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马说》阅读题答案一课一练同步作业课后练习题
【同步训练】
一、基础训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⑴一食( )或尽粟一石 ⑵食( )马者
⑶才美不外见( ) ⑷其真无马邪( )
2、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韩愈, (朝代)文学家,人称韩昌黎。“唐宋八大家”之一,请写出“唐宋八大家”另外七人的姓名。
4、原文填写:
策之不以其道, , 。
5、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怀才不遇的人感慨道:“ ”(用文中句子回答)
6、把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⑵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7、课文最后一段抨击那些 的人。
二、同步解读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8、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9、本文强调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一句是 。
10、第一段中用 的语句形象地描绘了千里马的终身遭遇;第三段的排比句刻画了“食马者” 的形象特点。
11、根据第二段的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12、全文借用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3、本文采用了 的写法,“千里 马”喻指 的人。
14、《马说》的标点符号,是现代人加上的。有人提出:末句应该用问号结束,请你细读原文,揣摩文意,表明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