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8844|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师读书心得:《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读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23 18:2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看了一本《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的书,确实是给我在幼儿教育的一个角开启了一扇窗。这本书里的一个个的问题,一个个的案例,一个个分析都是从教师教育上发生的实例,掌握解决这些问题是每个一线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技能。书中从教师与儿童、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其中在教师与家长这一方面,这本书教会教师如何更好的去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如何跟家长沟通使家园合作更有效。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合作伙伴.教师有责任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任务,以便双方能达成教育共识,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家长工作难做,但是很重要。家长一直以为孩子在幼儿园只是在玩,有的家长自己早上想睡懒觉,便很晚才送孩子来园,不重视幼儿园的教育。教师在有时间跟家长个别交流的同时,还应经常召开家长学校的交流会,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对家长进行教育引导,可以让家长和教师保持一样的教育观念。家长可以亲自参与孩子的活动中去,可以更快的转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观念。每个学期我们都会组织几次亲子类型的活动,以便家长参与到幼儿园孩子的活动中去。

作为从事教育职业的每一个教师,特别是我们幼儿教师,重在研究学校教育的同时,还要研究家庭教育,重视家教指导工作。因此,教师与家长的互动与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将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才能共同把儿童教育工作做好。对我们来说,在双方沟通中怎样善于抓住时机,在随意交谈中如何自然的捕捉到家长的心声。怎样有艺术的向家长宣传、指导保教知识,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如何解决与幼儿家长沟通中存在着的一些困难?我认为应该从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入手,不断提高与家长沟通的方式、途径与技巧。

教师每天与家长接触时间虽然短暂,但三言两语中也能反映出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灵活掌握交谈技巧及说话的艺术。过去,我总认为时间短,与其拐弯抹角,不如直截了当的说。于是有时当着孩子和家长就告状,弄得家长十分尴尬,孩子也害怕。这样,既不利于孩子克服缺点,也不利于家园配合。这本书开启了我一扇窗,成为我学习新技能的一把钥匙。人的一生有很多的窗需要开,既然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要面临很多挑战,需要寻找更多的钥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12:36:14 | 只看该作者
读《为什么美国孩子个个自信?》有感

——胡小婷

何谓自信?自信的意思是自己相信自己。自信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在事业、爱情、工作、等方面,自信都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自信使人充满睿智与希望,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美国的小孩,不管学习好坏、长得丑俊、高矮胖瘦,个个都是趾高气扬、活灵活现的,谁都觉得自己很特别,是个人物,为什么美国孩子个个自信?他们的自信是从何而来呢?

在这里首先要提到一点:尊重是美国教育的核心它比成绩更重要 。

美国的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他们爱孩子,尽情地享受孩子的成长过程,享受孩子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用尊重、鼓励、欣赏、信任的态度对待孩子。美国父母要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也是尊重孩子,相信他们有能力处理自己的事情,给孩子一个表现自我,独立自主的、自食其力的机会。

美国人认为孩子再小也是个独立的个体,要尊重他的想法,给他们自己做主、选择的机会。而中国的许多父母不觉得孩子有什么个人意志:小孩懂什么,当然要听父母的;从生活、学习、工作、甚至到将来的择偶方面,一切的一切都被父母干涉着。没有一点自主的空间,独立更谈不上了,试问这样的人有何自尊所在?

 自信,来自自尊,一个人首先自尊,然后才会自信。自尊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自我价值的肯定,是内在的,只关乎自己的,是外部环境无法撼动的自我认知。美国的父母给予孩子充分的自尊 ,美国的孩子可以大声喊出这么一句话“我的人生我做主”而这又恰恰是我们中国孩子所欠缺的方面。我觉得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孩子这么自信的原因。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也和大人一样有自己的自尊。如果你想你的孩子成为一个有自信的人,那么请你从小就尊重他,给他一个“我的人生我做主”的机会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12:36:09 | 只看该作者
读《为什么美国孩子个个自信?》有感

——胡小婷

何谓自信?自信的意思是自己相信自己。自信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在事业、爱情、工作、等方面,自信都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自信使人充满睿智与希望,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美国的小孩,不管学习好坏、长得丑俊、高矮胖瘦,个个都是趾高气扬、活灵活现的,谁都觉得自己很特别,是个人物,为什么美国孩子个个自信?他们的自信是从何而来呢?

在这里首先要提到一点:尊重是美国教育的核心它比成绩更重要 。

美国的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他们爱孩子,尽情地享受孩子的成长过程,享受孩子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用尊重、鼓励、欣赏、信任的态度对待孩子。美国父母要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也是尊重孩子,相信他们有能力处理自己的事情,给孩子一个表现自我,独立自主的、自食其力的机会。

美国人认为孩子再小也是个独立的个体,要尊重他的想法,给他们自己做主、选择的机会。而中国的许多父母不觉得孩子有什么个人意志:小孩懂什么,当然要听父母的;从生活、学习、工作、甚至到将来的择偶方面,一切的一切都被父母干涉着。没有一点自主的空间,独立更谈不上了,试问这样的人有何自尊所在?

 自信,来自自尊,一个人首先自尊,然后才会自信。自尊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自我价值的肯定,是内在的,只关乎自己的,是外部环境无法撼动的自我认知。美国的父母给予孩子充分的自尊 ,美国的孩子可以大声喊出这么一句话“我的人生我做主”而这又恰恰是我们中国孩子所欠缺的方面。我觉得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孩子这么自信的原因。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也和大人一样有自己的自尊。如果你想你的孩子成为一个有自信的人,那么请你从小就尊重他,给他一个“我的人生我做主”的机会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12:22:24 | 只看该作者
这段时间看了《给孩子自由》这本书,我是被这本书的名字吸引了才看的,看完之后真是受益匪浅,此书是小巫继《让孩子做主》之后推出的新作,重点在于探讨1岁至4岁幼儿早期教育的各个领域。作者根据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自身的实际经历以及咨询案例,详细解读儿童秩序感、道德感、情绪发展、大脑发育及学习过程等话题,在如何培养身心健康、独立智慧的儿童方面,提出了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

说真的,要贯彻小巫的思想也真的是很难,就拿给孩子把便这件事来说吧,我们都很习惯在孩子几个月的时候就开始训练着给孩子把便,但这本书上说,根本不应该给孩子把便。孩子在这个时候是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便的行为的,生理和心理上都没有成熟到这个时期。我们给孩子把便,会给孩子心理上形成很大的阴影,并且对生理方面也不好。实际上给孩子把便,是大人喜欢控制孩子的一个典型标志,而且为了大人的方面与省事。我的女儿已经一岁三个多月了,看此书之前我也是经常给她把便,每次把便时都弄得她哇哇大哭,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惭愧呀。

“给孩子自由”这几个字看似简单,但在中国我们可以真正做到吗?在这样一个大环境里,我们评价孩子的标准往往是:听话不听话,似乎这是第一准则,而事实证明,那些从小太听话的孩子,长大了却都“没出息”了,包括现在的教育,曾经听说过“哪个学校真正搞素质教育,那就真的倒霉了。家长关注的,还是升学率,名牌大学,哪一年毕业班上重点中学的学生多了,立马第二年招生报名翻一番。这真的是很无奈的,不知道是老师在逼孩子,还是家长在逼老师?到最后,受罪的,还是孩子”。

《给孩子自由》第一遍已经看完了,要想真正给孩子自由,我想我们应明白:
   孩子需要按照自身的规律,快乐地成长,
   孩子的任何需求都是有道理的,我们无需强行更正,
   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关注他,了解他,满足他,
   充分满足孩子的需求后,孩子自然会进步,会独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12:22:07 | 只看该作者
《老师,你在干什么?》有感

   《老师,你在干什么?》是《幼儿教育》的一篇文章,主要讲诉了一个老师给孩子分餐时,有个幼儿明知故问:“老师,你在干什么?”,教师作出了消极回答,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文中提出:佳佳明知故问就是想主动与老师攀亲切,获得安全感,教师要用亲切的语气微笑着回答,并让幼儿观察老师在做什么,这样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满足他的情感需要,又有利于培养他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对此我很赞同,而该现象也是我班幼儿的真实写照。每当在剪、画创设主题环境或备课写教案和看书时,就会有幼儿走到我身旁问:“老师,你在干什么?”或“老师,你在干嘛?",我总是温柔地回答:“你说我在干什么呢?”或“我在做······”然后他们说:“你在(写字、画画、看书······)”。

    对此,我庆幸自己从没有听而不答或消极地回答。我也从中意识到要用积极的态度回应幼儿之外,往后要多主动与幼儿互动,如用打招呼、拥抱、微笑和摸摸孩子的头和小脸蛋的表达方式,增进师幼情感,消除不安全感,感受教师对他们的“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12:21:55 | 只看该作者
最近我在《演讲与口才》中看到了一遍《不好听的话》。文中的两个主人公皆是因为不接受不好听的话而导致了失败。面对家人、朋友的批评和忠告,有多少人能心平气和地接受去反省呢?很多人都是跌了跟头后才恍然大悟,才明白能遇到直言批评我们的人是幸运的。六一前夕,在班上排练舞蹈时,孩子们怎么也跳不整齐,这时主班陈老师走过来说:“这个舞蹈动作虽然好看,但对于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一般幼儿舞蹈动作简单,以整齐为主。”当时我听了心里并不认同,只要多跳几遍就会整齐了,结果演出将近,孩子们的动作还是乱的一塌糊涂。没办法,赶紧改了简单点的动作。两天的时间孩子们动作整齐了许多,舞蹈的整体感觉还不错,演出当天还得到很多家长的好评。经过这次教训让我明白:很多人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或者不愿意面对自己的缺点,能遇到一个直言批评我们的人是多么的幸运,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批评你,俗话说:忠言逆耳。不好听的话可以使我们少走很多弯路,我们要学会放下面子,正确对待别人对我们说的那些不好听的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12:21:26 | 只看该作者
读书笔记《读懂孩子的眼睛》读后感
“帮助、肯定、平等、理解、交流、自由”是《读懂孩子眼睛》一文所提倡的六大点,从孩子的眼睛当中透露出不同的信息,做一个善于捕捉孩子信息的老师,从孩子的眼睛打开心灵的窗户。

往往我们读不懂孩子的眼睛,产生一定的偏差,没有很好的走进孩子的内心“我的宝宝,你需呀什么”,短短的一篇文章,让我读懂了应从全方位地区了解孩子的需要,要从细节入手,更好地区发现孩子,读懂孩子,从一个又一个细节出发,让孩子们的心中充满阳光,他们是个有思想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见解,渴望自语,需要帮助,希望肯定,追求平等,更希望得到理解。

读懂孩子,从理解孩子开始,去帮助有需要的孩子,读懂孩子,学会肯定孩子,肯定他们的付出,读懂孩子,给孩子一个平等的平台,在这平台上公平。民主。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拉近孩子心与心的距离。

好书不在多,有一两本足以,好文不在长,有那么一两句好词好句,耐人寻味,找到真理,从这篇短文,我思考了很多,面对孩子,我到底读懂几分?需要的是什么去支撑,渴望得到的是什么样的一种境界,我不由得又陷入了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09: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