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3-1-6 15:13:35
|
只看该作者
下面是两节课个教学片段:
片断一:这些照片是我们自已拍的吗?
这是一节《信息的下载》的教学片段:
师:这节课大家已经学会了从网上下载图片和文字,并用这些下载的信息制作出了自己喜爱的景点的介绍。好了,修饰一下你的作品吧,想一想给你的作品加上什么会使它更完整更吸引人?
生修饰完成作品。
师通过网络向全班一一展示几位同学的作品:经过修饰以后,这些作品的确更美观,更吸引人了。但现在老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这些景点的照片是我们自己拍的吗?
生:不是,是从网上下载的。
师:这些介绍景点的文字是我们自己写的吗?
生:不是,也是从网上下载的。
师:是呀,网上有用的信息很多,这些信息的作者也享有知识产权,所以大家在使用这些信息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注明信息的来源。(师出示范例)在介绍的末尾加上一行字:摘自****网。别看只是简单的几个字,却体现了我们对网络知识产权的尊重。
片断二:你知道你接受的是什么吗?
这是一节《申请免费的电子信箱》的教学片断:
师:刚才同学们尝试了在新浪网上申请免费的电子信箱。我们来回忆一下,操作步骤的第一步是什么?
生:接受服务条款。’
师:你是怎样操作的?
生:单击“我接受”按钮就可以了。
师:你能告诉我你接受了什么服务条款吗?
生(不好意思):我没仔细看。
师(微笑):你单击了“我接受”按钮,你就应该知道你接受了什么条款。请大家重新操作一次,仔细地看看你接受条款的内容,好吗? (生阅读)
师:我们单击了“我接受”按钮,除了表示我们同意接受这些服务条款外,还表示在以后的操作中应该照着这些条款的要求去做。老师相信大家都是讲信用的好学生,接受了就一定会做到。
网络的开放性使很多学生将其当成完全自由的世界,对其中庞大的资源向来就是想用就用。执教教师的这一问“这些文字是我们自己写的吗”,无疑抓住了对学生进行尊重网络知识产权教育的有利契机,在该课的教学中渗透了,信息道德素养教育,比起脱离具体信息行为的泛泛说教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鼠标轻轻一击“我接受”,多么简单的操作!但这一击意味着承诺遵守网络活动的规则。如何让学生意识到这一点?执教教师巧妙地一问“你知道你接受了什么吗”,促使学生认真阅读服务条款,了解信息活动的原则和规范。“知”然后才能“行”,学生只有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才能选择符合信息道德要求的行为方式,这对倡导学生道德自律,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有很大的作用。
常言道,冷水泡茶慢慢浓。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意识、态度和行为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长期的教育过程中,面对信息道德教育的有利契机,我们每一个信息技术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抓住每一次教育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