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561|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民间传说故事300字400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6 13:28: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民间传说故事300字400字
腊八粥的来历
从前人们家里穷,每到年终岁末,大人们便把一些红枣、核桃、红豆、小米等在腊月初八这天熬成粥,谓之为腊八粥。那么,为什么腊八粥会和佛教徒联系起来了呢,中国人过腊八是怎么回事呢?

传说,腊月初八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在他得道成佛之前,为了苦求人生真谛他曾走遍名川大山。有一天,他走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因长途跋涉,饥饿难忍的他昏倒在地。这时,一位牧羊女赶来,把自己带的杂粮干果剩饭用泉水煮成粥,一口一口的喂他,最后把他救活了。后来,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于腊月初八得道成佛。
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佛门弟子每逢这天按照牧羊女熬粥投料的比例,程序如法炮制,熬成粥施舍给人们,最后由佛门善事扩展为民家习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1 踩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5-11-28 11:26:04 | 只看该作者
操,什么逼玩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2-10 13:51: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6 13:33:38 | 只看该作者
临淄石鼓的传说
春秋时期,黄海边上有一个小村,名字叫仁义里村。

有一天,村里一户姓王的人家挖井时,挖出一块石鼓形状的石头,上面刻着两条蟠龙,昂首翘尾,好象要腾空飞去。人们见了无不啧啧称奇。王氏兄弟便跑到村西小山上,请慈云观里的吕道长,到村里去看看这快非同一般的石头。这个吕道长曾云游四海,见多识广。看了石鼓连声说:“宝物,宝物。这是一块天生地长的石鼓,凡夫俗子是敲不响的,只有大国之君才能擂响。”众人不信,纷纷用石头,棍棒等物敲打,果然寂然无声。
吕道长指点王氏兄弟:“现在齐国国君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你们应该把此宝物献给他,说不定齐桓公会对你们兄弟加封受赏。”
王氏兄弟听了吕道长的话,便邀请了八个好友,抬着石鼓奔向齐国。由黄海之滨到齐国国都临淄远隔千里,他们经过两个多月的辛劳奔波,好不容易来到牛山,趟过淄河,又走了十几里地,来到临淄城南的一个村庄边下。他们实在累及了,便在路边休息。这时,一个十二三岁的牧童走过来,好奇的用鞭杆敲打了一下石鼓。石鼓便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王氏兄弟等人大为吃惊。他们想:一个十二三岁的放牛娃,竟能把石鼓敲的震天响,齐国大地真是人杰地灵的大帮。如果把石鼓抬进城里献给齐王,看来,不但得不到什么封赏,说不定落个欺骗国君的罪名。于是,他们沮丧地扔掉石鼓,垂头丧气的返回去了。
从此,城南这个村庄就叫石鼓村,石鼓在这里无声无息待了千百年,后来,有无声无息的消失了。不过,石鼓村的人们至今传诵着这个传说故事。
现在的石鼓村,因为城区的扩建,已建起了栋栋楼房。成了石鼓新村生活区。石鼓村的人们,都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6 13:33:03 | 只看该作者
宫爆鸡丁的传说
宫保鸡丁,黔菜传统名菜,由鸡丁、干辣椒、花生米等炒制而成。由于其入口鲜辣,鸡肉的鲜嫩配合花生的香脆,广受大众欢迎。 “宫保鸡丁”是众人皆知的“名菜”,街边的小餐馆和高级大饭店里都可以看到它的踪影。尤其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宫保鸡丁“泛滥成灾”,几乎成了中国菜代名词,情形类似于意大利菜中的意大利面条。

不过也许你不知道,关于这道菜菜还有一段悠远的故事——
传统的菜系习惯把宫保菜归为川菜,因为配料里有辣椒,实际上这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而宫保鸡丁真正的原产地是济南。别的鲁菜都是味重而不辣,却出了宫保鸡丁这个“异类”,这还要从清朝后期的山东巡抚丁宝桢说起。
丁宝桢原籍贵州,清咸丰年间进士,曾任山东巡抚,后任四川总督。他一向很喜欢吃辣椒与猪肉、鸡肉爆炒的菜肴,据说在山东任职时,他就命家厨制作“酱爆鸡丁”及类似菜肴,很合胃口,但那时此菜还未出名。
调任四川总督后,每遇宴客,他都让家厨用花生米、干辣椒和嫩鸡肉炒制鸡丁,肉嫩味美,很受客人欢迎。后来由于他戍边御敌有功被朝廷封为“太子少保”,人称“丁宫保”,其家厨烹制的炒鸡丁,也被称为“宫保鸡丁”。
于是他发明的菜由此得名“宫保鸡丁”,也算是对这位丁大人的纪念了。
时过境迁,很多人已不知“宫保”为何物,就想当然地把“宫保鸡丁”写成了“宫爆鸡丁”,虽一字之差,但却改变了纪念丁宝桢的初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6 13:31:47 | 只看该作者
诺亚方舟(Noah's Ark)是出自圣经《创世纪》中的一个引人入胜的传说。
由于偷吃禁果,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亚当活了930岁,他和夏娃的子女无数,他们的后代子孙传宗接代,越来越多,逐渐遍布整个大地。此后,该隐诛弟,揭开了人类互相残杀的序幕。人类打着原罪的烙印,上帝诅咒了土地,人们不得不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果腹,因此怨恨与恶念日增。人们无休止地相互厮杀、争斗、掠夺,人世间的暴力和罪恶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上帝看到了这一切,他非常后悔造了人,对人类犯下的罪孽心里十分忧伤。上帝说:"我要将所造的人和走兽并昆虫以及空中的飞鸟都从地上消灭。"但是他又舍不得把他的造物全部毁掉,他希望新一代的人和动物能够比较听话,悔过自新,建立一个理想的世界。
在罪孽深重的人群中,只有诺亚在上帝眼前蒙恩。上帝认为他是一个义人,很守本分;他的三个儿子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也没有误入歧途。诺亚也常告诫周围的人们,应该赶快停止作恶,从充满罪恶的生活中摆脱出来。但人们对他的话都不以为然,继续我行我素,一味地作恶享乐。
上帝选中了诺亚一家:诺亚夫妇、三个儿子及其媳归,作为新一代人类的种子保存下来。上帝告诉他们七天之后就要实施大毁灭,要他们用歌斐木造一只方舟,分一间一间的造,里外抹上松香。这只方舟要长300时、宽50时、高30时。方舟上边要留有透光的窗户,旁边要开一道门。方舟要分上中下三层。他们立即照办。
上帝看到方舟造好了,就说:"看哪,我要使洪水在地上泛滥,毁灭天下,凡地上有血肉、有气息的活物无一不死。我却要与你立约,你同你的妻子、儿子、儿媳都要进入方舟。凡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七公七母;不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一公一母;空中的飞鸟也要带七公七母。这些都可以留种,将来在地上生殖。"
2月17日那天,诺亚600岁生辰,海洋的泉源都裂开了,巨大的水柱从地下喷射而出;天上的窗户都敞开了,大雨日夜不停,降了整整40天。水无处可流,迅速地上涨,比最高的山巅都要高出15时。凡是在旱地上靠肺呼吸的动物都死了,只留下方舟里人和动物的种子安然无恙。方舟载着上帝的厚望漂泊在无边无际的汪洋上。
上帝顾念诺亚和方舟中的飞禽走兽,便下令止雨兴风,风吹着水,水势渐渐消退。诺亚方舟停靠在亚拉腊山边。又过了几十天,诺亚打开方舟的窗户,放出一只乌鸦去探听消息,但乌鸦一去不回。诺亚又把一只鸽子放出去,要它去看看地上的水退了没有。由于遍地是水,鸽子找不到落脚之处,又飞回方舟。七天之后,诺亚又把鸽子放出去,黄昏时分,鸽子飞回来了,嘴里衔着橄榄叶,很明显是从树上啄下来的。再过7天,诺亚又放出鸽子,这次鸽子不再回来了。诺亚601岁那年的1月1日,地上的水都退干了。诺亚开门观望,地上的水退净了。到2月27日,大地全干了。于是,上帝对诺亚说:“你和妻儿媳妇可以出舟了。你要把和你同在舟里的所有飞鸟,动物和一切爬行生物都带出来,让它们在地上繁衍滋长吧。”于是,诺亚全家和方舟里的其他所有生物,都按着种类出来了。后世的人们就用鸽子和橄榄枝来象征和平。诺亚的一家也就世世代代生活下来了。
这就是“诺亚方舟”故事的由来。它带给了人们追求和平、顽强毅力、不怕艰难、勇敢向前的精神。我想我们现代人包括我们的孩子们更需要这样的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6 13:31:19 | 只看该作者

众牛嘻嘻哈哈为牛老十定好名字,又歇息了片刻后方才发现,他们游了这么久,已经游到了个陌生的地方。牛大仙们对此并不在意,他们本来就随走随吃,四处为家,除了冬季会留在存积干草的地方外,一向是居无定所。
牛大仙们四下里打量了几眼,断定这附近草挺多,够吃些日子,便不感兴趣地合上眼睛开始打瞌睡。唯有那新得了名字的牛老十没有休息,兴致勃勃的独个儿起身闲逛去了。
过不多久,牛老十便咚咚咚地跑了回来,又推又拉地把众牛给叫醒。

“哥哥们,”牛老十瞪大了牛眼,兴高采烈地说,“这地方好啊!”
见众牛睡得迷迷糊糊,对他的话不感兴趣的样子,牛老十反而说得越发起劲了。一边说还一边硬拉着众牛跟着他走。牛老十告诉其他牛,前边有座好山,不高不矮,山脉绵长,山中有溪有泉,草木繁茂,更妙的是,这山正好有十个山头。牛老十得了“老十”的名分后,对十字特别敏感,一见那十个山峰,便心中欢喜莫名,觉得就应该从此在这里安家。众牛被牛老十一番说道,很快也就觉得和这山很是有些缘分。待得走近一看,喝过几口山里的清泉,嚼过几根泉边的野草,众牛更是觉得这地方真好。
牛老十又特别招呼大家爬上一个山头,指点大家看那远近的十个山峰。“老黄住这个,弯角住那个,我住弯角边上那个,铁鼻住……”待指完最后一个山峰后,牛老十忽然发现山峰少了一个,花皮还没地儿住呢!牛老十瞪大眼,把几个山峰数了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怎么会?!怎么只有九个山头了?他前边在山下明明数得好好的,不多不少,正好十个山头,一牛占一个。其他几头牛也纷纷伸出牛蹄,指指点点地数起来,数来数去也都只数得出九个山头来。
“九个就九个吧,”花皮说,“牛老十,我和你住一个山头就是。”牛老十坚决反对,虽然一个山峰大得很,别说住他和花皮两个,就是十头牛都一块住也没问题,但他就是个犟牛性子,怎么也不肯答应。黑脚表示那就他和花皮住,牛老十还是不答应。众牛纷纷劝说,牛老十却充耳不闻,只愣愣地对着九座山峰数了又数,到底也没数出第十个来。
忽然,他挤开众牛,咚咚咚跑下了山,站到之前他独个儿来山里数山峰的地方,仰着头伸出牛蹄,把那山峰又数了数。没头没脑地跟着他跑下山的众牛也傻傻地跟着他数。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我就说有十个!”牛老十叫道。
“果真有十个!”众牛也叫道。
“老黄住这个,弯角住那个,我住弯角边上那个……花皮你住最后这个!”牛老十一口气把十座山峰都分配完毕,十座对十头,正正好。众牛纷纷点头,同时暗暗松了口气。
“那为什么前边只数得出九座呢?”黑脚问。
众牛也都觉得很奇怪,纷纷仰着脖子看着那十座山峰,摇着牛头思量。
“我知道了!”花皮忽然嚷起来,“你们瞧归我的那个山峰!”
花皮这一嚷,九颗牛头立刻唰唰朝那最边上的一座山峰望去。片刻后,他们也都明白了。“原来你前边忘记数当时我们站着的那座山头了!”众牛都看着牛老十哈哈大笑起来,牛老十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笑完之后,牛老十还又请花皮和他把山头换一换,他来住刚才被自己漏数了的那座山峰。
好了,这个故事就到这里。十位牛大仙们高高兴兴地在这山里住下了,噢,差点忘记说了,这座有十个山峰的山叫做七里山。而牛老十漏数过,后来又特地换了来住的那座山峰呢,大伙儿都叫它十牛峰。十牛峰后来被叫着叫着,就错叫成“石”牛峰了。看到这山峰的人都很奇怪,山上并没有石牛啊,怎么叫石牛峰呢?这山峰上的确没石牛,只有过牛老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16 20:5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