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优秀论文:小学品德课教学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10-10 10:50
标题: 优秀论文:小学品德课教学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优秀论文交流   
吉林省长白县教师进修学校 金顺子 张灿红
教育的目的是“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个教育目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它明确规定了中国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指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基本要求。在小学教育中品德课是培养儿童德智体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尤其在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起到别的学科所替代不了的特殊作用。但是,我们在近几年下基层听课过程中发现小学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的问题。如何充分认识小学品德课在培养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地位和作用,真正发挥小学品德课在培养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作用,是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的问题。



  一、小学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学教学中忽视品德课的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对品德课认识不到位。从学校领导、教师到家长和孩子,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品德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一些学校中,没有专职的品德课教师,多由一些行政干部或业务能力相对较差的教师担任品德课教师,而且一人身兼多科,虽然这里有很多客观原因,但毕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这样的教师结构也决定了教师对教学缺乏积极性,对本学科的教研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很多家长只关注主科的成绩,对本学科漠不关心,不闻不问,学生对本学科也不感兴趣。



  第二,交流与合作流于形式。不少任科教师平时不钻研,一到公开课时手忙脚乱地应付,因缺少平时的知识积累和研究,在课堂上找不准关键,只是在形式上大做文章。



  第三,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缺乏趣味性,内容空乏、形式单一,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四,从教学的考评制度上缺少监督与合理的评定机制。



  上述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品德课的地位和作用,把品德等小学小科目真正当做培养人、发展人的重要方面,把品德课的教学活动看做情境中感悟,践行中体会,操作中领会的平台,使之变成学生感兴趣的学科;让学生的人格得以尊重、提升,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志趣、情感、动机、意志和性格,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二、要充分认识品德课在培养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非智力因素也称为非认知因素,是指有利于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和。一般认为,非智力因素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因素构成。非智力因素参与人们的智力活动与思维活动,可以对学习起促进、定向、导向、维持、调节和强化等多种作用。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品德课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只注重主科教学,不注重副科教学,大家认为在语数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自身的特点,有机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就已足够,再则,品德课知识的延续性不太明显或者说一堂课知识和观点的掌握情况对下一节的教学没有直接的影响,所以,相对主科比较好应付考试。其实,各科教学都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途径,而品德课做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行教育的主渠道,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健康的心态,塑造健全的人格,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品德课培养学生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社会,面对所有的事与物,在社会中和谐相处的这样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品德课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的角度上,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并不是以独立的个体存在,应与社会和谐共处,为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打下认知上的铺垫。当今社会发展的生产力加快了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节奏,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作,同时也突显出了个性的差异,增加了人们的心理压力。近二十年中国各种精神疾患的患者数量有增加趋势。目前,中国各类精神病的患病率已经达到了13.47‰。特别令人担忧的是中国精神疾患出现了低龄化趋势。其主要原因是独生子女政策、应试教育和网络的影响。据专家介绍,目前在中国严重的精神疾患,除精神分裂症患者外,还有2300万抑郁症病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1.6-32.0%。所以,对心理治疗的需求大大上升,心理访谈等相应的电视节目也应运而生。面对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教育界也不能熟视无睹。对于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问题我有着刻骨铭心的体会。我有一个学生在学校读书时成绩名列前茅,曾经是家长和老师的骄傲,也考取了北京的名牌大学。未曾想在念大学时得了抑郁症,连学位也没有拿到,如今连班都不能正常上。每当看到她时,我觉得十分地惋惜。虽然该学生得病也许有着其先天的气质性原因,但如果我们教师不要只顾欣赏她的成绩,及早发现她的非智力因素的缺陷,及时予以引导的话,可能不会如此经不起打击。何况儿童的非智力方面的素质有着较大的可塑性。所以,广大教育工作者唯有深刻理解小学品德课的重要地位,掌握小学品德教育的任务、内容,教育过程规律、原则,更新品德教育思想,转变品德教育观念,在品德教学中加强小学生非智力因素,使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得到很好的发展,才可能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创造性地探索,进而使品德课真正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2-10-10 10:51
三、如何真正发挥小学品德课在培养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作用



  小学品德课要传达的知识与观点并不多,也不深奥,小学品德课也不该是空乏的说教,它应该是从体会开始逐步达到感悟,产生正确的道德情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课程。教师要从课堂教学的角度上谈一谈培养非智力因素要注意的问题。



  1.发挥品德学科的魅力,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当学生对某一活动感兴趣时,他才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参与而不觉得是一种负担。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要求“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培养。”因此,教师应该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认真研究学生,研究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条件,策划有趣味的教学活动。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我们现代的教育实践也充分说明,培养良好的兴趣是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环节。兴趣是怎样来的呢?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由于某些事物和活动带有强烈的感染力而吸引人投入与关注所引起的,是对研究的对象本身感兴趣。间接兴趣,主要是对学习的结果感兴趣而引起的,一般表现为奖励、表扬。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互相转化。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尽量采用故事、童话、实物、游戏和其他一些体验性的活动等多种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不但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我们现代的教育实践也充分说明,培养良好的兴趣是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环节。反过来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兴趣的产生,往往要靠外界的刺激和诱发。这就要求教师在品德教学过程中经常全面、细致地观察学生兴趣的倾向性,从而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以确保达到教学目的。



  2.利用品德课的特点充分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前提。“尊重不仅能使人愉悦,而且能使人聪明”,还能给予学生信心,以此引向成功。首先,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虽然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而应当耐心地、细心地、循循善诱地启发诱导学生。不能轻易用简单的一句 “错了”来否决学生的回答。这样的做法会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削弱学生的自信心。在当今社会人才走向市场,人才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切忌遏制学生个性发展的言行。我的教育理念是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并教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学会推销自己。当然,这种张扬、这种推销要把握好度,但这属于交际艺术范畴。



  其次,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差异。承认学生存在差异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前提。尊重学生就是要承认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实行因材施教的教育,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收获和提高,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信心。对学生要有耐心,延长等待学生回答的时间,耐心等待学生思维的结果,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不急于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或让其他同学来提供答案,不让一个站起来的学生带者遗憾坐下。这样的教学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接触与融洽。



  每个学生各自有自己的特点,教师不能因一个学生不符合自己既定的标准或者说不符合自己的喜好而轻易地予以否定。否则,不是遏杀孩子的个性,就是影响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我认识的一个学生小的时候表现出模仿能力差,表面上看很笨,但到了高年级以后我发现他的思维逻辑性很强,有着叫人称道的辩才。这个学生小时候在学校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冷落,这影响了他协调能力的发展,使他对自己缺乏信心、对别人缺乏信任、观点有些偏激,融不到班集体中。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充分肯定他的闪光点的基础上,试图帮他摆脱心理的不平衡感,学会“感恩”。但长时期形成的这种心理缺陷要弥补是需要时间的。经过一段时间,慢慢地,那个学生对自己变得自信起来,也逐渐融入到集体当中。



  再次,教师应该学会欣赏每一个孩子。欣赏是对一个人最大的尊重。美国著名的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能是对赞赏的渴求。”在教学中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对他的关怀、爱护、肯定和赞赏。给学生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这是洒向学生心田的阳光,是课堂的生命。心理学研究表明:“赞赏一个人的杰作比赞赏一个人的本身更有效。”因为,这种间接性的称赞,满足的是“自我实现”的最高需要。因此,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欣赏学生之所想、所讲、所做的一切。其实,不管认知水平如何,每一个学生都有值得欣赏的一面,都有成功的潜能,都有成功的愿望。赞赏学生,鼓励成功,是师生感情的催化剂,使学生对自己产生自信心,从而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



  最后,教师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人们随着自我意识的形成,尊重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更希望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尊重与爱护的心理。一次下乡检查常规教学时,我听了5年级的一堂品德课。(一共有5~6个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家庭情况比较熟悉。)教学内容为《应该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教师为了强化“劳动没有尊卑贵贱”的观点,设计了师生之间的谈话交流。我把谈话列举如下:



  谈话1:



  教师:学生1,你的爸爸做什么工作?



  学生1:(非常骄傲地)是老师。



  教师:你的妈妈做什么工作?



  学生1:妈妈也是老师。



  教师:你怎么看待爸爸妈妈的工作?



  学生1:……



  谈话2:



  教师:学生2,你的爸爸、妈妈做什么工作?



  学生2:(一开始不答,后勉强回答)种地。



  教师:学生2,你爸爸、妈妈都是农民,你有没有过瞧不起的念头?



  学生2:没有。(学生只能如此回答)



  虽然教师用心良苦,但这样的谈话安排,在未形成正确的情感之前加深了职业的差异比较,既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未达到预期的目的。



  教师设计谈话时,如果这样提出问题会怎么样呢:“在你的亲人当中或者在你的周围你最佩服的人是谁?为什么?”“你爱你爸爸、妈妈吗?为什么?”这样的提问以该学生为中心,把他推到了主角的位置,既保护了他的自尊心,又能够让他道出心声。



  3.品德教学要体现贴近性。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介绍了许多中外科学家的事迹,他们在逆境中坚持学习,刻苦钻研和创造发明的事迹,对增强学生的学习意志,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些学生虽佩服这些人物但是觉得自己与这些人物有太大的差距,遥不可及。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贴近学生的实际,在学生身边找榜样。



  4.教学要体现生活性。



  《品德与生活标准》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中,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道德在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源泉,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内容,设计活动。这样才能吸引学生,让学生有熟悉感和亲切感,学生才能有真话可说,有真情表露,教学活动才能更有效。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