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楼主 |
发表于 2012-7-20 20:08:36
|
只看该作者
新学期,我校根据年级和学科划分了大教研组。因此,有机会重温去年教过的课文。
根据教研计划,昨天听了我校冯青玉老师执教的《匆匆》一课。《匆匆》一课作为在小学阶段很少出现的散文,本身就需要孩子们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和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才能有所悟,加上朱自清是大学哲学系毕业生,往往情不自禁地以哲人的眼光观察和思索社会人生问题,本文就表达了“五四”时期找不到出路的青年知识分子共同的时代情绪。因此,题材的特殊、时代的落差造就了这篇课文“难讲”的局面。怎么办?
首先我认为,一定要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经历。
《匆匆》写于1922年3月,时当五四运动落潮之际。朱自清面对令人失望的现实,心情苦闷,念旧、低徊、惋惜和惆怅之情不能自己。但朱自清毕竟是一个狷介自守、认真处世、勤奋踏实的人,虽感伤而并不颓唐,虽彷徨而并不消沉。他在1922年11月7日致俞平伯的信中曾披露了自己矛盾的思绪:“极感到诱惑底力量,颓废底滋味,与现代的懊恼”,“深感时日匆匆到底可惜”,决心“丢去玄言,专崇实际”,实行“刹那主义”。俞平伯曾评论朱自清的“这种意想,是把颓废主义与实际主义合拢来,形成一种有积极意味的刹那主义”,这种刹那观“在行为上却始终是积极的,肯定的,呐喊着的,挣扎着的”(《读〈毁灭〉》)。了解了朱自清写作《匆匆》时的心态,才有助于教师和学生把握作者对光明流逝而触发的独特审美感受。
其次,一定要细读文本,把握重点词句,体悟作者表达方式及用意。
文章运用了诗的托物起兴的开头方法。“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一气呵成的三个排比句,诗意浓郁。以有规律可把握,有踪迹可寻觅,去而复返,失而复得的燕子、杨柳、桃花来借物起兴,反衬匆匆飘逝,无迹无痕的“时光”。紧接着是一连串四个设问,问而不答,但读者稍假思索,却自可得出答案。这种表现方法新颖别致,同时也耐人寻味。从语言风格上看也是飘忽即过,如白马过隙,如匆匆一瞥。这一段说得明白晓畅,去又略带几分朦胧含蓄,开始表现出一种统摄全文的轻灵的意境来。
第二段,紧扣“匆匆”落笔,“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是扪心自问,也自然地开始将“我”融入文中,以“我”的生活为叙写内容了。“八千多日子”是转了半个圈子的记实。作者生于一八九八年,至写作该文的一九二二年,共度过了二十四个春秋,每年365天,共8760天,也正是作者概说的“八千多日子”。“象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是生动的比喻,是为了进一步烘托、渲染“匆匆”的气氛。而结尾的“头涔涔而泪潸潸”作者因岁月流逝,壮志未酬而空虚惆怅的内心世界的敞露。这是感情的表白,却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化意于事,写自己念及光阴虚度时诚惶诚恐的表现。“头涔涔”是极言作者因猛省自己蹉跎岁月,深感愧赧,而额头上汗流如注:“泪潸潸”却是表现作者因光阴虚度,无所成就而泪水纵横。言为心声,形为意表。外貌若此,心情如何自然不言而喻了。这一段言约而事丰,可谓着墨不多儿尽得风流。
第三,联系生活,结合文本,形象感受。
时光的流逝是每一个人都亲身经历的,但可以说大都司空见惯,熟视无睹。怎样才能使人们对此有具体形象的感受呢?于是第三段作者围绕“我”的一天日常生活,从人们都必须亲身经历的琐事入手,浓墨重彩地描绘时光的匆匆流逝。朱自清曾这样说过:“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会有惊异之感。”这一段描写就是他这种创作理论的实践,堪称为精雕细琢,针脚绵密的“加倍”描写。请看“日子从水盆里过去”,“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这些具体且略带夸张的描写已够新颖,“加倍”了,但接下去的描写则更为别致,夸张的意味也更浓了。“伸手遮挽时,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这样的描写的确让人从熟悉的生活中“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而最末的 “我的掩着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更是出神入化之笔了。叹息不过在短暂的几秒钟内,而此间内,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时光却连照面也不打,就仅以轻盈的身影一晃而过。这里夸张的描写加倍用力。而时间转瞬即逝的特点也藉此而神韵全出。朱自清笔下的“时光”正如置放在显微镜下的观察物,经过几百倍乃至上千倍的扩大,至细至微处也清晰可辨,历历在目,这一段是全文最着力的部分,作者为了更加显豁地表现时光的迅忽,描写是步步紧逼,越来越匆匆。一开始,借以表现时光流逝的事物所绵延的时间还比较长,如“早上起来”、“洗手”、“吃饭”、“默默时”,与此相对应的时间的流逝也还不是十分迅疾,而只是“挪移”,“过去”。接下去用以比喻的现象经历的时间更短促,时光的飞逝也更迅捷,由“挪移”、“过去”进为“跨过”、“飞去”、“溜走”,直至最后的“带着影子闪过”。这种步步逼紧,越发匆匆的描写,不仅形象地表明了时光须臾即逝的特点,而且使读者的感受由浅入深,体验由淡渐浓,不由自主地进入作品所创造的意境中去,强烈的“惊异之感”油然而生。
有了这样的前期铺垫,背景介绍,再加上这样的文本细读,深入体会,教师本身就能够抓住文章的主旨、重点、难点。据此,再来预设详尽的教学过程,上课时能够创设情境,引领孩子们潜心研读、抒发感受、感情朗读,学生定会大有收获。
期待下节课更精彩的课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