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2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年级语文上册s版《电脑棋手》词义教学片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0 08: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师:你和客人或老师说话时动作和表情都是怎样的?谁能到前面表演一下呢?

师:你们评价一下他们的动作和表情好吗?

师:下棋前请同学们把电脑棋手与我的对话读一读好吗?

生:朗读。

师:电脑棋手有礼貌吗?句子中哪些词看出电脑棋手有礼貌?

生:“您”“客气”

师:理解“彬彬有礼”吗?

的师:今后我们一定要做个“彬彬有礼”的好孩子!

(这个教学片段运用了词义教学PCK中的还原生活情景,唤起学生的感性经验。)

一般老师的词义教学

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生读词语)

师:这两个词都形容花,我们可以通过图片来区别。

(出示图片“花团锦簇”)瞧,花成团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这就叫

生:花团锦簇

师:像老师刚刚这样,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这幅图。(出示图)

生:这里的花有紫色的、红色的,五颜六色十分艳丽,这就叫姹紫嫣红。

生2:各种颜色的花竞相开放、绚丽夺目这就叫(姹紫嫣红)。

(学以致用)出示段落:

所有的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这儿一簇,那儿一丛,都在微风中炫耀着自己的鼎盛时代,每一朵花都在枝头上显示着自己的喜悦。这就叫(花团锦簇)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这就叫(姹紫嫣红)”

从语言表达来看,语境可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我们要教学词语的词义时,至少不能离开语言性语境中的句子、段落语境,不能单独地去理解一个词语。以上的教学,不仅能引导学生辨析近义词的意思,而且通过想象、描述等教学策略,让学生体会到了词语的美感,能学以致用。

特级老师设计的两则词义教学片段

1、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在执教《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的时候,巧妙地理解了“司空见惯”的含义。教学片段实录如下:

师:看来,你们真是太听话了,都成习惯了,要想有问题都很难。(众大笑)司空见惯理解吗?

生:就是看得多了就不觉得奇怪了。

生:经常看见的事就习以为常了。

生:见的次数多了就见怪不怪了。

师:生活中哪些事情你们已经司空见惯了?

生: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山。

师: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不从西边升起,从东边落山。(众笑)

生:我们每天饿了都要吃饭,困了都要睡觉。

师: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不是饿了要睡觉,困了要吃饭。(众大笑)

生:白天升起的是太阳,晚上升起的是月亮。

师:一天又过去了。(众笑)从来没有想过这流过去的时间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些现象都是司空见惯的。你们对“司空见惯”的理解是就是习以为常,见怪不怪。有谁想过“司空见惯”这个词语怎么来的?为什么叫“司空”“见惯”呢?

生:(惊异地)没有!不知道!

师:我们对于熟悉的事物常常失去好奇心、探究欲,也就没有问号了!“司空”是古代的一个官职,专门掌管建设工程,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部长。相传唐代司空李绅请卸任的和州刺史、大诗人刘禹锡喝酒。酒席上叫歌妓劝酒,并歌舞助兴,极尽奢华。刘禹锡就写了一首诗:“高髻云环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这原是一首讽刺官员花天酒地奢侈生活的诗,后来就有了“司空见惯”这个成语。明白了吧?

生:(恍然大悟的样子)哦!

【本片段教学是运用了词义教学pck中的借助语境使抽象词语具体化】

2、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在执教《槐乡的五月》一文的时候,巧妙地理解了“傻呼呼”的含义。教学片段实录如下:

师:看老师写一个词。(板书:傻乎乎)

生:(齐读)

师:“傻乎乎”的意思懂吗?

生:很傻的意思。

师:你这个人真傻!你这个人真是傻乎乎的!意思一样吗?

生:语气不一样。

师:我说你傻,生不生气?我说你傻乎乎的,生不生气?

生:说我“傻”要生气,“傻乎乎”就不太生气。(众笑)

生:“傻乎乎”不是真傻,是傻得有些可爱。

生:“傻乎乎”是有点喜欢的意思。

师:课文中说那位小朋友“傻乎乎”的,你怎么理解呢?自己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自读)

师:你读出来这个孩子真的傻吗?

生:不,他有点……

师:你也成了傻乎乎的了。(众笑)

生:有点可爱的傻。

生:陶醉了,被槐乡的香气陶醉了。

生:喜爱这个地方,不想走了。

生:他已经忘记了自己,被香气迷住了。

师:喜爱这个地方,陶醉了,所以说他“傻乎乎”了。

【这个教学片段运用了词义教学PCK中的还原生活情景,唤起学生的感性经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8 06:4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