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95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骨骼、关节和肌肉》公开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23 09:33: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骨骼、关节和肌肉》是教科版四年科学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二课内容。在本课的前面是《身体结构》,学生已经会用系统的眼光看待人体结构组成,认识到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不同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完成的结果。在本课探究中,学生不但会知道骨骼对身体的支撑与保护功能、肌肉的运动功能以及关节的连接功能;还会在不同运动的过程中,体验骨骼、关节和肌肉是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动作的。既对上节课的科学概念进行深化研究,又对后面的有关运动、呼吸、消化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知识铺垫。
    本课使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科学知识的欲望,努力使探究教学发挥其独到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
学情分析
本课采取学生熟悉的“起立、坐下”等生活动作引出探究问题,整个探究过程由浅入深,遵循以人为本的探究教学理念,以发现探究为手段,通过观察、体验使学生在探究骨骼、关节、肌肉作用的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大胆的、合理的作出推理与猜想,反复验证形成正确的科学结论。
在本课探究中,学生不但会知道骨骼对身体的支撑与保护功能、肌肉的运动功能以及关节的连接功能;还会在不同运动的过程中,体验骨骼、关节和肌肉是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动作的有关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自己感觉发现肌肉在运动中的不同变化,来理解肌肉的作用是学生的障碍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出上肢结构形态的观察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上肢结构的知识,能够对照资料完善并纠正自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3、能够将动态的身体活动过程分解为若干动作分别进行细致有目的的观察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独立思考得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2、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及身体在做不同运动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教学难点】
用观察记录的方式记录下每一段学习中对研究议题的想法与思考过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8-23 09:34:41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力求体现课标中提出的理念要求“教师是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学生的亲密伙伴”,注重把握重难点。在对学生进行前测了解学生对骨的认识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亲历探究骨骼、关节和肌肉作用的活动,然后又结合健美图片引导学生体会体育运动重要性。把问题从知识的大背景中抽出来,又有机的放回大背景中去,打破以往点对点的教学方法。
本节课对有关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知识探究采取了比较灵活的处理方法。在引导学生认识骨骼作用时,直接呈现了“骨架模型”帮助学生了解骨骼的支撑保护作用,这一做法虽然直白,但能帮助学生降低对抽象事物的理解难度。在研究肌肉作用时则采用——先观察后感觉最后看解剖图的课件,让学生感知到肌肉的作用及运动时发生的变化。将注重引导学生思维、自主展开探究贯穿于全课。
但在整节课中师生对话较多,引导比例过重,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注意对学生的思维引导要有启发性,注重把握预设目标如期得到生成,使学生真正地学到科学知识、学会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23 09:34: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8-23 09:35 编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现实活动引入












1、“上课。”
2、“同学们好,请坐。“刚才大家完成了“起和坐”的动作,作在这个动作中,你们知道是由身体的哪些部位来完成的吗?”
3、“同学们说出这么多名称,接下来请大家在来做一次这个动作。主要体会有哪些部位来完成这一活动。王子宁你来说。”
4、“子宁同学说的非常好。”

1 “起立,老师好!”


2、生1:大腿。
   生2:肌肉和骨头。
生3:还有关节。




3、生:“我认为这个活动是由大腿的 骨骼,肌肉和关节共同来完成的。”





通过现实活动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 提出问题










1、“刚才大家提到了骨骼,那你能根据经验试着说一说:身体中其他部位的骨骼名称吗?”


2、“胳膊骨常常叫做手臂骨。同学们知道这么多骨骼名称,你们真了不起!骨骼、关节和肌肉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中都有,那它们有什么作用呢?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部好好的讨论一下,然后说给大家听。

1、生1:“肋骨”
生2:“脚趾骨”
生3:“头骨、胸骨。”
生4:“还有胳膊骨”






2、生:小组讨论。










通过提出问题来训练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能力。




(三)猜想

1、“刚才同学们进行认真的讨论,谁来说说骨骼有什么作用?
2、“骨骼的作用可真不少。我们再猜一猜关节有什么作用?”
3、咦,关节有这些作用? “那肌肉呢?

4、“大家对骨骼、肌肉、关节的作用作出了合理猜想,那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还需要用实验来验证。”

1、生1:“我猜骨骼有支撑身体作用。”
生2:“我认为骨骼有保护内脏的作用。”
生3:“我想骨骼有起到力量的作用。”
2、生1:“关节有光滑作用。”
生2:“有连接作用。
3、生:“我认为肌肉是保护骨骼的。”














大胆的、合理的作出推理与猜想












(四)探究 体验

1、师:(出示人体骨架模型)“在验证之前,我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人体骨骼模型。用手摸摸骨骼模型,然后再敲一敲或捏一捏自己的骨骼,体会骨骼的作用。”
2、师:“谁来说一说骨骼的作用?”
3、“说的真好,大家都为你这么出色想象而感到高兴。谁还说?”
4、“好,不要着急,下面我们用活动来验证你的想法,好吗?大家在小组内部先挽起衣袖,尽量的露出胳膊的上臂肌肉,然后用力抓举哑铃,看一看我们胳膊的肌肉怎样?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摸摸胳膊,攥拳屈肘,感觉肌肉是否发生变化?
5、“下面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在活动中的感受。”
6、“那你们能说一说肌肉的作用么?”(观看课件):


1、学生小组观察,并实验。
2、生1:“我发现骨骼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生2:“骨骼有支撑人体的作用,如果没有骨骼人体就是一堆肉”
生:(全体学生)哈哈哈……
3、生:“我还是认为骨骼有起到力量的作用,你看我们每次干活都是骨头在用力。”(挥舞着拳头)
4、学生:小组实践。
5、生1:“我感觉胳膊向上屈肘时,胳膊上面的肌肉鼓起来。伸开胳膊这块又平了。”
生2:“上面的肌肉还很硬,下面的肌肉也跟着动。

6、生:肌肉和活动有关。

以发现探究为手段,通过观察、体验使学生在探究骨骼、关节、肌肉作用的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五)搜集信息


1、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在活动中的发现。” 师:“你说的非常对,肌肉发达的人是非常有力量的,你们看这些人看上去就很有力量。”

2、师(展示课件:举重、健美图片):“我们要想拥有强健有力的肌肉,就必须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只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肌肉更发达、骨骼更粗壮、关节更灵活。”
3、我们做了这么多活动,知道了骨骼和肌肉的作用,那关节在人体中起什么作用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
4、观察的非常细致,说的也非常正确,关节有链接骨骼的作用。

生1:“这次我知道了肌肉与运动有关。”
生2:“老师,刚才我的猜想应该是肌肉起到力量的作用。”













关节有连接骨骼的作用。看人体骨架,关节的头卧进另一块骨的凹槽里。







反复验证形成正确的科学结论

(六)拓展











1、“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科学家们根据人体的骨骼、肌肉、关节制作了很多高科技产品,你能根据今天学到的知识,进行解释吗?”(出示仿生制作的物体课件)(出示投影:吊车、挖掘机、高塔……)
架”
2、“同学们说的非常正确,在现实生活中利用我们人体功能制造的产品还有很多很多,课下请同学们搜集或查阅资料,看一看还有哪些产品是根据人体功能制造。在下次课中把你的收获讲给大家听。”

生1:“万节天线像关节。”
   生2:“吊车像手臂”
   生3:“挖掘机像手掌”
   生4:“高塔像人的骨














通过拓展深化学生的科学素养。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骨骼、关节和肌肉
骨骼
关节
肌肉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本节课主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投入探究科学素养当中。如:“子宁同学说的非常好。”“说的真好,大家都为你这么出色想象而感到高兴。谁还说?”“你说的非常对,肌肉发达的人是非常有力量的,你们看这些人看上去就很有力量。”等语句激起学生学习欲望,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奋起直追的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5 10: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