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869|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空中作文教室(初中学生)网络实验班讲座材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07:3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主讲人资料


   
刘德斌:中国民主同盟会盟员。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新闻引路序列作文训练研究课题理论创立人/主持人,国内首倡建设中小学作文教学法学科。在《中国教育学刊》、《应用写作》、《语文教学通讯》等核心期刊发表作文教学论文30多万字。2005年出版《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刘德斌现代中小学作文教学法导论专刊”。创办并主持中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17:03:00 | 只看该作者
◆程度思维的对象仅一个点:数量。



典型运用就是“列数字”这一说明方法: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里面宽76米,深60米,中部高33米,体积达86000立方米。”准确无误。



当然,程度思维有时候不仅仅可以用这种精确的数量来描述。如《扁鹊见蔡桓公》中,描写了蔡桓公四种程度的病情,分别是“汤熨所及”、“针石所及”、“火齐所及”、“骨髓,无奈何”,这四种程度可以视为概数或约数,文章就根据这四种不同程度的病情的发展为线索来展示其病情恶化直到最后“体痛,遂死”的过程。







◆相似思维的对象有五个点:同类相似、异类相似,性质(性格)自相似、空间自相似、时间自相似。



相似思维是形象思维的化身。朱自清先生的《春》中,除了整体构架是以构成思维为主体之外,细微之处,从开篇的“春天的脚步近了”,到“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像小姑娘,像健壮的青年” 一以贯之都是相似思维的运用。



运用这类思维模型的最典型例子就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温矗立的小山。”“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岗。”这是异类相似,相似的点在于“形态”。比拟的修辞手法也是运用相似思维。如拟人:“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招摇是人的动作,但“青荇”在水底的动作与人的招摇的动作是有相似之处的。再如拟物:“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了出来,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飞”是鸟类的动作,但这里宏儿的跑出来的速度与鸟类的飞行的速度是有相似之处的。这是典型的异类相似。象征的修辞手法也是异类相似的典型。如:红色象征喜庆、白色象征哀悼、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等。再如借代:“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因为杨二嫂长得细脚伶仃,故称之为“圆规”。两者之间具有相似之处。



而对于自相似,借代的修辞手法是最典型的运用。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其中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李公朴是其中的一员,他们之间“性格自相似”。



相似思维在构思文章整体时的运用主要是借景抒情,寓情于物。如前面所列举的《白杨礼赞》中,作者通过描写白杨树生长环境、外部形态、内在气质的不平凡,象征了北方农民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民族精神。这实质上就是相似思维。又如前面所列举的《谈骨气》中所列举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分别对应举了一个例子“文天祥拒绝降元”、“贫者不食嗟来之食”、“闻一多宁死不屈”,这种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对应关系也是相似思维。因此,要学好作文,必须在相似思维上下足功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17:02:00 | 只看该作者
熟练地掌握几种思维模型

刘德斌
熟练地掌握几种思维模型

画脑图的方法是运用思维工具对文章“塑形”(赋形思维)过程进行具体形象的外化,它通过各分支的“重复”与“对比”使作文内容丰富化、充分化、深刻化。而要用好这个工具,对文章内容与立意进行深度思考,还有必要掌握一些人类思维的基础模型

四川师范大学马正平教授的最新写作思维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类的思维根据对象来分,是五大类,因果思维、共时思维、历时思维、程度思维、相似思维。我个人认为,这是从哲学层面来研究思维。对于学生作文有着重要意义。这里,我举一些课文及语文知识为例子来简单介绍这些思维模型。

因果思维的对象有四个点:原因、背景、功能(影响)、措施。

科学家竺可桢号召人们《向沙漠进军》,首先介绍了沙漠的危害,这里是对其影响(功能)进行分析与综合;接着介绍了征服的办法,这是运用措施分析与综合;征服的前提条件,包括已有成绩、大有可为,有制度保证,这些其实是讲向沙漠进军的背景。全文是典型的因果思维。




毛泽东同志号召人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首先提出“巩固胜利,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很大的气力”,这就是为什么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是谈其原因,接着分别介绍了当前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谈了革命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这是谈其背景,最后提出务必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务必艰苦奋斗,这两个务必,是谈其措施。




因果思维是逻辑思维的灵魂。因此,议论文的主体主要是运用因果思维。

【考题举例】
生活因变化而精彩
07浙江湖州中考题
成长与成功
07江苏泰州中考题
完美
07四川成都中考题
呼唤
07贵州遵义中考题


共时思维的对象有四个点:类型、构成、层次、尺度。

《爱莲说》中,周敦颐依次谈及爱菊、爱牡丹、爱莲三种人,并依次举出了陶渊明、世人、自己三类代表人物,象征着隐逸者、富贵者、君子者,这里运用的是类型分析与综合;




《中国石拱桥》介绍赵州桥时,作者就是按大拱、小拱、拱圈、外观四个构成部分分别进行介绍的,运用的是构成分析与综合。《故宫博物物》的主体在进行说明时,分成了前朝与内庭两个部分,然后每个部分又细分成若干组成部分。




构成思维是写景文章的基本逻辑思路。朱自清的散文《春》,其实也是按照春中的景物构成来进行思维的:总写山、水、日,分写草、花、风、雨、人。




吴晗的名篇《谈骨气》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句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的三个分论点,也是“骨气”在富贵、贫贱、威武等三种层次的体现。




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中,作者为了介绍白杨树的不平凡,分别从生长环境、外部形态、内在气质三个尺度进行了介绍。




【考题举例】
07江苏苏州中考题
走进____
07内蒙赤峰中考题
兰州的韵味(地名换成家乡)
07甘肃兰州中考题
感谢
07福建宁德中考题


历时思维的对象有两个点:历史、过程。

沈括的《活板》是历时思维的运用典型:先是对活板印刷的历史进行了追溯,指出其是雕板印刷发展而来。在描写活板印刷的的具体用法时,作者是按刻字、排版、印刷、拆板四个制作过程来进行介绍的。




我们常见的记叙文也一般要介绍事件的过程。如《木兰诗》,很明确是按照“代父从军”、“十年征战”、“辞官回乡”三个过程来介绍的,思路十分清晰。《七根火柴》、《故乡》等课文也是这样的典型。《故乡》全文的基本结构就是“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个过程。





【考题举例】
____改变了我
07江苏盐城中考题
我在成长
07江苏宁波中考题
寻找平衡
07浙江绍兴中考题
那一次,我很____
07河南课改实验区中考题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9 08:19:00 | 只看该作者
三、作文示例



[2005湖南省衡阳市中考作文题]



张艺谋来到一个小山村,问当地村民:“你们想不想演电影?谁想,请站出来!”一连问了好几遍,村民都不敢吱声。这个时候,一个长得并不漂亮的女孩站出来:“我想演!”张艺谋让她唱歌,她当场就唱,边唱边扭,村里人都大笑——她唱得实在不怎么好听。然而,张艺谋却选择了她,因为她是唯一一个敢于站出来的人。



她就是魏敏芝,《一个都不能少》的女主角。



这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自信。其实,事业的成功即需要勇气,也需要自信。请以“勇气”或“自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不限,题目自拟。700字左右,诗歌不少于20行。



2.文中不得涉及真实人名、校名,否则扣分。



第一步:展画脑图。通过对记忆中能够体现“自信”的事例进行搜索,逐步定位:学骑自行车的故事。



第二步:通过对所画脑图进行:取舍、详略、先后三个方面的整理,形成作文思维图:








第三步:根据所画思维导图进行写作。第四步进行修改。形成文章如下:



做人,从自信开始



自信是成功的基础,一个人如果没有“我会干”、“我能干好”的自信,就将一事无成。



我小时候学骑自行车的情景,如今还在眼前浮现。



第一次把住自行车的车把子,往前推了一段,却下不了决心一步跨上车。我的心在砰砰直跳,脑子里始终在想,卡倒了怎么办,胳膊、腿碰出血怎么办……爸爸看我不敢上车,从后面为我把住了车子,并鼓励我说,“爸爸为你把好了,不会卡倒的,直视前方,大胆地往前开”。因为后面有了爸爸,我再也不害怕了,坐到车座上我就开始蹬下去了。我虽然看不见在后面的爸爸,还听得见他把着车子跟在后面跑的声音,我很放心,也很开心。开了一会,听不见爸爸跟着跑的声音,我便慌张起来,手忙脚乱,倒下去了。



爸爸看我倒下去,忙跑过来说:“学骑自行车,首先要勇敢,要对自己有信心。你骑得已经很好了,刚开始我虽然跟着你的后面跑,实际上并没有把着你的自行车,只是让你感到一个支撑你的力量。这时你非常稳当地开下去了,而当你听不到我的声音,失去对自己的信心时,却倒下去了。即使没有做好失败了,这也没有关系,重新站起来,勇敢地做下去,肯定有成功的机会。这就说明,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失去信心,连自己能做的事情也做不好,更不要说向困难挑战。学骑自行车是这样,做其他任何事情都是同样的道理。”



听了爸爸的一席话,我感到懂得了很多道理。我鼓起勇气,一步跨上了自行车。这次自行车好象是一个乖孩子,很听我的话,我让它走快就快,让它到哪里,它就到哪里。我第一次尝到了胜利者的喜悦,征服困难的快乐,并且深深地感受到了自信对做事有多么重要。



从那时以后,我常常提醒自己 “我做得到”和“我要去做”。



(作者佚名)



四、特别说明



训练之初,要把精力放在实践4X步骤上,不求写出什么好的作文来,但要把各个步骤的要点牢固掌握。包括写作时要一气呵成,修改时一定要大声地念出声来。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才有可能真正提升写作的水平!



为加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请认真阅读4X教学案例《想像作文》课堂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9 08:19:00 | 只看该作者
从沈建的构思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首先是要将写作的对象进行充分综合,把与写作对象相关的材料“全部”搜罗到一起,有了大量的材料才有可能选出有新意的材料,个性化的材料来。其次是要对这些材料进行“全面”的分析,动笔之前进行布局谋篇,这是作文的准备工作。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这些准备工作其实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许多学生并不重视这些,所以作文水平老是提不上去。有些学生,一拿到题目就动笔,肯定会跑题;或者在没有把所需要的材料罗齐就开始搭文章的架子,当然不会是最佳作文结构与材料。



高尔基在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时说过:“假如一个作家能从二十个到五十个,以至几百个小店铺老板、官吏、工人中每个人的身上,把他们最有代表性的阶级特点,习惯、嗜好、姿势、信仰和谈吐等抽取出来,再把它们综合在一个小店铺老板、官吏、工人的身上,那么这个作家就能用这种手法创造出‘典型’来——而这才是艺术”(《谈谈我怎样学习写作》)。我们写作文时也是这样,4X中,“想”的过程就是把那“二十个至五十个,以至几百个小店铺老板、官吏、工人”摆出来,“选”的过程就是“把他们最有代表性的阶级特点,习惯、嗜好、姿势、信仰和谈吐等抽取出来,再把它们综合在一个小店铺老板、官吏、工人的身上”。通过这两个步骤,你的选材是最典型的,主题是具有高度的,布局谋篇是最优化的,这样的文章才是真正创新的、个性的。



所以,语文新课程标准有句话:“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这些步骤有些是不能颠倒的。



基于此,我设计了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其基本步骤是:想(xiang)-选(xuan)-写(xie)-修(xiu)。



二、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的方法。



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的基本写作步骤是:



◆想(xiang):确定中心词,为中心,发散、连续思维,并画脑图。



◆选(xuan):考虑写作内容:①写与不写,把不写的划去,②详写与略写,分别标上“详”字与“略”字,③先写与后写,依序标上序号。



要求①合题意要求,②正确或合理,③独到而新颖,④利于发挥优势。



◆写(xie):写作过程要一气呵成,不可因其他事情(比如字不会写)而中断思路。



◆修(xiu)。修改是写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整个过程类似搭积木。想(xiang)-选(xuan)-写(xie)-修(xiu)→4X。



4X作文法与其他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作文训练的教学法有着根本的区别:在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中,由于在通过“想”画出脑图过程后加入了一个“选”的过程,所以克服了香港学生所认为的“写作时反而更凌乱(不知道先写哪些内容)”的毛病。至于“脑图成了写作的一种束缚,不必用思维导图写作”一说,就一般的学生来说是做不到的,但对于少部分上等学生来说确实有可能(新加坡的研究结果表明了这一点),但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即便对帮助上等学生思维意义不大(通过后期思维模型的建构还是有帮助的),但对于引导学生遵循正确的作文步骤来说是有好处的(这一点是“4X”法与香港教学研究的根本区别)。新《课程标准》指出:“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强调了“修改”过程的重要性,把作文的整个环节牢牢把握住了。



4X作文的四个步骤应当是作文训练不可以逆的四个步骤。很多学生作文出现问题就是由于某个步骤没有落实到位或者颠倒了秩序。比如,“想”不充分,则学生很难找出新颖、有个性的材料或观点,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千篇一律;“选”不充分,则写出来的文章可能头重脚轻、详略不当,内在的逻辑先后顺序混乱;或者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要如何去“想”,造成没有话可写,脑海里一片空白。



以上这些,只是帮助大家理解4X的具体操作步骤。大家即使不明白其中的原理与好处,也请大胆地去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9 08:18:00 | 只看该作者

基础讲座三:作文的4X步骤



刘德斌



作文的4X步骤



本方法长期坚持可以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一、从一们高考状元的作文经历说起



2001年高考作文试题:



“诚信”被丢掉了,引发你想到了什么?请以“诚信”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是自己的经验、体会、经历,或信念、看法,也可以编寓言、故事。



要求是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当年青海省高考状元沈建回忆了高考作文时构思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审题定位



当时审完题之后,我感觉到这篇文章的背景其实是中国目前普遍缺乏的诚信危机,为了其他那几样东西,不惜抛弃做人的立身之本。象征的是传统道德遭遇物质欲望的巨大冲击,表达的是对这种潮流的担心。所以,一定要密切结合生活实际,而且最好古今中外都有。



第二步:辐射联想



我事后回忆当时想到的东西有:

季羡林老先生帮学生看行李的故事。

浏览云南时的传说。

《岳飞传》中的一首诗。

你母从小的教育。

一位法国留学生的经历。

美国的信用局。

一位哲人的话:“要使一个民族所有人都有信用,那未免过于天真;而若连守信用的人都找不出,那又未免过于堕落。”

尾生的故事:“尾生与女子约,女子三日不至,遇大水,尾生抱柱而死。”

余秋雨先生《道士塔》中的王圆篆。

1999年日本东芝笔记本电脑的事情。



第三步:模式选优



当时,有限的时间内也就想起了那些材料,涌现了几个思路:



1.写成一篇记叙文,叙述几个诚信的故事,把他们连起来。就用日本东芝、季羡林先生、尾生、法国留学生那几个故事。



2.写成一篇议论文,谈诚信的由来,分析诚信的意义,再分析没有诚信的危害,最后谈如何在现在树立诚信。



3.写成一篇散文,夹叙夹议,从古到今,从个人到民族来谈诚信。



比较中发现,第一种思路,大家容易想到,是很安全的思路,但是,沈建并不擅长叙事,恐怕文章会被淹没在大海里,而且事情比较杂乱,也不好说能不能突出中心。



第二种思路,自己比较擅长,因为思路比较清晰,主题集中。所以,应该比第一种好一点,但是,难以出类拔萃,因为议论文毕竟是中学训练最多的,而题目给出的范围比较宽,如果单纯议论恐怕跳不出固有的圈子。



那么,怎么样能在这么宽泛但主题又集中的题目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呢?



看来,最好的方案是第三个。能从古到今地谈,又能写得集中而深刻。



第四步,创新亮点



1.自己想到的比较有文采的地方是一首诗,一句哲人的话,可以考虑摆在开头和结尾。



2.那句话刚好和民族相联系,可以体现这是一个民族的问题,而将意义拓展开。



3.夹叙夹议本身就是散文的形式,所以,形式是新颖的。



4.内容充实,分析全面,逐步深入。尾生的故事,王圆,云南传说是古代的,日本、美国、法国的事情是外国的,季羡林先生的事情是近代的,加上父母从小的教育,刚好可以按照从古到今,从内到外的顺序来写。



这些东西就足够出彩了。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把握住世间诚信这个必须始终贯彻的主题。



于是大致的思路就形成了。当然,最后写的时候还想到了其他一些东西,有的加进来,有的简略了,有的详尽了,不过大体的思路并没有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9 08:18:00 | 只看该作者
三、习作时如何运用想象。



示例:五元钱的故事(文题设计:孔连根)



提示:绝大部分同学都经历过“五元钱的故事”,只不过这五元钱的来源不一样,用法不一样,故事也就不一样,而故事中所蕴含的意义当然也不同。同学们不妨写一写这“五元钱的故事”。可以写你经历过的真实的故事,也可以改造你所经历或者所见闻的某个故事,甚至可以完全凭想象创作出一个新的故事。不论你怎么写,有两个基本要求必须做到:合情合理,真实可信;构思新颖,不落俗套。



1.由五元钱你想到了什么?(画脑图:钱是从哪里来的?最终是怎么用去的?)



2.由“钱是从哪里来的”你想到了什么?(在脑图上票上:捡、积、别人给……)



3.由“捡、积、别人给……”分别又可以想到些什么?(在脑图上标出)



4.同样想出“最终钱是怎样用去的?”并标在脑图上。



5、    以上为你的“五元钱的故事”的前半部分设计了一些问题。其实,当你决定怎样用去这五元钱的时候,以及在用的过程中还会有许多问题,这就需要你们自己去设计了。同学们在构思任何一个故事的时候,都应该像这样为它设计出许多问题来,绝不要只是简单地叙述那个过程。







6.因为钱只有可能有一个来源,所以要对所想象的内容进行选择,在脑图上保留要写进文章的内容,擦去不写进文章的内容。



7.哪里先写?哪里后写?哪里详写?哪里略写?在脑图上标出。







四、小结:由想象可以构成发散性思维和连续性思维。对习作有重要作用。结合脑图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想、选,将会使写文章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五、现场作业:《假如我是……》



1.总结: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四个步骤:想、选、写、修。要求先用脑图进行想、选,然后再进行写,要一气呵成。最后进行修改。



2.示例:以《假如我是小草》为题,写一篇想像作文,要做到内容具体,有一定条理。



①作为小草,你是怎样去绿化、美化城市的?这个问题要大胆地展开想像,把你绿化、美化城市的过程具体地写出来。



②你为什么要做小草?这个问题要从现实入手,把你耳闻目睹的恶劣环境写出来。这两个问题哪一个先写,哪一个后写,要根据内容来定。



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12 04:5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