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10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26 11:09: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已建立了物体会发出声音的概念,这一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后面两课集中探讨声音的两个基本属性---音量、音高的重要知识基础。本节课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归纳概括能力起到很好的作用。

学情分析

绝大部分的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大部分的学生对科学课的实验操作较感兴趣,可是只愿意动手做实验,不想仔细观察,只停留在观察实验所发生的一些表面现象,不愿深入思考所产生的原因。大部分学生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对他人的见解作出反应。然而,当我们观察一个发声物体时,我们常常看不到这个物体在振动,这是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实验由个别到一般地归纳物体发声的共同特征。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它物体来观察不易观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归纳概括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26 11:09: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8-26 11:11 编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            谈话导入
二、探究问题
1、指导学生观察物体(鼓、钢尺、皮筋等)振动发声现象。
(1)师讲明要注意观察的地方。(2)分组实验(每小组实验两种或三种物体)。 (3)汇报实验结果。2、指导学生归纳振动发声的规律。(1)讨论问题。(2)教师小结。根据以上的实验和分析,我们推想声音可能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还要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3、教师演示;利用音叉,水槽验证振动发声的规律。4、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各种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一、引导学生广泛提一些问题,让学生涉及到为什么会有声音或声音是怎样产生等问题。
二、教师巡视了解各组实验情况,适当点拨,并了解部分实验小组得出的答案。



一、学生讲关于声音的知识会与课题所研究的问题无关。
二、1、学生过度兴奋,只顾观察表面现象,不作深入思考,有的答得对,有的答非所问等。
二、2 、学生启而不发,答非所问,或说不出关键词“振动”。

二、3、大部分的学生能仔细观察,及时 发现,一部分学生只是看热闹。

一、了解学生关于声音的前概念,将学生引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课题。
二、1、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实验者,参与者,自主探索,提高动手能力。能发现一些物体在发声时,有什么相同的现象。

二、2、让学生利用“求同法”推想出声音可能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逐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二、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加深学生对“声音是物体振动发出来的”概念的理解。

板书设计

声音怎样产生
实验—假设(物体振动)--验证—确定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教师制作一个评价表(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此表共分为三大方面一、评价项目;二、科学探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探究其评价内容包括实验的材料准备;动手实践的积极性;同学间的合作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评价内容包括:重视科学证据;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敢于动手实践、大胆创新。相应
评价内容的等级(A、B、C)包括自评、小组评、教师评、总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8-26 11:10:08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这节课总体效果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课改提倡用教材,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我在理解教材编者设计的意图基础上,从学生学情出发,在自主探究方面稍作降低难度的教学设计,比如,把教材的第一部分,学生使用什么方法能使物体发出声音,改变为指导学生观察物体振动发声时的现象。这样动手操作符

合小学生好动的特点,吸引小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有意识的教学活动中,在操作中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感知强烈,形成的表象也最深刻。此外,我注意把握提问时机,把问题提在教学的关键处和学生新知识的重难点处,使学生从疑生趣,以疑激思。避免了像“满堂灌”那样的沉静场面。然而在教学设计的落实过程中,也出现一些小问题。比如,有一些小组在进行分组实验时,只乐于动手玩,无心仔细观察,不善于发现。我只好伺机耐心诱导。如果我重新上“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课题的话,我新的想法是这样的: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用观察、实验、讨论等几种教学方法。把一个班分为四个大组,每四人组成一个实验小组,每个大组发给一组相同的实验材料。教学过程如下:一、了解学生前概念。二、分组实验。三、每个大组派一个实验小组四个人到讲台前让一人代表发言,其余适时评价补充。四、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00:4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