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049|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7:08: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套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资源。转载请注明出处。
       教案下载方法:右键点击下面的教案附件,选择目标另存为,保存在桌面上或你的电脑上解压缩即可使用!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rar (87.1 KB, 下载次数: 9055)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7:11:54 | 只看该作者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理解诗中语句,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的意境,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背诵这首词。
   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发挥想象,进行再创作,可以画成图画或扩展成一篇散文或故事。
  教学过程:
  一、题解。
“清平乐”是词牌名,这首词是诗人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打击。壮志难酬。归隐上饶地区农村时的作品。
  二、自渎,扫清生字。
   1 、读准字音。
   2 、解释词语。
  三、齐读,指名谈词句的意思或描绘的意境,学生评议。
  四、引导学生分析诗歌构思、写法,讨论下列问题。
   1 .开头两句写景,描会了哪些景物? 有何特点?
     明确:茅舍、小溪、青草,这些农村中司空见惯的小景,将它们组合成一个画面。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富于田园特色,
   2 .后六句写人,写了哪些人物的哪些活动? 为什么这样构思?
     明确:通过翁媪打趣闲淡,大儿锄草,中儿编织鸡笼.小儿卧剥莲蓬的简单情节,安排,寥寥几笔描画出一幅富于田园特色的生活景象,表现了农村和平安宁、自然朴素的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小结:这首词在表现手法上,不事雕琢而纯用白描,写人物的活动富于变化,写白发翁媪,先闻其声:写大、中、小儿.后见其人。寥寥几笔,如实描摹,写出—家两老三少的活动,全词只摄取了一个很平常的生活画面,如同一幅素描,却写得生趣盎然。
  五、学生朗读、背诵。
  六、课堂作业:
   1 、根据词的意境,画一幅田园景象图。
   2 .展开合理的想象,将《清平乐》扩写成300 字的短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7:11:48 | 只看该作者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初读古诗。
   1、唐代大诗人李白,大家都很熟悉,谁还记得我们学过他的哪几首诗?
     指名交流
   2、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他的一首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出示该古诗
   3、师范读
   4、自由读,读准字音。
   5、齐读,指名读。
   6、揭题25黄鹤楼送别
   7、学生针对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借助拼音读好生字。
    (2)读顺课文
    (3)理解课文大概内容,思考上述提出的问题。
   2、检查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出示词语
       烟雾迷蒙繁花似锦饯行飞檐凌空远眺
       敬仰誉满天下伫立脍炙人口凝视
      a、指名读,师纠正字音
      b、齐读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评价指出优缺点后齐读。
    (5)读后初步回答上述提出的问题。
  三、识记、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能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重点:
   能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25黄鹤楼送别
   2、首先我想请同学把时间、人物、和事情放到题目中去,把题目更具体化。
   3、在李白为孟浩然送别的过程中诞生了一首千古传诵的古诗。(出示诗句)
    (1)请同学们读一读这首诗,看看针对这首古诗你有哪些问题要问?交流
  二、精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思考刚才提出的疑问?
   2、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一遍课文,现在拿起手中的笔,把与这些问题有关的课文内容圈画出来。(学生动手圈画)
   3、以小组为单位,把你找到的答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4、针对第一句诗句,你解决了哪几个问题?
    (1)故人“指的是谁?为什么称为“故人”?
    (2)“烟花三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板书:景
      你从哪里知道的?
      景色美不美?你能把这种美的感觉读出来吗?
    (3)“下”是什么意思?
    (4)自己把诗意说一下。
   5、在美丽的春景中,老朋友要分离了,也许以后再也见不着了,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如何呢?
   6、指名回答板书:依依惜别
     随机出示第2节
   7、自己试着读一读,看看谁能把他们当时这种依依惜别的感情读出来。
   8、下面一段是他们的话别。板书:话
    老师想请同学起来表演,表演前,请你们先把两个人说的话读通顺,然后,同桌分角色读。开始。
   9、学生自由练读,表演。
   10、下面我们要招聘小演员了,谁想演李白?
    a、你想演李白,那请你读一下李白的话,大家认真听,待会儿我们大家来评评看,是不是合格?            b、评价
    e、下面要挑选演孟浩然的同学。(出示孟浩然的话)读读孟浩然的话,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f、“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什么意思?
    g、谁来把孟浩然的话读好?指名读
 现在我们请两位同学上台,这样,你们先练一遍,我们其他同学站起来,自由结对,你们也来练一练。
      表演前,下面的同学有什么宝贵的经验要告诉这两位同学?给他们指点一下。
   11、刚才我们主要解决了第一句诗句,下面我们看第二句诗。
   12、指名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3、这句话,谁能用书上的话来解释?、
   14、指名说出示第4小节
   15、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16、看图片,练读,指名读,齐读。
   17、这时候李白会在心中对孟浩然说些什么呢?板书:行
   18、此时此刻,李白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脍炙人口的名诗。引读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三、回顾全文,总结
   1、大家看黑板,这篇文章从景、情、话、行四个方面体现出李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
   2、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这首送别诗,你们课后还找到其它送别诗呢?(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7:11:43 | 只看该作者

少年王冕》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4个绿线内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刻苦勤奋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课文感受王冕勤奋好学、孝敬长辈,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4个绿线内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准备】
   投影片、教学挂图、课前查阅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背景
   1、师导: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水浒传》中的精彩故事,认识了武艺高强、沉着应变的好汉林冲。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一位有名人物——(板课):少年王冕
   2、师生相互补充介绍王冕、吴敬梓及其《儒林外史》。
    王冕:元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出身贫寒、幼年给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画皆负盛名,尤善画梅。著有《竹斋集》。
    吴敬梓:清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善诗赋,尤以小说著称,著有《儒林外史》、《文木山房集》等。
    《儒林外史》:长篇小说。书中刻划了各类士人的精神面貌,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杰作。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师:本文选自古典小说,语言风格较现在有些不同,同学们在预习中有什么困难吗?
   2、师生交流、解决预习中的困难。
   3、出示生字、词语,检查预习情况。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5、自由再读课文,思考:我还有什么地方没读懂?
   6、交流,疏通。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生自由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描写了哪几个时间段里发生的故事?
   2、交流:
     三个时间段:“眼看三个年头过去”、“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到了十七八岁”
   3、根据时间顺序进行分段,引导概括大意。
    一(1)王冕幼年由于父亲早亡,家境贫寒。
    二(2~4)王冕体谅母亲的艰难,辍学给人家放牛。
    三(5~6)王冕受雨后美景的感染和启发,奋发图强,刻苦学画,终有所成。
    四(7)十七八岁时,王冕每日作画读诗,从此家境转机,不愁衣食。
   4、练习用段意串连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品读课文第一段
   1、轻声读课文,思考:从中,我了解了哪些信息?
   2、交流:
   3、齐读课文。
  五、练习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4个绿线内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刻苦勤奋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教学准备】
   课文片断投影、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导入:认识一个人,往往是通过他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来加深体会的。这节课,我们就要走近王冕,在感受他努力走向成功的同时,进一步认识他。
  二、精读课文
   (一)精读第二段
    1、品读课文第二节
     (1)自由读,边读边思考:在母亲和王冕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出示母亲的话,指名读。
     (3)评价,再指名读。
     (4)交流:从母亲的话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5)相机点出:“不是我要耽误你”、“年成不好”、“针线活”“实在供不起你读书”——家境不好,母亲实在无可奈何。
     (6)指名读王冕的话,思考:王冕真的觉得在学堂“也闷得慌”,放牛“倒快活些”吗?
     (7)练习分角色朗读。
     (8)教师小结:这段文字通过母亲和王冕的对话,让我们初步了解了家境贫寒,母亲无可奈何,让王冕弃学替人放牛,王冕从小懂事,体谅母亲。
   2、品读课文第三、四节
    (1)默读课文,思考: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对人物又有什么了解?
    (2)交流:
      ①秦老对王冕的同情、关心和爱护
      ②母亲对王冕的关怀、疼爱之情和心里的无奈
      ③王冕孝母亲、不忘学习
    (3)齐读这两个自然段。
   3、品读课文第五、六节
    (1)教师过渡: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幅景象,让他感觉自己是“人在画图中”,这是为什么呢?自由读课文第五节,用“~~”画出描写这副景象的句子,体会这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2)交流:圈划描写景色美丽的词语,加强品析。
    (3)体会朗读。
    (4)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5)引导体会:王冕是因为读了不少书,明白了不少道理,才会发现这么美的景象,才会励志学画。
      (追问:从这节中,你发现王冕懂得了什么道理?
       懂得大自然的美丽,要学会观察和欣赏大自然的美;
       懂得人要有自信心;)
    (6)引导背诵。
    (7)指读第六节,思考:通过这些文字,你对王冕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8)交流:王冕坚持学画,是个有毅力的孩子。
   4、引读最后一节,引发体会:读到这里,你想对王冕说些什么?
  三、总结课文
   1、齐读全文,简要小结写作顺序和写作特色。
   2、完成书后练习。
  四、布置课外作业
   1、抄写词语。
   2、摘录课文中描写雨后美景的句子。
   3、课后阅读《儒林外史》部分,做一些文字摘抄。
  【板书】    少年王冕
        十岁时  放牛读书
        十三四岁 励志学画
        十七八岁 日益成才
        勤奋好学、孝敬长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7:11:37 | 只看该作者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典型的借物喻理的文章。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先是讲安徽广德太极洞内一块石头被水滴穿,接着讲滴水穿石的原因,接下来列举三位名人因着这种精神所以取得了成功,最后揭示作者从中受到的启示。
   一、复习。
   1、我们已经通读了课文,谁来说说,你对“滴水穿石”这四个字是怎样理解的?
   2、课文的作者在观赏了安徽广德太极洞内这样一块石头后,欣然提笔,把它写了下来。看看,课文哪一部分是写“滴水穿石”这件事的?
  二、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媒体出示课文第二节)学生自读课文。这一段文字老师也读了好几遍。有一个词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这个词是“接连不断”。(点击词语)你想,这么微不足道的小水滴,往下滴啊,滴啊,不间断,不停止,这多不容易啊。你们读了这段文字有感想吗?和大家交流交流好不好?(抓住“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锲而不舍”“日雕月琢”这些词理解,随学生的交流点击词句)
   2、不管岁月如何沧桑变化,水滴就对着一个目标,重复着一个动作:滴,滴,绝不停止,绝不放弃,这就叫“持之以恒”(课件出示“滴水穿石”动画图),多么令人佩服啊!能把这一节读好吗?
   3、现在你能用一句话把“滴水穿石”这件事说清楚吗?
   4、“滴水穿石”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在作者眼里,他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吗?它还是一种精神,一种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精神。第三节最后一段话就说得非常清楚,我们一起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为了说清楚这个道理,作者举了一些例子,他列举了哪些人?三个人中,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现代的,有古代的,用一个词说就叫——(古今中外)。
   2、(分别出示第三自然段中的名人头像及相应文字)请你选择一个最佩服的人物来读,用心读,把你的敬佩之情放进去读。
    (李时珍事例:请同学和老师比赛读,齐读。
     爱迪生事例:男女同学分角色读。
     齐白石事例:所有敬佩他的人齐读。)
   3、作者看到太极洞内滴水穿石的情景,于是联想到了这三位名人。其实,从古到今,具有这种精神的人还有很多。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去搜集了事例。现在,我们来开一个“小小交流会”,好不好?
    (课件出示)要求:(1)、仿照课文介绍一位名人事例,不超过100字,用上学过的词语更好。(2)、举事例,搜集名人名言也可以。
          程序:(1)、修改自己搜集的原始资料。
             (2)、小组交流,推荐代表上台交流。
   4、学生交流。
   5、(课件出示贝多芬头像及《命运交响曲》背景音乐)老师也去搜集了资料。大家看,这是谁?我们学过写他的文章《月光曲》。贝多芬从28岁开始听力逐渐减退,到50岁双耳全聋。这对一位作曲家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但他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创造出最美的音乐。他说过一句有名的话:呃住命运的喉咙,绝不能向它屈服。二十多年来,他一直在无声的世界里谱写最美的乐章。持之以恒的努力使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曲子在世界乐坛掀起狂澜,他的作品成为人类音乐宝库中光芒万丈的珍品。(音乐渐响再渐弱)
   6、听了这么多事例,你有感触吗?现在,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这就是你们从“滴水穿石”的精神中得到的启示。这段话你会填吗?
     (课件出示)目标专一而不——,持之以恒而不——,就一定能够——。
     这段话是作者在看了安徽广得太极洞内“滴水穿石”情景后心迹的真实流露,也可以说是一段名言,我们要好好品读。
   2、其实,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学过许多方面的内容,比如这些成语故事,你会填吗?
     (课件出示)绳锯()精卫()聚沙()只要工夫深,()
  五、作业
   1、把这些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
   2、采访身边的一位成功人士,介绍他滴水穿石的精神。
23、《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
一、导入
   1、读课题
   2、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这个题目也有眼睛?指名回答
     师在“棒打”二字上加点
   3、指名完成填空,用一句话来概括得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原因   ,林冲棒打洪教头, (结果)       。
   4、同桌互相说说
   5、把一篇课文概括成一句话,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二、品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思考:林冲和洪教头分别是怎样的人?在重要的地方圈圈画画,作好批注。
   2、交流(可读可说)谁?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读好句子师相机板书
    (1)洪教头:自以为是(“洪不让座”一句)
    (2)林冲:有礼貌(林“躬身施礼”一句)相机让学生表演
    (3)林冲:谦虚(“请教”一词)
    (4)洪教头:见钱眼开(使出浑身解数)                〖你正在浏览《老
    (5)洪教头:骄傲(挑衅)
      出示“洪教头跳起来说……林冲连说:‘不敢不敢’。”
      练习读(骄傲的口气)
    (6)林冲:忍让
     出示: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为……。”柴进说:“哦,你可别小瞧了他。”
      A、自由读,体会人物的性格
      B、指名读,哪些词语中体会洪教头的瞧不起人?(冷笑、依草附木、骗吃骗喝)
      C、齐读
      为什么柴进说你可别小瞧了他?
     出示:洪教头向柴进问道:“大官人?”柴进说:“……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
      A、指名读
      B、男女生分角色读
      C、采访:洪教头、柴进分别是怎样想的?
      D、从“八十万禁军教头”上你还体会到什么?(武艺高超)
   3、小结4、品读第七节
    (1)自由读文,看看林冲如何棒打洪教头?(出示插图)
    (2)前面的文章也要看看,读4、5节
    (3)指名读4、5节,圈画“脱了、拿、掂量、喝”等动词
    (4)读7节(男女生个一位,老师三人赛读)
       让学生打分并说说理由(评价)
    (5)创设情境:众人哈哈大笑起来,对他们有什么话说?
    (6)表演“灰溜溜地的下去”
  三、课外延伸
    介绍其他故事“武松打虎、杨志卖刀、鲁智深倒拔杨柳、林冲雪夜上梁山”,让学生课后进行阅读
  附板书:       林冲棒打洪教头
           有礼貌   自以为是
           忍让    见钱眼开
           武艺高强  骄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7:11:32 | 只看该作者

诺贝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听说过诺贝尔这个名字吗?他是什么人?谁来介绍一下?
    诺贝尔奖又是怎么来的?学生交流。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诺贝尔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诺贝尔》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他的那些事迹呢?
   2、检查生字词。
     ⑴读准字音:诺、颁、凿、瑞、摩、盛、逝、械、锤、砸、残、毫、滚等字。
     ⑵注意字型。指导写“机械”的“械”,“残废”的“残”。
     ⑶指名读课文。
     ⑷概括课文重要内容。
      想一想,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记叙了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事。  
  三、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
   1、初读了课文,你能说说诺贝尔的主要业绩是什么吗?(一是发明了炸药,二是把自己的遗产毫无保留地捐给了科学事业,设立了诺贝尔奖。)
   2、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课文第三至九自然段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第十自然段写了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
   3、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1——2)简要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第二段(3——9)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
     第三段(10)简要介绍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
  四、学习课文第1-2小节。
   1、指名读,思考:第1-2小节主要写什么?(简要地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2、默读,思考:诺贝尔奖授奖仪式的地点和时间的确定依据是什么? 为什么这样设定?(这样做的目的是以此来纪念伟大的发明家诺贝尔,以表达人民对他的怀念和敬佩。)   
   3、朗读第1-2小节。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段。想一想: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过渡:诺贝尔为何能受到人们如此的敬重呢?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齐读第3小节。
     师:诺贝尔一生有许多的发明,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诺贝尔为什么会想到要发明炸药呢?他在发明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失败和痛苦?诺贝尔发明的炸药为人类的生产活动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出示思考题)
   2、自由读课文第4-9小节,要求学生边读边划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并在旁边作批注。  
   3、学生讨论交流。
    (1)诺贝尔为什么会想到要发明炸药呢?(诺贝尔最初发明炸药的动因是什么?)(他看到工人们徒手劈山开路十分艰苦,就想发明一种东西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说明诺贝尔发明动机来自于对人民的关心和同情。)
    (2)他在发明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失败和痛苦?(读有关句子,学生谈体会。)
    (3)诺贝尔发明的炸药为人类的生产活动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提高了劳动生产力,降低了劳动强度。)
    (4)朗读第第4——7小节。
     师:尽管诺贝尔发明炸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对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来说创造发明是无止境的。
   4、指名读课文第8——9小节。
    ①这一段具体详尽地描述了一次试验性的大爆炸,当时人们是怎么说的?而诺贝尔又是如何表现的?从这里你想到了什么?
      (一个科学家为造福人类全身心投入创造发明,连个人的生死都不顾,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啊!)
    ②生自由练读第8——9小节。
    ③全班有声有色地朗读。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默读,思考:
     (1)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2)诺贝尔死后,大量的炸药也用于战争,毁灭人类创造的文明,如果诺贝尔泉下有知,他会有何感想?
   2、学生交流。
   (诺贝尔也许遇见到炸药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设立了和平奖,以激励人们为世界的和平而努力。)
   3、齐读第三段。
  四、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说说诺贝尔奖是怎么来的?
  五、拓展练习。
    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
  板书设计:
            发明炸药   热爱科学
      诺贝尔                热爱人类
            设立诺贝尔奖 无私奉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7:11:28 | 只看该作者

20、《厄运打不跨的信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重难点:
    体会谈迁在逆境中不低头、不屈服、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引导质疑:板书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1、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提出哪些问题呢?(估计学生会提出下列问题)
    (1)“厄运”指什么?(2)是谁遭到了厄运?(3)他有着什么样的厄运?
   2、同学们提出的几个问题,课文已经给我们做了回答。现在,我们就带着这几个问题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划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自学不懂的词,再和同学讨论交流。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字音教学:着重读准“浙、抄、撰”等翘舌音。“坎、诞、寝、”都是前鼻音,“撰、迁”是三拼音。
   2、理解生词:“博览群书、家徒四壁、一袭破衫、奋笔疾书”等词。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课文层次。
   1、轻声读全文,边读课文,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指导分段
    (1)默读全文,思考各自然段讲了什么,讨论交流。
    (2)把有联系的段落分为一段,把单独讲一个意思的段落分为一段。
      ①第一段:(1节)写家境贫寒的谈迁编成了500多万字的《国榷》。
      ②第二段:(2、3节)写书稿被人偷盗后,年老体弱的谈迁重新编写《国榷》。
      ③第三段:(4节)写由谈迁的故事而发出的感慨。也是全文的总结。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读后评议。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学生默读课文第一段。思考: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哪些词句是讲谈迁不向困难屈服,自强不息的?(读句子,谈体会)
   3、在这段中作者运用了列数字的写法,表现了谈迁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请你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从这段中你体会到谈迁是个什么样的人?
   5、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课文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谈迁是个什么样的人?
    (板书)不向困难屈服自强不息
   2、师:谈迁经过20多年的奋斗,曾经过6次修改,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鸿篇巨制”——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这是何等的伟大啊!你们说说这需要的是什么——齐读(不向困难屈服,自强不息的精神。)
     那么,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讲谈迁不向困难屈服,自强不息?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自学课文第二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段。思考:
    (1)谈迁遇到了怎样的厄运?他又是如何面对这致命的打击的?
    (2)谈迁有着什么样的信念?在逆境中他又是如何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
   2、要求学生边读书,边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3、哪些段落最使你感动,请你多读几遍。
  三、全班讨论、交流。
   1、谈迁遇到了怎样的厄运?理解:家徒四壁。
   2、“书稿被偷”,“下落不明”又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20多年的心血转眼间“化为乌有”。)“化为乌有”什么意思?
   3、为什么说这对任何人都是致命打击?而对于谈迁又是怎样的打击呢?
    (当时的谈迁已是“年近花甲”“体弱多病”的老人了,可见这种打击是何等的惨重!)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4、那么,谈迁又是如何面对这致命的打击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谈谈你的理解。
   5、谈迁有着什么样的信念?在逆境中他又是如何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
    自读课文3自然段,读后全班交流。
    (理解:①为了完成新书稿,为了使新书稿更加完善、准确,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甚至亲自“考察”历史遗迹。他不怕苦(一袭破衫),不怕累(终日奔波)不怕孤单,不怕病(年老体弱)又经过几年的奋斗,新写出一部“明史巨著”。
    理解:②文中又一次运用了数字,“104卷”“500万字”说明谈迁为《国榷》倾注了多少心血啊!
    通过引导学生对重点词的理解,体会谈迁在逆境中不低头,不屈服,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品质。)
   6 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7、“名垂青史”什么意思?为什么谈迁能“名垂青史”?
  四、学习第三段。
1、是啊,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啊!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齐读四自然段。)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解。(人生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信念不被打垮,希望就永远存在。)
3、这段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既是课文的总结,又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六、总结全文。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归纳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板书:           家境贫寒  不向困难屈服
         书稿被偷  坚定信念
         从头撰写  自强不息
         《国榷》  名垂青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9-29 23: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