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338|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观摩课《落花生》听课记录心得评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20:37: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7-17 20:39 编辑

《落花生》听课心得体会
  已经不是第一次听《落花生》这一课了,但还是再一次认真地听了陈伟婷老师执教的这一课。陈老师的课很精彩。但这里所说的精彩不是指生动的课件演示,而是来源于陈老师的博学,课堂上的引经据典,娓娓道来。平淡中,让我们看到了课堂背后,陈老师海量的知识储备。
   《落花生》我也教过,备课时,我也会去查阅书籍资料,为上课做好准备。但,我却从未考虑过花生为什么要叫“落花生”,许地山先生对自己所写的《落花生》有多么的钟爱,当年《落花生》发表时引起了怎样的轰动……这些看似与课文毫无关系的话题,在陈老师的口中,都变成了精彩的授课内容。不仅孩子们听着津津有味,就连坐在一旁听课的我,也被深深吸引了。
   “文章不是无情物,文章不是无意言。”有人读《落花生》,仅理解为对花生的赞美,有人却由此悟出做人的道理。同样一篇文章,不同的人来读,读出的味道不同;同一篇课文,授课角度不同,课堂效果也截然不同。《落花生》借物喻理,借由花生交给孩子们做人的道理。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教学中侧重点,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陈老师的课堂,告诉我们:还可以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落花生》中陈老师主要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去独立阅读、分析课文。运用“比较法”去独立阅读课文。这需要老师的指导,交学生去“渔”。
   《落花生》一课朴实无华,重点突出。教材的训练要求是“分清课文的主次”,但真天要“分清”必须掌握方法。陈老师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认识文章的重点,她根据课文的不同情况,采用了三种比较的方法。
1.比较详略抓重点
在课文“种花生”与“过收获节”、“吃花生”与“谈花生” 的比较中,老师引导学生看文章的详略,详者为重点。
2.比较内容抓重点
在“我们谈”与“父亲谈”的内容比较之中,“父亲谈”的内容更加重要,学生通过比较内容,抓住了重点。
3.比较目的抓重点
在“赞花生”和“学花生”两点中,再找出最重要的,用前两个方法显然无济于事了。老师引导学生看文章的写作目的,于是,“学花生——做有用的人”这一最重点便抓住了。

    陈老师的课堂,朴实无华,但在朴实中又透露着精彩,需要我们用心体会。犹如喧哗过后的平静,朴实,却激荡人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20:41:34 | 只看该作者
张老师的课堂上,我感受到的是轻松、真诚。和学生谈话,用的是一颗真诚的心,和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创造一个易于学生表达的环境。
    在课堂上,张老师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真正的问题,随时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真正不理解、有疑惑的问题,教师能够拿出来,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自主解决。教师适时引导,评价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其实都是给了学生很好的引导,让学生体会到“自学”的意义
    对于本课的难点,张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的: “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个“只”字被提炼出来了,讲体面没有错,却不能只讲体面。桃子石榴苹果是只讲体面么?显然不是。那为什么比?因为它们和花生的生长特点截然不同嘛!这才符合对比的特质,才更能体现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依然默默地奉献、默默地给人们带来好处的品质,而并不是在这里贬低桃子、苹果、梨。斟词酌句,引导学生不但学文而且明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20:41:23 | 只看该作者
《落花生》观后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20:40:15 | 只看该作者
     《落花生》听课心得体会
       听了张老师的这节课,我有以下几点收获:
       1、 关于预习的检测 。闯关的检测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孩子们乐于做这样的游戏,体现了孩子们的能力,给他们增加了自信心。 同时也让学生明确了多音字在具体语境中的应用。
       2、 读的指导 。教师的泛读很有感情,强调出了词语重点,给孩子做出了良好的示范,达到了泛读的目的。“居然”体现出喜出望外,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读出惊喜的感情。
      3、 写作的指导 。学生在朗读时发现重点的内容要多写,次要的简写,也就是主次要分明。并结合自己写的作文得出了启示:不平均用力,详略得当。 本文结尾处点明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通过体会对比(花生和苹果、桃子、石榴)的写法,加深了对花生的品格的理解——朴实无华、默默无闻。
       4、 做人的道理 。课后给出了做人的道理,而且孩子们都能理解并能举例说明,孩子们能将本节课学以致用。教师的举例正是本文作者,更说明了作者不仅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20:39:54 | 只看该作者
课前板书:
                                 不炫耀自己
                 落花生{
                 许地山    默默奉献
教学过程:
师: 通过上节课学习,孙老师非常喜欢你们。喜欢你们什么呢?1、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你看刚才有多少同学举手;2、会提问题;3、喜欢你们有自己的思想。这都 是很好的品质,看来孙老师要向你们好好学习。刚才我们看了父亲的一段话,大家说父亲把落花生与苹果、石榴的对比当中,体会出落花生具有什么品质?
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
师:那么父亲仅仅是讲落花生吗?他们就是来吃吃落花生,来讲讲落花生的吗?
生:不是。
师:打开书,看看父亲接下去怎么说的?从落花生又讲到了什么?(范读: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设问:“我”对父亲的话,听懂了没有?)
生:懂了。
生:(读)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师:父亲从落花生讲到做人道德,“我”懂了父亲的话,所以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我”说的话同学们懂了没有,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生:“体面”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师作适当诱导。
生:“体面”是外表好看的意思。
师:“体面”就是外表的意思,那么“讲体面”是什么意思呢?
生:讲究外表。
生:做表面文章。
师:“讲体面”通俗地说就是讲外表,那么我们要不要讲外表。(板书:“讲”)
生:要。
师:要讲外表,我们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九条就要求仪表要整洁。
生:(齐读)只讲体面。(板书“只”)
师:只讲体面,什么意思?
生:只讲究外表,不讲究别的。
师:我们能不能只讲体面?有没有见过只讲体面,不讲别的人?
生:没有。
师:我们见到的都既讲体面,又讲行为的人。那么“我”是怎么说的?
生:(齐读)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师: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人?
生:既讲外表,又要有真才实学,默默奉献的人。
师:“既……又……”用得好
生2:既讲体面,又要对别人有好处的人。
生3:不但要讲外表,而且要有贡献的人。
师:再读“我”的话。
生:(齐读)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师:(引读)“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常常地记在我的心上。”(稍停)读错了吗?
生:应该是“印”在我的心上。
师:记在我们心上不好吗?哪儿不好?
生:记,有时候也会忘记,印,就是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
生2:印,一般是永久的,用记的话每个人都有可能将这些东西忘掉的。
师:永久的。(赞赏地)
生3:记是短暂的,不永久的,印是永远也抹不去的。
师:把最后一段读一读。(读出印得很深的感觉)
生:齐读
师:再读,想一想,怎样体现“深”
师范读,生再读,师评点
师:语速要慢点,注意停顿,才能有味。你从哪儿看出父亲的话陪伴我走过一生的呢?
生:我是从“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看出来的。
生2:我是从“深深印在我的心上”看出来的。
生3:开头写了“落华生”这是许地山的笔名,这说明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了。
师:板书“华”
师:把名字都改了,说明印得很深。
师:同学们,下面孙老师搞一个栏目《实话实说》。怎么搞呢?首先要说真话,说实话,你说当代社会和未来社会你想做落花生这样的人,还是想做苹果、石榴这样的人?为什么?
学生讨论。
师:现在我来了解一下,想做苹果、石榴的举手。我们欢迎他们上台。下面我们进行正方与反方的辩论,做花生的为正方,苹果、石榴为反方。下面四人随意组合,讨论的时候既要热烈也要注意纪律,上面的同学发言,下面的要认真倾听,认真思考,驳倒对方。
分三轮,第一轮:讲各自的好处。
正方先发言
生1:花生的好处是默默无闻,不求虚名,
生2:落花生不求名利,使别人快乐。
生3:做落花生就可以像雷锋一样,默默地奉献。
生4:落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无闻地奉献着。
反方发言。
生1:我们苹果色彩好看,还能吃。
生2:我们有许多营养,水份,价钱也比花生贵。
生3:我们有药用价值。
生4:我们可美容,吃后回味无穷。
师:现在进入第二轮,讲对方缺点。
反方发言
生1:中国生产的水果出口,可没有听说过花生出口。
生2:苹果洗洗就可以吃了。
生3:苹果可连皮一起吃,而花生却不行。
生4:花生与黄瓜一起吃,会中毒。
正方发言
生1:水果上有农药,多吃会中毒。
生2:爬树摘苹果,会掉下来的。
生3:苹果中有蛀虫。
师: 现在进入第三轮。〔现场指导〕(对反方)当代社会我为什么做苹果这样的人?我的理由是什么?如果我不做这样的人呢?我在社会上会怎样?为什么?我做这样的 人又是为什么呢?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会怎么样?(对正方)当代社会我为什么要做落花生这样的人?当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要做落花生这样的人?给1 分钟时间,四人小组讨论。
生讨论。
师:好,现在每一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刚才我们同学发言时是一句话一句话地说,现在老师要求大家要讲一段话。好不好?
生:好。
反方发言
生1:在当代社会每一个人都应该稍微精明一点,如果全部都像落花生一样老实的话,迟早要给人骗的,像我们苹果比起来就稍稍精明一点,不会被欺骗。
生2:在当代社会过于诚恳的人去帮助人,会被人当作骗子误解你,如果稍微精明一点,在处理事情时会想得更周到一些。
生3:如果像花生那样默默无闻的话,就不会被人发现,永远成不了才。
生4:花生你们承认不承认是为人民默默的奉献,那么你们既然默默地为人民奉献,怎么让人民发现呢?那么就要从地里面伸出来,那么在某些处事方面显得比较圆滑一些。
正方发言
生1:可以靠我们的真才实学让别人发现自己。如果当时一看你们是精明的,肯定有时候会拍马屁股对不对?但是,当你们得到学问后,肯定会骄傲,骄傲会使人落后。
生2:如果社会上都是你们这种精明的人,而且只讲体面,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肯定会被社会所淘汰,因为没有真才实学。
生3:当代社会上要凭实力做,像你们只想炫耀自己,那不是豆腐渣吗?
生4:做人应该做一半苹果人,做一半花生人,既不会被淘汰,又会精明一些。
师:(赞赏地)通过辩论,思想发生变化,认识得到提高,还是有可能的。
生:纪晓岚的故事中,纪晓岚打败了和坤,那么纪晓岚是靠什么来打败和坤的?
生:在坐听课的老师,你们到底想做苹果人还是花生人?
听课者:纪晓岚的做法是值得认同的。再如,你们站在那里,高高地挂在那里炫耀自己,而坐着的同学却是默默无闻,同样,你们与他们谁会被大家接受。
生:两者都有可能。
听课者:如果大家都是精明人,大家之间还会有信任吗?
生:大概没有了吧。
听课者:那么大家之间都不信任,社会还会进步吗?
生:不会。(不服地)
邀请的老师下台,学生归位。
师: 照理说讨论到现在,孙老师应该给大家一个答复。但今天,孙老师不给大家答复,到底该做什么样的人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问问你父母亲,希望大家搞一次社会 调查,各行各业选一个代表去问一问,也希望大家把这个问题带到中学、大学,以至一生中去思考,相信你们最后会给孙老师一个满意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20:39:27 | 只看该作者
   有效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深入挖掘人文内涵

                  ——《落花生》听课有感

                                                                                            蓝木木

   《落花生》是篇老文章,我一直认为此文是“应时”而出名。直到昨天听张玉栋老师执教这一课,我才汗颜自己太过肤浅。先把零星的体会记录下来,以便作进一步思考。
    许多亮点:
    1、首尾呼应。开课从作者笔名的寓意切入,新颖别致。结课棋高一着,介绍作者徐地山的生平及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升华了文章的中心。
    2、针对性强。词语教学中什么要教,什么不需教,成竹在胸。比如指导读准轻声“分辨 尝尝 便宜 石榴”、读准第一段的多音字、辨析 “后园、后院” 的音和义,张老师精心筛选词语,根据学生的易错点、盲点来检查,为下一步的教学扫清障碍。对于我们南方孩子来说,“轻声”尤其需要特别强调。
    3、鼓励质疑。有个环节是默读3至15自然段质疑。学生不明白为什么父亲来了要讲“实在很难得”,为什么要说那样好处“最可贵”。张老师很为学生的“主动求知”感到高兴,他或是提醒学生运用以前的学习方法(如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或是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或是友情提示,诸如此类,都是学法渗透,不过,都是引导学生自己“学”,自己获得答案。质疑教学课型本身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年轻的张老师从容淡定,一切皆在掌控之中,因为执教者对文本的解读、对人物的解读都下了深厚的功夫,“水到渠成”,这个年轻人前途无量。
    4、层层剥笋。比如 “平平常常一件事,作者为什么要用‘居然’”?“‘买种,翻地,播种,浇水’之间为什么不用顿号,而要用逗号?” 一个“居然”,解读出丰富的意义;一个“逗号”,探寻出写作的用意。如此的仔细研读,不仅将字词基础打得扎实,同时渗透给学生的是严谨的学风。
    5、突破难点。在处理“桃子、苹果、梨”的问题上,以及对 “不要只讲体面”中“只”的提炼,可以看出张老师对教材的把握非常准确。这两个地方是本课的“难点”,教师把这个“只”字提炼出来了,桃子石榴苹果是只讲体面么?显然不是。那为什么拿它们作比较?因为它们和花生的生长特点截然不同!这才符合对比的特质,才更能体现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依然默默奉献、默默地给人们带来好处的品质,而并不是在这里贬低桃子、苹果、梨。我原来教学时是抓不到点的,常纠结在“外在美”和“内在美”的辩论中。
    6、评价及时。“果真如此!”“你真有眼力!”这样的评价语,老师说的惬意,同学们听着也很受鼓舞。年轻的张老师对“座位表”备得很好,特别关注不发言的同学,他对后排的一个学生说:“我发现你一直没举手发表意见,这个机会就给你了!”
    7、创景练笔。在课后设计了一个作业:给出身平凡而陷入自卑的小鹏写信,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做人道理的认识,鼓励他人走出自卑的阴影,把工具性和人文性融为一体,更升华了对主题的认识。
    两点思考:
    1、是否可以顺势指导学生在写作时,如果想要运用“作比较”的写作手法,我们如何选择作比较的对象?不宜多,但宜精。
    2、“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这一环节的教学,张老师是这么说的:“买种啊,翻地啊,播种啊,这几件事本身是一下就能完成的吗?其实啊,标点符号的使用是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产生的。如果是语气舒缓,而且是比较长的时间,就用逗号。”听到这里,我有疑问:这个解释准确吗?会不会误导学生。我课后查阅了一下资料,发现有几种不同解释。其中一种,是说充当谓语成分时用逗号;还有一种,则是强调表达的需要,讲若是语气舒缓、罗列事实,使读者如历历在目,则用逗号。“谓语”这样的概念是没法给小学生讲清的,而且它本身还不是唯一的依据;后一种解释就揭示了标点符号的本质,即语言表达的需要。张老师的意思,我想是要学生懂得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选择使用逗号还是顿号。否则,单听“想要表达较长时间就用逗号”这句可能就有问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20:38:4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学生是阅读的主休,阅读教学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换句话说,就是要还学生以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地位。
        怎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这一转变,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呢?在我校举行的“听课月”中从邓培贞副校长所上的《落花生》一课,我得到不少启发。
     邓培贞副校长是怎样教学《落花生》这将课文的呢?
        一、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自主读书。
      邓副校长首先在黑板上写了“落华生”三个字,告诉学生:“这是一个人的名字。想想看,他为什么给自己取了这么一个名字?”在学生作了各种猜测之后,邓副校长说:“落华生是作家给自己起的一个笔名,他的真名叫许地山。他究竟为什么给自己起了这么一个名字呢,你们谁的猜测是对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许地山写的《落花生》。大家学完之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么一来,就在每个学生的脑海里悬起了一个人大的问号,把学生阅读的胃口吊起来了。同学们纷纷打开书,聚精会神地读了起来。
      二、激励质疑问难,引导读中感悟。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怎样激励学生敢提问题,会提问题呢?邓副校长是这样对同学说的:“学习最可贵的是要能发现问题,发现小问题一定有小进步,发现大问题一定有大进步。下面我要看同学们能不能发现问题。拿出笔来,把你发现问题的地方全都注上记号。”
     邓副校长不仅激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而且循循善诱,教给他们发现问题的方法。有个学生提问;“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为什么父亲来了还很难得?应该是常常来。老师当即表示:现在你提出了一个大问题,有了不得的进步了。并将这句话投影出示,告诉学生:就这句话起码可以提三个问题。在老师的启发与激励下,学生连续提出了好几个问题:
       ——为什么天色不好,父亲还要来呢?
      ——为什么父亲偏偏在收获节来?
      ——为什么说实在很难得?
      ——一家人总是在一起的,父亲怎么会一个人住在外边呢?

……
     老师随即点拨说,刚才就一个句子提出了好几个问题。这是什么能力?这就是创新的能力。我们高年级的同学在读书时,对于一个句子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读到关键处就抓住不放,多追问几个“为什么”。
     邓副校长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是和盘托出,径直解答,而是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自己去寻求答案。      

怎么才能把自己对文本的感悟,通过有声有色的朗读表达出来呢?邓副校长的指导是非常具体、非常细致的。
      如读爸爸议论花生的一段话,怎么才能把对花生的喜爱、崇敬之情读出来呢?她先让学生想一想读一读,然后再示范读。学生能感受到老师读得“感情很深”,“读出来是意味深长的”,“把桃子、苹果、石榴和花生的特点读出来了,重读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究竟哪些词语重读了,学生还是说不清楚。于是老师又一次地范读,让学生注意听,注意体会,并让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再把这段课文练习读读。
       三、当堂组织辩论,鼓励各抒己见。
      这篇课文写于旧中国,作者强调要像花生那样不讲体面,默默奉献,这固然是对的,然而时代不同了,做人的理念也应随之而有所变化。邓副校长善于抓住学生认识上的差异,引导学生展开热烈的辩论。由于是站在时代的高度,是用时代的眼光来观察,所以学生的认识就不再是囿于课文作者的观点,而是有所批判,有所创新,从而拓展了思维的空间。下面就是邓副校长捕捉课内教学资源,组织辩论的教学片段:
       师:刚才大家的观点不相同,有的要做落花生,有的要做桃子、苹果、石榴。你想做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大家展开争论,看谁能够说服对方?
       (学生纷纷举手,情绪高涨)
       生:我想做落花生,因为落花生很谦虚。要是太夸耀自己,就会遭到别人嫉妒,甚至会挨打。
       生:我想做花生,因为花生埋在地里很阴凉,桃子、苹果、石榴挂在枝头容易遭受风吹雨打。(大笑)而且苹果摘下后容易腐烂,花生在地里可以保存很长很长时间。
       师:好,我们听听桃子、苹果、石榴怎么说。
       生:(争先恐后地)桃子、苹果、石榴长得好看,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确实很有用,它们有炫耀的资本呀!(学生、老师齐鼓掌)
       师:好,讲得好!
       生:长得好看也不能骄傲。我们落花生也很好吃,营养也很丰富,但并不炫耀,很谦虚,因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师:名言,这是落花生的品质。
        生:讲体面不等于炫耀。现代社会也是需要讲体面的,如果不讲体面,人才招聘时就没有哪家公司会用你的。
       生:落花生默默无闻,不讲自己的才能,公司怎么能知道你?你要让公司招聘你,就得展示自己,推销自己。这不能叫炫耀。
       师:你们高高挂在枝头不是炫耀吗?
      生:不是,我们只是一种展示自己的方式。
      师:真是好口才!
       ……
      学生们在老师的主持下,你来我往,唇枪舌剑,辩论得十分热烈。直到下课了,还是争论不休。


      怎样才能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读者”呢?从邓副校长所上的《落花生》一课,我得到三点启示。
       第一,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是阅读的主体,因而也是创造的主体。要实现真正的自主阅读,第一步就是要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披文以明象,披文以入情。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地凭着自己的阅读敏感去体味,自主地带着自己的思想去探索。邓副校长教学《落花生》一课,注意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给学生留出充分的读书时问,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第二,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教者在教学中处在一个什么地位呢?教者不应当是将他对文本的理解原封不动地传授给学生,而是承担着阅读指导的责任。教师不是传授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阅读活动的伙伴和指导者。一言以蔽之,是“以读为主,以讲助读”。老师的职责是“助读”,而不是“代读”。邓副校长正是这样做的,她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教师则相机予以指导、点拨。

    第三,要鼓励多元的异构解读。
       我们应力求帮助学生改变对文本的态度,重新树立对自我的信心,从而使阅读过程充满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究。《落花生》是地道的名家名篇,过去教学这篇课文,从来都是对课文的同构解读,邓副校长以《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鼓励学生与时俱进,大胆探索,多元解读,大大地解放了学生的思想,张扬了学生的个性,老课上出了新意。老师不再是“教文本”,而是‘用文本来教”。这样教才是真正的个性化阅读,学生才是名副其实的“读者”。真正地实现了这一转变,必将有力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必将对语文课程改革产生积极影响。



         如果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进行小练笔,读写结合,课就更完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7 19: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