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90|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优秀论文:备出味儿来,才能教出味儿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07: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有一段精彩的话:“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王安石的这番话,是他涉远探险的感悟,但给我们钻研教材也带来启示。在语文这个无边际的风景区,不知有多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在等待着我们。“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教课的“出奇”是和备课的“入深”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只要备课中肯于“深入”,不被困难和困惑所挡,思路就会豁然打开,就会在教课中出现不尽的“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当我们真正品到精妙处、探得精要处时,就会有心怦然一动,眼睛一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就会有与作者“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愉悦。



当我研读一篇篇课文时,常常为作者的理性与深刻所吸引,也为他们的灵性和独特动容,从中得到享受与陶冶。



首先教师要实现与文本的真正对话。精于梳理文本,真正理解文本的精义,理解独特的理路和话语风格。



读书是在读文化,备课也是在走进文化,理解文化,享受文化。



会喝茶的人,会品茶,茶越品越有味,越喝越香。备课何尝不是这样。一篇课文要读出味来,品出味来,才好设计教法。其实,就我的体会来讲,当课文嚼到心里的时候,“法”也随之生于心中。



老舍先生的《草原》语言优美,韵味悠远。备这篇课文,我不知道读了多少遍,几乎能够背诵下来。读到最后,只剩下四个字在头脑中清晰地立起来:美景深情。这就是初步备出感觉,品出味道了。头脑中展开两幅连绵的画卷:一幅是美丽的自然风光。你看,草原上天高气爽,一碧千里,草茂羊肥,辽阔柔美。多美!美在何处?美在境界。天、地、物组成一种境界。草原特有的天,草原特有的地,草原特有的物,它们组成草原特有的境界。进入境界了,感悟境界了,才会产生“高歌”一曲、“低吟”一首的冲动,才会有“舒服”、“愉快”的感受。另一幅是美好的蒙汉友情。你看,盛装迎接,盛情款待,盛大场面。只有对待最敬重的人、最亲的人,才会有“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的场面,才会有“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再举杯,再回敬”的情景,才会有“小伙子表演”、“姑娘们表演”的盛况。读到此,我感觉似乎和作者的心贴近了一些。再读,两幅画融合到一起,景中有人,人在景中,处处是景,又处处是情。当我读懂了课文的内涵,品出了课文的韵味,理解了作者的心,教法的雏形已经出来了。



学习第一段:



初读,走进草原。多彩的草原,读出色彩,读出形态,读出动感。



再读,感受草原。诗意的草原,景色如诗,情感如诗,语言也如诗。



学生自选语言点,比赛读精彩。如: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三读,赞美草原。



学习第二段:



采用的方法:文线与情线结合,入手于事,落点于情。



采取的方式:创设情境,学生做随队小记者,汇报所见、所闻、所感。



盛装迎接,盛情款待,盛大场面,哪个场面、哪个情景给你的印象最深?感受相同的学生结成一组,读议结合。



最后是两个回读:一是回读全文。教师引读重点句段,将景与人、景与情融为一体。二是回读课题。教师引读重点句段后,充满感情地说:这就是蒙古族人民,这就是养育了这个可爱民族的──学生同声读题。



再如我教《怀念母亲》,正是在深备中自己读进去了,读懂了,动情了,才在讲课中引领学生入了境,动了情,受到了感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07:28:00 | 只看该作者
《跳水》叙述了一个生动有趣而略带惊险的故事。猴子戏弄孩子,孩子追猴子而走上最高的横木,陷入绝境。船长当机立断,命令孩子跳水。为了激趣、悟理(体会事物在联系中发展,在发展中变化)和训练概括能力,我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法设计板书:







(四)备作业



课后作业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要凭借。它一般是紧扣年级要求、单元读写训练重点和课文的重点、难点来设计的。比如思考题侧重提示基本功训练的重点、课文的难点,启发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练习题则侧重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备作业我做到“三个清楚”、“两个注重”、“两个指导”、“两个注意”、“一个知道”。



三个清楚:一弄清楚作业的训练意图,训练目的。二弄清楚作业在内容上的广度与深度。比如答题,需要回答出几个方面内容,回答到什么程度。三弄清楚作业的格式要求。



两个注重:注重留“以少胜多”的作业,注重留能力含金量高的作业。



两个指导:备如何指导作业中的难点;备如何指导后进生。



两个注意:注意将作业中的有关思考与练习题有机地纳入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与以前同类作业比较异同,使作业发挥巩固、发展学生技能的作用,避免简单机械地重复练习。



一个知道:知道学生完成作业大体需要的时间,注意分量适当,使学生的课业负担在适度范围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07:27:00 | 只看该作者
(二)备教具



教具的使用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有一个怎么使用怎么用好的问题。不乏有这样的现象:有的由于对使用的教具不熟悉,上课时手忙脚乱,既影响了课堂气氛,又耽误时间。有的由于摆放位置不当,学生过早地看见,待使用时,失去了应有的效果,或用完随意一放,牵扯分散了学生继续学习其他内容的注意力。有的演示时间过短,学生还没有来得及看清楚是怎么回事就收了起来,学生感到不满足,影响了学习情绪;或演示时间过长,无意地占去不少学习时间等。总之,教具应用得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材,激发学习兴趣,反之,则影响学习效果。



我在备课时,也认真地备好教具:一是熟练掌握所用教具,尤其是电化教具、多媒体软件,对操作程序、使用方法要了然于心,做到操纵自如;二是制定好教具的使用时机和演示的时间;三是安排好教具摆放的位置。比如使用投影教具时,把距离、画面大小、清晰度反复调整,直到取得最佳效果。



备教具中,我特别注意对电化教育手段运用的设计。因为如何运用电教手段,不仅有其技术性,更有其艺术性。如果说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那么电教就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电教对教学而言,既有依附性、归属性,服务于教学;又有其个性、特性,作用于教学。从教学效果上看,用与不用电教手段是不一样的,用得好与用得不好也大不一样。运用电教手段不能图热闹,走形式,凑节目。电教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目的是要引起学生对教材的良好反映,而最佳的刺激作用则是对不同的对象作不同的安排、设计。



运用电教手段要从教学内容出发,与教学任务的确定、教学程序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完美组合,融为一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此,运用电教手段也需要讲求科学性,进行最佳设计,与其他教学媒体优化组合。



要做到和谐统一,整体优化,就要从整体教学着眼,从具体环节着手,从教学效果着想。



首先考虑电教媒体要解决什么问题,完成什么教学任务,使之有针对性、目的性、实用性。其次,研究怎样使用,考虑时机、时间、方式、用量,做到方式合情,时间合理,时机适当,用量适度。



方式合情:不论是采用录音、录像,还是幻灯、投影,所发出的信息都应符合教材内容的特定情境。



时间合理:演示时间不能过短,那样学生来不及看清是怎么一回事,产生不满足感;时间也不能过长,那样会无意地占去学习时间。



时机适当:对帮助学生理解文字教材,应是“雪中送炭”而不是“画蛇添足”,是“及时雨”而不是“马后炮”。



用量适度:电教在教学过程中应起辅助作用,不能喧宾夺主。在讲读课里,不适度地大量采用电教手段,其一造成主次不分,使学生不把注意力集中在主要的本质东西上,却分散在次要的现象和事实上;其二造成只看不想,影响学生充分动脑思考分析问题;其三造成只看不读,占用了学生认真读书、深入理解的时间。



(三)备板书



板书是教案内容的浓缩,是将精心构思的教学思路外化为直观形式,展现在黑板上。好的板书应具有符合“这一篇”的独特个性;具有符合学生思维、心理特点和学习实际的针对性;具有启发性功能,能带给学生思想上的启迪、视觉上的美感。



板书设计应力求简洁、新颖,书写要工整,布局要美观。



《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记叙了红军长征中夺取泸定桥这一艰险悲壮的战斗。在“飞”的阶段,红军要抢时间和增援的敌人斗;“夺”的阶段要攻天险和夺桥的敌人斗。急行军异常艰苦,夺桥更艰巨:一难在天险(桥险、水险、城险);二难在敌人恶毒(把木板抽掉用水阻挡;放大火烧桥,用火阻挡);三难在红军经过240里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已非常疲劳,但英勇的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夺取了最后的胜利。



为了突出红军的大无畏精神,我这样设计了板书:







飞      夺     泸定桥──北上抗日

(抢时间) (攻天险)

|      |     天险

难      更难    敌恶

|      |     疲劳

勇      更勇       ──奔赴前线







有的课文是按照总起、分述的写作方法,来安排段落层次的,且首尾呼应。为了启发学生理清文络,并学习其写作方法,我设计板书时注意显示结构特色。例:







林  海



|总述  悦耳的名字  亲切  舒服

首|    岭──多

尾|分述  林──绿

呼|    花──美

应|联想  兴国安邦   亲切  舒服







有的板书重在揭示文章的思路。



《黄河象》是采用倒叙的手法叙述的。我抓住表现黄河象化石形成和发现过程的一些关键词语,用线型图来体现文章的思路:

黄 河 象



样子 — 假想来历 —变化—发掘



热 渴 陷







有的板书既要展示课文的主要内容,也要揭示课文的中心思想,可以设计成文道结合式。如:







小 珊 迪



旅馆前  卖火柴  换钱未归──穷苦



旅馆前  被轧伤  派弟还钱──诚实



珊迪家 悲惨死去  挂念弟弟──善良







《桃花心木》一文,以树的生长规律作喻,说明做人的道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我这样设计板书:







桃花心木(借物喻人)



树──  不确定──人



学找水源      经受考验



拼命扎根      独立自主



(成树)      (成长)







《十里长街送总理》以“灵车”为文线,以“哀思”为情线,深切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敬爱的周总理敬而送、送而悲的思想感情。板书设计为:







十里长街 送 总理



悲     爱



等灵车   心焦急



迎灵车   心欲碎



送灵车   心相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07:27:00 | 只看该作者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是写作方法上的问题,有的是词语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问题,还有的是涉及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些也是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看来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是认真的,初步有了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如果只读书不动脑筋想,是提不出这些“为什么”的。我鼓励学生问题提得好,并希望他们通过仔细的阅读,深入的思考,自己解答这些问题。



由让学生提出问题,到要求学生自己解答问题,对学生的要求提高了。能提出问题,不一定能解答问题。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一个层面,而解答问题,是高一层次的思维活动。他要经过分析、比较、推理、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最后作出判断,得出结论。这样对教师的要求也提高了。学生思维活动的不断深化,要靠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既要设计好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提问,也要设计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提问。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能力。



设计提问,我还注意做到:一个问题要有目的性、针对性;一组问题,要有条理性、连贯性;全课问题,要有整体性、逻辑性。



其三,设计好承上启下的“过渡语”。



如果说每个课堂教学环节是一颗珠子,那么,教学过渡语就是串联珠子的线。过渡语要根据课文的内容、风格、体裁来设计。叙述事件的课文,可以顺着事件的发展来过渡。写人的文章可以循着人物的活动、性格特点、思想品质来过渡。写景的课文,可以设计导游语式的过渡语。



其四,设计好点拨解惑的“讲解语”。



启发式并不是不要讲解,当讲处教师必须要讲,不讲则是教师的失职。适当的必要的讲解,也是启发思维、发展能力的重要方法。讲解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1)讲解可以激发情感。



在教学《别了,我爱的中国》时,板书课题后,我有这样一段讲解语:“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作者遭到国民党政府的迫害,不得不离开祖国,远游欧洲。他在途中写下了《离别》,《别了,我爱的中国》是其中的第一部分。”



这段讲解语,交代了作者离别祖国的时代背景和原因,有助于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爱祖国为什么还要离开祖国”,也为正确理解“我真是个罪人”作了必要的铺垫。



当学生理解体会“暂别了,暂别了,在各方面斗争着的勇士们,我不久将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到你们当中来!”这句作者的内心表白时,我又讲道:“今日的离去,就是为了明日的归来。作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29年4月,作者就回到祖国,投身到革命斗争中。不忍离去的惜别,已转为奋勇向前的壮别。”



这段讲解揭示了作者高尚的行为,由离别说到回归,两段解说相互呼应,使学生对作者献身祖国、报效祖国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有了更深的体会,并从中受到感染。



(2)讲解可以激活思维。



《月光曲》这篇课文讲述了贝多芬创作著名钢琴曲《月光曲》的传说。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两首曲子,第一首曲子是他在门外听了兄妹俩的谈话,了解到姑娘虽然贫穷,却如此喜爱音乐,深受感动,走进去亲自为她弹奏的。贝多芬弹完第一首曲子后,听到盲姑娘的赞美,为遇到知音而非常激动,于是又弹了第二首曲子,就是即兴创作的《月光曲》。理解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思想感情,是重点,也是难点。



在教学这部分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比较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弹得熟,感情深。



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





您是贝多芬先生吧?



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另一方面,联系我国古代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配以讲解:





伯牙弹琴,弹到描写高山的曲调时,听琴的子期就说:“好啊!巍峨如泰山!”弹到描写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好啊!洋洋如江河!”一曲弹完,俞伯牙说:“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啊。”



讲解后,我启发学生:“贝多芬听到盲姑娘的赞扬,会怎样想?”学生们说:贝多芬会想,“这位姑娘不但爱音乐,而且懂音乐,从琴声中能认出我,真是难得的知音,我应该再为她弹一首曲子。”



这段讲解铺垫一个台阶,启发了学生思维,将理解引向新的高度。



其五,设计好画龙点睛的“总结语”。



教学过程中,当教学进行到某一阶段,要把学习的体会、知识的要点,及时地进行归纳梳理。要把感性的、零碎的知识,整理归纳成为带有规律性的知识,就要进行必要的概括;当问题讨论到一定程度,需要集中、明确一些正确的理解认识,就应有必要的小结。这种概括和总结,有助于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训练。教师不但要指导好学生进行概括总结,更要认真备好自己的概括总结语,成为训练学生语言的示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07:27:00 | 只看该作者
其一,设计好激情诱趣的“入课语”。



好的入课语能一下子“抓住”学生,调动起学生的情绪,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的方法不能千篇一律,多次重复的东西,学生会产生厌烦心理。要为不同的课文设计不同的入课语。



以情见长的课文,可以情入课。



《麻雀》是一篇赞扬感人至深的母爱的课文,为了使学生一上课就能动情入境,我这样设计了导入新课的环节:我先板书了课文里的生字词“拯救”。理解了词语字面意思后,请学生听我讲一个小故事,边听边想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在音乐的伴奏下,我有感情地朗诵,同时配上图画,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音乐、图画、朗读共同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听觉,在他们内心掀起情感的波澜。他们被作品表现的伟大的母爱感动了,立刻喜爱上这个故事。这时,我才揭示课题:这个感人的故事选入了我们的课本,题目叫《麻雀》。课,就在这样良好的情绪状态下开始了。



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课文,可以趣入课。



讲《雨》这篇课文时,我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一上课,我对学生说:“我说个谜语,你们猜猜是什么。”学生一听猜谜语,情绪立刻活跃起来。我说到:“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话音刚落,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是雨!”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雨”字。我接着问: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雨呢?学生说了很多:暴风雨、雷雨、毛毛细雨、瓢泼大雨、沥沥小雨、春雨、秋雨……我说:“一个小朋友把他看到的一场雨生动地描述出来,你们看看他描述的是哪个季节的雨,又是一场什么样的雨呢?”由此把学生领入了课文的意境里。



再如,《谁也不能少》这篇课文,是引导学生懂得团结协作很重要,树立与人合作的意识。我特意找了一些蕴涵着团结协作之意的字和格言来建构入课环节,使学生不知不觉进入一个情境里,从知识的本身而不是从空洞的说教中来初步感知团结的重要。



有一定的难度,能引发探索之趣的课文,可以疑入课。



我在讲《珊瑚》一课时,考虑到大多数学生对这个由生活在浅海里的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聚集而成的东西没有见过,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来导入新课:一上课,我手里举着珊瑚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如我所料,多数学生愣住了,不知是什么。有几个学生举起手来,我叫其中的一个学生回答,说是珊瑚。我接着问:这个珊瑚的形状像什么?学生回答:像树枝。我告诉学生,珊瑚的形状和颜色是多种多样的,这是其中的一种。然后我请前边的学生上前摸一摸,把触摸的感觉告诉大家。摸的四位同学都说很硬,使劲摸还有点扎手呢!这时我启发学生:刚才大家看了珊瑚,用手摸一摸很坚硬,你们还想知道珊瑚什么呢?学生纷纷举手说,想知道珊瑚都有什么颜色和形状,它为什么这么硬,它是怎样形成的,等等。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正是这课教材所要讲授的重点内容,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和积极求知的愿望,也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



还有解题入课、介绍时代背景入课等方法。



其二,设计好启发思维的“设问语”。



按照新课标的精神,设问、练习要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少而精并不等于简单,而是要抓准切入点,具有启发性。少而精也不等于单调。设问也应有丰富的内涵,要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起来,使其不仅具有启发思维、引导探究的功能,也包含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情感、引领学生入情入境的作用。



一个问题的提出,要求问题本身能够成为问题,不是伪问题、假问题;不是简单地从课文中寻找出答案,缺乏探究的启示性。



设问需要精心制作。设问的精当源于对教材的精心钻研。首先教师要真正走进文本,透彻地理解文本。再根据文本自身的特点来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更好地与文本对话。如果解读文本不到位,设问就容易出现简单粗糙的问题。简单粗糙表现为:一是形式单一。比如每篇课文都问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读了课文,我们从文中受到什么启示。二是问题大而空,学生很难把握。如结合课文,说说你对天赋和勤奋的理解。三是问题脱离文本的特点,设问随意。经过精心设计的问题,质量就会比较高。



设问的目标取向要全面。设问不仅要重思想内容和人生感悟,亦要重培养语感,丰富语言的积累。每次备好教案,我都要对设问进行检索:



全课共设计了多少个问题,直接指向课文内容和对课文内容延伸的约占多少;朗读、默读、背诵约占多少;引导欣赏领悟品味句意,感悟句子约占多少。教学取向是否符合新课标中引导学生欣赏感悟语言的要求。



设问要有亲和性。教师要努力实现文本与学生间的一种亲和,要使学习内容切入学生的生活当中,要充分调动儿童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和想象世界,要展现精美的文字、文学、文化,唤出文本中鲜活的典范人生,给儿童以激励、感召。对儿童生活,提供健康的指导,开启儿童的心智。



教学中问题的提出,教师都应是以朋友的口气,用商量的语气提出,体现亲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比如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方面,教师不是生硬地给予指令,而是引导学生在感悟作品情感的基础上,练习朗读。又如引导学生阅读思考时,老师用学习伙伴的口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



我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注意做到四个“有利于”和“五要”。



四个有利于: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有利于促使学生认真读书,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求得之。



五要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



一要创造问题的情境,提出富于思考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人的思维活动常常是由问题引起的,课堂提问要能够启发学生发现问题。



二要围绕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设问。教学中,不要一分析起课文来,每句话都提问,从第一句问到最后一句。繁杂琐碎的提问,会减少学生读书和思考的机会。提问要少而精,覆盖的阅读面要大,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要广。多提有助于理解本质意义的问题,少提直述表面意思的问题。例如《麻雀》一课,在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时,是这样写的:“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蓬起了全身的羽毛,样子很难看,绝望地尖叫着。”这一段文字是教学的重点,它体现了母爱子深于爱自己的中心思想。它也是教学上的难点,比喻句的内涵学生不易理解。我紧扣重难点,设计了三个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问题:(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石头落地?(2)按理说,小鸟飞下来是很轻快的,为什么像石头落地呢?(3)为什么说,像石头似的落在地上,而不说“掉”在地上呢?引导学生从老麻雀不畏强暴的行为中体会母爱的思想感情。



三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设计有一定难度、深度的问题。问题过易,学生不用思考,脱口而出,时间长了,学生就感到索然无味,不爱回答问题;若问题过难,学生感到深不可测,久而久之,就畏惧回答问题。这些都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问题有一定难度,让学生动一番脑筋,深入读书,深入思考,才能求得答案,从中体验钻研的乐趣。当学生的思维在“爬坡”中感到困惑时,教师可以用辅助性的问题给以点拨。



四要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适时提出难易不同的问题。初读课文阶段,提问要比较浅显。如课文写谁?什么事?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等。细读、精读阶段,设计的提问就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涵的思想感情。如词句的含义及所表达的感情,段篇的内在联系等。在概括总结阶段,提问要能够把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如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件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等。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理解课文,领会文意,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



五要善于提出促使学生自己解疑、答疑的问题。学习《麻雀》一课时,学生提出了十几个问题。



例如,课文里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使老麻雀从高高的树上飞下来保护小麻雀,这强大的力量是什么力量?



课文里用了两次“呆”字,是不是重复?



“风猛烈地摇着路旁的白桦树”这句话与主要内容没关系,为什么要写上?



课文开始说“老麻雀绝望地尖叫”,后来为什么又说发出“嘶哑的声音”?



作者怎么知道猎狗可能没有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07:27:00 | 只看该作者
怎样备好一课书呢?我的做法是“一个定准”、“三个理清”。



一个定准,就是定准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是学科总的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是一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制定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既要依纲据本,又要以教和学是否能保证和促进学生身心获得主动的、生动的、活泼的发展为标准,不仅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还要发展良好个性,培养健全人格。教学目标应该有: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德育渗透和情感陶冶目标。在确定具体教学目标时,要明了学生已掌握了哪些,哪些是模糊的,哪些还没有掌握,要从使学生掌握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角度去定目标。我认为树立目标意识,更深的意义是:我们教师不光要笔下有教学目标,脑中还要有课程目标,心中更要有教育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



三个理清,即理清作者写作思路,理清学生学习思路,理清教师教学思路。



首先,理清作者写作思路,就是领会文章的立意,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重点,了解写作特点。我采用“四读”的方法来备课文。



一是通读。主要是疏通文字,正音正字,读准每个字音,读顺每个句子。同时体会文章立意,看看作者通过语言文字表达什么观点,说明什么道理或抒发什么感情。



二是朗读。主要是体会文章内在的感情。朗读不仅是学生的事,对于教师也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首先能正确地朗读所讲授的课文。朗读的过程中,需要分析句子的含义、词语的意义、标点的使用;需要把握节奏的快慢、语调的高低、语音的轻重、语气的变化,而这些都是作者情感的综合表现。为什么要这么读,而不能那么读?边朗读,边分析,边推敲,边揣摩,才能准确地深入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



三是细读。逐节仔细阅读,理清成文思路。边阅读边列出各小段的要点。然后进行分析归纳,把同一内容的要点合并,这样文章的段落层次就理清楚了。在此基础上,理解作者这样安排结构的方法,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还是空间的转换,或是时间的推移,从中体会布局谋篇的妙处。



四是精读。就是在文章的重点处、难点处、关键处深入品味。弄懂课文写的什么,怎样表达的,为什么这样表达。从语言到内容,再从内容到语言,反复体会。



在备课的过程中随时记下不解之处,查找资料和工具书,然后将自己备课所得与教学参考书对照,看看哪些地方人家有,我没有考虑到,取长补短。



其次,理清学生学习思路。我通过一了解、二预测、三研究来备学生的学习思路。学生在预习本上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或与课文有不同看法的问题,我收上来进行统计分析:哪些问题带有普遍性,哪些是个别问题,哪些有探讨的价值,哪些问题是读书不认真或受阅读能力的制约造成的,哪些能触及事物的本质,比较深刻,哪些停留在表面,哪些问题属于理解内容的,哪些问题涉及表达方法的,哪些需要教师讲解的,哪些需要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的,哪些需要扶一扶、帮一帮的。



预测是根据教材重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力,预先估测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在哪里,疑惑点在哪里,哪里容易吸收、理解,哪里容易出枝杈,哪里可以深化,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有哪些困难,采取什么态度。进而制定出学生答对了怎么办,答错了怎么办,答得有对有错怎么办的应对办法。



备学生学习思路,很重要的一点,要研究学生如何去学。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如何掌握会学的方法和技能,包括熟知学习过程,运用方法,克服学习中的障碍。学生在学习中有了问题,不能等待教师给答案。教师要启发、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使他们不但能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还能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最后,理清教师教学思路。备课中教师自己弄懂的理解的问题,不一定完全教给学生,自己要心中有数。需要让学生理解掌握的,要考虑如何变自己的理解为学生的理解,设计好启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一步步程序、一个个环节。讲授的知识不是杂乱无章地“撒”给学生,填鸭式地“灌”给学生,而要有顺序、有条理地输出知识的信息,让教学活动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尤其是阅读教学,不能把课文讲散讲碎,讲成一大片。要纵向有条“线”,横着出“画面”。这需要设计好两个思路,一个是教学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大思路,另一个是各部分、各阶段教学的小思路。备课还要备读法,编写好读书活动的脚本。



(三)钻研学生



作战讲“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教学也如此。教师不仅要精通教材,知道自己教些什么,也要深知学生,了解学生需要什么。研究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掌握学生的知、难、疑、错、趣。知:学生已经会的是什么,现有的认知水平是怎样的。难:学生学习中感到困难的地方是什么。疑:学习中疑惑不解的地方是哪里。错:学生错误的概念是什么,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哪里。趣:学生感兴趣的地方是什么,没有兴趣的地方是什么。



钻研学生,就是研究怎么让学生爱学、会学。



(四)钻研教法



优化改革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教育界有句名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钻研教法,就是研究教与学的策略,研究如何构建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探索的教学结构和过程。



钻研教法,从“教”而言,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善做主导,表现为“四有”、“四导”、“两优”。



四有:有情──爱本职、爱本科、爱学生;



有功──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有技──方法巧、手段活;



有形──教容亲切、教态民主、教风严谨。



四导:导思、导学、导趣、导法(方法、规律)。



两优:一优化教学过程──做到要求实、训练活、设问精、方法新;二优化教学结构──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从“学”而言,就是培养学生会做主体。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思想集中地学,能思维活跃地学,能思路清楚地学;会质疑发问,会读书思考,会与人合作学习,会创造学习方法。



研究教法就是考虑如何把教材的知识、学生的认知、教师的教学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二、“四备”



一节课中,教师需要讲解、提问,需要用直观教具配合教学,需要将学习中的重点、要点写在黑板上,需要布置练习内容,都要做到“四备”:备语言──说什么,怎么说;备板书──写什么,怎么写;备教具──用什么,怎么用;备作业──练什么,怎么练。



(一)备语言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出的任何知识信息,对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作出反应评价,都离不开应用语言。当问则问,当讲则讲,该概括时要概括,该小结时要小结。教学时,教学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精练,富于感情色彩,儿童就乐于接受,就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我精心地备好五种语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07:26: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段,写平时鸟的欢乐生活,表达作者爱鸟美、赞鸟多的情感。作者从天上、地上、湖里这三个方面写鸟多、鸟美。天空飞的色彩多──红的、蓝的、白的、花的;湖里游的种类多──斑头大雁、燕鸥、环嘴鹬、黑颈鹤、天鹅、凤头潜鸭,“一百多种”;地上的鸟巢鸟蛋多;还有数量多──“一群群”、“十万多只”;姿态多──飞的、走的、游的;这么多鸟相处十分融洽。这三个方面是不能拆散的。



第二段,重点写“鸟岛保卫战”。爱鸟心齐,赞鸟智勇。从防守、回击、反击这三个层次表现。它们团结一心:大雁放哨,“所有鸟纷纷起飞迎敌”:斑头雁用翅膀和身体组成一道铜墙铁壁;鸬鹳群奋起回击;鱼鸥带领群鸟发起冲锋。它们智勇双全。你看,黑鹰凶恶,猛烈俯冲,冲击群鸟;黑鹰狡猾,“忽地”一只“俯冲”,“另一只却从那一边向地面冲击”。而鸟以勇敢对凶恶:大雁“迎着黑鹰冲”;斑头雁“用翅膀和身体挡”;群鸟“发起冲锋”“围住”。鸟儿多么无畏。以机智对狡猾:黑鹰“高高盘旋”──群鸟“低飞”;黑鹰“俯冲”──鸟“挡住”;黑鹰从侧面冲击──鸟“回击”,“时而上、时而下、时而疏、时而密,叫着、啄着”。战术多么灵活。



这段话里角色多,场面复杂,过程细致,有战斗的起因、战斗的经过、战斗的结果。教学时不能拆成一句一句地讲读,要使学生在头脑里形成立体的画面。



不讲散,就要做到意境不散,要抓住“凝聚点”──内容的凝聚点,情感的凝聚点。以抓“凝聚点”来辐射读,带动读,要阅读面大,思维空间广。



第一段通过抓“眼花缭乱”来整合读。怎么抓?不能以词解词,要联系生活经验来理解。启发学生“你有过眼花缭乱的感觉吗?是在什么情况下?”“登上鸟岛为什么让人眼花缭乱?”引出鸟多。由鸟多再引出鸟的种类多、数量多、姿态多、颜色多,而这些“多”,是由“一群群”、“一幅幅”、“满岛”、“各种各样”、“几乎没有我们插足的空地”、“100多种”、“天上飞的是鸟”、“地上跑的是鸟”、“湖里游的是鸟”来具体体现的。如何不因“多”而碎,不因“多”而散呢?那就要不仅仅是抽象出几个概括的词语,而要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每个“多”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含义。这些“多”组合起来,才会令人眼花缭乱,才使人感到“神奇”。这样理解认识了,我就围绕着“眼花缭乱”引导学生来读书、想象,在“眼花缭乱”中体会“多”,在“多”中感悟“神奇”。



第二段以“鸟岛保卫战”为线来整体读。把知战因、理战事、抓战术、晓战果、明战理这五个小目标整合为三个问题:(1)初读。什么原因发生了这场战斗,战斗的结果怎样?(2)细读。鸟儿们用什么办法打败黑鹰的?(3)深读。为什么弱小的鸟儿能打败强大的黑鹰?采用对比读、分角色读、分层次读和重点句子反复读的方法,使学生从“鸟岛保卫战”中感受到鸟岛令人惊异的奇妙的“神奇”。



我体会,语文备出味儿来,才能教出味儿来。







【附】



我的“四研四备”



上好课,首要的是备好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课备得充分、周密,上课的信心就足;课备得深入、细致,课上得就有深度;备课下的功夫深,课堂上的办法就多,上课才能游刃有余,遇“险”不惊,随机应变,驾驭课堂,得心应手。



就教学而言,我们教师应该把主要精力用到备好课、上好课上,而不是用到留作业、判作业上。上课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的准备。不备课或没充分备好课,与认真精细地备课,其反映出的课堂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如果,课备得不好,那么,自己的教学水平就决定了学生的学科水平。因此,教师在备课上是应该,也必须肯下功夫、肯用力气。



常言道:“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常流水。”这“水”从何而来?很大部分是从备课中获得。如果说教师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而备课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我体会,备课也是不断丰富教学经验的一个必要途径。



备课不是只为教书,不能只备“知识点”。要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以培养学生健康身心、健全人格为目标的质量观,以培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的教学观的指导下来备课。



备课也不能只孤立地备每一节课,而应该从全局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部分、从面到点,进行认真充分的准备。



我的做法是:“四研四备”。



“四研”即钻研大纲、钻研教材、钻研学生、钻研教法。



“四备”即备语言、备教具、备板书、备作业。



一、“四研”



(一)钻研教学大纲(现在是课程标准)



备课首先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教师备课的总指导和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钻研大纲就是要领会本学科教学的指导思想,了解总的教学目的、任务,明确教学法上的要求。



每学期开学前的备课,我都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先是通读,了解大纲对学科教学的总的目的要求,理解内容、精神,有个整体认识。再是细读,深入体会大纲对所授年级的具体要求,并把它抄写在备课笔记本的扉页上,以便随时对照大纲的要求自查教学活动和检验教学质量。我还认真阅读大纲对相邻年级段的要求,分析所授年级与相邻年级之间在教学内容、要求上的联系点和不同点,以及各自在整体教学中的地位、作用。这样对学生在各年级、各年段知识能力方面的前后衔接,能够心中有数。



(二)钻研教材



课本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凭借。我采用由“面”到“点”的方法钻研教材。先是备全套教材,然后备全册教材,再备一组,最后备一课。做到“三个熟悉”、“三个了解”,即熟悉所教学科教学的总要求、总内容,了解所教学科教材纵横相交的训练网络和整体的结构体系;熟悉所教年段的教学内容、要求、重点,了解年段教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作用;熟悉所授年级的教学内容、要求、重点,了解它在学科体系和年段教学中的地位、作用。比如教低年级,要了解低年级应在听说读写等方面为中、高年级初步打好哪些基础。教中年级,要了解如何巩固低年级学到的知识、技能,如何为高年级的学习过渡、铺垫。教高年级,要知道如何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能力,达到小学阶段的教学要求,为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只有精通全部教材,才能真正搞好所教年级的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



1.备全册



备全册,目的是理解教材编排意图,理清训练网络。我从思想教育、双基训练、能力培养三大块作全盘分析,列出一览表,横向体现德、知、能三者的“面”,纵向显示德、知、能三者训练的“线”。



比如,思想教育方面,统计出全册教材对学生进行哪些思想教育,教育的“度”有哪些层次。双基训练分为阅读和写作两方面,分析统计出训练的内容、形式及要求。阅读方面又分为字、词、句、段、篇、听、说、朗读、背诵、默写、标点、查字典、修辞、逻辑、答题等门类。各类下面再分细项。如字一类里又分为难字、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字、易错字等。词一类,按词的结构分为动宾、偏正、动补,按词的种类分为叠词、象声词、成语以及反义词、近义词等词语。段,按照常见的结构形式,归纳为总分段式、因果段式、顺承段式、并列段式、转折段式、概括与具体段式等。答题分为回答是什么,回答怎么样,回答哪几方面,回答为什么,理解句子含义,体会句子思想感情等。写作方面,我按习作的题目范围、体裁、要求进行统计分析。能力和习惯培养方面,分为智力和非智力两方面来分析,所做的分类分项,都不是人为地去编,而是依据教材提供的训练形式进行分析统计。列好一览表后,横看,可以掌握全册教材的知识总量;纵看,可以把握能力培养的“序”。同一种知识或技能在全册中出现了几次,每次练习的形式及要求有什么不同。一种技能哪课是渗透,哪课是明明白白地教,以后又如何使其巩固、熟练。我还在这张表上标上重点、难点、新授等标记。



这样备全册,虽然费时、费力,但都是很必要和有益的。教者能胸中有全局,掌握全面情况,居高临下地进行教学。既知每节课的重点,也知全册教材的重点,全册的知识在头脑中系统起来、条理起来,不是一盘散沙,而是立在心中的一棵“知识树”。不然,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



2.备一组



现行的教材,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系统,以训练项目为核心,组成一个个训练组,体现训练过程,加强能力培养。每一训练组的结构基本相同。这一组教材对全册而言,它是一个部分,对一课而言,它又是一个整体。因此在钻研全册书的基础上,我还进一步钻研每一组教材。在钻研一组教材上,我采用“上挂下联”的方法。



上挂,就是联系全册教材去找其位置,弄明白它在全册中的地位、作用。做到“三个明白”:一明白它应完成全册教材中哪些训练项目,培养学生哪些技能,应训练的主要技能是什么;二明白知识技能应掌握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要求;三明白它与其他各组之间的内在联系。



下联,即一组课文之间在文道上的共性是什么,每篇课文的特点是什么,听说读写训练的侧重点是什么。承担训练点的重点课文与其他课文是什么关系,如何相互配合,实行训练的整体优化。



3.备一课



如果说钻研大纲,钻研全册教材,心中有了这学期的教学蓝图、教学框架,那么这每一课书就是这座“教学大楼上的一砖一瓦”。要保证这座“教学大楼”的质量,这垒砖砌瓦工作就要一丝不苟。因此,对每一课书要备得精细、缜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0 19: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