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161|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展示课《少年闰土》听课感想心得笔记评课记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28 17:32: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少年闰土》评课资料
听了王老师的《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学,感到自己学习到了许多,可以看出教学中江老师着力在将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自己引导,同时也结合本学期的“读写结合”,现在将反思记录如下:
    一、重研读课文,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在“看瓜刺猹”中,江老师就以“读读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为切口,让学生自主研读,以学生研读为主体,探究发现为手段,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在交流中,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谈他感兴趣的地方,以较短的时间在整体上感知了教学内容,凸现少年闰土的形象。

    二、重启发点拨,引领学生理解句子含义。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难免会“碰壁”,教师如果能在关键处一点,学生便会对疑难豁然开窍。“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1)闰土知道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见多识广;(2)写话:当闰土在海边时,我和我的朋友看不见(      )……只看见(       )。就像(井底之蛙)。学生联系上下文,逐渐明白其中之意,体会到了“我”对自己所处地位和生活环境的不满,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之情。

    三、重情境教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江老师注意创设合适的情境,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情景之中与作者、与人物进行情感交流,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雪地捕鸟”这一段落时,她先让学生读一读这一部分的内容,找出描写人物动作的词。然后,只留下这些动词,让学生根据这些动词说一说闰土是怎样捕鸟的。学生经此对这件事有了更深的印象,对人物有了更深的了解、认识。在“看瓜刺猹”阶段,当学生学懂了闰土的机智勇敢,“我”的好奇之极后,江老师出示交谈图,引导对话朗读,在对话中更深地体会了闰土的机智勇敢及“我”对闰土的羡慕和崇拜。尤其在李海燕和黄恩这一组合朗读得很好的时候,即时采访,明确朗读的重点,再分男女生合作朗读。

    四、重课外拓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致。

短短的课堂是不能把“阅读”这一语文课的“命脉”全面灌输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由课堂引发开去,让他们带着对知识的渴求去想象、去阅读更多的文章,从而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并学会阅读。江老师在课堂最后出示中年闰土的形象,让学生想象他们30年后见面的场景,激起了学生课后去读鲁迅名篇《故乡》的兴致。

    设计是美好的,实施却总是有遗憾的,本课也是如此。最大的缺憾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完全调动起来,部分学生对于上课没有关注。在写话阶段,则是重在描写海边美景,而缺失了对拾贝过程的想象,和这种快乐的体会。可能是因为在研读时候突出了这是一个(   )的闰土,而没有强调做这件事如何快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7-28 17:36:32 | 只看该作者
《少年闰土》听课感受

——龙爪树小学  于虹霞

今天听了两位老师的《少年闰土》的第1、2课时,有一些感受,现在详细记录。

对于第一课时的把握,要遵循“学生自读——扫清生字障碍——整体感知,梳理线索——进行质疑”的环节。这也是在初读一篇课文的时候,必需要做的几个步骤,尊重学生读书的第一感受。我觉得现在的语文教学是十分注意以部分感知、加小标题来训练学生的概括与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这部分的训练方法我还需要进行理论的认知提升,并且在课堂教学上进行落实。这也是实现“长文短教”的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对于第二课时,在课堂的前半部分,我听到许多对于朗读的指导。不过这种朗读的指导,不是空泛的语气的指导,而是先问对课文的理解,再进行指导。这样,就把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感悟与外在的表达进行了有机的融合。比如,牛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捕鸟”一部分时,先问:这个方法巧在哪里?再问:你觉得用什么语气朗读更好?学生的朗读从开始的平淡到后面的加重语气,就有了一个层次的提升。当然,有语气朗读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如果能持续坚持下去,必将提升学生整体的朗读水平。

牛老师的课堂上,我感觉到还有一个收获:在选材方面的指导十分到位。这种指导也是“读写结合”的一种形式,可以说是与后面的习作紧密联系的。写作选材要典型,事情的处理要有详有略。不过,我现在想解决的主要问题还是在于人物的描写方法上。如果缺少细节的精彩描写,难忘的事情也会写得平淡;如果能够运用高超的写作技巧,普通的事情也能写出饱含深意。所以,在我下面的学习中,还是要更多地思考描写方法的运用与学生写作的联系,从每一篇课文里让学生习得人物描写方法的一些知识,以此带动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粗浅之见,尚不完善。明确了几个要深入研究的内容,以待后日查找资料提升认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7-28 17:36:13 | 只看该作者
评课  文章通过鲁迅对儿时玩伴的回忆,表达内心对好友闰土的敬慕与怀念之情,也让每一个读者看到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活泼可爱、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视觉的冲击是给学生最直接的认识,当学生看着鲁迅最深印象的一幕(出示图片),自然而然的进入到了月夜下闰土手捏钢叉的勇敢机智的形象。也为学生想进一步认识闰土铺路架桥。新课的学习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二、紧扣中心,重点探究,读中悟情

a)        教师善于捕捉文眼:他们只仅仅相处了一个月的时间,为什么三十年了,闰土给我留下了那么深刻的印象?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准确的质疑帮助学生明确总领全文的主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b)        教师不做知识的传授者。教学中,老师至始至终为我们树立了一位引导者的形象:“你读懂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你能说一说吗?喜欢这部分的同学一起来读一读。”这是老师课堂上说的最多的话,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自主下探究,去感悟闰土的品质。

c)        重视读中悟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师惊心指导学生朗读“啊1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学生的朗读一次比一次精彩,每次的朗读都在学生的心理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闰土知道那么多的希奇的事从而发自内心的感知闰土的见多识广、聪明能干,为后来学习难点句: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埋下伏笔,更好的认识到鲁迅自感眼界狭小,渴望像闰土那种自由、多姿多彩的生活。



三、课后拓展

文本只是为教学提供一个范本,教学也不但只是让学生学懂课文内容而已,想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鲁迅、闰土,认识当时的社会背景,老师引导学生阅读鲁迅的《故乡》。文本的拓宽、课堂的延伸,为学生提供更广阔大的吸取知识的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7-28 17:35:53 | 只看该作者
《少年闰土》听课反思  


《少年闰土》选自伟大作家鲁迅先生的《故乡》。本课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海边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表达了“我”与闰土短暂而真诚的友谊及对他的怀念之情。我在2010年11月17日下午聆听了我校沈军老师执教的《少年闰土》一课,感觉受益非浅。

一、个性体验,积极探究

沈老师围绕“多元感悟人物形象”的探究主题设计教学,开课伊始,抛出问题:“学习了前面几个段落,闰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重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学生根据自己对文字的理解悟出了闰土的能干、生活经验丰富、父亲十分信任他……同时,教师尊重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准,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设计教学,把“你想学到什么知识?你想弄清楚什么问题?”作为整堂课的教学起点,学生在四人一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分析归纳,最后由组长代表发言,提出问题。这些问题虽然有些较肤浅,但这毕竟凝结着学生的集体智慧,体现了积极思考、探究的可贵之处。

二、深情品悟,走进文本

沈老师在引导学生归纳出课文所写的“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四件事后,有详有略地进行了品悟朗读。这是多元感悟人物形象的基础。如从“雪地捕鸟”的动作、语言描写中,学生把体悟到的闰土的见多识广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传达出来;我们跟随学生或激扬或兴奋或小心的语气、语调中走进了惊险刺激的“看瓜刺猹”;在学生一声声或悲哀或无奈或愤怒的“四角的天空”中我们被学生细腻的情感、深情的体悟所折服……而这一切都来源于教师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与朗读,把语言与情感相融合,带领学生走进了文本。本课朗读入情入境,高潮跌起,引人入胜。

三、课后延伸,锦上添花

在课后拓展环节中,沈老师推荐学生课后阅读《故乡》原文。引导学生抓住代表颜色的关键词:“蓝、绿、金黄、紫”等与二十年后文中所提到的“灰、褐色”等词进行对比感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了解人物内心的方法来体会长大后的“我”和闰土的内心活动,然后思考:少时活泼可爱、见多识广、聪明机智的闰土为什么会在中年变成这样一个人?达到了将课内的学习方法用于课外的阅读实践当中,也达到了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本课的亮点还有很多,现不一一赘述。但纵观全课,也有一些地方还需商榷:如课中老师有这样一问:“你喜欢四件事中的哪件?为什么?”教师的问题较浅薄,学生的思考会没有深度与方向,只会根据个人喜好交流,而无法很好地与“感悟人物形象”的主题连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7-28 17:35:26 | 只看该作者
守望语文家园

——从《少年闰土》说起    罗才军

一、为什么教《少年闰土》

   鲁迅先生文品及人品的喜爱,是对浙江绍兴农家孩子童年生活的重温,我本身也是浙江人,和鲁迅先生是老乡,见到这些文字,是如此愉悦,如此亲切,如此独特。

   教鲁迅先生文章大可以轻装上阵,抛开控诉与悲哀,可以把这篇课文落实到它的语言功能和结构特点上。

课文由回忆引起,次写相识,详写相处,语言文字真切婉转。

   这篇文章没有太多控诉,多的是童年的留恋和回忆。教的时候可以将与语文对接的东西吸纳遘。

做为同乡,写的很多东西都很熟悉,容易引起共鸣。选择这篇课文,既有对文章的认同,也有对文章表达风情表达的认同。

二、教什么。

   字词上不很难,难的是文章中有文言言词汇,所以课上花很多时间检查预习,检查了学生的阅读,字词理解和读法。

   进入文本,映入眼帘的是第一自然段,感受到密集的色彩,强烈的视觉冲击,纺织出宁静,辽阔,浩渺的情境,语言魔力之一为“挂”,之二以“其间”开头。

   走进相识,从阅读走进写作,参透了写作方法。

   事件描写极富动感,运用短句,朗读上会加快语速,四件事详略得当,前后粘连,读后有回味之感,我关注的是密不透风语句中的省略号,四个省略号让人回味无穷,唤起自己关于乡村生活的回忆与想像,真正写作是打动心灵的,真正进入精神状态的。

   文章布局一气呵成。

   文章教学中折射出自己语文教学的三个追求:

1、内容人人看得见,从内容中来,得到的是形式,尽量训练学生阅读能力,不仅外化还要内化。

2、作者思有路,遵守作者思路,各类型在教的时候一宁要遵守类型特点。

3、从教课文走向教阅读。

    学生阅读四种能力:提取信息能力、做出解释能力、整体把握能力、做出评价能力。



    罗才军:让孩子多读书,不要忙着让孩子做摘记,会消失自己的语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7-28 17:35:12 | 只看该作者
《少年闰土》听课记录
罗才军:浙江上虞人,上虞市阳光学校语文教师。《小学教学》、《绍兴教育》封面人物。2009年获浙江省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2010年相继获首届华东六省一市教学观摩活动一等奖,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特等奖。至今已应邀到北京、广州、上海等多地执教或讲学30多次,开设省市级观摩课、各类课程培训示范课30多节次,撰写的70多篇教学论文、课例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教学》等杂志。





课题:《少年闰土》

教材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年级:六年级上册



课堂记录:



课前谈话,由学生的校服引到今天要讲的课。

一、引入: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海边的少年,他离我们很遥远,是大文豪鲁迅小时候的玩伴,叫什么——(学生)闰土。

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课文。

三、课件出示(1),指名读。

师:其间是什么意思?(中间)课文里是在谁的中间?(在瓜地的中间)

“带”字现在怎么写?

和学生一起书空“戴”字。

出示(2)),指名读。

师:朗读最重要是不多一字,不少一字。“家景”什么意思?(家世)

出示(3)指名读。

师:“值年”什么意思?(由值日领悟)

出示(4)指名读。

师:仿佛是什么意思?(差不多)

出示(5)指名读。

出示(6)指名读。

出示(7)指名读。——(在读这几句的过程中,教师适时评价、引导,教师课堂语言非常棒。)

出示(8)指名读。

师:“素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从来都不知道)“如许”是什么意思?(像这样的的,如此)

出示(9)指名读。

师:“希”现在怎么写?(希同稀)

(这一部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读和理解词意,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和白话文交替阶段时,文章词句的特点。)

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完成课文纸的第一题,纠正坐姿和书写姿势。

学生交流答案。

回忆——相识——相处——别离

四、              回忆中的闰土。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读第一段。

指名读第一句。

师:当你读这句时,你的头脑里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生:美。

师: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生:碧绿的西瓜地,金黄的圆月。

师:把你看到的朗读出来。

总结:看到在夏夜的宁静。(在问答的过程中适时指导朗读)

生齐读第一句。

指名读第一句,师适时评价引导。

再齐读。

师: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时的闰土,你会选什么?(机灵,机智勇敢,勇猛,眼疾手快)

把自己想到的词批注在这句话的旁边。

师生配合读,读出静的景,动的人。(景人分读)

五、相识中的闰土。

师:找一找,描写初识闰土的句子。

课件出示闰土外貌描写的句子,学生齐读。

师:用一个词来形容此时的闰土,你想到什么?(可爱的,朴实,健康)

从回答中选一个词批注在这句话旁边。

师和生总结:在闰土的外貌描写中没有五官的详细刻画。

课件出示丰子恺的漫画,找出两个大师对人描绘的相同点。(都没有五官的描绘)

总结出:我们描写一个人,不一定非刻画五官,可以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

六、相处中的闰土。

阅读相处片断,用四个字概括都讲了哪些事情。

学生回答交流,师适时引导总结。(课件出示: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瓜地刺猹,沙地跳鱼)

在讲这几件事儿的时候,多次用了什么标点符号?(省略号)

找出每处的省略号。

师:这个时候的闰土用一个词概括。(见多识广,知识丰富)

选一个词备注在旁边。

课件出示(8)(9)学生齐读,师指导读出情不自禁的羡慕,不由自主的感叹。

师: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让你想到一个什么成语?(井底之蛙)

教师再次引导感悟后,指名分句读。

激情引导后齐读(9)

七、忆闰土。

课本打到最后一自然段,学生齐读。

师:看到贝壳和几支好看的鸟毛忆起闰土,课件出示(1)女声读。

    选东西给闰土时,脑中跟出一个少年,课件出示(1)男生读。

    家道中落,遭遇变故,逢到困苦时,他会想起自己的玩伴闰土,课件出示(1)学生齐读。)

    者写这篇文章时,已经过去了30年,当再踏上故土时,母亲说小时候的玩伴闰土要来看你了,作者的头脑中出现这样的一幅画面,课件出示(1)学生再齐读。

八、师总结,结束本节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7-28 17:34:45 | 只看该作者
《少年闰土》评课稿

                               六年组研究课评课稿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描述了一个知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家少年形象.章健文老师在教学《少年闰土》这一课时,抓住两段人物形象,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明白鲁迅对闰土外貌描写的精妙之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用"勾勒法"描写自己的同学,描写要突出人物的特点.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体现"全面"与"综合"新时期讲议教学的一个新理念.语文综合素质是指能适应社会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

沈文老师在教学《少年闰土》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勾勒"的方法来描写人物形象,她让学生练习描写自己的一位同学,要写出特点,请大家猜猜他是谁.这一教学设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他们要描写是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人,是最熟悉的人,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老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将对课堂的动态生成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沈老师在课堂行进过程中,不断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和蔼的表情,胸有成竹的神态感染了学生.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进一步让学生明白,背景描写要与人物形象之间有关系,是为了准确地展现人物的形象.同时,描写时要选择最关键,最主要的特点来突出人物形象.总结方法后,让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小短文,可以选择不修改,部分修改,重写,完成自己的短文.这不仅充分尊重学生的原有认知;还折射出设计者"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在不断解决疑难的过程中,学生到了知识,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在课堂上,让学生趣味盎然地学习知识.



语文是一个例子,如何让学生在对"例子"的研读中习得知识,掌握方法,领悟情感才是最重要的.在《少年闰土》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进行了人物形象描写的实践,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明白了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和重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7 19:5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