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666|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展示课《珍珠鸟》听课有感笔记评课稿记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08:06: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珍珠鸟》一课评课稿

                            塘下二小  林宣琴

五年级上册《珍珠鸟》一文,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 冯骥才先生精心结撰的优美散文。这篇散文描写了人鸟相亲的动人历程,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深刻道理,情文并茂,寓理于事,值得我们品味鉴赏。  

而与此同时,《珍珠鸟》又是一篇略读课文。陈老师的教学平实、扎实,基本符合略读课的课型特点,教学较为成功。突出的特点有:

一、 整合教学问题,问题设计提纲挈领,统领全文

     陈老师围绕“‘我’是怎样对待珍珠鸟的,珍珠鸟对我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一问题,让学生找出“我”照料与呵护珍珠鸟及珍珠鸟对“我”的感情发生变化的句子,指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字词、关键句子、关键段落进行学习,顺利地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领悟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特别是其中的一个话题设计“我不管它。”是指“我”不管它——,不管它——,不管它——,引着学生联系上下文来接读。自然而然地学生就体会到,这“不管它”背后隐含着的宽容与关爱,更是作者给予小珍珠鸟的自由,真正的自由。这一话题设计看似简简单单,但却是陈老师的匠心独具。

二、激趣揭题,自然流畅,体察喜爱之情。  

陈老师在上课伊始,直接让学生读课题,再配合优美的语言文字介绍:“它,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后背还生着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让学生说说“珍珠鸟”这一名字的来历,学生非常感兴趣。继而追问,如果此时你有机会亲近它,摸摸它,会是怎么样的感觉?这样的导入顺理成章,更是激起学生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三、延伸课外,拓展视野与思维,领悟美好境界  

在学完了课文以后,陈老师根据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与本课的主旨,巧妙地节选了沈石溪的《保姆蟒》片段,让学生阅读后说说读后的感受。这样,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无论是人与鸟,还是人与蛇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信赖,是创造美好境界的基础。  

四、关注插图,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新课标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大都配有精美的插图,图文结合,图文并茂。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往往对插图视而不见,白白浪费了大好的教学资源。陈老师在教学中关注插图,而且和课文教学有机结合。像“生意葱茏”等词语的理解借助了直观的插图,将抽象的含义形象化、具体化,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听了陈老师的这节课,我忍不住翻看别人的听课记录,看一看其他的老师究竟是怎样上《珍珠鸟》这节课的。虽然我没能看到他们亲临课堂的风采,但从记录上却能看出他们不拘一格的设计思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亮点,就拿陈老师这节课来说,我觉得陈老师抓的重点词语很恰当,话题设计有效,不过缺少朗读,学生体会不深。教师应该更多地倾听学生发言,利用有效的生成资源,顺势引导学生更多地去发现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想象、联想,能够充分感受形象,揣摩作者真挚的情感,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朗读,肯定能做到入情入境、声情并茂,并能准确传达作者的情感和读者独特的体验,打动自己,感染他人,给学生更多发展的空间。

诚然,对于一节课的看法,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仅是自己的一些浅见,加之水平有限,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权当抛砖引玉,敬请批评指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08:10:20 | 只看该作者
读 中 感 悟

——《珍珠鸟》听课札记

     本周,我们学校开展观摩研讨课活动。今天上午第一节课,我听了廖少琴老师给七(1)班学生上的《珍珠鸟》一课。

     廖老师这节课的亮点之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本文作者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撷取几个小片断:

     一、齐读课题

     上课伊始,全班学生齐读课题,读完第一遍,教师问:感情是否有投入?还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请大家用充满关爱的语气再读一遍。



     二、教师有感情朗读引入。

     播放音乐,教师诵读:

     这,是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这里百鸟争鸣,百花齐放,犹如人间的仙境,这里就是澳洲的东部。在这儿,生活着一种小鸟,当地的人称为“锦花鸟”,意为锦上添花。它们色彩艳丽,五颜六色,体态娇小玲珑,叫声细脆;它们生性胆小,常常躲在繁茂的树林里,悄悄探出小脑袋,露出红红的小嘴,一有风吹草动,它们就“吱”地一声,躲进树林里,撒下一路欢歌。这,就是美丽的珍珠鸟。更奇特的是,还有几只从遥远的澳大利亚来到了我们的教室作客,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欣赏。



     (在百鸟争鸣,悠扬婉转的音乐声中;在抑扬顿挫、悦耳动听的诵读声中,我们听得入神,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这里芳草纷霏、鸟声悦耳,让人心中无比舒畅。)

     三、自由朗读

     孩子们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课堂上书声琅琅。





     四、推荐朗读

     学生推荐班里一位朗读最好的同学来读这篇课文。读完后师生进行评价,给予鼓励。



     五、朗读竞赛

     全班四个大组,每个大组推荐一个同学和教师开展朗读比赛。四个小组的同学读完后,老师再读(原本老师是设计是教师先读,可是课堂上第一组的学生提出要由学生先读)。







     六、美句品读推荐

     教师让孩子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把它朗读出来,并用“我喜欢……这句话,是因为……”来说出喜欢的理由。在读中,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优美的句子、词语,体会文章的主题。



     (这一环节所涉及的内容是课堂上临时生成的,因为学生要说哪些句子,是教师无法预知的,教师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应对自如。廖老师在这个环节里如鱼得水,可见她对教材、对学生非常熟悉。)

     (注:这节观摩研讨课没有“打磨”过,完全是原生态的一节课。廖老师上完这节课后,接着给七(2)班学生上《珍珠鸟》这课。)

     廖老师这节课,朗读这些环节设计得很好。一节好的语文课与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是分不开的。诵读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抓好这个环节至关重要。诵读对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提高写作水平都有重要的作用。所谓“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宋朝的朱熹也指出:“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在朗读过程中,多种感官都被调动起来了,这样才能达到理解、记忆、运用的功效。叶圣陶先生也说:“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张志公先生说过:“一篇文章,读出声音来,读出抑扬顿挫来,读出语调神情来,比单用眼睛看,所得的印象要深刻得多,对于文章的思想感情,领会得要透彻得多,从中受到的感染要强得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08:09:50 | 只看该作者
《珍珠鸟》听课心得
听了虞大明老师执教《珍珠鸟》一文,感叹聊天一般自然的课堂学习,聊着聊着,就训练了语言,突破了重点,达成了对文章主旨的领悟。记录其中一段——

通过将描写冯骥才的语言和小珍珠鸟表现的语句对照读,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了:因为有了人对鸟的呵护,所以才有了鸟对人的信赖,所以才能创造出如此美好的境界。继而,大明老师设计了师生合作对话:老师读描写冯骥才的语句,但是已经作了改动,看学生能不能灵活应对。

师:我经常扒开绿蔓瞧它们。

生:我们便不敢伸出小脑袋瞅瞅冯骥才。

师:瞅瞅我。

生:瞅瞅我。

(师生笑)

师:你别瞅自己,瞅瞅我!(指自己)

生:瞅瞅你。

师:对。这只小珍珠鸟不敢伸出脑袋来了,谁还想来应对?我经常扒开绿蔓瞧它们。

生:我便躲进角落里。

师:你看,这只胆小的珍珠鸟躲进了角落里,可真够可怜的。我经常扒开绿蔓瞧它们。

生(慢慢站起,回答不出。)

师:你看,她惊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师:我经常掀开叶片往里看,特别是添食加水时,我总是睁大好奇的眼睛去看它们。

生:我一直躲到角落里用害怕的眼神看着你。

师:她害怕了,她被我吓到了。另一只珍珠鸟,你会怎么样?

生:我便缩成一团。

师:她会缩成一团,诶,不会因为你冷吧?

生:我是害怕的。

师:哦,是害怕,担心。这只珍珠鸟,你呢?

生:我会躲进妈妈的怀抱里。

师:接着来,我见珍珠鸟在房间里,一会儿飞到柜子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我就拿着鸡毛掸子去追赶它们。

(生笑)

师:来,小珍珠鸟们,我拿着鸡毛掸子来追你们。

生:我吓得在屋里飞来飞去。

生:我便扑腾着羽毛还没长满的翅膀,赶快飞回笼子里。

师:还敢出来吗?

生:不敢了。

生:我会惊慌失措,然后飞出窗外,就飞走了。

(大家笑)

师:他逃走了,这叫什么?(指那个学生)这叫——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真聪明!接着,我见珍珠鸟靠近我了,来啄我的笔尖,我不是微微一笑,我是哈哈大笑。

(生笑)

生:珍珠鸟躲到笼子里了。

师:说的是你吧?生点头。

生:我躲到笼子里再也不出来了。

师:所以说,同学们刚才说得太有道理了,只有人——一起说

师生:只有人呵护鸟,鸟才会信赖人,人和鸟之间才会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浅析】

这一对话的设计有情有趣,大明老师将冯骥才呵护珍珠鸟的语言作了改变,高高“拎起”,在对话中将“呵护”推至前台,水到渠成地理解“信赖”,可谓妙趣横生。

1、对话理答中描上轻松底色。

学生说,我们便不敢伸出小脑袋瞅瞅冯骥才。大明老师语言暗示,我现在就是冯骥才,瞅瞅我。孩子没明白,跟着说,瞅瞅我。大家笑了,大明老师不急于纠正,还是暗示:你别瞅自己,瞅瞅我!学生恍然。

这段对话中,师生的脸上总是戴着笑意,时而微笑,时而呵呵地恍然一笑,时而哈哈地开怀大笑。学生们俨然成了一只只活泼的小珍珠鸟,嬉笑着,加着些小小的动作,表达着他们对文章的理解。

大明老师的语言总是那么不疾不徐,像在聊天,却扣住文本,比文本随意,直奔主旨,却化之无痕。

2、对话理答中深入画面行为。

情境对话的内容是人的行为与鸟的行为的对应,大明老师注重了学生描述的珍珠鸟的行为表现,并没有深究语言的华美,描述的生动,只求对应的准确,所以,学生的回答简单干净,只是珍珠鸟怎么样的浅层语言。情境带着思维的宽度,老师又没有在思维的深度(这里的深度指的是语言表达上的具体生动)上有刻意的要求,所以我们看到课堂上学生们对答如流,入情入境,轻松地表达出系列极富画面感的行为。

3、对话理答中实现人境合一。

阅读教学应循着作者的思路,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带来的喜怒哀乐的境界。在这段情境对话中,大明老师注重了人称的变换,学生在交流时进行了角色扮演,第一人称的表述让学生更自然地化身为物,以物自揣,理解便更深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08:09:27 | 只看该作者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珍珠鸟》评课稿
这学期有幸听到了《珍珠鸟》的三堂课。充分感受到了新课程下同课异构的教学研究方法。

 同课异构。意思是同一节的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老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不同内容的课。听课的老师就通过对这三节课的对比,结合他们所取得的效果,找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反思自己上过这节课所经历的过程或没上过的为自己准备上这堂课进行第二次备课。

     《珍珠鸟》是人教版第九册教材中的一篇略读课文。作者冯骥才以细腻亲切的语言,为我们生动地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悉心照料、诚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最后得出本文中心思想: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三位老师对本课的设计,重点都放在了小鸟从害怕人到亲近人的过程。让孩子们体会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主题。其中都安排了小练笔:如:写写你身边的小动物等。

       对略读课文的教学提几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应教会孩子如何阅读。学会阅读,掌握阅读方法,对孩子学习语文是终身受用的。只有掌握阅读的方法,孩子才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会自主阅读,自主学习。

       其次,对于五年级的孩子而言,动动笔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安排学生写感受,写体会,或者针对本课主题进行情感升华,仿写等写作手法,让孩子有一个写的锻炼,对于写作方法的学习,也是孩子的一种能力的培养。重点应放在写什么,怎么写,教师又如何引导孩子去写,才是写作的关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08:09:05 | 只看该作者
《珍珠鸟》听课反思
周二第二节课听了张校长给我们带来的示范课《珍珠鸟》,课在《鸟》这首诗中拉开帷幕,由学生自己说一说喜欢的句子,学生可能也很紧张,被听课的老师给吓到了,不能很大胆的来说自己喜欢的句子,老师打破了僵局,说着自己喜欢的句子。之后,张老师就话锋一转,让学生思考体会被囚禁的痛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运用了大量的资料,诗歌、音乐、影片,当影片播放,学生体会人被囚禁几十年后被释放时,主人公不能接受生活的变化而上吊时,所要让学生体会的都已经很明了了。之后才进入了课文的好词好句的理解。

我听完课,思想触动很大,崔校长说过,是张老师拉开了房镇中心小学课改的序幕。我非常赞同,这节课已经不是我所认识的语文课,已经能抛开课本,而又不离开课本。我也在想美术课应该以怎样的姿态来上呢?从教10年,美术课的结构、知识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来传递给孩子们呢?美术课传递仅仅是美术技法技能、思想感情、还有那些可以改变呢?留给我的思考很多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08:08:45 | 只看该作者
听课随笔:
知道丁均要上课,很高兴。于是带了两样东西来听课,评课:一是眼镜,因为听说他在九里、森森小学,在陆校长、彭校长和其他老师的帮助下进步很快,很高兴。今天就来看看。二是棒子,因为他说要自己独自准备,彭校长觉得他太自负,所以准备了根棒子抽打抽打,免得“冒”掉。
说说这节课,听了这节课,我有这样的几个感受:
1、注意到了锤炼课堂语言。 从开始的导入部分,我听了就很高兴, 因为他已经注意到了教师的课堂语言。 我想, 这一段他是精心设计了的,动过脑筋的。不过, 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又有表述不清的地方, 我想,可能是紧张所至,也可能是准备不足,但我相信,坚持下去,一定会越来越好。我记得我上《荷花》这一节课的时候,精心设计了过渡的语言,但是一上课,就忘得一干二净。 总有个慢慢成长的过程,注意到了,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所得。
2,对于文本的解读。我想,他是非了一番心思的, 也注意到了课后的第四题。整节课的教学也是围绕这道题展开的,这应该是这节课的重点,抓住了。至于具体的实施, 过会再说。
3,注意对学生采用激励性的评价,很好。 但,我想评价可以再实在一些。好,为什么好,好在什么地方,大家借鉴。 不好, 哪儿不好, 怎样改正。 此外,可以引导学生去评价。
4,板书突出了重点,但过于繁琐。
5,课件怎么使用的问题。如何发挥课件的最大功效?如何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6,学生的朗读非常到位, 应该可以看出教者平时的训练结果。 那么,要注意在课堂上如何指导学生的诵读, 如何放大那几个学生的影响, 让全班的朗读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7,课堂提问的语言要再精炼、指向要明确,让学生很清楚自己要干什么。
8,如何整合课文、整合资源,为我所用的问题。
9,如何引导学生解读课文的问题。
10,关于师生的地位。
那么,这节课到底该怎么上呢?我想,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想法,各有巧妙不同。但,大的方向应该是一样的。 张庆老师说要“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这节课的领子在哪儿呢?很显然,就是那句“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我们这节课的教学就应当围绕这句话展开。我觉得要解决这样的三个问题就可以了1,他们创造出了什么样的美好境界?2,我为什么能够获得珍珠鸟的信赖?3,珍珠鸟是怎样一步一步的信赖我的?大的方向定下来了,就好办了。
我想,可以这样进行教学。 开门见山,指读这句话,然后提出问题,创造出了什么样的境界,这就是课文的第6自然段, 然后读。 由此展开教学。这其中有些小的问题, 信赖缘自什么?爱!作者对珍珠鸟是非常喜爱的。从作者行文的字里行间都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可以引导学生找一找,读一读,感受一下。 正是因为有了爱,所以才会产生相互间的信赖。这是多么和谐的画面呀, 多么的让人不可思议,那些词语说明了呢? 如竟然、竟。
课文的第五自然段也是一段非常好的描写,不能忽视。 我们虽然说不要把课文掰得太碎,但也不是说全不讲,该抓的细节一定要抓。 如这一小节中有“再三”一词,我们可以想想,孩子和谁最亲?爸爸妈妈呀。 儿是娘的心头肉,然而, 小珍珠鸟要在父母的再三呼唤中才恋恋不舍的回去,说明了什么?不恰恰说明了它对“我”的感情很深厚吗?
刚才提到切入, 还有你提到的。珍珠鸟是一种胆小的鸟,很胆小。 那也可以由此切入课文。
最后,提到了课堂气氛比较沉闷的问题。我想,这个问题是多方面的,比如孩子们看见有人听课了,紧张,这很正常。 我想,就教者而言,首先是你紧张了, 然后你的紧张会影响学生。怎样不紧张呢?我个人觉得当你完全投入到你的教学中去的时候,你就不会想到什么紧张不紧张了。 你投入了, 你感动了你自己,你才能打动你的学生。
罗里罗唆地说了一大堆,不知道对不对,如有什么不对的或者困扰的,我们继续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08:08:30 | 只看该作者
听课随笔:
昨天我们听了一节课, 《珍珠鸟》,发上来,共大家探讨:

教学设计:

第 二 课 时
一、 设疑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珍珠鸟》,首先请大家用你最充满爱的声音朗读一下课题。
生齐读。
大家悦耳的声音,传递给老师这样一个信息,同学们都是富有爱心、心地善良的孩子,对小鸟一定怀有深深的喜爱之情,上一节课结束时有小朋友说“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一反问句不知道什么意思。好下面我们就来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学习3-7自然段。
二、 精读课文3-7自然段。
1、 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3-6自然,师指导在读的同时要做到做记号的好习惯。
(1) 提问读了课文,在你的印象里,珍珠鸟是怎样一种鸟?可以结合课文中的描写,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回答的过程可从珍珠的外形,习性来谈谈。
(2)淘气、调皮,这是小鸟的天性,就象你们一样。
师:照大家说珍珠鸟是一种胆大的鸟,是这样的吗?师读我把它------一样安全。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鸟怕人。(板书:怕人的鸟)
2、 师:那么原本怕人的鸟,又怎么会胆大起来呢?先看动画,我们一起边读边悟注意从字里行间体会言外之意、体会言中之情,下面听老师读第四自然段 。
3、 师范读,其他人注意听(在听的同时要做记号)把珍珠鸟渐渐亲近我的词语画出来。
4、 让学生说自己所画的词语。
四周 飞来飞去
师同时板书(鸟亲近人起先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竟然落到小桌上
渐渐地
蹦到 喝茶 瞧瞧
啄笔尖
后 来
啄手指
学生谈体会。
再指导朗读,让学生说说应读出什么样的感情?
分组读,指名读,读充分后并指导背诵。
学生看板书当场背诵。
师小结:没有作者的友好,哪来鸟儿的友好?
齐读第4自然段,读得更有感情。
5、 真好!看来,我们同学已经真正读懂了。现在,就这样地自己读第五、六自然段。
提问为什么父母再三呼唤它?简单讨论。
过渡:珍珠鸟和“我”已经成了好朋友了。那么书上还讲了哪些和我亲密接触的事呢?
8、(出示课件)珍珠鸟在我的肩头睡着了这一幅画面,我相信我们都会有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在这幅画面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师生共探讨。
(1) 让学生加一个题目,或用一个词或一句话,你会写上什么?
(2) 如果你就是这只珍珠鸟你会做着怎样的梦呢?说出怎样的梦话呢(板书:鸟信赖人)?
(3) 当学生回答得的富有诗意的时候,老师指导读书,在朗读声中让我们走进这美好的境界。(生情不自禁地有感情的读第六自然段)
(4) 这小家伙睡得这么熟,这么香,这么甜,那它的梦出一定很美,它会梦到什么呢?
(5) 我相信同学们脑海中的梦境是美丽的的,温馨的,把这美好的梦留在心底,用你们的朗读走进这美好的境界,好吗?
生齐读最后一段。要读出反问的语气。
三、总结课文。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在作家冯冀才的书房里目睹了一幅“人鸟相亲”的画卷,现在同学能理解“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是呀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成为美好的人间。
同时出示一组人与动物之间彼此关爱的情景。并播放《爱的奉献》这首歌。

四、如果时间多余安排小练笔:让学生任选一个发挥你的想象力,写一个片断,要写得让人喜爱这些珍珠鸟。怎么想就怎么写?
(1)舒适、安全的巢。
(2)小鸟喝茶。
(3)幸福的“三口之家”
(4)“小鸟的梦”。

教者反思:

珍珠鸟》教后反思
首先感谢梦轩、寒江雪柳、psy对我这堂课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同时也是为了能让我在今后的教学有所提高。由于准备不充分,加上个人能力原因这堂课存在着不少问题,现将问题总结如下:
得:
因此班是我从三年级带上来的,所以对本班学生非常熟悉,平时对学生的读书训练比较重视。几位老师对学生的朗读,以及个别优秀学生的精彩回答作出了肯定。这两点也许是本堂课中最大的亮点了。
失:
(1)对电教手段的使用。本节课设计了两个动画场面,第一个是珍珠鸟在书房活动的情况,也就是对第4自然段的演示,因本段是课文重点内容,是讲珍珠鸟是如何逐步与我亲近的,本来是非常好的动画而我在演示之后,并没有让学生仔细看,然后说说所看到的动画的内容,而是非常机械地直接让学生看,看完后读第4小节,草草了事并没有对图画中内容指导并让学生练习看图说话。这是本节课失败之一。如是这样,电教手段不用也罢。
(2)过渡语、课堂提问、板书的设计。
过渡语是连接课堂衔接的桥梁,如果设计的不合理或者根本没过渡语,就会给人一种莫名其妙,很唐突的感觉。
课堂提问应自己精心设计,尽量根据本班学生能力特点,经常讲不光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当教师提一个问题,如果学生回答起有难度或者根本回答不起来,就会出现冷场,老师急,学生茫然,这就使课堂气氛比较冷。
老师的板书在课堂上也是很重要,如果板书不到位,或过于繁琐,都会影响教学。例如我在本课上板书时就犯了繁琐这个错误。我在第四自然段板书:
四周 飞来飞去
师同时板书(鸟亲近人起先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竟然落到小桌上
渐渐地
蹦到 喝茶 瞧瞧
啄笔尖
后 来
啄手指
老师在上面写得辛苦,而学生在下面没事情做,所以说板书一定要简洁明了。这样才会节约宝贵的时间。同时不是为板书而板书,当学生不能回答出老师想板书内容时,这就牵涉到一个教学机智,由此看来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也非常重要。
(3)课文重点、整体的把握。有位特级教师说:“课文的重点句子就是衣领,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紧紧抓住衣领不放。”我在教这篇课文时没有能抓住最重要的一句话“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是贯穿本课的文眼,一定让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如在教学过程中,大方向都没有把握好,还谈什么教学呢?它就像指南针如果没它的指引,就会在茫茫的大海在迷失方向。特别是在分析课文时,一定要围绕这句话,小珍珠鸟为什么会对我信赖呢?又是怎么逐步亲近我的?文中都有了详细的描写。让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再拎出表示鸟儿活动的词,指导朗读时就要让学生读出这些动词的韵味来。大部学生应能感悟到鸟儿的胆子越来越大,为什么会这样呢,同也也是我对珍珠鸟的喜爱。然后可以直接出示鸟儿在肩头睡着这一美好的画面让学生看图,发挥自己的想象说说会做什么样的美梦。学生再读第6自然段后,学生很容易就感悟出作者发出的呼唤.这样就会水到渠成.然而我在实施过程中没能抓住“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一衣领,导致这堂课上的很不成功失败。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比如心理素质、教学机智等多方面的问题,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完善。这时我感悟到上一堂课不容易,上一堂好课更不容易。再次感谢3位老师的指正。
正所谓:糊涂一时以为得,自以为是必然失!
我的随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7 17:3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