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29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四年级下册《交通与我们的生活》优秀教案和课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08:36: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交通与我们的生活》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了解现代多种多样的交通运输方式特点的基础上,着重感受交通运输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又是怎样影响与改变我们生活的。教材主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交通的作用,增强学生社会生活的能力。
学情分析
交通是社会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它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与学生的交谈中,我发现四年级的学生说起交通都很熟悉,但对交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它的作用认识还不够全面,所以,我就想凭借《交通与我们的生活》这一文本,引领儿童进行一次触动心灵的成长之旅。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了解和感受交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了解“山区里的交通”,进一步了解交通对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交通的同时,注意对学生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尝试合理、有创意地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了解家乡交通的发展变化情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和感受交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08:37:03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范例,它给予教师巨大的创作空间。在目标的引领下,实现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效整合,会使课堂更富个性风采,更富创意。我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我县县情,特别是展现我县山区的变化,采用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这些新颖有趣的信息补充,在层层推进的过程中,相得益彰,不仅提炼出对生活的新的感悟,还表现出对社会生活的关切与热爱。
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结构化的材料,我安排四个活动,让学生经历感知、谈论、辩论、畅想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最终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掌握交通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活动中也得到情感的体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08:36: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11-14 08:37 编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一

创设情境
感知交通
播放北京奥运交通实时画面以及我县社会经济发展概况视频。
感知课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其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切,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学生熟悉的奥运和本县实际生活背景导入,激发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活动二

结合生活
谈论交通

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研究活动:衣、食、住、行与交通的密切联系,学生可收集照片、图片、新闻、数据等资料(课前)。
小组相互交流各种资料,谈谈交通为生活带来的便利之处。
学生选择自己生活中最喜欢的物品,画出它的运输经历,感受交通对生活的作用。
小组合作集众人的智慧于一体,在活动中做到动脑、动口、动手相结合,并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从而感受交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三

交通使山区变了样
1、课件出示:我县以前山区生活、经济图片。谈谈你的感受。

2、课件出示:山区里由于有了交通后,人们生活和生产发生的变化。
学生对“要想富,先修路”开展讨论。

说说学到了什么。
提供材料,引发学生经历;前后对比,感受交通魅力。
活动四

课外延伸
畅想交通
引导学生制定一个开发我县交通的方案,着重描述交通开发的重要性。
制定制定方案
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制定交通方案,让学生体会到品德课程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享受成功的乐趣。
板书设计
交通与我们的生活
衣───┐
食───│
      ├─离不开交通
住───│
行───┘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4 14: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