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895|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手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07:3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常识(一)
1.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位女词人是:李清照
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 乐府双璧:木兰词 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 史学双璧:史记 资治通鉴
18. 二拍: 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凌蒙初)
19. 大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 李商隐 杜牧
20.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 郭沫若
21. 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22. 三代: 夏 商 周
23. <<春秋>>三传: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24. 三王: 夏禹 商汤 周公
25. 三山: 蓬莱 方丈 瀛洲
26. 三教: 儒 释 道
27. 三公: 周时,司马 司徒 司空//西汉,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清明,太师 太傅 太保
28. 三曹: 曹操 曹丕 曹植
29. 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30.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 武昌黄鹤楼 南昌滕王阁
31. 岁寒三友: 松 竹 梅
32. 三辅: 左冯翊 右扶风 京兆尹
33. 科考三元: 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 殿试三鼎甲:状元 榜眼 探花
35. 中国三大国粹: 京剧 中医 中国画
36. 三言: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冯梦龙)
37.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 仪礼 礼记
38. 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39. 三别: 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40. 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 湘果 棠棣之花
41. 茅盾“蚀“三部曲: 幻灭 动摇 追求
农村三部曲: 春蚕 秋收 残冬
42. 巴金“爱情“三部曲: 雷 电 雨
“激流“三部曲: 家 春 秋
43.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4.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 战国策
45.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 晏子春秋
46.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原
47.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48.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 <<典论。论文>>(曹丕)
49. 第一位田园诗人: 东晋,陶渊明
50.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1.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52.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53.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4.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07:30: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常识(二)
1.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
2. 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3.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4.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5. 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6.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7. 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8.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其作品是; 龙须沟
9. 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 墨
10. 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 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 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12. 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3.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14. 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 我国的鲁迅
15. 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 奥德赛
16. 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 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17. 三从四德中三从: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 妇言 妇容 妇功//品德 辞令 仪态 女工
18.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19.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 群为臣纲 夫为妻纲
五常:仁 义 礼 智 信
20.三姑六婆:三姑:尼姑 道姑 卦姑
六婆:媒婆 师婆(巫婆) 牙婆 虔婆 药婆 接生婆
21.三皇五帝:三皇:伏羲 燧人 神农
五帝:黄帝 颛琐 帝喾 尧 舜
22.三教九流:三教:儒 道 释
九流:儒家 道家 阴阳 法 名 墨 纵横 杂 农
23.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
五岳:东岳泰山 南岳衡山 西岳华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24.三性: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
25.三一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
26.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27.佛教三藏: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
28.三省六部: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六部:吏 户 礼 兵 刑 工
29.三苏:苏洵 苏轼 苏辙 三军:上中下//左中右//海陆空
30.三吴:吴郡 吴兴 会稽(丹阳) 三国:魏 蜀 吴
31.三秦:雍王(西) 塞王(东) 瞿王(陕西北)
32.三楚:港陵-南楚 吴-东楚 彭城-西楚
33.三原色:红 绿 蓝
34.三坟五典:三坟:伏羲 神农 黄帝
五典:少昊 颛顼 高辛 唐尧 虞 舜
35.三体石经:尚书 春秋 左传//古文 小篆 汉隶三种字体书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07:30: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常识(三)
1.经典四书:大学 中庸 孟子 论语
2.四大类书:太平御览 册府元龟 文苑英华 全语文
3.战国四君:齐国的孟尝君 赵国的平原君 楚国的春申君 魏国的信陵君
4.初唐四杰: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5.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 欧阳修 苏轼 黄庭坚
6.元曲四大家:关汉卿 马致远 白朴 郑光祖
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 祝枝山 文徵明 周文宾
8.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9.楷书四大家:唐-颜真卿 柳公权 欧阳洵 元-赵孟頫\\\
10.书法四体:真(楷) 草 隶 篆
11.文房四宝:湖笔 微墨 宣纸 端砚
12.中国四大藏书阁:北京的文渊阁 沈阳文溯阁 承德文津阁 杭州文澜阁
13.古代秀才四艺(文人雅趣):琴 棋 书 画
14.国画四君子:梅 兰 竹 菊
15.书四库:经 史 子 集
16.兄弟四排行:伯(孟) 仲 叔 季
17.五胡:匈奴 鲜卑 羯 氐 羌
18.五花:金菊花-卖花女 木棉花-街上为人治病的郎中 水仙花-酒楼上的歌女 火辣花-玩杂耍的 土牛花-某些挑夫
19.八门:巾-算命占卦的 皮-卖草药的 彩-变戏法的 挂-江湖卖艺的 平-说书评弹的 团-街头卖唱的 洞-搭蓬扎纸的 聊-高台唱戏的
20.竹林七贤:嵇康 阮籍 山涛 向秀 阮咸 王戎 刘伶
21.建安七子:孔融 陈琳 王粲 徐千 阮瑀 应瑒 刘桢
22.七政(七纬):日 月 金 木 水 火 土
23.战国七雄:赵 魏 韩 齐 秦 楚 燕
24.七情:喜 怒 哀 惧 爱 恶 欲
25.七大古都:北京 西安 洛阳 开封 南京 杭州 安阳
26.神话八仙:铁拐李 汉钟离 张果老 何仙姑 蓝采和 吕洞宾 韩湘子 曹国舅
27.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28.文起八代之衰中的八代:东汉 魏 宋 晋 齐 梁 陈 隋
29.四时八节中的八节指: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
30.八卦: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分别象征天 地 雷 风 水 火 山 泽
31.八股文中的八股:破题 承题 起讲 入手 起股 中股 后股 束股
32.扬州八怪指;汪士慎 李鳝 金农 黄慎 高翔 郑燮 罗聘
33.九州指:冀 兖 青 荆 扬 梁 雍 徐 豫
34.九族指:高祖 曾祖 祖父 父 本身 子 孙 曾孙 玄孙
35.九章指:惜诵 涉江 哀郢 抽思 怀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颂 悲回风
36.九歌指:东皇太一 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东君 河伯 山鬼国殇 礼魂
37.十家指;九流加上小说家
38.中国历史上十女诗人指:班婕妤(班固之祖姑) 蔡琰 左芬(左思之妹) 苏惠谢道韫 鲍令晖(鲍照之妹) 薛涛 李清照 朱淑贞 秋瑾
39.中国十大古典悲剧:《窦娥冤》 《赵氏孤儿》 《精忠旗》 《清忠谱》 《桃花扇》《汉宫秋》《琵琶记》《娇红记》《长生殿》《雷峰塔》
40.中国十大古典喜戏:《救风尘》《玉簪记》《西厢记》《看钱奴》《墙头马上》《李逵负荆》《幽阁记》《中山狼》《风筝误》
41.十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42.中国十部著名歌剧:《白毛女》《王贵和李香香》《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洪湖赤卫队》《草原之歌》《红霞》《刘三姐》《红珊瑚》《江姐 》
43.十二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44.十二生肖: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犬 猪
45.十二时: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日昳 脯时 日入 黄昏 人定
46.十二律:黃鐘 大吕 太簇 夹钟 姑洗 仲吕 蕤宾 林钟 夷则 南吕 无射 应钟
47.十三经:《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左传》《礼记》《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48.七夕指:七月七日
49.十恶不赦中的十恶指:谋反 谋大逆 谋叛 恶逆 大道 大不敬 不孝 不睦 不义 内乱
语文常识(四)
1.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 峨眉山 普陀山 九华山
2. 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3. 中医四诊: 望 闻 问 切
4. 戏曲四行当:生 旦 净 丑
5. 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 江西龙虎山 四川青城山 安徽齐云山
6. 四大石窟: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麦积山石窟 敦煌莫高窟
7. 黄山四绝:奇松 怪石 云海 温泉
8. 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 晚霞反照 黄河金带 云海玉盘
9. 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 黄鹤楼 腾王阁 太白楼
10. 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11. 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李宝嘉) 二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 老残游记(刘鄂) 孽海花(曾朴)
12. 民间四大传说: 牛郎织女 孟姜女寻夫 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蛇与许仙
13. 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 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 杨玉环(羞花)
14. 古代四美:音乐 珍味 文章 言谈/ / 良晨 美景 赏心 乐事
15.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 秦观 曾补之 张来
16. 四史: 史记 汉书 君汉书 三国志
17. 历史上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 长沙岳麓 衡阳石鼓
18. 商丘应天府
19. 古代祥瑞四灵:龙 凤 麒麟 龟
20. 宋中兴四诗人:陆游 杨万里 范大成 尤袤
21. 科考四级及录取者称谓:院试-秀才 乡试-举人 会试-贡生 殿士-进士
22. 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23. 有很高史学和文学价值的三史:史记 汉书 后汉书
24. 三班父子:班彪 班固 班昭
25. 三书指: 魏书 蜀书 吴书 后人将其合为一本称三国志。
26. 左思的三都赋指:蜀都赋(成都) 吴都赋(南京) 魏都赋(邺)
27. 南朝三谢: 谢灵运 谢惠连 谢眺
28. 三瘦词人指:李清照 三个名句是:
29.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0. 知否,知否?应是肥红瘦。
31. 新来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32. 旧书塾使用的三种教本简称为三百千指: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33. 郑板桥(郑燮)的三绝指:绘画 诗作 书法
34. 鲁迅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35. 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三大散文作家是:刘白羽 杨朔 秦牧
36. 高尔其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37. 世界作品中三大吝啬鬼指:老葛朗台 夏洛克 泼留希金
38. 老舍小说《四世同堂》也是三部曲指:《惶惑》 《偷生》 《饥荒》
39. 我国古代有四个大城市称四京:东京-汴梁 西京-长安 南京-金陵 北京-顺天
40. 汉字的字音的四种音调叫四声指:平 上 去 入 现代则分为: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41. 元末明初吴中四杰:高启 杨基 张羽 徐贲
42. 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荆钗记》 《白兔记》 《拜月亭》 《杀狗记》
语文常识(五)
1. 英国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佩斯》
2. 四言诗是:我国汉代以前最通行的诗歌形式,通章或通篇每句四字。
3. 四体不勤中的四体指:人的四肢
4. 四大皆空是指:(佛语)地水火风组成的宇宙四种元素
5. 管仲把礼义廉耻四道德看作治国的四个纲。
6. 四六文指;骈文的一种,全篇多以四字或六字相间为句,盛行于南朝。
7. 春秋五霸指: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公 秦穆公 宋襄公
8. 五等爵位指:公爵 候爵 伯爵 子爵 男爵
9. 五经:诗 书 礼 易 春秋
10. 五行:金 木 水 火 土 //仁 义 礼 智 信
11. 五常(五伦):君臣 父子 兄弟 夫妇 朋友
12. 五教:父义 母慈 兄友 弟恭 子孝
13. 五音:宫 商 角 徵 羽
14. 五刑:(隋前)墨 劓 刖 宫 大辟(隋后)笞 杖 徒 流 死
15. 死的五称:天子-崩 诸候-薨 大夫-卒 士-不禄 平民-死
16. 唐代五大书法家:柳公权 颜真卿 欧阳洵 褚遂良 张旭
17. 五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本游记》《红楼梦》《金瓶梅》
18. 五谷:稻 麦 黍 菽 麻
19. 五彩:青 黄 红 白 黑
20. 唐代以后的五代指: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21. 五帝:黄帝 颛顼 帝喾 唐尧 虞舜
22. 五毒:蝎 蛇 蜈蚣 壁虎 蟾蜍
23. 五更与时钟的对应是:一更(19-21) 二更(21-23) 三更(23-1) 四更(1-3) 五更(3-5)
24. 五官:耳 目 口 鼻 身
25. 新中国五位语言大师:郭沫若 茅盾 巴金 老舍 赵树理
26. 五荤:(佛语)大蒜 韭菜 薤 葱 兴渠
27. 五岭:越城岭 都庞岭 萌渚岭 骑田岭 大庾岭
28. 五味:甜 酸 苦 辣 咸
29. 五香:花椒 八角 桂皮 丁香花蕾 茴香子
30. 五脏:心 肝 脾 肺 肾
31. 五陵:高祖长陵 惠祖安陵 景帝阳陵 武帝茂陵 昭帝平陵
32. 五湖:洞庭湖 鄱阳湖 太湖 巢湖 洪泽湖
33. 四大洋: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34. 六艺经传指:诗 书 礼 易 乐 春秋
35. 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指:礼 乐 书 数 射 御
36. 造字六书:象形 指示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37. 诗经六义措:风 雅 颂 赋 比 兴
38. 六部;户部 吏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39. 六亲;父 母 兄 弟 妻 子
40. 古代婚嫁六礼:纳采 问名 纳吉 纳徵 清期 亲迎
41. 六朝;吴 东晋 宋 齐 梁 陈都建都建康,史称六朝。
42. 六畜:马 牛 羊 狗 猪 鸡
43. 苏门六君子:黄庭坚 秦观 晁补之 张来 陈师道 李麃
44. 六甲:六十甲子//甲子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甲戌//妇女怀孕
45. 六尘佛教名词)声 色 香 味 触 法六种境界
46. 六合:天 地 (上下) 东 西 南 北
47. 佛教六根佛教名词)眼 耳 鼻 舌 身 意
48. 科举考试中的五魁:各级考试的第一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07:31:00 | 只看该作者
中考古文知识点、考点集锦
   文言文复习要点及要求
   1、文学常识(准确熟练,不混淆,不错字)
   2、字形、字音(读准、读对,注意形近字、多音字和通假字)
   3、默写(让背篇目)(准确熟练,不写错字、白字、不掉字、多字、草字)
   4、实词翻译(书中注释为主,准确,全面,特殊用法)
   5、句子翻译(关键字、名句,准确、流畅、完整,体现重点词含义)
   6、文章内容要点(文章思想,作者感情、段意、层意、句意、结构特点、自己的感受)
   一、《三峡》(郦道元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
   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 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 ,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2、实词:自:从。 嶂:像屏障一样的高山。 曦月:阳光,月亮。
   襄:漫上。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御:驾。 献:山峰。 良:实在、真。
   肃:寂静。 属:连续。 引:延长。 绝:消失。
   清荣峻茂 素;白色。旦;早晨。
   3、特殊用法:奔:飞奔的马。 湍:急流的水。
   4、 区别:
   属:属引凄异(连续) 绝:久绝(消失)。 自三峡……(从)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绝 献:极 自非……(如果)
   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阻绝:断
   5、通假字:阙;同“缺”,中断。
   6、重点句翻译: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7、理解性背诵:
   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写夏水的句子:(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4)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中心内容及结构:文章先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分写)
   9、运用:(1)2003年6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三峡秋日的凄异景象将一去不复返。
   (2)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0、探讨:(1)文章为何先写夏而后写春冬、秋,春冬为何放在一起写?
   (2)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11、欣赏:(1)你喜欢文中那一点?说出喜欢的原因。如;用词精当,趣;表愉快心情。或 引用渔歌起反衬作用。
   (2)本文语言精致、洗炼,用语俏丽贴切,选一点分析。
   (如:描写三峡深秋清幽静寂,说明人们感伤程度。如:描写三峡春冬时,因急流险滩,雪浪飞溅,故以“素”字修饰“湍”,因潭水澄碧,深沉宁静,故以“绿”字修饰“潭”字。)
   二、《五柳先生传》(晋宋时期诗人、散文家,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我是猪,我说脏话,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 文学常识:陶渊明:晋宋时期诗人、散文家。《五柳先生传》出自,《陶渊明集》还学过他的文章〈〈桃花源记〉〉,诗有《饮酒》 《〈归园田居〉其三》
   2、 人物欣赏:(1)五柳先生的形象: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2)从三方面描写其形象的:一是: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二是:志趣(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三是: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3)对“五柳先生”的评价: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自画像。他不慕荣利,厌恶官场的追名逐利,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是值得肯定的。可令另一方面他逃避现实,隐居起来,不去撞击社会矛盾的思想是消极的。
   (4)本文与,《醉翁亭记》中的“醉翁”同是嗜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
   五柳先生:在饮酒中自得其乐,并忘却荣辱得失。
   醉翁:借饮酒助山水游乐之兴。是与民同乐。
   3、 名句及成语:(1)不求甚解:现指: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理解。本文指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下功夫。
   (2)不戚戚于贫我是猪,我说脏话,不汲汲于富贵。意思:不为贫我是猪,我说脏话而忧虑,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4、 重点实词:会意: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会;体会,领会。意:书中的意旨)
   亲旧:亲戚、朋友。 造饮:到、往。到别人家里去喝酒。
   期:希望,愿望。 环堵:周围环着四堵墙。 萧然:冷冷清清的样子。
   短褐:粗布短衣; 穿结;打补丁。 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戚戚:忧愁的样子。 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兹若人:此人。
   俦:朋友,伴侣。 觞:酒杯。 嗜:爱好,喜欢。
   5、 重点句子翻译:(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到别人家里去喝酒,一来、就要把酒喝光,希望一定喝醉。
   (3)好读书,不求甚解:喜欢读书,但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
   (4)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
   (5)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一边喝酒一边做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快乐。
   (6)不戚戚于贫我是猪,我说脏话,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我是猪,我说脏话而忧虑,不热中于发财做官。
   6、理解背诵:《五柳先生传》中
   (1)表明先生的吃穿住的句子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2)先生的三大志趣是: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
   (3)文中引用前人之言,赞扬五柳先生的高洁人格并且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戚戚于贫我是猪,我说脏话,不汲汲于富贵。
   (4)文中描写“五柳先生”不追名逐利,恬淡自足的诗句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三、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
   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 作者:诸葛亮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题解:表: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2、重点实词。
   臣本布衣:平民 。 躬耕:亲自。 以驱驰:奔走效劳 。
   倾覆:兵败。 光:发扬光大。 恢弘:发扬扩大。
   失义:适当恰当。 宫中:皇宫中。 府中:朝廷中。
   陟(奖)罚(惩罚) 臧(善)否(恶)。 刑赏:罚。
   以遗:给予。 夙夜:早晚。 驽钝:比喻才能平庸。
   攘除排除、铲除。 以彰:表明。 之慢:怠慢、疏忽。
   以咨诹(询问)善道, 雅言(正言) 之理:治。
   3、通假字:阙(通“缺”当“缺点、疏漏”讲)漏。 简(通“检”选拔)拔
   4、古今异义字: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指品质低劣、下流。
   由是感激:感动振奋。今意指激动感谢。
   痛恨:痛心遗憾。今指十分憎恨。
   开张:扩大。今指商店开始营业。
   6、 一字多义: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给予)
   深追先帝遗(yí)诏(指死去的人留下的)
   恐托付不效。(成效)。
   不效(效果)则治臣之罪
   6、特殊用法:之秋:时。 恢弘:这里指动词,意思是发扬扩大。
   猥(这里指:降低身份)自。 良实:这里指善良、诚实的人。
   驽(劣马)钝(刀锋不锋利)比喻才能平庸,是诸葛亮自谦的话。
   7、 成语及名句:妄自菲薄。 三顾茅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8、翻译重点句子: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翻译: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们益州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形势万分危急、决定存亡的关头。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犯科及为忠善者,
   翻译:宫里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
   翻译: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的原因。
   (4)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翻译: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5)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动,遂许先帝以驱驰。
   翻译: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先帝不介意我身份低微,出身鄙野,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动,从而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力。
   (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翻译: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
   (7)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翻译:先帝知道我谨慎小心,所以在先帝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翻译: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9)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
   翻译:希望陛下把讨伐*贼、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效就给我判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
   (10)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不应该随意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啊!
   8、理解性背诵:
   (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5)《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6)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8)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9)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10)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1)《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12)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4)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5)通过对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6)诸葛亮在刘备几乎全军覆没的处境下,出任军师,追随刘备创业。他在《出师表》中写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7)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追言白帝城托孤之事,交代此次出师的历史根源及思想基础的语句是: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8)严明赏罚的句子是(宫中府中 ),(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9)诸葛亮《出师表》中写作者回忆先帝不惜降低身份拜访自己的句子是
   。由本文叙述某件事概括而来的成语是 ,其原文是 。本文中作者认为西汉所以兴隆的原因是 。 文中 高度概括郭攸之、费袆、董允等人的语句是 。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的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 。
   另一种说法:
   1、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3、后汉倾颓的原因: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诸葛亮的三条建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妄。
   5、诸葛亮的政治愿望:北定中原,庶竟驽钝、攘除*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6、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不利的客观条件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为急存亡之秋也。
   7、诸荀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8、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9、简述“三顾茅庐”故事的句子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10、第七段中“大事”具体指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北定中原,庶竟驽钝、攘除*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四、《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伐,穷山之高而止。攀缘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嵝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茫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物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1、文学常识:作者: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被后人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其山水游记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永州八记。本文是其中的第一篇。
   2、重点字词;惴:惧。 栗:战栗。 遂:于是。 缘:沿着。 斫;砍。
   施施:漫步徐行的样子。 穷(穷尽)回溪。 更:进而。 漫漫:任意。
   箕踞(伸开两脚像簸箕那样蹲着或坐着)而遨(游戏)。 衽席:席子。
   岈(高的地方像深山一样深邃)然洼(低的地方像深池一样低陷)然。
   若垤(蚁穴外隆起的小土堆)若穴。 攒(聚)蹙(收缩)。
   颢气:弥漫于大地之间的大气。 觞:酒杯。心凝(凝聚安定)形释(解脱)
   颓然:醉醺醺的样子。 向:从前。
   冥合:暗暗。 就(接近)醉。 以志;记。
   2、 通假字;僇(通“戮”这里指遭到贬谪的意思)人。
   3、 重点句翻译。
   (1)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翻译:心思所到之处,梦境也有同样的旨趣。
   (2)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我都游过了,而未始知西山之奇异突出。
   翻译: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形态奇异的,都归我所有了,可却 未尝知西山的奇怪特别。
   (3)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翻译:千里之遥如在尺寸之间,聚集收拢,叠到一起,没有什么可以逃出视野的。
   (4)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翻译:青山萦回,白云缭绕,外面和天相接,四下眺望都一样。然后才知道这山的独立出众,不和小土丘为伍。
   (5)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翻译:我的思想遥远得与天地大气成为一体,而不知它的边际,我的意念广大得与造物的上天相处,而不知它的尽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07:31:00 | 只看该作者
(6)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7)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翻译:苍茫暮色,从远而近,直到什么也看不见还不想回去。
   (8)心凝形释,与万物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翻译:精神凝聚安定,形体得到解脱,与万物的变化暗暗相合,然后知道我从前没有(真正)开始游,(真正的)旅游从此开始。
   4、理解背诵。(1)《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总写作者寄情山水的自由快乐心情的句子是: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2)写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句子: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3)点明作者依依不舍的语句是:苍茫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4)作者对西山宏伟气象进行赞美并寄予自己心志的句子是(也是登高远望后看到西山地势高峻,气象阔大后产生的感受句子):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5)写西山是永州一带最高的山的句子是: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5、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傲世情怀。
   6、文章写法欣赏:(1)文章第一段的作用:概写,总述未识西山前的游览情况。为下文正面写西山怪特作铺垫,引起读者注意。
   (2)第一段最后一句的作用(过渡,引起下文)。又包含什么哲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或不能靠主观臆断,要探索实践。或求学之路,永无止境。
   (3)作者以《始得西山宴游记》为题,并紧扣“始得”结构全文,作者的用意是:突出作者发现“西山怪特”的欣喜之情。
   (4)本文是记西山之游,却先记众山之游,这是为什么?描写永州众山,烘托西山怪特,表现作者傲世情怀。
   (5)结构;本文先写偶得西山的欣喜,写西山形势的高峻,气象的阔大与自然的融合,表现作者傲世情怀。
   (6)“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嵝为类”此句在文中有那两层意思?一是:总结(点出)西山的特点—高而独特。二是:流露作者性情—与众不同,超凡脱俗。
   五、《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一、生字
   箪(dān) 蹴(cù) 羹(gēng) 死亦我所恶(wù)
   二、重点词解释
   1、本心:天性,天良” 2、患:祸患,灾难
   3、辟:通“避”,躲避 4、勿丧:不丢掉,不遗失。丧:遗失
   5、箪:竹筐 6、豆: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可译作“碗”
   7、蹴:用脚践踏 8、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9、乡:通“向”,从前 10、苟得:苟且取得,本文指:“苟且偷生
   11、辩:通“辨”,辨别。 12、得我与;通“欤”,语气词。
   13、何加,好处。
   三、重点句子翻译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信念,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
   对于优厚的俸禄如果不问他合不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
   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以前宁肯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
   四、复习题
   1、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
   2、归纳段意:第一段:论述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
   第二段: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本性的行为。
   3、理解及背诵:(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用自己的话概括:人生在世,无论什么情况下,应舍生取义。
   用原文回答: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我是猪,我说脏话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6)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而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4、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丧失道义。
   5、人的本心是什么?舍生取义
   6、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7、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议正题作好了铺垫。
   8、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
   鱼和熊掌对举 生与死对举 向与今天比较等
   9、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
   观点:舍生取义 诗句:(1)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
   
   六、《小石潭记》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 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一、生字
   1、洌liè 2、坻chí 3、佁yǐ 4、俶chǜ 5、翕xī
   6、犬牙差互 cī 7 、悄怆幽邃suì
   二、重点解词
   1、清洌:清凉
   2、可百许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约。许,表示对数量的估计。
   3、佁然不动:呆呆的一动不动。佁然,愣住的样子。
   4、俶尔:忽然。
   5、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6、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 7、邃:深 8、寂寥:寂静寥落。
   三、重点句子翻译
   1、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凭借也没有。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3、斗折蛇行:(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5、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堪,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四、复习题
   1、柳宗元,唐代文学家,散文八大家之一,本文是《永州人记》中的一篇。
   2、本文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抑郁忧伤之情。
   3、文中对潭中鱼的描写,栩栩如生,动静结合,字面上写鱼,实则写潭水的清澈。
   4、段落归纳
   (一)发现小石潭
   (二)描写潭水和游鱼
   (三)探究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景物
   (四)写出了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
   5、作者描写潭的总体感受是什么?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重点句翻译。(1)描写游鱼静态的句子: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 然不动;
   (2)描写游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描写潭上多姿的树蔓的语句: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七、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台,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作者:陶渊明,朝代:晋宋诗人,散文家。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2、线索:渔人(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发现——访问——离开——再寻,贯穿起来。
   3、顺序:时间先后
   4、虚构:从“桃源世界”,结果“不复得路”,而后“无人问津”可知。
   5、虚构目的: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6、作品意义:尽管这种理想不可能实现,但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7、通假字:要通“邀”,邀请。
   8、古今异议:交通,交错相通。 无论:不要说,要不必说。
   妻子:妻子和儿女。 绝境:与世隔绝之地 。 鲜美:鲜艳美丽
   9、一字多义:志:(1)处之志之;(2)标记,寻向所志。
   10、重点句子:(1)欲穷其林:想要走完这片桃花林。穷:穷尽。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林之类。
   (3)问所从来,具答之: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具:详尽。
   (4)桃尽水源:(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
   (5)悉如外人:完全和(陶花源)外面的人一样。悉,全部、完全。
   (6) 咸来问讯:都来打听消息。咸,都。
   (7)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并:都。
   11、成语:(1)世外桃源:与世隔绝,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后用此成语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
   (2)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形容有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理突然悟出道理而 感觉明朗。
   (3)无人问津;津:渡口。没有人来问渡口。后用此成语比喻没有人过问受到冷遇。
   (4)落英缤纷;落英:落花。缤纷:繁多凌乱的样子。鲜花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12、理解背诵;(1)本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5)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 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本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简答):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8)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9)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07:32:00 | 只看该作者
  八、《陈涉世家》要点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 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1、作者及作品
   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出自《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
   2、成语及名句
   鸿鹄之志:比喻远大志向
   篝火狐鸣:假托鬼狐之事诱众起事。
   苟富贵,无相忘:有朝一日谁富贵了,别忘了咱们。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燕雀怎么会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
   王侯将相宁有种呼!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3、重点实词
   適“谪”:强迫。 屯:停驻 会:适逢;
   亡:“逃亡”; 举大计:发动起义 等死:同样
   苦秦:苦于秦的(统治); 数谏:屡次 间令:暗中
   唱:通“倡”,倡导 笞:用鞭、杖打。 宁:难道
   4、重点句子翻译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如果我们这些人冒称公子扶 苏,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该有许多人会响应。
   (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何况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一番大事业。王候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5、起义的直接原因:失期,法皆斩。
   起义的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为起义所作舆论准备:篝火狐鸣,鱼腹置书。
   6、理解背诵:(2)“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今诚以吾觽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3)陈胜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宣传工作)? 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4)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7、人物欣赏
   (1)从分析当时形势和所提策略口号中和为起义做舆论准备及发动起义,可以看出陈胜具有什么样的品质?表现了他卓越的组织才能和超人的胆略。
   (2)文中“且壮士不死而已,死即举大名耳,五候将相宁有种乎?”一句,表现陈涉判逆的性格特点和出众的宣传鼓动才能。
   九、《记承天寺夜游》
   一、作者: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念:考虑,想到 寝:睡 但:只是 相与:共同,一起
   闲人:清闲的人 空明:形容水的空无澄澈
   三、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院子里地面上的月光,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积水中的藻和荇,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像我们两个一样的“闲人”罢了!
   四、填空
   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浩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
   2、文中写景物特征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旷达胸怀)(1)贬谪悲凉。(2)人生感慨。(3)赏月喜悦;(4)漫步悠闲。
   5、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
   记叙 描写 议论。
   第一层:(1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第二层:(2-4句)庭院漫步,观月赏景。
   第三层:(最后3句)月夜问天,自喻闲人。
   5、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
十、《论语十则》
   一、《论语》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著作,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论语》是记录孔子和弟子的言行的。《〈论语〉十则》中都是与学习有关,其中有的谈________如____________ (文中原句)。有的谈 _________如_________(文中原句)(答案见课前预习及注(1))。
   二、给加点的字词注音、释义,并译画横线的句子
   论语 是知也 ;通“智”,智慧。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通“悦”,愉快。
   诲女如之乎(教导你,你懂吗?)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是以 学而不厌,(满足)诲(教导)人不倦
   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思而不学则殆。(疑惑)
   不耻下问 ;认为……可耻。 默而识之(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
   吾尝终日不食,经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翻译: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地思考,也没有什么好处,不如学习的效果好啊。
   三、积累文中几个成语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不耻下问
   四、试归纳文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例句
   学习态度: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 温故而知新 。学则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五、积累文中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至少两条)
   六、理解背诵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十一、《墨池记》(曾巩)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常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 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一、作者作品
   曾巩,北宋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他应人之邀为墨池写的记文,作者就勤学苦练的精神展开议论,以勉学劝善。
   二、重点字词意、句意
   隐然:缓缓高起的样子 洼然:低而深的样子
   曰王羲之之墨池者:叫做王羲之的墨池。曰.......者,叫做........。
   方羲之之不可强的仕:方,当.......的时候。方(方形)而长
   尝极东方:曾经遍游东方(的名胜),极,穷尽。
   羲之之书晚乃善 (书法) 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写)
   娱其意:娱乐他的心意,意思是使自己心情愉快。 岂有:莫非,或者。
   则其所能:译:那么他所擅长的。 能:能做的事,这里指写字。
   虽一能(一技之长)不以废:虽:即使,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肯使它埋没。
   岂其学不如彼邪:译:莫非他们所下的学习功夫不如王羲之吧?
   学固岂可以少哉:译:学习的功夫怎么可以少呢? 固 :本,原来。
   况欲深造道德者邪:译:何况要在道德方面达到很高的成就呢?
   以精力自致者:译:是自己用精力取得的, 致,取得,达到。
   于楹间以揭之:揭:揭示 推王君之心:推,推究,考察。
   尚:尊重,推崇 遗风余思:遗留下来的作风和思想
   被于来世 者何如哉,被:影响
   仁人;品德高尚的人。庄士:庄重自持的正直人。
   三、 背诵理解;(1)王羲之能在书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2)王君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揭之的目的是什么?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
   (翻译:推崇王羲之的书法技巧,用王羲之的勤学苦练的事迹劝勉自己的学生。)
   四、说出文章的主旨句,并翻译
   主旨句: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翻译:这样看来,学习的功夫怎么可以少呢!何况要在道德方面达到很高的成就呢?
   五、开放题。1、结合自己生活谈一下读本文后的最深的感受。
   2、请在举出一些成功背后付出无数艰辛的例子。
   
   十二、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 日出而林霏开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之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一、生字
   环滁(chù) 林壑(hè) 琅琊(láng yá) 饮少辄醉(zhé)
   岩穴瞑(míng) 伛偻(yǚ lǚ) 酒洌(liè) 山肴野蔌(sù)
   觥筹(gōng chóu)射者中(zhòng) 弈者胜(yì) 颓然(tuí) 阴翳(yì)
   二、重点解词
   环滁:环绕着滁洲城。环,环绕。 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霏,雾气。
   云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 暝,昏暗。
   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发,开放。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负,背。
   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这里指老老小小的行人。伛偻,驼背,这里指老人。
   泉香而酒冽:泉水甜,酒儿清。冽,清。 山肴野蔌:野味野菜。蔌,菜蔬。
   杂然而前陈者: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杂然,错落的样子。陈,陈列、摆开。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酣,尽兴地喝酒。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觥筹光错:觥,酒杯。筹,酒筹。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的意思。 醉翁之意:情趣。 深秀者:秀丽。
   临于泉上者:靠近。
   三、重点语句翻译
   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译: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山峰中间飞淌下来,这就是酿泉。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象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酿泉上面,这就是醉翁亭。(临,靠近)。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上,而在乎山水之间啊。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并寄托于酒。
   5、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早上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6、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译: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
   7、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苍老的容颜,雪白的头发,醉醺醺地坐在人们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8、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译:树林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呀!
   9、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游人们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呀。
   10、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醉了能和他们一块快乐,醉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呀!
   11、翻译描写四时之景的句子:
   四、复习题
   1、本文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
   2、归纳段意
   第一段:写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
   第三段:滁人、宾客、太守游琅山的情形。
   第四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
   3、“醉翁”的由来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4、本文第一段写景的顺序是什么?
   答:由远到近。
   5、“太守自谓也”在文中作用是什么? 答:制造悬念,引出下文。
   6、请写出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 答: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7、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什么?
   答: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8、第二段中哪个句子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
   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9、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
   答:四幅。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核心是太守醉。
   10、请写出夕照全景的句子。
   答: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11、请写出归后情景的句子。 答: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12、概括本文的主旨。 与民同乐(文中原句“醉能同其乐”)
   13、请举出本课的两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
   “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事情真相大白
   1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15、领起全文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
   16、文章中微露主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17:体现全文核心命意是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十三、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辉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金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一、生字
   谪(zhé)守 朝晖(huī)夕阴 霏霏(fēi) 薄暮冥冥(míng)
   霪(yín)雨 心旷神怡(yí) 皓(hào)月 宠辱偕(xié)忘
   潜行(qián) 浩浩汤汤 (shāng) 潇(xiāo)湘 属 ( zhǔ 同“嘱”)
   二、重点解词
   增其旧制:扩大它旧有的规模。制,规模。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涯,边。
   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 晖,日光。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备,详尽。 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
   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
   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岸芷汀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 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
   何极:哪有穷尽。 樯倾楫摧:桅倒下,桨断折。
   郁郁:形容香气很浓。
   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即在轻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持、执。
   微斯人:没有这种人。微,无、没有。 吾谁与归: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
   三、重点语句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到了第二年,政事推行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具,同“俱”)。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观赏景物时的心情大概有所不同吧?
   3、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译:在那春雨连绵不断,整月不晴的时候(开,放晴)
   4、至若青和景明,波澜不惊
   译:待到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湖面平静(景,日光。惊,有“起”、“动”的意思)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译: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 批评指责。(去,离开)
   6、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译: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置之度外。
   (宠,荣耀;偕,一起)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译: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
   (求,探求。为,指两种心情)
   8、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译: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以, 因为)。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在朝庭里作高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就为君主担忧。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1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如果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了,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
   12、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把唐代名人和当代作家的诗赋雕刻在上面。
   四、复习题
   1、本文出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
   2、归纳段意
   第一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记叙)
   第二段:(写景)描写岳阳楼周围雄伟景色,引出迁客骚人各不相同的“览物之情”。引出下文。
   第三段:(写景、抒情)写“迁客骚人”“以己悲”的心情”。
   第四段:写“迁客骚人”“以物喜”的心情。
   第五段(抒情、议论)抒发作者阔大胸怀和政治抱负。揭示全文中心。
   3、首段交待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写滕子京在逆境中的成绩,交待作记缘由,为后文的阔达胸襟做铺垫。
   4、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什么? 答: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5、腾子京“谪守巴陵郡”,却仍然“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奋发治理政事,也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
   6、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属予作文以记之。
   7、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什么?
   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衔、吞)
   8、第二段中说“前人之述备矣”,照应上文哪句话?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是怎样“述”的?
   答: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9、第二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抒情)
   10、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答: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11、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什么? 答:浮光跃金。
   12、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什么? 答:静影沉璧。
   13、第三四段作者用虚笔设想了一明一暗两个场景,为什么会产生一悲一喜的结果?
   答:自然的景象包括天气的阴晦晴朗会影响人的情绪,天气恶劣才会“感极而悲”,天气美好才会“心旷神怡”。
   14、第三、四段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写这两段的目的是什么?)
   答:推导出“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异”,表现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博大胸襟。
   15、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什么? 答:以物喜,以已悲。
   16、第五段中“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
   答: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否定。
   17、作者赞美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 答:否定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勉励友人。
   18、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 是什么?)
   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9、“进”“退”分别照应什么?
   答: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20、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 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21、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 (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2、“迁客骚人”“古仁人”的区别在哪里?
   答:悲喜观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 以已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3、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
   答: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十四、出师表
   一、理解,背诵,名句欣赏
   1、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3、先汉兴隆的原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4、后汉倾颓的原因: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5、诸葛亮的三条建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妄。
   6、诸葛亮的政治愿望:北定中原,庶竟驽钝、攘除*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7、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不利的客观条件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为急存亡之秋也。
   8、诸荀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9、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0、简述“三顾茅庐”故事的句子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十五、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中心:阐述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人才的培养中,逆境作用不可小视;国家的治理中,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和邻国的侵扰,国家就会在安逸享乐中灭亡。
   一、生字、重点词和句子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重点词:任:责任,担子。 苦,劳,饿,空乏,均为使动用法,翻译为“使 ……痛苦”“使……劳累”“使……受到贫困之苦” 拂:违背,逆,不顺。乱:干扰,错乱。
   句义: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饿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重点词: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征:征验 。 喻:明白,了解。
   句义:内心困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颜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颜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重点词:入:在里面,指国内。 出:在外面,指国外。 法家:有法度的世臣。
   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读bi,辅佐。 恒:常。
   句义:如果国内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国家时时都有灭亡的危险。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重点词:生:生存发展。
   句义: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6、问题设计及解答
   (1)文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都是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是:非常有力的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3)第二段承上启下的句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其中“是人”指
   上述六人和与此相似的其他人。
   (4)第二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
   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
   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苦其心志。
   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 是: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
   :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其结果才能动心忍性,(受磨练的益处)增益其所不能。
   (5)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即: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
   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6)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斗志(个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国家)。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8)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在今天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如何看待,请举例谈谈。
   (9)有人认为现在生活优越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失去了现实意义。请举例谈谈你的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07:32:00 | 只看该作者
作文歌诀  [精]
开头
文章开头很重要,变化多端挺奇妙;开门见山最易学,不必东转又西绕。
                            选材
作文选材要认真,注意观察动脑筋;要选精华动人事,下笔才能如有神。
                            主题
叙事抒情或描写,生动形象又简洁;写来写去不可忘,主题思想要明确。
                            立意
文章立意先要准,分清对错再求新;要从模仿变创作,不说假话只求真。
                            结构
题材若像血和肉,文章骨架是结构;动笔之前要想好,层次逻辑分先后。
                            炼字
炼字就像拣沙粒,写完初稿反复吟;多余废字不可要,关键好字值千斤!
                            造句
造句就怕老一套,活的语言动人心;日常听到好句子,积累起来写进文。
                            剪裁
做衣服,讲剪裁,写完文章要修改;哪该简略哪该详,全凭增删巧安排。
                            细节
提高写作靠勤学,关键时刻讲细节;选准典型写真切,画龙点睛才叫绝。
                            结尾
好的结尾味无穷,坏的结尾意不明;千变万化不离宗,完成主题笔就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5 06: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