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学目标 1, 每一个学生能将教材中的所有实验进行熟练地操作,使他们基本上具有一般物理知识的操作能力; 2, 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多各种类型的计算题目,能运用多种途径进行解答; 3, 学生能运用所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得到提高; 4,结合科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构建具有特色的物理课程教学,注意不同学科间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系与渗透,使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思想,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5,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 6,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使学生能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 7,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8, 二(5)、二(6)班学生的人平成绩达70分以上,优秀率达20%,及格率达70%以上;二(7)班学生的人平成绩达40分以上,优秀率达5%,及格率达30%以上 五、具体措施 1、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中拥有满足感及兴奋感。 2、书本为主、实验为辅进行教学,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并将信息技术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 3、以自学探讨为主、讲授为辅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 4、运用实验或实践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等。 5、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并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6、教育学生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养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6、更新评价观念,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教师的不断进步。 7、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8、在“备、教、辅、批”上下功夫,特别是在练习和单元检测上加强辅导。 六、课时安排
周次 |
内 容 |
课时分配(课时) |
备注 |
第一周 |
动员入学、发书 |
3课时 |
|
第二周 |
养成教育、动员入学 |
3课时 |
|
第三周 |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一节 走进神奇 |
3课时 |
|
第四周 |
第二节 探索之路 第三节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3课时 |
|
第五周 |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一节 动与静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
3课时 |
|
第六周 |
国庆节放假 |
3课时 |
国庆节假 |
第七周 |
第三节 快与慢 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
3课时 |
|
第八周 |
复习、本章测试及讲评 |
3课时 |
|
第九周 |
第三章 声的世界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二节 乐音与噪声 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 |
3课时 |
|
第十周 |
半期复习 |
3课时 |
|
第十一周 |
考试及讲评 |
3课时 |
|
第十二周 |
第四章 多彩的光 第一节 光的传播 第二节 光的反射 第三节 光的折射 |
3课时 |
|
第十三周 |
第四节 光的色散
第五节 凸透镜成像复习 |
3课时 |
|
第十四周 |
第六节 眼睛与视力矫正 第七节 神奇的“眼睛”本章测试及讲评 |
3课时 |
|
第十五周 |
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一节 力 第二节 怎样描述力 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
3课时 |
|
第十六周 |
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 第五节 科学探究:摩擦力 |
3课时 |
|
第十七周 |
本章测试及讲评 |
3课时 |
|
第十八周 |
总复习 |
3课时 |
|
第十九周 |
总复习 |
3课时 |
|
第二十周 |
考试,总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