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97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优质课《怎样围面积最大》教学设计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09:4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从“小欧拉智改羊圈”的数学家故事引入,接着为学生创设两个活动情景:
1.用100米篱笆,在空地上为张叔叔设计一个面积最大的养鸡场,并对实践中获得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探索得出“在周长相等的前提下,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中,圆的面积最大”这一结论。
2.用100米篱笆,利用一堵足够长的墙为张叔叔设计一个面积最大的养鸡场。在实践中发现“在周长相等的前提下,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中,圆的面积最小”,与前一结论“自相矛盾”。
最后,借助多媒体资源的直观性特点进行示范、启迪,让学生发现圆形设计方案没有利用墙,从而激发学生出“灵感思维”——100米篱笆,靠墙围成半圆形养鸡场面积最大,不仅解决课前“养鸡场怎样围面积最大”的问题,使学生的认识水平发展得到再一次的飞跃,也为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了机会。
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并已经初步学会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靠感性经验的支持。所以,本节课一方面要注意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断激活学生已经掌握的平面图形知识,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好知识铺垫;另一方面要恰到好处地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逻辑思维,诱发灵感思维。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学生在具有生活背景的问题探究中,经历动手实践、观察、对比、分析、归纳和推理的实践活动过程,探索出“在周长相等的前提下,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中,圆形的面积最大”。
2.在活动过程中,加深对几种主要平面图形的认识,知道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能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过程方法
1.认识到运用图表分析法收集信息、探索规律,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2.学会“问题——实践探索­——解释——再实践、反思——结论”的探究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
进一步体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强化“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了解数学家的成长故事,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索在不同条件下,养鸡场怎样设计“面积最大”。
难点:同样长的篱笆,靠墙围成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那个面积最大的验证方法。
教学过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09:42: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10-17 09:47 编辑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1.你知道那些数学家?这位数学家知道是谁吗?
2.欧拉究竟怎样帮父亲智该羊圈的?这个答案老师暂时不告诉大家,需要大家动手、动脑在这节课里寻找!因为张叔叔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等着你们帮忙呢!


1.通过资源库里呈现的资料了解数学家欧拉。
2.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认知特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任务驱动学习。
















1.在设计养鸡场时,有可能考虑到关于养鸡场的什么?
2.你们分析一下,张叔叔希望围成的养鸡场面积大小怎样?
3.投影展示各小组的设计成果,并将各小组的数据汇总在一个表格中。
1.养鸡场可以设计成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
2.张叔叔希望围成的养鸡场面积最大。
3. 学生独立设计并在小组内交流,组长负责收集组内的数据(记录过程中去掉重复的设计)。
让学生发现问题、提炼出数学问题,然后进一步实践探索,凸显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育理念。












1.分析以上数据,从中你发现有什么规律?

2.我们归纳出来的这些规律,当同学们上了中学,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后,可以证明,这些结论是完全正确的!



1.周长一定时,长方形的长、宽相差数越小,它的面积越大。
2.周长相等的前提下,长方形、正方形中,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3.周长相等的前提下,在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中,圆形的面积最大。
4.向张叔叔推荐一种设计方案
组织学生在实践、观察、对比、分析、概括的过程中,探索出具体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变化规律,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巡视指导。

2.展示学生设计方案:









3.组织学生进行猜想:100篱笆,靠墙围成的长方
形、正方形和圆形方案中,哪个方案的面积最大?
4.现在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都是200,谁的面积最大?(正方形)它们各自面积的一半,谁大呢?怎样计算靠墙围成的长方形面积?
5.组织学生思考:“100篱笆,靠墙围成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周长仍相等,但是,圆形的面积不是最大的,与前面的结论自相矛盾,为什么?
1.学生独立设计。
2.汇报方案。
3.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验证猜想,将这堵墙看做是一条对称轴,分别做出它们的轴对称图形:







4. 100篱笆,靠墙设计成长方形面积最大。




5.学生深度思考。
“后三种设计方案与前三种设计方案结论自相矛盾”的思维碰撞中,激发了学生的灵感思维,体现了思维的层次性、条理性。














1.教师适时点拨:可不可以让圆形方案也利用这堵墙呢?怎样设计?
2.计算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100篱笆靠墙围成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半圆形方案中,为什么半圆形面积最大?
1.学生思考并将原设计方案调整为半圆形:


2.学生计算。


3.分别做出它们的轴对称图形,得到周长相等的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因为这是圆形的面积最大,所以圆面积的一半也最大。











4.学生阅读资料。
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性特点,使学生发现前面三种设计方案实际上是“不靠墙”的,后面三种设计
方案是“一面靠墙”的,更
加突出了两种情形下知识的本质是相同的。


突出了信息技术的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研发工具”作用。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怎样围面积最大


     长方形
     正方形           周长相等的前提下   圆形的面积最大
      圆形
……
(一面靠墙)


长方形                    正方形                  圆形

50×(50÷2)=1250m2   100÷3)=1089m2  100÷32×3867m2

半圆形
867×21700m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09:46:18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这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可取之处:
一、理念新。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本节课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选取了来源于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即要为张叔叔设计养鸡场,在不同的情况下怎样设计才能“面积最大”,整节课都围绕着这一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来展开。这样设计既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展示数学活动课的解决问题本质,又体现了“问题探究,任务驱动”的教学思想,为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二、体现了数学实践课的特点。教学设计力图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和创新的过程,即“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样结构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并掌握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用数学的意识,感受用数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一般能力的发展。本节课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用到了观察、对比、分析、归纳、猜想、验证、推理以及估算等方法,这样以学为中心、以资源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实现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各种知识资源的整合、多种学习方法的融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改变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炼出数学问题,然后围绕着问题进行实践、观察、分析、推理和归纳从而得出结论,再利用这结论进一步实践探索,进行深度的思想碰撞,而教师只是在必要时给予学生恰到好处的点拨,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全方位地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凸显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育理念。
四、将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合在解决问过程中。在探索100米篱笆靠墙设计的长方形、正方形的方案中,那个面积最大时,组织学生“经历猜想、观察、分析、推理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将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合在“这样”的过程中;在为什么“后三种设计方案与前三种设计方案结论不一致”的思维碰撞中,激发了学生的灵感思维——可以利用墙设计成半圆形,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体现了思维的层次性、条理性,也遵循了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种设计与前三种设计结论为什么不一致的“思维障碍”时,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性特点,使学生发现前面三种设计方案实际上是“不靠墙”的,后面三种设计方案是“一面靠墙”的,更加突出了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0-5 23:1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