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63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及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3 16:53: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第二课时)

作者及工作单位
  王媛

南宁市五一西路学校

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通过本节课让学生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在与实验室制氧气的两套装置对比下,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2、本节内容包括有:从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状态和反应条件对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进行设计,通过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设计收集方法,通过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设计验满方法,熟悉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过程,对比实验室制取氧气得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

3、本节内容是在第二单元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种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对比探究从而得出初中阶段实验室制取气体方案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实验题型。在二氧化碳的制取过程中对接下来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的直接观察,以及与收集方法结合得出溶解性、密度的特点)、部分化学性质(验满操作)和检验方法进行了铺垫。

学情分析

1.在第二单元作业、第二单元测试、段考中都有涉及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大题,在评改中发现学生对教材中给定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比较熟悉,但如果改变了其中部分仪器之后,再重新选择组装或者评价改装后的装置和优缺点时,部分学生往往无从下手。对于给出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适当的仪器制取其他气体的题型,也有学生还不知道如何利用学习过的知识点进行迁移来解决问题。反思以上情况,主要是由于当时学生只进行了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且该实验装置是教材中直接提供的,学生还没有深入思考过选择发生装置需要注意的要素。而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在教材中并没有介绍,是老师在知识拓展时进行了演示实验,才让学生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在相隔了第三、四、五单元之后,学生再遇到气体制取实验时,一方面对旧的知识点有部分遗忘,另一方面对知识点的对比和迁移能力普遍较弱。所以设计该课题时,应在充分回顾旧知的前提下,给学生充分的主动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题时,已经初步掌握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并能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在学习过程中已经多次遇到应用对比的方法去解释现象并分析得出结论的实验或者题型,已经较熟悉运用对比解决问题的方法。

3、学生认知障碍点:能够从反应原理中提取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这两方面的信息去设计发生装置,能够在探究过程中通过遇到的实际问题设计出更优的解决方案(比如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注射器等的作用)

                 

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2、  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验证和验满的操作

3、  运用设计装置、动手实验等方法,激发学生参与问题探究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体验知识获取过程中由挫折到最终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探究

难点: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9-3 16:53:52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这个课题我从一开始完全依照教材的知识点顺序,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虽然其中也涉及到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探究活动,但总觉得学生还是依赖于老师的指导,而且比较容易局限在书本上提供的两种装置,知识没有得到很好的拓展和迁移。于是前两年除了还是完成课堂上的教学目标之外,我还布置学生课余再以苏打粉和醋为原料和生活中常见材料去设计并组装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以学生制取的二氧化碳样品来进行下一个课题(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试行之后,发现学生具有设计并实践这个方案的能力,而且用他们的成果进行性质实验,他们的学习兴趣非常高昂,但学生参与面还不算大。所以今年我又进一步设计了以上探究教学过程,实现了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同时他们为了达到探究目的,主动去寻找相关的知识点,经过他们小组的讨论都成功地完成了设计。

    在实施这个教学方案时,也出现了值得思考的问题:这次是为了便于在教室里上课(实验楼重建无法使用),采取按班级座位就近原则分组,结果出现了尖子生较集中的两组,他们设计的方案基本都是辅以“长颈漏斗”的“双孔塞”模式,其他五组都以最简方式设计,只有一组别出心裁的设计了用“虹吸”原理添加液体的方案,这样对探究活动成果评价时,往往都还是偏重在尖子生的组票数较高,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分组实验应该还是要考虑各层次学生均匀分布,这样对设计过程中的思想交流可以带动后进生更了解化学知识的运用和探究思路,也能更公平的评价探究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9-3 16:53: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9-3 16:54 编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
以实验探究引入课题
作品展示
知识巩固
知识迁移
知识升华
小结
布置作业

1 组织听写(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探究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2、提问:以上几组药品中,最终入选的一组是什么药品组合?为什么不使用稀硫酸?为什么不使用碳酸钠?为什么不直接使用碳酸钙?
1、提问:大家在家里用苏打粉和米醋反应看到什么现象?你们猜想气体的成分是什么?如何验证?
2、组织探究:如何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来组装用苏打粉和米醋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呢?请学生们分组进行实验探究。
组织各小组展示设计的装置,交换收集的二氧化碳样品进行检验
提问:大家在收集二氧化碳时,如何验满?
请大家由以上设计装置的思路,继续分组设计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制取装置,并画出装置图
请学生代表上台组装仪器,并说明设计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对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装置图和反应原理,找出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设计思路
组织学生小结
1、   课后习题
2、   探究实验报告

参与听写
回答问题
回答问题
分组讨论、设计方案并着手进行组装,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展示作品,相似的组推选代表解说设计思路,各小组互评选出最佳的一组作品,并阐述原因。
回答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并画图
学生实践并阐述
讨论并得出结论
谈收获和感想

加强学生对相关化学方程式的识记,同时让学生初步熟悉复分解反应的书写技巧
熟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选择的原理
通过课前布置家庭探究实验,让学生用较熟悉的材料去设法组装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为达到此目的而复习氧气的制取方法,预习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和实验室制取方案。
在相互交流对比上得到提高,并能对各组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互评
学生自主进行知识迁移运用
由生活中的材料转换回实验室的材料,从中类比对比寻找规律
正式解决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设计思路和方法
在以上的感知实验践后得到理论上的提升比较容易水到渠成
通过探究报告更细的评价学生的能力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课题2 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探究
1、发生装置:固体与液体常温下制取气体(附装置图)
2、收集装置 :向上排空气法(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可溶于水)
3、实验步骤:检查气密性→装药品(先固后液)→收集→验满(燃着木条放于瓶口)
4、检验:使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本节课的评价由以下几个部分结合而成:
1、听写化学方程式的评价,以等级形式呈现,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识写能力,和化学方程式书写规范的基本功。
探究实验过程评价:通过各组展示作品之后进行互评,以投票方式累记后排名,排名结果全组成员都能享受。教师对各组作品进行言语评价,补充学生们未发现的缺陷。根据各组的探究实验报告中对每个小组成员主动承担的责任进行每个学生的综合评价,以等级和评语方式呈现。结合以上三部分,评出本次探究活动中的最佳设计奖、最佳组织奖、最佳实践奖。对获奖的学生提供参与下一次课堂实验的筹备机会。
作业评价,以等级和评语方式呈现,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运用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22: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