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讲学稿
十六 大自然的语言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了解本文说明方法,赏析说明文语言的生动优美。
3、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热情和兴趣,激起探索自然奥秘的志趣。
【学习重点】
1.理清说明顺序,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学习难点】
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我们读了文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2.走近作者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撰写物候专著,普及物候知识。《物候学》是竺可桢多年研究物候的结晶。
3.相关资料
名词解释:
物候: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侯的反应。如:植物的开花结实,动物的繁育,始霜解冻等。
农谚:有关农业生产经验的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得经验的概括。
物候学:也称“生物气候学”是研究生物的生命活动现象与季节变化关系的科学。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衰( )( )( )( )翘( )( )( )( )
观( )( )( )( )落( )( )( )( )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草木荣枯 周而复始 风雪载途 形影不离
A.光荣 又 充满 形态
B.茂盛 又 充满 形体
C.光荣 复习 载重 形状
3、填入下文横线处适当的一组词语是( )。
物候________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___________得多。
为了便于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_________是_________的。
A.观测 灵验 观察 必需 B.观测 灵敏 观测 必要
C.观察 灵活 观望 必然
4、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5、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6、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7、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合作探究】
8、本文采用什么说明顺序?有什么好处?
(提示:阅读有困难的大概是第7题。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为了……”“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可以……”“为了……”。这些标志性词语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很有参考价值。)
【精读精练】
(一) 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
9、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二)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 (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 (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 (A.纷纷;B.刷刷;C.簌簌)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去播禾。”这#者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0、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11. 本段语言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哪些词语用得好?
12、解释词语:销声匿迹 翩然
1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
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
1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1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