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58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品《游山西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8 07: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文苑小学 程俊红



  
教学语文多年,尤其喜欢古诗的备课与教学研究。下面我以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游山西村》一课为例,谈谈我对古诗备课与教学的一点体会和做法。



对于古诗的备课与教学,我一直以为应该通过对教材文本的学习,要达到熟诗、熟人、熟作品的目的。



一、深刻挖掘诗的内涵,做到“熟诗”



所谓熟诗,就是研读文本。要很好地理解所学古诗的内涵,体会诗的意境,了解诗的写作艺术,理解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



就本诗来讲,通过学习理解每句诗的诗意和内涵,还要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老师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本课来讲,一些教参和老师的教学在解释诗句时,一般是这样理解的:



诗的前两句写不要笑话农人田家的腊月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后两句写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阴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除了了解这些相关资料以外,我对学习这首诗还有自己的见解,在这里借助《备课之窗》这个栏目与大家分享。



第一,关于第一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中的“笑”字,一般解释为“笑话”。但本人却认为这样理解有偏颇。我曾经在绍兴小住过,也有亲戚是地道的绍兴人,与他们谈起时我知道在绍兴“笑话”是指“在意、在乎”的意思,而北方的“笑话”含有“嘲笑、耻笑”之意。如果把“笑”理解为北方的“笑话”,就是客人嘲笑农家招待不好,如果这样的话,这位“客人”的德行就有问题了,我想这不是作者的本意。因此第一句的理解应该是“不要在意农人……”更为确切。



第二,关于第一句中的“腊酒浑”的理解,我也有自己的想法。按字面解释,教学参考资料提供的答案没有错。但如果只按“腊月的酒浑浊不清”来解释“腊酒浑”就太肤浅了。如果让学生真正理解农人为什么拿出“浑浊不清”的“腊酒”来招待客人,就涉及绍兴酿酒的习惯和酒的知识了。



所谓“腊酒”,就是腊月酿的酒,在这里腊酒更是指当年腊月酿的新酒,而在酒中上等的好酒得是陈年老酿。可农人一年一年没有剩余的酒存放那么久,也没有钱出去买陈酒,只好拿出新酒招待客人。这不是说他们舍不得,是因为那年的收成不好,是“歉收年”,所以,只能拿出自己酿的新酒招待客人了。



而新酒由于没有来得及很好地沉淀,所以还是“浑”的。但这个“浑”不是劣质的意思,更没有贬义。这句诗也是对农人招待客人时倾其所有、淳朴憨厚的真实写照。



第三,关于“丰年留客足鸡豚”一句。从字面上看好像很容易,许多参考资料都没有作重点分析,我却认为这里需要分析的东西很多。



首先,关于“丰年”,我认为是因为有了上一句内含的“歉收年”的意思,才会有这句的“丰收年”来对应。农人为什么会拿“腊酒”招待客人呢,其实是因为他们那年的收成不好,也就是“歉收年”,所以拿不出更好的酒来招待客人了,而到了“丰收年”他们会倾其所有,把家里的鸡鸭鱼肉等,只要有的东西,都拿出来招待客人。理解到这层含义,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丰年”的意思,也更能体会农家的淳朴热情。



其次,是“留客”的“留”字大有文章。一般家里来客人有两种情况:一是客人自己要来,二是主人邀请来做客。主人是主动还是被动招待客人在热情上应该是有区别的。所以作者陆游在这一句诗里没有用“待客”,而是用“留客”,更突显主人招待客人的热情了。



从写作艺术的角度讲,这个“留”字应该是作者仔细推敲的结果。突出了诗人用词之恰当,这也是学生该学习的方面之一,教师在教学预设时应该注意此点。



第四,对于“山重水复疑无路”一句的“山重水复”的理解,如果结合对作者的了解来理解也许会更到位。陆游本是绍兴人,而绍兴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绍兴从地理上讲70%是水,由于有这个地理特点,所以陆游才用了“山重水复”一词,如果陆游的家乡在北方,估计就不会是“山重水复”了。这是陆游家乡特点的真实再现,更是陆游仔细观察的结果,也是学生应该注意的写作方法。教师在备课时要关注此环节的设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8 07:26: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五,本诗原诗为: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对此本人不再赘述,可以作为拓展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学习。



有了以上对文本内容的研读理解,我想在教学这首诗时,我们会让学生对古诗有更深切地理解,并更加热爱我们祖国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



二、深入了解作者的生活,做到“熟人”



所谓熟人,就是要通过一首诗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这首诗作者的情况。因为作者的文学作品大多与其生活经历、当时的心境等有很大关系,了解作者是在什么境况下创作的,对正确、深刻地理解本诗会有很大的帮助。此外通过一首诗的学习了解一个作者,对学习这个作者其他的作品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对于“陆游”来讲,我们可以找到很多资料对他进行了解。但对于学习本诗来讲他的出生地是个很重要的信息(前面已谈过,不再赘述)。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此诗写于孝宗乾道三年(1167),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为极力赞助张浚北伐,被投降派劾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归故里。诗人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于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未能忘情国事。秉国者目光短浅,无深谋长策,然而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否极泰来。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联。



了解以上信息对于理解本诗是有很大帮助的。当然还有更多关于陆游的资料,我们在教学前应该很好地筛选,以帮助我们的教学。



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做到“熟作品”



所谓熟作品,就是熟悉此作者的其他作品。作者的作品一般会分为几类,学生了解作者的作品越多,对诗人的了解越透彻,对其作品的理解会越深刻。“熟作品”还有助于学生对作者或其作品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通过研究古诗,对诗人、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就本诗的作者来讲,陆游是一位创作成果颇丰的诗人。他的诗大致可以分为三期:第一期是从少年到中年(46岁)入蜀以前。这一时期存诗仅二百首左右,作品主要偏于文字形式,尚未得到生活的充实。第二期是入蜀以后,到他64岁罢官东归,前后近二十年,存诗二千四百余首。这一时期是他从军南郑,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的时期,也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第三期是长期蛰居故乡山阴一直到逝世,亦有二十年,现存诗约近六千五百首。



在学习时,我们可以有选择地让学生课外多读读陆游的其他作品,如:《剑门道中遇微雨》《病起书怀》《关山月》《夜泊水村》《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沈园二首》《示儿》;其词《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鹊桥仙》(茅檐人静)《钗头凤》(红酥手)等。



读了这些乃至更多陆游的作品以后,相信学生的收获将是我们不可想象的。



当然,做到这“三熟”的主要学习方法最好是研究性学习,具体操作时需要学生查大量的资料,上课时也需要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地交流。



总之,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我们语文教师个人知识储备的增加,更需要教师们给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引导,打造研究性学习的平台。一首诗歌很简单,然而能否在简单的文字学习中,让学生有更丰厚的收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语文教师的课前准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7 19: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