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步骤:
第一课时
难忘的成长经历
一、引入
谈话:上节课,同学们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交流了难忘的成长经历。听过之后,我也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那些难忘的经历。
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难忘的成长经历”。
二、明确习作内容及要求
1.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要写得清楚具体。
2.写“从《乌塔》想到的”。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3.给“需要帮助的王虹”写回信。要把想说的意思写清楚,书信格式正确。
三、指导习作
1爸爸把我从泰山上背下来的事。
2明天我打算去抗日战争纪念馆受教育。
3我给妈妈洗脚,知道了妈妈每天为我操劳是多么不容易,更关心她了。
4我淘气捅马蜂窝,被马蜂蜇了,知道危险的事情不能做。
5我去五台山游览,那里的风景很美。
四、阅读短文,了解写作的要求
1、阅读短文:一段学生游戏文字。
2、学生欣赏后谈谈感受(通过此环节训练,为怎样写自己的作文做铺垫)
心理、动作、语言、神态……(老师补充板书)
四、结合自身感受说
1、学生用一句话说一说,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记忆最深刻的是一件什么事?
(课件出示:高兴、可笑、痛苦、尴尬、烦恼、有趣、后悔、感动……)
2、学生先思考自己的事如何描述,然后小组进行交流。
3、指名说一说,其他同学补充具体。
4、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老师的帮助?
五、进行写作。
从《乌塔》想到的
一、读题明确要求
这是一篇读后感受的文章。
二、课文回顾:
一个14岁的孩子,独自一人游欧洲。她用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这就是乌塔,一个住在汉堡的德国女孩,一个完全有别于我们周围同学的女孩!
她的可贵之处在于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独身一人闯天下。出发前,她自己设计旅行路线和日程,做好充分的准备;每到一处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知道怎样保护自己;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不让家里的人担心。一个多么有心计的女孩!
三、学习方法
1、范文引路
我爱明亮的灯光——读《灯光》有感
小巧玲城的台灯发出柔和的光线,我一遍又一遍地在灯下读《灯光》这篇课文。(由现实生活的灯光,转到课文《灯光》,联想恰当。)
《灯光》里写的郝副营长是一位著名的战斗英雄,虽然只有22岁,却已经打过了不少仗了,当晚就由他带领突击连去攻破敌人的围墙。在这次战斗中,他划着火柴,点燃了那本破旧的书,发出了微弱的亮光,黑暗中为后续部队找到了突破口。敌人被消灭了,而我们的郝副营长却因火光暴露了自己,被敌人的机枪打中,英勇牺牲了。
读着,读着,(“读着,读着”是一个过程,被感动是一种结果。两者矛盾,应改为“读为后”。)我被郝副营长的英勇事迹所感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用自己的心情来过渡。)今天我们能在明亮的灯光下愉快地学习,过上幸福的生活,是千千万万个像郝副营长一样的革命先烈用壮丽的青春,用年轻的生命换来的。然而有时候,我却没有真正珍惜这种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我曾想过要当一名电子琴演奏家,但是我却不能下苦功夫练琴。在一次练琴时,对着书本上密密麻麻像豆芽一样的五线谱,我心中就产生了畏难的情绪,于是我随手把谱一丢,就不想弹了。回想起来,心里十分惭愧。今后我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掌握更多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来报答为我们创造优越学习环境和幸福生话的革命英雄们。
书桌上小巧玲珑的台灯仿佛更加明亮了。在我的心中,它和《灯光》里“微弱的亮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篇末点题,照应开头及“感动”一词,又留下思考余地。)
四、总结写法
写读后感首先在第一行中间写上“读《×××》后感”作标题。也可在此标题上面加上正题。
第二行空两格开始写正文。正文首先写出所读的书或文章的题目,略谈自己读后总的感受。
第二段简要介绍原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第三段是文章的重点。摘引文章中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联系自己的实际或所见所闻,用叙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方式,紧扣原文,抓住重点,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收获。读后感的“感”,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但不能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应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来发表议论。
3、结尾回应开头或点出这篇读后感的中心。
五、写读后感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用第一人称来写
记叙文可以用第一人称,也可以用第三或第二人称来写,但是,写读后感必须用第一人称“我”来写。因为读后感是写“我”读了文章后的体会,如果用了“他”、“你”等第二、第三人称来写,写出的就不成为读后感了。
(2)抓住感受最深的一点来写
读后感中的“感”来源于作者所读的作品。如果文章短,内容比较简单,可以就文章的中心思想谈谈自己的感想;如果是一本书或者一篇比较长的文章,内容又很丰富,读了以后获得多方面的体会、感想,那就要联系实际,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来写,从而引起读者思想上的共鸣。
(3)紧扣中心,要适当地引述原文
写读后感时,一般应该先提一提读的是什么书、什么文章,简要地介绍一下它的内容。写感想时,应紧扣所要表达的中心,适当地引用有关的原文内容。不然,读后感中的“感”就会显得“凭空而来”,给人以不真实之感。
(4)注意自然地联系实际,展开合理的联想
“自然”指的是所联系的实际(包括思想和生活)与所写的文章的内容应该水乳交融,合情合理,这样的感受才情真意切,才能给人以启迪。为了使读后感中的“感”感之有理,我们往往要展开合理的联想,举出一些相关的事例来增强说服力,这样感受才丰满厚实。
(5)、形式不拘一格,要含有新意
读后感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不拘一格。可以先概述文章主要内容,再谈感受;也可先说读后的感受,再适当引用文章的有关内容;还可以夹叙夹议,逐步深入。一般地说,读后感应该以议论为主,适当地结合叙述和抒情。叙述简明扼要,不要像记叙文那样进行具体生动的描写。议论要精彩恰当,紧扣中心,要在引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要善于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写别人没有想到的感想,切忌表决心似地空发感慨。
读完一篇文章,看完一本好书,及时写下读后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学写读后感也不是一件难事,如果我们能自觉养成这种边读书、边作读书笔记的习惯,就一定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作文水平。
《写信》教学设计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如果亲人在外地,除了电话,我们还能用什么方式来问候呢?对,就是写信。
二、例信引路,了解格式:
1、师:那么怎么写书信呢?下面咱们来回忆下28课的书信有哪些要素。课件出示例信全文,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
2、学生交流信的六要素。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书信的内容一般比较详细,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几件事,但要注意一件事要写成一段。正文的开头要先写问候语。问候语同辈之间可以是你好,如果给长辈写就要写您好。开头要空两格。正文结束,要另起一行写上祝福的话。也就是祝语。
提到祝语,老师想到了一个问题:当我们给不同的人写信的时候,祝语能一样吗?(不能。)
师:比如说:给爷爷写信,可以用哪些祝语?(学生思考后指名回答)给老师写呢?给同辈写呢?
师:(指名读)为了便于大家记忆,老师把书信的格式编成了顺口溜,你们想看吗?(想)(投影出示。指名一名同学读,教师起头,让其他同学打节拍,烘托气氛。)
书信格式顺口溜
称呼顶格打冒号,先向亲友问个好。
正文每段空两格,一件一件不乱套。
事情谈完写祝福,健康快乐常说到。
署名日期别漏掉,工整写在右下角。
3、师:他读得真不错,大家是不是也想读读?(想)不过,读完顺口溜后,不看投影,你能把信的六大部分完整地说给大家听吗?
[学生自由练读后,指名一两人说说书信的格式。教师同时出示例信,提示学生可以结合例信和板书来谈信的格式。]
师:好了,顺口溜先读到这,谁能结合着板书给大家介绍一下书信的格式?(指名2-3人说)
三、点拨题材,学写正文:
1、看来咱们对信的格式已经基本掌握,下面,我们就来练练兵,好不好。(好)
2、咱们来看这次习作的具体要求:(这次习作的内容是给王虹同学写回信。帮她解决遇到的烦恼,一定要写你最想说的话写清楚。写完后,检查一下内容和格式,把不妥当的地方改过来。)
[出示投影,指名读上面的习作要求。同时指出:其他人一边听,一边想题目给我们提出了哪几点要求?]
3、读完后,指名回答:归纳出三点:给谁写,写什么,修改。
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想写的内容。
师:谁想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这里可以多找几名同学说说,也可以丰富其他同学的写作思路。)
我们在写回信时,首先要弄清楚那位需要帮助的王虹到底遇上了一件什么样的烦恼事,如果你是知心姐姐,你会用什么方法去安慰和帮助她?你现在所说的办法是不是最好的办法呢?再想想,还有更好的办法吗?写信的时候,要站在什么样的角度,用什么样的口气来写,会写得更好?
师:好,现在大家都知道了要给谁写信以及写什么内容了,那就动笔写吧。不过,在写之前,老师提醒大家一点,那就是:一定要注意写信的格式,能做到吗?(能)开始写吧。(教师行间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二课时
一、习作交流与讲评。
1.指名读习作,集体评议。
2.每个话题选出代表作讲评。
二、修改誊抄。
1.生根据讲评修改习作,可同桌互相提建议修改。
2.誊抄习作。
三、拓展活动
话题一:编成短剧演一演。
话题二:开展读书心得展示活动。
话题三:自学信封写法,把回信寄给老师。
教师下水文:
《乌塔》读后感
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后,我的感触颇深。从乌塔身上,我收获到了很多有益的知识。
现在的中国孩子,在家里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人百般呵护,什么事都不让做,而文中的乌塔却大不一样。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一个14岁的小女孩儿乌塔,自己一人游历欧洲的事情。
课文中讲到乌塔为计划这次旅游,整整花了3年的时间来准备,每到一地就要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还要给家里寄张明信片或打个电话报平安。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乌塔自立、自强的精神。可我们呢?有的同学不仅自己不敢出远门,甚至连上学、放学都不愿自己走,更别说像乌塔那样游历欧洲了。乌塔之所以能自立、自强,是因为她之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时,我们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比如:周末之前是否制定了作息时间表?周末时又是否遵守了呢?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才能逐渐养成自立、自强的精神。
课文中还提到乌塔的旅费全部都是自己在课余时间打工挣的,没有拿家里一分钱。可我们却每天都向父母要零花钱,而且都是一天花光,也没有攒钱,这实在是一种不好的行为。所以,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
乌塔曾经说过“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我们写完作业后,能看一会儿电视,读一会儿课外书,就已经很不错了,大多数同学都是把笔一挥,直接就出去玩了。而从来不会想到去亲身体验一番。光从一些课外读物和电视节目中了解世界,是比不过亲身体验完美的,而且亲身经历总比听说到的记忆要深刻,所以,只有亲自体会才能有深刻的印象。
从《乌塔》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了解一个和我年龄相仿,但行为却大不一样的小女孩儿乌塔。这篇课文使我受益匪浅,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向乌塔学习,做一个自立、自强的好学生。
板书设计:
书信格式:
称呼:第一行,顶格,后面加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正文:信的主要部分。开头空两格,先写问候的话。
结尾: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此致”、“祝你”等话,应紧接正文之后,或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之类的话另起一行顶格写。
署名: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
日期:可写在署名后,也可另起一行写。
批改摘记:
讲评步骤:
一、明确讲评要点:
1、把想说的意思写清楚、具体。
2、联想要合乎情理;书信的格式。
二、简评本次作文情况(见批改摘记)
三、讲评习作,指导修改:
四、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