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67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语文优秀教案《庄暴见孟子》优秀教学设计2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3 19:57: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齐桓晋文之事》。今天我们仍然要学习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文,对话就是一种论辩。一讲到论辩,人们就会想起古希腊人,古希腊人对论辩的热情,尤其表现在苏格拉底身上,这位哲学家自诩为雅典的罗蒙,成天蓬头赤足,到处找人辩论。柏拉图的三十篇对话,记录了这位辩论大师辉煌的辩论业绩。其实,我们中国古代的诸子散文中也记录了许多的滔滔雄辩。我们古人对论辩的热情,尤其表现在孟子身上。《孟子》七篇,则记载了这位儒学亚圣的辉煌的辩论业绩。如果说在西方的唇枪舌剑之中,产生并发展了对西方文化传统产生经久不衰影响的辩证法精神,那么在我们中国古代的唇枪舌剑之中,则发展了对东方文化传统产生深远影响的儒家思想。《庄暴见孟子》就是这样的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文。
二、整体感知
课文两段文字实际上就是两段对话。第一段是庄暴见孟子,也就是庄暴和孟子的对话。主体应该是第二段,也就是孟子见齐王,孟子和齐王的对话。
三、具体研习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段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段。学习古文,我们总是要从正音读开始(板书:正音读)。请大家齐读第一段话。同学们看一下,一二三句怎么读?(三组同学分别读)
1.王语暴以好乐。2.好乐何如?3.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可见本文当中有一个字需要尤其引起我们注意就是一个“乐”字。
除了正音读以外,还要辨词义。(板书:辨词义)一般来说,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它有不同的含义,或者说它的字形和我们今天相近,很熟悉,但是它的字义我们却是比较陌生的,这些词要尤其引起注意。
还要明文法。(板书:明文法)明文法主要指一些词法、句法。比如第一段中间,你认为哪些句子的句法就要引起我们注意的呢?
[明确] 暴见于王。见:接见。于:被。是一个被动句。王语暴以好乐:倒装句。
除了正音读、辨词义、明文法,还要察语气。(板书:察语气)比如第一段中间。
“好乐何如?”这是一个疑问句,——疑问句读的时候调子应该上扬。(齐读)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揣测语气。(齐读)
[活动] 齐读第一段。
[提问] 这一段写庄暴与孟子的对话,这段对话在整个论题中起一个什么作用?在整个文章当中庄暴为什么来见孟子?他有事要找他,什么事情啊?一个什么字啊?(好)好,爱好。一种行为,谁的行为呢?齐王。齐王爱好什么呢?他到底为一个什么话题来的?(好乐的乐来的,这才是论题)(板书:论题 乐)
[提问] 这个论题有没有难度呢?我们从句中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
[明确] 暴未有以对。——没有什么拿来回答的。所以这一句话一方面反映出这个话题确实有相当的难度,另一方面,也反衬出下文孟子论辩的高超。
[提问] 那么孟子对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呢?
[明确]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谁把这个句子给大家翻译一下?为什么孟子这么回答呢?因为儒家讲究礼乐治国,重视音乐的政治效果,他们把礼、伦理、音乐看做是三位一体的东西,这三位一体的东西都和仁政血脉相关。(板书:儒、礼乐、仁政)所以孟子说齐王非常爱好音乐的话,那么齐国差不多就可以治理好了。但是道理他有没有对庄暴讲?(没有)这个道理他将放到什么地方去讲?(第二段)
2.学习课文第二段
下面让我们来看第二段。
[提问] 第二段“乐”字出现了多次,数数看大概有多少字?(24次)同学们再看一下,一共出现24次,每一个地方它的读音是不是一样?用法是不是一样?能不能讲讲规律?什么时候读乐,什么词性?在什么时候它不读这个音?它做什么词?
[明确] 当它作名词的时候读yue,作动词的时候也读yue,是欣赏音乐的意思。当它做形容词的时候就读乐,是快乐的意思。
[活动] 齐读第二自然段。(或齐读以下句子。4.今之乐犹古之乐也。5.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6.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以下抽生分别读:7.臣请为王言乐。8.今王鼓乐于此。9.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齐读:10.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提问] 在论辩当中有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双方在一些枝节的问题上纠缠不休。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迅速的指明对方的要害,抓住这个问题一攻到底,孟子见齐王,他采用的是前者还是后者?(后者)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 孟子见齐王的第一句话就是“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直接就把论题提到齐王的面前。
[提问] 孟子一见齐王的第一句话就把庄暴见齐王讲的话拿过来问齐王。并且齐王一听到孟子这个回话,他的态度怎么样?(变色)变成什么色?为什么变色?
[明确] 紧张、心虚、羞愧。以羞愧为主。
[提问] 为什么羞愧不好意思呢?
[明确] 因为他好的不是一种治国之乐,而好的是一种世俗之乐。先王之乐和世俗之乐是不一样的。先王之乐比如尧舜时候的音乐,政通人和,治世之乐。而世俗之乐是乱世之音,黄色小调,流行歌曲,最为儒家所不齿。所以孟子跟齐王的对话,一问一答,从辩论的艺术来讲是一种攻齐要害的方法(板书:攻其要害)。辩论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避实就虚,比如你对人家提出的问题无法回答的时候就巧妙的这么做。但是更多的时候却要避虚就实,避轻就重,志在必胜。那么孟子见齐王采用的就是这样一种攻其要害的方法或者叫做避虚就实法(板书:避虚就实法)
[活动] 把这一问一答齐读一下。左三排读问,右边三排读答。师读旁白。
[提问] 齐王的表情说明他懂得两者的区别,所以他恼羞成怒,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孟子正面的说理有没有效果?那他怎么办呢?我们看看孟子采用了一种什么样的说理艺术。他能不能让齐王感到难堪?不能,不能难堪,他要挽回难堪的气氛,那么就反过来,不说你不好,反过来还要对齐王恭维一番。他是如何恭维他的呢?
[明确]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提问] 但我们看一下孟子在这里表扬齐王的这句话,“今之乐犹古之乐也”,他所使用的概念和齐王使用的概念同不同?
[明确] 不同。齐王的概念是“先王之乐”、“世俗之乐”,是从性质和内容来分的。孟子说的“古今之乐”是从时间上来分的。貌相似,实不同。“今之乐”也好,古之乐也好,它都有庄重严肃,和庸俗轻佻之分。在逻辑上实际上孟子使用了一个偷换概念的方法。偷换概念不大好听,我们把它换一个词语,在成语当中讲互相代替的词语叫什么?(板书:李代桃僵,转换话题法)。
[提问] 孟子的蓄意周旋,借题发挥,果然引起了齐王的兴趣,于是齐王情绪好转了,你们看哪一句话看出来齐王情绪好转了?
[明确] 可得闻与?
[活动] 我们把孟子与齐王对话的第二回合,这一答一问再读一下。请左三排答,右三排问,注意语调。
[活动] 生读:甲:“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乙:“曰:可得闻与?”
[提问] 按常理来说,孟子这个时候可以滔滔不绝地谈论他的大道理了。但是孟子又两次对齐王发问,怎么发问的我们一起来读一下。一问什么?(“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二问什么?(“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赏析] 这里我们注意到孟子的转换话题法多么巧妙啊。其实他已经悄悄的不知不觉的两次转换了话题。第一次由“先王之乐”,“世俗之乐”转到了“今之乐”和“古之乐”。第二次又由“今之乐”和“古之乐”的“乐”转移到“臣请为王言乐”这个“乐”。这个乐是什么乐呀?欢乐快乐。欢乐快乐是人民的一种态度,感觉,这样就悄悄地把一个音乐的论题转移到了政治的论题上。(板书:音乐——政治)。所以这个“乐”字尤其要引起我们注意,它有的时候谈论的是音乐,有的地方他讲的是一种欢乐,人民欢乐这样一种态度的问题。
孟子的更高明的地方,还在这两个看起来很简单的发问上。他步步地诱导对方,诱导齐王,悄悄地不知不觉地离开了他自己的阵地,而纳入到自己替他设下的网中。这样的方法,这二问二答,在论辩的艺术中叫引蛇出洞(板书:引蛇出洞)。还没有入洞,还没有完全接受孟子的观点。所谓出洞也就是离开他自己的阵线来到孟子为他设下的轨道中。引蛇出洞事实上就是一种诱导就范法。(板书:诱导就范法)
[小结、活动] 我们学了《齐桓晋文之事》,知道齐王主张以武力来争霸天下,以战来称霸,而孟子、儒家是主张仁政、王道。他们两可以说大相径庭,如果正面来说能不能接受呢?不能。势必要引起对方的抵触。所以孟子不这样做,绕开这个话题,迂回曲折,从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从兴趣上、情绪上、心理上调动对方的兴趣,使对方不知不觉,慢慢离开他自己的阵地,投入到孟子设下的网中,这样的论辩艺术是非常的高明的。让我们把这两问两答再来读一遍。男生读问,女生读答。(独乐乐……不若与众)
[活动] 这样做就使孟子在论辩当中始终牢牢地掌握着主动权,现在说理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下面我们看看孟子是如何说理的。从“臣请为王言乐”开始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读到课文的最后。
[点评] 同学们越读越快了。确实我们知道孟子的文章喜欢采用层层叠叠的排比句。形成说理特有的气势,如长江大浪,奔腾而下,咄咄逼人,横行无阻,所以读的时候要读出气势,读出节奏。但是读出节奏不等于越读越快。这一点我们要把握住。
第二个我们要注意语调。同学们刚才还没有完全把语调读出来。请看,六七八九句这几句的语气应该怎样读?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猜测的语气。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猜测的语气。
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控诉、责难的语气。要像控诉一样。
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控诉、责难的语气。
[诵读提示] 这个语气我们读的时候一定要引起注意,责难的语气不要求对方回答,要读出控诉来。疑问的语气表示猜测,也不要求对方回答,但要读出心中的猜测来。
[讲解] 第三点我们要注意刚才这段文字的方法,孟子在这儿没有采用从逻辑上进行说理的方法。而是采用形象的描绘法给我们描绘了几幅图景?几个镜头?(两副图景、四个镜头。)哪一个镜头和哪一个镜头内容一样?(第一个镜头和第三个镜头内容一样。第二个镜头和第四个镜头也是一样的。)但是哪些镜头他的表情不一样?(一二个镜头和三四个镜头的表情不一样。)一二个镜头的表情集中在哪几个词语上?(疾首蹙颚——疾首就是头痛,蹙就是收紧。)——好比一个人非常痛苦,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会是这种表情。为什么水深火热呢?因为暴政,国君穷奢极欲。劳民伤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他去鼓乐奏乐,排场多大呀?吹钟鼓管乐之音。仪仗队,羽毛之美。但是劳命伤财,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于是他们路上相遇一个一个都是皱着眉头,怨声载道。这是第一副画面。
第二副画面:举欣欣然有喜色——喜洋洋的。为什么喜洋洋?国君不是还是在打猎吗、还在鼓乐吗?做的事情一样啊。为什么百姓就欣欣然有喜色了呢?人民安居乐业,保身立命。那么他就会祝愿自己的国君健康长寿,不然他免得又碰到一个暴君,重新陷入水深火热当中。
[提问] 这种说理方法是什么说理方法呢?
[明确] 采用了对比展开,形象描绘的方法。(板书:对比展开法、形象描绘法)
[小结] 它给我们展开了哪两副图景,总结一下。比如老百姓在路上奔走相告,怨声载道。(板书:民怨载道图。)
还有一副图呢?他们互相拿着酒杯给祝愿国君健康长寿,上下表现一种政通人和,老百姓安居乐业。我们叫做黎庶安乐图。(板书:黎庶安乐图。)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读的时候就注意我们刚才谈到的这几点,我们都要通过我们的朗读把它再现出来。我们再读一遍。请三排的同学读第一个画面的第一个镜头,另三排同学读第一个画面第二个镜头,我们注意到在一副画面结束以后每一次都有一个及时的总结。哪一句话是总结的?(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这一句应该大家一起读。为什么要总结呀,在说话到一定的时候,用简明的扼要的话,把自己的观点拿出来,从逻辑上来讲就是一种及时的归纳。它有助于把自己的观点表现得更加的概括,更加的鲜明。这种归纳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这个归纳大家一起读。
第三个镜头还是这三排同学读。第四个镜头这三排同学读。最后在一起概括。读的时候控诉的时候面对的时候转过来。如果是疾首蹙额,就要真的疾首蹙额。笑嘻嘻那就不对了。 但是反过来,如果是喜洋洋的话,你也应该欣欣然表现出来。就不能换成疾首蹙额了。还要注意语调。
[活动] 生读。
[点评] 有同学在读的时候已经开始把表情表现出来了,但是还不到位,我再请四位同学来读。
[小结] 大家看这四位同学在朗读的时候有没有把表情全部都读出来。没有。欣欣然好象太凝重了吧。很严肃,不像欣欣然的样子。我们要想想为什么国君同样的鼓乐田猎,百姓的反映却完全不同呢?每副画面后面都点出了形成截然不同的原因了。帝王一个人的穷奢极欲如果建筑在万民的痛苦之上就会出现民怨载道的场面。为什么原因呢?不与民同乐。反之,他虽然还是这样,老百姓安居乐业,那就黎庶安乐。这是因为,他能与民同乐。
[提问] 孟子在这儿已经用这样两幅非常形象的画面为我们说理,那么我们的说理就是通过什么来领会的呢?这种说理的力量,这种论辩的艺术,就是通过形象的描绘来传达给我们的。他不是通过抽象的逻辑的说理。这样的说理有什么样的好处?为什么要采用形象的说理方法呢?
[小结] 固然我们知道议论文要讲究逻辑说理。逻辑思维是非常有用的。他可以使思维严谨有条理,使立论牢不可破,但是在对话体的议论文中,逻辑思维就有局限性了。它比较枯燥,比较抽象。容易使双方的情绪过于地对立。而太凝重的情绪又使对方不容易接受你的观点。所以德国有一位人本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就曾经讲,“我在黑格尔的逻辑学里感到生命在死亡面前的颤抖一样。”说明黑格尔的逻辑思维里头使他感到一种高度的凝重感。那么如果说话一进入这样的境界,就难免会影响说理的力量。而孟子的高明就高明在他有抽象说理,但是他在逻辑思维的过程中及时的插进了形象的说理,这样就使得整个说话的过程充满了活力,既严谨,又生动,条理分明而又感情充沛。而形象思维到一定的时候,他又及时的用事实,用结论为自己的形象的画面作一番逻辑上的小结和归纳,所以在形象说理的过程中他还是同时注意了逻辑思维的力量。这种说理的艺术确实是非常高明。到这样为止,上面两种事实,两副图画的鲜明对比,孟子的结论也就自然引出来了。这个结论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齐读一下。
[活动] 齐读: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提问] 什么叫王?
[明确] 称王,实行王道。也就是以民为本,与民同乐,以仁政为本。以仁政为本就要与民同乐。(板书:与民同乐)实行王道,与民同乐。孟子的结论可以说是水到渠成。齐王当然也就折服了,束手被擒,一面是居高临下,高屋建瓴,气贯长虹,论证严密。(板书:论证严密。)另一方当然就乖乖地束手被擒。
[小结] 下面我们把孟子的这种说理艺术再来揣摩一下。看起来课文的第二段只是短短的一段话。但是孟子在这几个回合之间表现出了多么高明的论辩艺术啊。其实他和齐王之间展开了几个回合的较量?(5个)先看第一个回合,攻其要害,从对话上来讲,实际上就是抓住其中的一问一答。第二个回合,李代桃僵,抓住了其中的一答一问。引蛇出洞,诱导就范,抓住其中的两问两答。下面对比展开,形象描绘则抓住了其中的两个鲜明展开的画面。不要指望你的对手在一下子就被你打到。这个对手不具有真正的论辩艺术。泰森和霍利非尔德的世纪拳击较量打了11个回合。这样的回合才过瘾。孟子和齐王之间也是这样,齐王要坚信霸道,孟子要宣扬他的王道,怎么样才能使他信服呢?就是通过这样一次一次的较量达到了他的目的。
[活动] 现在我们再来读一遍。读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了,尤其要注意四副画面。四副画面我们读的时候要这么读:第一副画面每排左边的同学读,第二副画面全右边的同学读。读的时候你们两两相对。请注意表情不要交替搞错了。 还要注意语调、也要注意气势,但这个气势不等于是一起把它抢到底。抑扬顿挫,这样才能使对方在思考之余接受你的观点。(他日……末尾)
[点评] 刚才读的时候有的同学又越读越快了。请注意,语调,这是我们应该牢牢注意的。刚才我们讲了今天作为一篇对话体议论文中的主要的论辩艺术。那么到这一步,孟子的结论也就自然出来了。(板书:结论)。与民同乐,作为论辩艺术,我们把握了他的高明的说理的技巧,但是作为一篇文言文我们还有很多的知识点,我们今天的课上还没有解决。请看左边的黑板,这些要求。本篇课文的正音读,同学下课以后要整理这些词语:乐、王、为、与。
辨词义,我们可以根据课本后面的思考和练习,以这些词语为重点适当地补充一下,还包括一些固定的结构。明文法有词法有句法,在这篇课文里,主要指一些句式。比如一些省略句: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不若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察语气,本篇课文有很多的疑问句,有询问句,有选择问,有是非问。还有表示无疑而问的,比如表示揣度的、表示责难的。其他还有一些别的语气。在诵读之中这些地方都应该作为重点。这四个内容作为今天的作业请同学自行整理。
[小结] 孟子通过对话的形式把说理艺术发挥到极至。其实今天我们的生活中这些对话随时随地都在我们身边展开,只是我们有时候还没有觉得吧。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是常青的。辩论永远是一个活生生的永远开放的过程。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懂得了孟子的说理艺术。我们把他拿过来,让我们也大胆地走向论坛吧。

板书设计:
庄暴见孟子
儒           论题:     乐(音乐——政治)             正音读  
礼乐                    攻其要害(避虚就实法)         辩词义
仁政                    李代桃僵(转换话题法)         明文法
               论证        引蛇出洞(诱导就范法)         察语气
与民                   民怨载道图(对比展开法)
同乐         结论         黎庶安乐图(形象描绘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3 19:58:24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巩固复习)
二、课文分析
《孟子》是对话体的文章,这种以对话形式切入论题,也是孟子散文的常见手法。
1、本文既是谈话,记录了哪些人物的谈话?
    (1)庄暴与孟子的谈话(2)孟子与齐宣王的谈话
     由此,课文分成两个部分。
2、为什么不直接从第二部分写起?
    第一部分,庄暴与孟子的谈话。庄暴与孟子的谈话是一个引子,只有短短几句,由庄暴之言,提出齐王“好乐”,而孟子的简单回答,则直接提出了本文的论题,齐王好乐与齐国大治的关系:“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但这一部分的对话没有论述为什么齐王好乐齐国就能大冶,也许是孟子根本没与庄暴详谈,更大可能是有意留在记载与齐王谈话时再写出,更恰切有力。引出一段庄暴与孟子的对话,至少有这样几个作用:
     (1)正面提出论题;
     (2)以庄暴无言以对,说明论题的难度,制造议论悬念;
     (3)以庄暴无言以对反衬孟子论辩艺术的高明。
3、仔细阅读第二部分,划分层次。
   第二部分,孟子与齐王的谈话。这部分才是正文。这一部分又分为三层,前两层只是为了把齐王引入自己设计好的论题中,最后一层才是本文的重点。
    第一层(从“他日,见于王”至“今之乐犹古之乐也”),紧承与庄暴的谈话,再次提出论题。孟子与齐王的谈话,也从齐王好乐开始。但话不投机,齐王变了睑色,并称自己喜好的不是先王之乐,只是世俗之乐。齐王变了脸色,固然是“惭其好之不正”(朱熹《孟子集注》),为自己不喜欢先王之乐而爱好世俗之乐而羞愧,但他也知道孟子是主张先王之乐反对世俗之乐的,他正面承认自己爱好世俗之乐,也就把自己和孟子的立场对立起来了。这时的谈话气氛并不融洽。如果此时孟子顺着齐王的话题去谈先王之乐和世俗之乐的雅俗高下,谈话气氛必然更为紧张,劝说齐王与民同乐、行仁政的目的也不可能达到。所以孟子转换谈话内容,再提前文与庄暴谈话时已提到的论题:“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不仅迎合了齐王,引起了齐王的兴趣,改变了谈话的气氛,而且巧妙地把谈话由音乐引入政冶领域。然后再补充一句“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既是承接齐王“先王之乐”“世俗之乐”之言而来,又改变了原来的概念,进一步转换话题。先王之乐、世俗之乐和“古之乐”“今之乐”既相同又不同,前者雅俗的区分明显,后者无论今乐古乐,都有雅有俗。在偷换概念中,孟子巧妙地转换了话题。“其实,今乐古乐何可同也?但与民同乐之意,则无古今之异耳。”(朱熹《孟子集注》)避开容易引起齐王反感的音乐的雅俗问题,借题发挥,巧妙地把音乐话题转为政治话题,既不丧失自己对音乐的一贯立场,又把谈话引入了自己想说的领域。
第二层(从“曰:‘可得闻与?’”至“不若与众”),孟子果然改变了齐王的情绪,激起了他的兴趣,忍不住主动问道“可得闻与?”向齐王进说的时机似乎已成熟,但孟子并未就此开始阐发他的道理,而是再以两问进一步加重谈活气氛,诱导齐王在思想感情上趋向自己与民同乐的观点。既然齐王同意独乐不如与人同乐,与少数人同乐不如与多数人同乐,那么自然也就容易接受与民同乐的观点。
     第三层(从“臣请为王言乐”至篇末),经过前两层的铺垫,齐王在不知不觉中,终于说出了“不若与众”时,谈话条件已完全具备,孟子滔滔不绝“为王言乐”,但仍不是谈音乐本身,而是谈齐王的音乐和田猎活动在老百姓心中可能引起的不同感受,由此引出与民同乐的主题。这里,孟子没有讲枯燥的大道理,而是以两幅生动形象而又截然不同的画面的对比,来揭示是否与民同乐的不同政治效果:国君只图自己享乐,不管人民死活,造成人民“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的悲惨局面,人民对国君怨声载道。国君在享乐时,也能考虑到人民的疾苦,人民能有安宁的生活,他们就会“欣欣然有喜色”,就会祝福国君身体健康。孟子在以两幅画面展现两种不同的政治局面时,分别结以“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和“此无他,与民同乐也”,说明了造成两种不同政治局面的原因,点出了本文的主题思想。最后以“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作结,进一步升华主题,与民同乐,推行仁政,人民归附,便能统一天下。
三、亮点探究
1、齐王听到孟子谈到“好乐”一事,为什么会“变乎色”?
三种解释:齐王有不悦之色,认为孟子不该问自己“好乐”的事;齐王有羞愧之色,认为自己不应该“好乐”;齐王有愠怒之色,认为庄暴不该把他“好乐”的事告诉给孟子。
权衡上述几说,以第三说为最佳。据《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齐宣王使人吹竿,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禀食以数百人。”供养这样一支乐队,势必劳民伤财,并影响政事。孟子来齐国宣扬其“仁政”,劝说齐宣王“保民而王”,所以齐宣王心中要“怪恚”庄暴,不该把自己的隐情告诉给孟子。
儒家历来重视礼乐,认为音乐具有重要的政治教化作用,从音乐可以考察一个国家的兴亡盛衰,并反对把音乐作为单纯的娱乐活动。“先王之乐”是先王用来教化百姓、安定民心、治理国家、巩固统治的手段,与“世俗之乐”截然不同。齐宣王爱好的不是“先王之乐”,而是“世俗之乐”,这又与儒家的音乐主张不甚吻合了。齐宣王之所以直言不讳地向孟子表白“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是考虑到隐情既已泄露,也就不必再转弯抹角了,免得孟子纠缠下去。而后来谈话之所以还能继续进行,是因为孟子并不反对他爱好“世俗之乐”。也有人认为:“齐王感到作为国君而爱好音乐,当为舆论所不许,怕受到孟子的批评,因而脸上表现得有点惭愧。”(李炳英《孟子文选》)其实,战国时期爱好“世俗之乐”的国君不乏其人,齐宣王也用不着为此而到“惭愧”。所以,齐王的“变乎色”应是“愠怒之色”。
2、“先王之乐”与“世俗之乐”壁垒分明,可是作为儒学大师的孟子为什么会说“今之乐犹古之乐”呢?
“今乐”“古乐”本不可混同,但孟子深知齐宣王不会放弃对“今乐”的爱好,所以存异求同,以便进一步劝导齐王在爱好“今乐”的情况下实现“与民同乐”。所谓“今之乐犹古之乐”,问题不在于爱好“今乐”还是爱好“古乐”,而在于能否与民同赏。若能与民同赏,则古今无异。如果能够施行“仁政”,即使齐王爱好“今乐”也会得到人民的拥护。
3、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在当时能否实现?为什么?
针对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生民涂炭的现实,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使之成为一种政治思想体系,对两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孟子的“仁政”学说虽然以维护封建制度为出发点,但是对于稳定经济,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减少农民因丧失土地而迁徙流离的痛苦,却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同时,孟子的思想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统治阶级的享乐是建立在下层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又有谁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这种权利呢?而且他的“仁政”学说带有浓厚的复古保守色彩。他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说成是“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因此,在当时不过是空想而已。
四、写法归纳
   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显示了孟子高明的论辩艺术。
1、循循导人,借题发挥。
     作者并不是开门见山地把自己的论点摆出来,而是巧妙地运用对话的方式,在谈话中自然地转换话题,借题发挥,从齐王好乐切入,归结到与民同乐的主旨上。在与庄暴的谈话中,孟子只有一句话“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点出了齐王好乐与齐国政治的关系这个论题,但未加论述。在与齐王谈话中,孟子又从好乐切入,巧妙地重提论题,然后与齐王两问两答,从谈话气氛和思想感情上把齐王引导到自己的论题上后,孟子才进入自己的谈话主题。
2、对比和重复。
    本文写国君是否与民同乐,人民的不同感受,造成的不同政治局面,运用的是对比方式。两段话在内容上是对立的,但语言上既有相对之句(如“举疾首……相告”和“举欣欣……相告”),又有重复之语(如“今王鼓乐……之音”和“今王田措……之美”)。这样论述,就强调了国君同样的享乐活动,引起人民不同的感受,形成不同的政治局面,原因只在于是否与民同乐,从而突出了论题。
3、生动形象的议论语言。
    本文虽是议论文,语言却很生动形象,如写齐王的“变乎色”,写老百姓“疾首蹙頞”“欣欣然有喜色”等。孟子在正面论述自己观点时,完全没有用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两幅图画,生动自然地得出结论。
四、.课堂练习
1、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王语(       )暴以好(      )乐(        )           
独乐乐(       )  管籥(       )之音疾首蹙(      )頞 (        )
庶几(        )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A、其庶几乎!        庶几:              
B、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语:              诸:              
C、未有以对也          对:               
D、举疾首蹙頞          頞:              蹙:              
3、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例: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A、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B、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C、今王鼓乐於此
D、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例:举疾首蹙□而相告
A、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C、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
D、聊举数人以训汝
例:今王鼓乐於此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微风鼓浪,水石相击,声如洪钟。
C、噌吰如钟鼓不绝。
D、顾谓御史书曰:秦王为赵王鼓瑟。
4、下面无通假字的一句是
A、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B、今王田猎於此
C、举疾首蹙□而相告曰         D、直好世俗之乐耳
5、辨析下列句式的句式特点,并把它们译成现代汉语
A、直好世俗之乐耳         
句式特点:                                                     
译    文:                                                      
B、他日,见于王         
句式特点:                                                     
译    文:                                                      
6、“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一句的正确译文是
A、我并不是爱好古代君王的音乐,只是爱好现在的流行乐曲罢了。
B、我并不是能爱好古代君王的音乐,但特别爱好现在流行的音乐。
C、我并不爱好古代君王的音乐,但特别爱好现在流行的音乐。
D、我虽然也爱好古代君王的音乐,但更爱好现在流行的音乐罢了。
7、《庄暴见孟子》节选自《           》,主要记叙了孟子与      关于       的谈话。孟子根据齐王对音乐的爱好,与之探讨“           、                 、           ”的话题,巧妙地劝说齐宣王要“            ”。
8、为什么“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会“举疾首蹙頞”?
答:                                                                                                                                                                                                                               
9、“王变乎色”的原因是
   A、认为庄暴不该把他“好乐”的事告诉孟子。
   B、认为孟子不该揭他的痛处,而感到愤慨。
   C 、面对孟子的发问,为自己“直好世俗之乐”感到羞愧。
   D、面对孟子的发问,以为孟子不能理解自己而生气。
10、“今之乐”与“古之乐”相同吗?孟子为什么对齐王说“今之乐犹古之乐。”
答:                                                                                                                                       
11、请写出根据下面语段概括的成语。
A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B、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公孙丑下》)
C、今王田猎於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弱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    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D、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於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E、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
附:参考答案
1、yu     hao    yue     le      yu      cu  e        ji        
2、A、差不多B、告诉,“之乎”的合音,义为这样的事吗?C、回答D、收紧,缩着,鼻梁3、B/C/D4、C5|A、介词结构后置,大王把他爱好音乐的事告诉我B、被动句,另一天,孟子被齐宣王召见6、A7、《孟子•梁惠王下》,齐宣王“好乐”“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与民同乐8、君王沉缅于“独乐”“与少乐乐”的安乐享受,必然会荒于国事,另重对百姓的盘剥,繁重的税赋徭役将给百姓造成“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田园荒芜、骨肉分离的灾难,因此,百姓闻乐色变、“举疾首蹙頞  ”9、A、C10、“今之乐”指齐王所好的“世俗之乐”,“古之乐”指先王所好的治国之乐。从内容上讲,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但若能与民同乐,无论是“今之乐”还是“古之乐”,都能达到施仁政,“王天下”的目的。孟子从这个角度立论,所以对齐宣王说“今之乐犹古之乐”,其目的是要奉劝齐宣王“与民同乐”,施行仁政。11、A、舍生取义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C、与民同乐D、妻离子散E、疾首蹙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3 19:58:2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巩固复习)
二、课文分析
《孟子》是对话体的文章,这种以对话形式切入论题,也是孟子散文的常见手法。
1、本文既是谈话,记录了哪些人物的谈话?
    (1)庄暴与孟子的谈话(2)孟子与齐宣王的谈话
     由此,课文分成两个部分。
2、为什么不直接从第二部分写起?
    第一部分,庄暴与孟子的谈话。庄暴与孟子的谈话是一个引子,只有短短几句,由庄暴之言,提出齐王“好乐”,而孟子的简单回答,则直接提出了本文的论题,齐王好乐与齐国大治的关系:“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但这一部分的对话没有论述为什么齐王好乐齐国就能大冶,也许是孟子根本没与庄暴详谈,更大可能是有意留在记载与齐王谈话时再写出,更恰切有力。引出一段庄暴与孟子的对话,至少有这样几个作用:
     (1)正面提出论题;
     (2)以庄暴无言以对,说明论题的难度,制造议论悬念;
     (3)以庄暴无言以对反衬孟子论辩艺术的高明。
3、仔细阅读第二部分,划分层次。
   第二部分,孟子与齐王的谈话。这部分才是正文。这一部分又分为三层,前两层只是为了把齐王引入自己设计好的论题中,最后一层才是本文的重点。
    第一层(从“他日,见于王”至“今之乐犹古之乐也”),紧承与庄暴的谈话,再次提出论题。孟子与齐王的谈话,也从齐王好乐开始。但话不投机,齐王变了睑色,并称自己喜好的不是先王之乐,只是世俗之乐。齐王变了脸色,固然是“惭其好之不正”(朱熹《孟子集注》),为自己不喜欢先王之乐而爱好世俗之乐而羞愧,但他也知道孟子是主张先王之乐反对世俗之乐的,他正面承认自己爱好世俗之乐,也就把自己和孟子的立场对立起来了。这时的谈话气氛并不融洽。如果此时孟子顺着齐王的话题去谈先王之乐和世俗之乐的雅俗高下,谈话气氛必然更为紧张,劝说齐王与民同乐、行仁政的目的也不可能达到。所以孟子转换谈话内容,再提前文与庄暴谈话时已提到的论题:“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不仅迎合了齐王,引起了齐王的兴趣,改变了谈话的气氛,而且巧妙地把谈话由音乐引入政冶领域。然后再补充一句“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既是承接齐王“先王之乐”“世俗之乐”之言而来,又改变了原来的概念,进一步转换话题。先王之乐、世俗之乐和“古之乐”“今之乐”既相同又不同,前者雅俗的区分明显,后者无论今乐古乐,都有雅有俗。在偷换概念中,孟子巧妙地转换了话题。“其实,今乐古乐何可同也?但与民同乐之意,则无古今之异耳。”(朱熹《孟子集注》)避开容易引起齐王反感的音乐的雅俗问题,借题发挥,巧妙地把音乐话题转为政治话题,既不丧失自己对音乐的一贯立场,又把谈话引入了自己想说的领域。
第二层(从“曰:‘可得闻与?’”至“不若与众”),孟子果然改变了齐王的情绪,激起了他的兴趣,忍不住主动问道“可得闻与?”向齐王进说的时机似乎已成熟,但孟子并未就此开始阐发他的道理,而是再以两问进一步加重谈活气氛,诱导齐王在思想感情上趋向自己与民同乐的观点。既然齐王同意独乐不如与人同乐,与少数人同乐不如与多数人同乐,那么自然也就容易接受与民同乐的观点。
     第三层(从“臣请为王言乐”至篇末),经过前两层的铺垫,齐王在不知不觉中,终于说出了“不若与众”时,谈话条件已完全具备,孟子滔滔不绝“为王言乐”,但仍不是谈音乐本身,而是谈齐王的音乐和田猎活动在老百姓心中可能引起的不同感受,由此引出与民同乐的主题。这里,孟子没有讲枯燥的大道理,而是以两幅生动形象而又截然不同的画面的对比,来揭示是否与民同乐的不同政治效果:国君只图自己享乐,不管人民死活,造成人民“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的悲惨局面,人民对国君怨声载道。国君在享乐时,也能考虑到人民的疾苦,人民能有安宁的生活,他们就会“欣欣然有喜色”,就会祝福国君身体健康。孟子在以两幅画面展现两种不同的政治局面时,分别结以“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和“此无他,与民同乐也”,说明了造成两种不同政治局面的原因,点出了本文的主题思想。最后以“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作结,进一步升华主题,与民同乐,推行仁政,人民归附,便能统一天下。
三、亮点探究
1、齐王听到孟子谈到“好乐”一事,为什么会“变乎色”?
三种解释:齐王有不悦之色,认为孟子不该问自己“好乐”的事;齐王有羞愧之色,认为自己不应该“好乐”;齐王有愠怒之色,认为庄暴不该把他“好乐”的事告诉给孟子。
权衡上述几说,以第三说为最佳。据《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齐宣王使人吹竿,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禀食以数百人。”供养这样一支乐队,势必劳民伤财,并影响政事。孟子来齐国宣扬其“仁政”,劝说齐宣王“保民而王”,所以齐宣王心中要“怪恚”庄暴,不该把自己的隐情告诉给孟子。
儒家历来重视礼乐,认为音乐具有重要的政治教化作用,从音乐可以考察一个国家的兴亡盛衰,并反对把音乐作为单纯的娱乐活动。“先王之乐”是先王用来教化百姓、安定民心、治理国家、巩固统治的手段,与“世俗之乐”截然不同。齐宣王爱好的不是“先王之乐”,而是“世俗之乐”,这又与儒家的音乐主张不甚吻合了。齐宣王之所以直言不讳地向孟子表白“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是考虑到隐情既已泄露,也就不必再转弯抹角了,免得孟子纠缠下去。而后来谈话之所以还能继续进行,是因为孟子并不反对他爱好“世俗之乐”。也有人认为:“齐王感到作为国君而爱好音乐,当为舆论所不许,怕受到孟子的批评,因而脸上表现得有点惭愧。”(李炳英《孟子文选》)其实,战国时期爱好“世俗之乐”的国君不乏其人,齐宣王也用不着为此而到“惭愧”。所以,齐王的“变乎色”应是“愠怒之色”。
2、“先王之乐”与“世俗之乐”壁垒分明,可是作为儒学大师的孟子为什么会说“今之乐犹古之乐”呢?
“今乐”“古乐”本不可混同,但孟子深知齐宣王不会放弃对“今乐”的爱好,所以存异求同,以便进一步劝导齐王在爱好“今乐”的情况下实现“与民同乐”。所谓“今之乐犹古之乐”,问题不在于爱好“今乐”还是爱好“古乐”,而在于能否与民同赏。若能与民同赏,则古今无异。如果能够施行“仁政”,即使齐王爱好“今乐”也会得到人民的拥护。
3、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在当时能否实现?为什么?
针对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生民涂炭的现实,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使之成为一种政治思想体系,对两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孟子的“仁政”学说虽然以维护封建制度为出发点,但是对于稳定经济,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减少农民因丧失土地而迁徙流离的痛苦,却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同时,孟子的思想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统治阶级的享乐是建立在下层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又有谁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这种权利呢?而且他的“仁政”学说带有浓厚的复古保守色彩。他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说成是“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因此,在当时不过是空想而已。
四、写法归纳
   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显示了孟子高明的论辩艺术。
1、循循导人,借题发挥。
     作者并不是开门见山地把自己的论点摆出来,而是巧妙地运用对话的方式,在谈话中自然地转换话题,借题发挥,从齐王好乐切入,归结到与民同乐的主旨上。在与庄暴的谈话中,孟子只有一句话“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点出了齐王好乐与齐国政治的关系这个论题,但未加论述。在与齐王谈话中,孟子又从好乐切入,巧妙地重提论题,然后与齐王两问两答,从谈话气氛和思想感情上把齐王引导到自己的论题上后,孟子才进入自己的谈话主题。
2、对比和重复。
    本文写国君是否与民同乐,人民的不同感受,造成的不同政治局面,运用的是对比方式。两段话在内容上是对立的,但语言上既有相对之句(如“举疾首……相告”和“举欣欣……相告”),又有重复之语(如“今王鼓乐……之音”和“今王田措……之美”)。这样论述,就强调了国君同样的享乐活动,引起人民不同的感受,形成不同的政治局面,原因只在于是否与民同乐,从而突出了论题。
3、生动形象的议论语言。
    本文虽是议论文,语言却很生动形象,如写齐王的“变乎色”,写老百姓“疾首蹙頞”“欣欣然有喜色”等。孟子在正面论述自己观点时,完全没有用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两幅图画,生动自然地得出结论。
四、.课堂练习
1、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王语(       )暴以好(      )乐(        )           
独乐乐(       )  管籥(       )之音疾首蹙(      )頞 (        )
庶几(        )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A、其庶几乎!        庶几:              
B、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语:              诸:              
C、未有以对也          对:               
D、举疾首蹙頞          頞:              蹙:              
3、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例: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A、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B、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C、今王鼓乐於此
D、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例:举疾首蹙□而相告
A、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C、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
D、聊举数人以训汝
例:今王鼓乐於此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微风鼓浪,水石相击,声如洪钟。
C、噌吰如钟鼓不绝。
D、顾谓御史书曰:秦王为赵王鼓瑟。
4、下面无通假字的一句是
A、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B、今王田猎於此
C、举疾首蹙□而相告曰         D、直好世俗之乐耳
5、辨析下列句式的句式特点,并把它们译成现代汉语
A、直好世俗之乐耳         
句式特点:                                                     
译    文:                                                      
B、他日,见于王         
句式特点:                                                     
译    文:                                                      
6、“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一句的正确译文是
A、我并不是爱好古代君王的音乐,只是爱好现在的流行乐曲罢了。
B、我并不是能爱好古代君王的音乐,但特别爱好现在流行的音乐。
C、我并不爱好古代君王的音乐,但特别爱好现在流行的音乐。
D、我虽然也爱好古代君王的音乐,但更爱好现在流行的音乐罢了。
7、《庄暴见孟子》节选自《           》,主要记叙了孟子与      关于       的谈话。孟子根据齐王对音乐的爱好,与之探讨“           、                 、           ”的话题,巧妙地劝说齐宣王要“            ”。
8、为什么“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会“举疾首蹙頞”?
答:                                                                                                                                                                                                                               
9、“王变乎色”的原因是
   A、认为庄暴不该把他“好乐”的事告诉孟子。
   B、认为孟子不该揭他的痛处,而感到愤慨。
   C 、面对孟子的发问,为自己“直好世俗之乐”感到羞愧。
   D、面对孟子的发问,以为孟子不能理解自己而生气。
10、“今之乐”与“古之乐”相同吗?孟子为什么对齐王说“今之乐犹古之乐。”
答:                                                                                                                                       
11、请写出根据下面语段概括的成语。
A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B、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公孙丑下》)
C、今王田猎於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弱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    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D、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於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E、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
附:参考答案
1、yu     hao    yue     le      yu      cu  e        ji        
2、A、差不多B、告诉,“之乎”的合音,义为这样的事吗?C、回答D、收紧,缩着,鼻梁3、B/C/D4、C5|A、介词结构后置,大王把他爱好音乐的事告诉我B、被动句,另一天,孟子被齐宣王召见6、A7、《孟子•梁惠王下》,齐宣王“好乐”“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与民同乐8、君王沉缅于“独乐”“与少乐乐”的安乐享受,必然会荒于国事,另重对百姓的盘剥,繁重的税赋徭役将给百姓造成“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田园荒芜、骨肉分离的灾难,因此,百姓闻乐色变、“举疾首蹙頞  ”9、A、C10、“今之乐”指齐王所好的“世俗之乐”,“古之乐”指先王所好的治国之乐。从内容上讲,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但若能与民同乐,无论是“今之乐”还是“古之乐”,都能达到施仁政,“王天下”的目的。孟子从这个角度立论,所以对齐宣王说“今之乐犹古之乐”,其目的是要奉劝齐宣王“与民同乐”,施行仁政。11、A、舍生取义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C、与民同乐D、妻离子散E、疾首蹙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3 19:58:04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和能力目标:
(1)学习文中的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文言文句式。
(2)能理解文中孟子逐步推理、正反对比阐明自己看法的方式,并能运用其阐明事理。
(3) 掌握调控说话气氛的艺术,并把它运用到解读和写作文章的实践中去。
2.思想教育目标:
(1)了解孟子“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并能合理评价这种思想, 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基础知识和能力目标(1)
教学难点:
1、基础知识和能力目标(2)、(3)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引导-探究”学习法
3、多媒体展示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杰出代表,被尊为“亚圣”。可同学们知道孟子一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吗?(出示幻灯片:“孟子画像”和“孟子简介”)他晚生了100年,没能亲聆孔子的教诲,做孔子的门人,但其一生的实践及所留下的言论、学说却弥补了这个遗憾。“与民同乐”是古代当政者常常标榜的一种做法。那么,这种说法是谁最先提出来的呢?它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孟子。让我们来看看孟子是如何提出这个主张的。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庄暴见孟子>>吧!看看孟子要站在一心“王天下”的齐王面前,向他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的结果如何。
   (解说:投石击鸟,利用“孟子一生最大的遗憾”一问,激起学生急于了解孟子和阅读本文的兴趣。)
二、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今山东邹县人),孔子孙子子思的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他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宣扬“仁政”、“王道”,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和孔子一样,成为封建统治者崇拜的偶像,到唐代,已将孟子和孔子并称,元明时称为“亚圣”。《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是古代读书人的必读书,明清科举考试八股文,题目都来自《四书》。
我们之前也学过孟子文章,回忆一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寡人之于国也》都是他的篇目。
三、解题:
     本文是《梁惠王下》的第一章,可以作为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文来学习。文章先通过庄暴和孟子的问答,引出话题:“好乐何如”,然后叙述孟子就这个话题因势利导地劝说齐王要“与民同乐”。全文围绕着“音乐” 这一话题,阐明不与民同乐就会失去民心,而与民同乐就会得到民心、统一天下的“王道”思想。所运用的对比论证,形象说理的方法,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解说:提示文体特征和内容、写作上的主要特点,让学生明确本文学习的大致方向与目标。)
四、研习课文
    1.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一)先听录音再让学生齐读课文(本节的第一则),
老师正音, 要求:读准字音,正确断句,掌握节奏(解说:诵读,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功,不在这上面费大力气,文言文就很难学好。)
注意下列加点的字读音:
王语暴(yù)  庶几(shù jī)  好乐(hào yuè)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臣请为王言乐(yuè lè ,yuè lè,lè,lè )         
可得闻与(yú) 蹙頞(cù è)管籥(yuè)羽旄(máo) 则王(wàng)矣
(二)文言基础知识归纳整理(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自读课文,归纳整理出文中的重点词句,扫清词句障碍,疏通文意。教师根据情况可作词句方面的注释提示。)
(解说:要着力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自读能力,就离不开文言基本词句的整理和积累。)
(1)重点实词、虚词
见:谒见。  语:告诉。   庶几:差不多。    直……耳:只是……罢了。 诸:是“之”和“乎”的合音,“之”是代词,“乎”是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吗”。
今:假使。     疾首:头痛。   蹙頞:皱眉头。    极:最痛苦的地方。
田猎:狩猎。  王:称王。     
(2)一词多义

① 形容词,错误的。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② 动词
A 责难,认为不对。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史记,商君列传》)
   B 用在判断句中,相当于“不是”。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C 无,没有。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
③ 副词,
多用在叙述句、描写句中,相当于“不”。寡人非好先王之乐也

①名词  熟食。进孰于天子(《汉书》)
    ②动词  成熟。 寒暑和节,而五谷以孰(《荀子.富国》
    ③形容词 详细,周详。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代词  表疑问,可代人、物,意思是谁、哪一个、哪一种、怎么、为什么。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⑤复合词
A孰若:哪如,哪里比得上。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B孰与:和……比,哪一个……
举  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举起,抬起
    ②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李密《陈情表》) 推荐,   推举
    ③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孔雀东南飞》) 举动,行动
    ④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过秦论》) 攻下,占领
    ⑤举疾手蹙頞而相告曰     全,都
    ⑥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
(3)古今异义
兄弟妻子离散     妻子:古代指妻子和儿女;今指男子的配偶   
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至于:动词“至”和介词“于”的连用,意为“到”;今常用作表示另提起一事的连词。
暴未有以对也    对:此处意为“回答”,今义为“正确”。   
(4)通假字  
   今之乐由古之乐也。由:通“犹”,如同或就好比……一样。
可得闻与(yú) 与: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疑问 相当于“吗”,“呢”。   
(5)词类活用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乐(yuè):名词活用为动词,欣赏音乐。  
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少,众: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少数人,多数人。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
鼓:名词活用为动词,演奏。
  钟鼓:名词活用为动词,鸣钟,击鼓。
  则王矣。   王(wàng):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  
(6)文言句式   
  A、 被动句  
    暴见于王:介词“于”引入行为的主动者“王”,表被动  
  B、 宾语前置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  
    以上两个疑问句,疑问代词“何”分别做“以”的宾语。  
  C、 状语后置:  
    王语暴以好乐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今王鼓乐于此         今王田猎于此      
    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D、省略句
   不若与人   省略句,句末省略了“乐乐”(欣赏音乐快乐)。
   不若与众     省略句,句末省略了“乐乐”(欣赏音乐快乐)。
(7) 固定结构:  
   暴未有以对    有以:有用来……的办法  
   好乐何如      何如:即如何,怎么样  
   直好世俗之乐耳  直……耳:只是……罢了。
   何以能鼓乐也    何以能田猎也      何以:即以何,凭什么……,怎么
2、齐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范读、自读、默读的形式,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整理归纳了文言基础知识,达到疏通文意的同时,在最后得出孟子以鼓乐和田猎为例,说明国君应该与民同乐才能王天下。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孟子的第四节第一则(庄暴见孟子曰………………则王矣)
2、翻译“今王鼓乐于此……………则王矣。”并且课后归纳重点实词“鼓”、“疾”、“王”的一词多义(以作业的形式上交)。
(解说:背诵与翻译相结合意在培养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和意识;练习意在检测、巩固本文重点词句的用法,并作迁移训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2 00: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