11国代表组成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经过长达半年的调查后,对以东条
英机为首的战犯,正式开庭审判。
    东条英机是日本的重要战犯。正是他,在“九·一八”事变后指挥日本关东军大举侵略
中国;正是他,在1941年12月疯狂发动了太平洋战争;1941年10月起,他充任
日本首相兼陆军大臣;1944年7月。在日本败局已定的情况下才被迫下台。但他发动战
争的罪恶是无法逃脱的。
    东条英机知道自己的末日快到了。经过思前想后的考虑,他准备自杀,并请医生确定了
心脏的位置,用墨汁在胸膛上作了标记。当美国士兵逮捕他时,他开枪自杀。
    东条英机的子弹没射中要害,很快被救活了。1946年5月3日11时,东条英机、
板框征四郎、土肥原贤二等28名甲级战犯被押解到法庭上。
    在近两年的审讯过程中,东条英机拒不认罪。他胡说日本发动对外战争是“自卫战
争”;“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是由中国“不正当行为引起的”……在死前的遗
书中,东条英机写道:
    “想起刚开战时的情况,令人悲痛断肠!这次死刑,对个人是个安慰,但作为国际性的
犯罪,我始终认为是无罪的,只不过是在强力面前的屈服。”
    东条英机至死也不认罪,真是冥顽不化。
    1948年11月4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再次开庭,审判日本首要战犯25人有罪。其
中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广田弘毅、木林兵太郎、松井石根、武滕章7人被
判处绞刑。
    12月23日零点,东条英机及其他6名战犯被送上绞刑架,结束了他们罪恶的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2#
 楼主| 发表于 2008-2-16 14:3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日本投降
    1945年8月9日,在东京的日本皇宫防空洞里,一群军政要人正在激烈地争论着:
    “从目前国内外局势看,在维护国体、保存天皇制度前提下只能无条件投降!……”外
相东乡茂德垂头丧气地说着,两手一摊,倒在沙发上。
    7月间,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必须立即无条件投降,否则就将
它彻底消灭。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下了原子弹。8月8日,就是在昨天,苏联对日宣
战。9日零时刚过,苏联百万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凌厉攻势,向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7
0万关东军发起了全线总进攻。东乡外相清楚,在世界反法西斯总反攻的浪潮中,日本就像
只破败的帆船,很快就会在风雨飘摇中沉没。
    然而,并不是每一位政要都甘心这样的结局。
    海军司令部总长丰田副武说道:“要投降,除维护国体外,还必须附带三个条件:一、
日本自行处理战犯;二、自主地解除武装;三、盟军不得占领日本本土……”
    “与其无条件投降,不如实行本土决战!”陆相阿南惟几打断丰田副武的话,一拍桌
子,站起身朗声说:“我们在本土决战,虽然不能确定胜利,但还可一战,打得好还可以击
退登陆敌军。所以,我坚决反对无条件投降!”
    会议没有结果。
    下午,首相铃木召开内阁会议。铃木简单说了两句,然后由外相东乡报告了苏联参战及
原子弹爆炸后各方面的反映,提出日本应投降,会场又展开了争论。最后,铃木征询各大臣
是否应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结果六人赞成,三人反对,五人没有表态。铃木
无可奈何地说:“内阁既然不能决定,只好上奏天皇了……”
    随后的御前会议仍旧在皇宫防空洞中举行,天皇裕仁来到会议室。
    铃木先让书记官朗读《波茨坦公告》,然后宣读他拟好的提案:
    “日本政府准备接受1945年7月26日由美国、英国、中国政府,以及后来由苏联
政府签字的在波茨坦发表的联合公告中所列举的条款,但应取得如下谅解,即上述公告并不
含任何有损于陛下作为至高统治者之特权的要求。”
    接着,由东乡说明提案理由,“对日本来说,接受《波茨坦公告》虽不体面,但在目前
情况下不得不接受。再加上原子弹出现,苏联又对我宣战,时局急变,对方更加强硬。”他
停顿了一下,又说:“此时此刻,只能提出一条,就是维护天皇制度。只要天皇保存,我大
和民族就有复兴之日。”
    他刚说完,陆相阿南、梅津和丰田等人马上表示反对,争议又起。铃木摆了摆手,示意
大家安静,然后把目光转向了天皇。
    天皇裕仁一直默默地听着众人的辩论,这时他喃喃地说道:“这几天一直尽听有取胜的
自信的话,但计划和实践并不一致。就目前的样子,要对付盟国军队,看来没有胜利的希
望……”他把手一挥,“此时只有作这样的决定了……”8月10日,美国政府收听到了日
本接受《波乔坦公告》的广播。随即征询英、苏、中三方意见,发表了一道复文:“自投降
之时起,日本天皇必须听命于美国最高司令官……日本政府之最后形式,将依日本人民自身
表示之意愿确定之。”两天后,美国飞机在东京上空撒下了载有日本政府接受《波茨坦公
告》电文和同盟国复文的日语传单。一时间,政府接受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在日本民众中传开
来。
    8月14日,天皇再次召开御前会议。会上,陆相阿南等人声泪俱下,他们说:同盟国
复照对保护天皇制度措词不明,恳请天皇准予再提出照会。如同盟国不允许保护天皇制度,
那只有继续战争,死里求生。会场上一片沉默。
    终于,天皇裕仁说道:“我的异乎寻常的决定没有变……”会场顿时响起一片呜咽和啜
泣声。天皇下令起草接受天条件投降的诏书,并将诏书录音,准备在第二天播出。主战派的
一伙少壮侍卫军官得知这一消息,决定举行政变。这天晚上,他们闯入皇宫,四处搜寻,企
图劫走天皇广播诏书的录音唱片,阻止向全国广播。警卫部队很快镇压了这次叛乱。投降诏
书立即在电台播出。主战派头子陆相阿南在他的官邸剖腹自杀。8月28日,美国空军的飞
机在东京机场降落。大批的英、美军队开始在日本海岸登陆,实现对日本的占领。
    9月2日上午,日本东京湾,晴空万里,碧波无垠。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迎来了一
个庄严的时刻。9时许,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日本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政府在投
降书上签字。随后,接受投降的同盟国代表: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上将,美国尼米茨海军
上将、中国徐永昌将军、英国福莱塞海军上将、苏联杰列维亚科中将,以及澳大利亚、加拿
大、法国、荷兰、新西兰等国的代表依次签字。
    至此,日本帝国主义历时15年的侵略战争,以彻底失败而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以
全世界人民的伟大胜利而结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1#
 楼主| 发表于 2008-2-16 14:3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广岛“蘑菇云”
    1945年8月6日清晨,似乎仍是与往日一样的平常的一天。日本广岛云气清朗,有
些闷热。
    尖厉的防空警报响起来,但人们并没有显出特别的惊慌。美国飞机频频飞临日本上空,
几乎每天都要投下成吨成吨的炸弹,不过广岛还一直没有遭到大的轰炸破坏。警报响过,几
架美国飞机在广岛上空盘旋了数周后离开,并没有投掷炸弹。整个城市又恢复了平静。
    人们没有意识到一场巨大的灾难正悄悄袭来。
    8时刚过,警报再次响起。很多市民依旧做着自己的事情,没去防空洞。一些人还抬起
头看着天上慢慢飞来的3架B-29轰炸机。这种飞机已经连续好几天来到广岛上空盘旋,
没有扫射,没有轰炸,好像只是在进行飞行训练。“今天的这3架飞机还会像从前一样飞走
的。”人们都这样想着。
    但这一次,人们想错了!
    9时14分17秒,当其中一架美机上的瞄准仪对准了广岛一座大桥的正中时,自动装
置破打开了。60秒钟后,一颗不同寻常的“炸弹”从打开的舱门落入空中。这时,飞机作
了一个155度的转弯,俯冲下来;一瞬间,它的飞行高度下降了300多米。这是一个训
练了多次的动作,是为了使飞机尽量远离爆炸地点。
    45秒钟后,“炸弹”在离地600米的空中爆炸。白光一闪,人们仿佛看到天空中又
出现了一颗太阳。令人眼花目眩的白色闪光一瞬即逝,震耳欲聋的大爆炸随即在广岛市中心
上空响起。顷刻间,烟尘好像是从地面生长出的一支巨大的蘑菇,云团翻滚,越来越高、越
大。地面上竖起了几百根火柱,广岛市陷入了焦热的火海。
    爆炸的光波使成千上万的人双目失明;10亿度的高温,瞬间把钢铁都熔化得无影无
踪;冲击波形成了狂风,所有的建筑物坍塌变成了废墟。在爆炸中心范围的人和物,像原子
分离般分崩离析,消失在空气之中。离中心远一点的地方,散落着烧焦了的男人、女人和儿
童的残骸。更远一些的地方,有些人虽然侥幸还活着,但不是被严重烧伤,就是双眼被烧成
了两个窟窿。强烈射线形成的放射雨使一些人受到了奇异的伤害而缓慢地走向死亡。
    当时,广岛的人口为34万多人,当日死去的有8万8千多人,负伤和失踪的为5万1
千多人。全市7万6千幢建筑物,4万8千幢完全毁坏,2万2千幢严重毁坏。
    8月7日,日本收听到美国广播,杜鲁门总统说:“7月26日,在波茨坦发出最后通
牒旨在拯救日本人民免遭彻底的毁灭,他们的领袖迅速地拒绝了最后通牒。如果他们现在还
不接受我们的条件,他们的毁灭将自空中而降……”
    在美国广播后,日本的陆海军统帅部才接到设在广岛的日本第二军总司令部的报告:
“敌人使用了具有从未见过的破坏力的炸弹。”一些人猜测可能是原子弹,有人则表示怀
疑。日本军参谋本部决定组成有原子能权威人士参加的调查委员会立即赶赴广岛。
    调查的结果很快返回,这种新型的炸弹确是原子弹!这一消息马上上报给了天皇。
    广岛惨烈的悲剧,使得日本高层领导也十分惊慌。为避免动摇人心,引起全国的混乱,
他们决定禁止扩散广岛遭原子弹袭击的消息,掩盖广岛事实真相。
    此时的日本政府内部仍在为是否立即同意接受波茨坦公报的最后通牒,无条件投降而激
烈地争论着。他们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苏联出面进行调停。达成日本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停
战。
    但他们的希望破灭了。8月8日,日本从苏联政府得到的回答是:日本仍在继续进行战
争,拒绝波茨坦公告,因此,日本政府请求苏联调停的建议已失去一切根据,苏联政府遵守
对联合国的义务,接受联合国的要求,宣布从8月9日起对日宣战。
    就在苏联出兵的这天上午11时30分,美国又在日本长崎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长崎
市27万人,当日死去6万余人,成为广岛之后的又一个悲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03:5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