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461|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系列网络课程(历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2 15: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章 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
引  言
问一问自己:应对新课程我准备好了吗?
曾经有一位专家称,今天70%的教师离开教学参考书就不能教学。一位资深老教师也坦言:如果离开了教学参考书,至少有80%的教师写不好教案,上不好课;离开了课堂同步练习之类,至少有85%的教师出不好练习题;离开了标准化练习题,至少有90%的教师命不好考试题;要是离开了统编教材,至少有95%的教师不知道怎样给学生上课。
问一问自己:我是这样的老师吗?面对新课程我准备好了吗……
假如你不幸被列在了上述教师的行列中,或者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底气不足,请不要惊慌,也不要气馁,我们为你准备了一套方案,那就是历史教学问题的设计。我们坚信,只要你读懂教学设计的方案,并能够联系实际不断地实践和创新,你不但能够掌握作为一个历史教师应有的教学本领,而且你的教学理念将与新课程同步,也许你会为你不断变化成长着的新的教学生命而惊喜。
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相关理论和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策划的过程,是对 “教什么”和 “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它先从 “教什么”入手,对学习者、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分析,然后从 “怎么教”入手,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选用恰当的媒体,对教学绩效做出评价,以确保教学和学习获得成功。教学设计是教学理念运用于实践的起点,是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桥梁。
不论哪一种类型的教学设计,都包含有五个基本要素: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对象、目标、过程、策略和评价五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

一、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历史教学任务的分析
在教学设计前,对教学活动的各要素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学习者任务及其起点能力的分析以及教学内容的分析,是教学设计取得成功的前提。只有弄清 “学习的任务是什么”、“学习者的情况怎么样”和“学习什么内容”等问题,才有可能设计出 “怎样学习”和 “怎样教学”的理想方案。
理解初中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初中生的历史知识基础与学习历史的特征以及初中历史教科书的特征,有利于把握初中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设置和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初中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
初中 《历史课程标准》规划了初中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课程目标规定,初中生在7—9年级应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所发展。
在知识与能力方面,课程目标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首先要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学科能力。
所谓基本的历史知识,主要包括在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所谓基本的历史学科能力,主要包括历史学习的心智技能和历史学习的思维能力。前者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后者要求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等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初步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等科学的历史观,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课程目标根据历史学习过程的特点,提出了在课堂学习和课后活动中的过程和方法方面的要求。就学习过程目标而言,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逐步积累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并通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并作出自己的解释。就学习方法目标而言,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课程目标在爱国主义情感、个人修养、科学态度、民主意识和国际意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首先,强调了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与此同时,要求学生在个人修养方面要有大的发展,要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在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民主的意识方面,要求学生要在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巨大物质进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要求学生在了解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演变过程的基础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
最后,课程目标从开放化世界的角度,要求学生要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由此看来,初中历史教学的任务,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学会认识历史的方法,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为人格、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学习潜力的发掘提供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树立远大理想。总之,通过历史新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获得作为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二)初中生历史学习的基础及其心理特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对某项学习目标的学习已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基础,是教学工作成败的关键。这就告诉我们,只有在了解学生历史知识的准备、历史思维的特征、迁移能力以及历史学习的态度和方式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设计好历史教学的蓝图。
1.初中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基础
刚入学的初中生对于古今中外的历史并不陌生,已经从小学 《品德与社会》的课文中和各种媒体的宣传中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历史知识;但他们所了解的这些历史知识是零散的、感性的、具体的,还没有形成可以认识复杂事物的知识体系,认识也比较片面,对历史发展过程中规律性、本质性的东西把握不清。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和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时,要注意历史线索的梳理以及对历史现象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的揭示;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多给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他们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2.初中生历史学习的心理特征
从有关学习理论和教学心理学的观点出发,初中生的历史学习与小学生和高中生有所不同。了解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
①具有朴素的爱憎观,可塑性大
初中生正处在从儿童期向青年期转变的过程中,独立性逐步增强,他们不希望被动地接受历史知识,同时有意识地以教师的治学方式认识历史。他们的逆反心理增强,对贴标签式的政治说教有明显的不信任情绪,又具有朴素的爱憎观,可塑性大。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意发挥历史内容本身的教育感染作用。
同时,在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其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精神升华和外人无法观察与干预的特殊性,充分尊重学生亲自体验与感受的权利,正视学生这种心理与情感体验的差异性,适时、适度地发挥教师示范、熏陶、引导、提示、升华与启发的作用,尽量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感受人类历史文化中的精神力量,不断构建具有个性的、崇高的、独立的精神家园。
②学习态度积极,参与意识强烈
初中生求知欲望强烈,对历史现象的感知能力一般都较强,喜欢形式多样、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容易对过去的生活发生兴趣。他们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好强好胜,表现欲强,喜欢有挑战性的活动,学习态度积极,参与意识强烈,较容易为教师所引导。但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无意注意在他们的历史认识活动中还占很大比重,形象记忆能力较强而逻辑推理能力较弱。这些都需要更多的间接兴趣来提供维持的动力,如学习内容情节的生动,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等。
从这一特点出发,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知识的呈现方式、内容的选择、问题的设置、教学活动、课型选择、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鼓励学生动手等方面的问题,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与兴趣。同时,适当降低课程目标要求的难度,相对减少要求学生记忆和掌握的知识内容和理论内容也显得十分必要。
③历史形象思维是认识历史问题的主要思维方式
初中生的思维活跃,有发展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但仍偏重形象思维,具体的形象思维仍是他们解决问题的主要思维方式,其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对片面的、零碎的史实还缺乏一定的归纳概括能力。能够正确地掌握并运用概念进行恰当的判断,意义识记开始占优势,记忆服从于识记的任务和教材的性质,并通过理解来掌握教材内容和各部分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都有所增强,但容易产生偏激的情绪,辩证思维能力还很弱。
这就需要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和敢于提出问题,同时要尊重学生提出问题的权利和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要随意否定学生提出的见解。当学生提出的看法明显过于片面或偏激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阅读一些相关的材料或文章,借以引导学生自己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要适时地向学生示范搜集、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传授一些归纳、分析和判断等逻辑推理的基本常识,同时要给学生充分表达个人见解的机会,或组织不同观点的学生学会如何进行符合规则的辩论,以提高学生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观点和在独立思考基础上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另外,还要尽可能地训练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历史问题的习惯和技术,努力发展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
(三)初中历史新教材的特色
对学习内容的分析,主要是指分析和确定学生应该确立哪些知识、技能和态度,分析学习内容的范围和深度,分析学习内容中各项知识与技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科学地确定教学目标奠定基础。教科书是学习内容的主要承载物,对教科书特点的分析,有助于学习内容的把握。
印度现代文学泰斗泰戈尔曾说:“教育的目的应是向人们传送生命的气息。”历史学科作为以人为中心,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为根本的人文学科,理应肩负起这个使命。按照新课程理念编写的初中历史教科书,注入了颇有生气的鲜活内容,关注学生和教师的生命成长,呈现出一部部 “有生命的历史”。
1.拓宽历史学习的层面
以往的历史教科书注重政治制度史、阶级斗争史,形成了枯燥抽象、缺乏生气的弊端,新课程理念下的各版教科书注意选取贴近学生,富有生活气息的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史的内容,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多样性。以七年级上册为例,针对传统教科书或把经济史从属于政治史来表述或对经济史语焉不详、对文化史分割而述的弊端,人教版、北师大版每单元用两课时专门安排科学文化史的内容,华师大版则把文化史设成独立的单元,还增加了有关 “文字演变”等文化史内容,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认同,突出了历史学科的人文性。
新教材注意引进新的史学成果,给教材注入新鲜的血液,如在叙述夏商西周的历史时,三个版本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体现史学的动态发展上,北师大版教材表现得较为明显,如从远古人类生存年代的测定、古代炼铁技术、都江堰、编钟等内容中引进一些技术性、科学性数据和一些考古成果。新教材中的许多插图,也是以往旧教材所缺乏的,反映了近期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在对若干问题的诠释与评价上,注意吸收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如在评价隋炀帝的问题上,明确肯定隋炀帝即位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统一大业,并未把他描绘为一无可取的暴君,较为客观公正。这样的叙述有助于学生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
2.用图绘制鲜活的历史画卷
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新教材在课文中配置了大量的图片。以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为例,人教版、华师大版约200幅图片,北师大版约160幅图片,这些生动直观的历史图片传送着鲜活的历史气息,丰润了历史的描述,吸引着学生去追寻历史的足迹,一部历史教材简直就是一幅异彩纷呈的历史画卷。
在历史图片的功能上,华师大版体现得较为突出:导入新课采用文物图片配合文字,具有历史感、真实感,注意运用图片解释历史现象。例如,为帮助学生理解 “宗法制”这一名词,课文插入一张 “宗法制示意图”,通过几个简单的人物图像、箭头和寥寥数语的文字就将深奥枯燥的知识简洁明了地展现给学生。为再现 “光武中兴”的历史场景,课文列出了 “东汉集市画像砖”、 “东汉弋射收获画像砖”、“东汉庭院画像砖”三幅历史图片加以文字说明。通过这些图片,学生很容易理解光武帝在位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为说明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内容,新教材呈现了经雍正朱批密折的插图,以图解文,生动直观。在编排设计上,图幅巨大,气势恢弘,与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历史知识交相辉映,历史的美感处处体现。
3.流动历史的生活气息
历史是 “人”的历史,正是人的生活才构成五光十色的历史画面。三版新教材都补充了许多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人教版选取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社会生活方面的历史内容和素材,不仅在正文中出现,在自由阅读卡和 “活动与探究”中也有表现,如 “华丽的匈奴妇女头饰”、“品种多样的饼食”、“文房四宝”,并通过 “河姆渡原始居民会蒸米饭吗”、“你能识别锦、绣、绢、纱吗”、“你能找出葡萄、石榴、核桃、水稻、小麦等哪些是从西域传来的,哪些是中原原有的”等问题的设计,拉近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
北师大版专列历史生活为课,如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等,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壮美的生活篇章。华师大版注重图说生活,在 《原始农耕文化》一课中,提供了 《半坡人的鱼纹彩陶盆》、《石磨盘和石棒》、《原始农耕点穴下种想象图》、《半坡尖底瓶》、《尖底瓶使用示意图》、《半穴居房屋遗址及复原图》、《干栏式建筑的示意图》、 《姜寨遗址原始聚落复原图》等10幅图片,一股浓浓的古代农耕文化氛围扑面而来,“连环画式”地展现了半坡人和河姆渡人丰富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原始生命的跳动。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中学历史课堂上,教材变成了主宰一切的绝对力量,教师因附属于大大小小的知识点而自然而然地成了唯一权威和强势霸权者,学生则相应沦为被控制体和接受体。从这个角度上讲,他们的角色都是非常可怜的 “物”,而非真正具有生命意义的 “人”。
历史新教材着力体现人文教育的特点,整合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通过学生自主体验,自主建构,使学生生命主体性得以张扬,个性得以发展,情操得以陶冶,实现了学生的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和审美生活的和谐统一,同时也给教师极大的创造空间,让学生和教师都能体验到一种生命的尊严、生命的欢乐,真切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的涌动。
4.强调动态生成,实现学生认知和情感的统一
德国现代哲学奠基人狄尔泰说:“历史即体验和理解。”无论是学生的思维、智慧的发展还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都必须经过学生自觉参与全心投入的活动来实现。为帮助学生体验和理解,新教材创设了一种新的课的类型———活动与探究课,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进入认知和情感和谐统一的轨道。
人教版以教科书1/6左右的课目,精心设计了 “寻找历史”、“编历史小故事”、“辩论课”、“通过地图学习历史”、“复习方法和技能训练课”、“历史短剧”、“历史画配文”、“历史知识竞赛”、“设计历史知识示意图”等多种类型的 “活动课”。北师大版每一单元最后一课安排了 “学习与探究”,每课 “学习与探究”栏目包括 “导言”、“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建议”、“活动说明”、“课外活动”六个部分,每课都有不同的主题和能力培养要求。华师大版则安排了 “探究活动课”。
新教材还体现了很大的弹性,尽可能避免给学生现成的、固定的结论,而是给出史实或多个说法,让学生自己思考,体验,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力图给死的历史史实以活的灵魂,实现由接受现成结论的 “储蓄器”向产生思想和认识的真正意义上的人的转变。
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一课的 “活动与探究”课,首先提出了两种观点作为问题情境。一个说南方经济的发展对江南的开发是件好事,一个说发展使人口增加生态恶化不是好事,然后让学生思考与判断,他们谁说得对,为什么。还有关于秦统一的伟大意义的认识,设计了一个方言游戏会,通过这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得出印象深刻的结论。
新教材都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华师大版以耐人寻味的历史事例和贴近生活的现实经验,互动式地思考有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问题。如让学生思考司马迁的名言———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对照他和屈原的经历和成就,你如何看待这句话?我们从中可以领略到哪些人生道理?还有让学生理解孟子名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含义,并引出当今社会应如何倡导这种浩然正气等等。这一类问题开放性强,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做人的价值和历史发展规律,关注社会、人类的命运。
5.给教师的课堂生命以巨大的张力
新教材关注学生主体发展的理念,无疑向习惯于灌输知识的教师提出了挑战。面对新教材,教师必须身体力行,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与学生共同成长,才能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新教材简明扼要,知识点和知识量大量减少,也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这给历史教学增加了困难,它要求教师以更高层面和更广阔的视野把握教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自身特点超越教材,根据自身优势完善教材,根据学生需要合理取舍教材。教师在新理念下重构课堂,让历史教学活起来,变 “课堂教学”为 “课堂生活”,创设思辩性的课堂,营造情感化的课堂,拓展生活化的课堂。
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以往我们比较注重显性教材的运用而忽视隐性教材的挖掘和利用,较少关注与学习教材内容有密切关系的认知和心理因素,以及教材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而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只是阐述其内容,没有作进一步的分析。一方面,教师内心所组织的内容及课堂中由于师生间思维相互碰撞而产生的林林总总都将是一种隐性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教学的载体已不仅仅局限在教材,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教材应该进行二度加工,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不能局限于对教材的分析,而要对隐性和显性的教学内容同时进行分析。
教学设计既要关注学生、内容的分析,也要关注教学环境的分析。教学环境的分析,主要考虑对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在环境的设置上,当前已经有了哪些准备?环境包括软、硬两方面。硬环境一般是指对教学媒体设施和班级的设置等方面,而课堂教学理念、教师教学风格、班级学习氛围、课堂教学评价等是软环境的组成部分。
讨论与探究
1.你了解你的学生吗?你知道他们是如何学习历史的吗?你对你现在使用的历史教科书有何评价?
2.对学生情况、教学内容及教学任务的分析,与教学过程的设计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3.请从正在进行的某一课题入手,尝试进行历史教学任务的分析工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2 16:56:00 | 只看该作者

第六章 历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
“哥伦布航海归来”的“新闻发布会”
江苏南京市扬子第一中学 王 蓓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完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0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后,普遍表现出想要更多了解关于哥伦布航海史实的愿望。虽然教材已涉及到了有关哥伦布横跨大西洋的知识,但教材讲述得不够详尽。而活动课的开展正是给他们提供了拓展知识、锻炼能力、开阔思维的平台。应该说,经过初一、初二几次活动课的开展,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搜集资料的方法。而学生间的交流合作也达成了某种默契。另外,由于各班都配备了电脑,学生查阅资料较便利。
教学分析
本案例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活动课 《追访历史新闻———哥伦布发现了 ‘新大陆’》。活动内容主要是围绕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主题,收集、整理相关的资料,举行一次模拟新闻发布会。一些同学分别扮演哥伦布、西班牙王室代表、印第安人代表等接受来自记者 (其他同学担任)的提问。本活动课的侧重点在于对哥伦布航海的条件、目的、过程等内容的补充以及哥伦布航海影响、评价等方面的分析。
教学设计
本活动课采用新闻发布会的形式,重现哥伦布航海这一历史事件。其活动目标在于:
1.进一步了解哥伦布航海的有关史实。
2.了解如何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如何准备问题。
3.学习如何在丰富的资料中提取为我所用的信息。
4.体验分工合作精神。
5.锻炼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6.通过再现历史的活动,体会历史人物的内心感受。
教学过程
本活动课分为三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进行活动准备。教师介绍活动开展的缘由、活动主题、活动目的。并指出本次活动课将作为历史课程评价的一部分。确定学生评委。接着由学生推举或自荐担任新闻发布官、哥伦布、西班牙王室代表、印第安人代表的人选 (各1人),由这四位同学分别自己寻找合作者 (3—4人)。其余同学担任记者。教师与评委共同商议、制定评比项目。记者们则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写在纸上,问题可涉及哥伦布航海的条件、目的、过程、结果、评价等。同时,各位代表及合作者思考记者针对本代表组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查找相应的资料。代表组讨论、整理资料并形成提纲。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指导,主要是推荐相关网站、书籍。并提醒学生资料的搜集要符合主题,要善于从丰富的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第二课时进行新闻发布会的召开。会前由新闻发布官组织同学布置会场:书写会议主题、排列座位。哥伦布、西班牙王室代表、印第安人代表在前面面对记者就座。由新闻发布官宣布新闻发布会开始并作开场白。记者自由提问,各位代表回答。新闻发布官宣布新闻发布会结束并感谢各位的光临。会后,教师请记者就本次新闻发布会写一篇新闻快讯,并指出写新闻快讯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课时主要进行新闻快讯的交流以及师生共同点评新闻发布官、代表们及记者们的表现,总结本次活动课的得失。
教学片段
新闻发布会片段
新闻发布官作开场白:各位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参加新闻发布会。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及其船员历经艰险,终于发现了一块 “新大陆”。昨日,哥伦布先生回到了我们伟大的西班牙。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哥伦布先生来向大家介绍此次航海的主要情况。出席本次新闻发布会的嘉宾还有西班牙王室代表以及印第安人代表。下面请大家就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
记者:请问哥伦布先生,是什么促使你决定进行这次远航?
哥伦布:首先,要感谢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为此次航海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我曾经是名水手,在多年的航海生活中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自从读过 《马可·波罗游记》后,我就梦想有一天也能去印度和中国。当然,很重要的一点是我始终相信地球是圆的,从欧洲一直向西航行,一定能到达东方。
记者:请问西班牙王室代表,你们怎么会想到资助哥伦布的此次航行?你们的目的是什么?
西班牙王室代表:我们资助他首先是建立在我们有足够的资金可以供他使用的基础上的,同时也希望通过此次航行带动西班牙的发展。我们很期望哥伦布此行能带来更多的黄金、珠宝或香料、丝绸。因为这些能给西班牙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更快的发展。
记者:那么,哥伦布先生的这次远航达到你们预期的要求了吗?
西班牙王室代表:遗憾的是没有带给我们想象中的大量的黄金和香料。不过,我们得到了大片土地,我们可以在那里开辟新市场,发展经济。另外,哥伦布先生已经找到了通往印度的航路,我们相信不久他就会给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记者:请问哥伦布先生,在此次的航海准备和航海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哥伦布:准备中,我们开始是没有找到资金来资助航行,这也是最大的困难了。过程中,主要困难是海上常遇暴风雨,惊险连连,另外就是疾病的困扰。最可怕的是船员们曾经产生过找不到陆地的绝望。
记者:那么哥伦布先生,在如此艰苦的生存环境中,是什么使你坚持下来?
哥伦布:信念。我相信一定能到达东方。人活着就是要挑战自我,挑战极限。我坚信此次航海一定会成功。
记者:请问哥伦布先生,“新大陆”给你的整体印象如何?
哥伦布:很美。树木葱绿,土地肥美,水源充足。岛上居住的人面目和善,对我们很好奇。
记者:请问印第安人代表,哥伦布一行人的 “到访”给你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印第安人代表:我们刚开始对他们很好奇。不过,我们把他们当成了贵客,热情地招待他们,满足他们的要求,交换了不少东西。但是,他们后来对我们并不友好。对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残暴的行为。例如,对人们进行屠杀,使人口急剧减少,劳动力减少,还从我们这儿掠夺了大量的宝物。
新闻快讯选登
“发现新大陆之英雄凯旋”新闻发布会成功举办
本报西班牙讯 记者××报道 今天下午,西班牙王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西班牙王室代表、哥伦布、印第安人代表等嘉宾以及众多记者出席了发布会。会上,嘉宾们就此次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的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整场会议气氛热烈。新闻发布会的最后,哥伦布表示,他航行的风帆永远不会降下,而西班牙王室代表也表示将继续资助哥伦布开辟更多的航路。我们期待着哥伦布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哥伦布开辟了新航路
本报讯  (特派记者××)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率领包括3艘帆船、87名船员的船队从西班牙的巴罗斯港起航,开始横渡大西洋。今天,这位英雄凯旋,他开辟了新航路,发现了新大陆。他给西班牙带去了财富,并为西班牙找到了一块肥沃的土地。西班牙王室对此高度赞扬并表示如果条件许可,他们会再次支持哥伦布航海,而哥伦布也有再次出征的意图。虽然欧洲各国均对此事有极高评价,但印第安人却对哥伦布一行此次的侵略行为十分不满。至于此次航海究竟会给世界经济带来什么,我们将时刻保持关注。
教学反思
“新闻发布会”这种活动课的形式以前未采用过,因此学生感觉新鲜,兴趣浓厚,热情高涨。此次活动课,“记者们”的准备相当充分:有的 “记者”准备了近二十条问题,其中不乏一些有代表性、有深度的问题。有的 “记者”则有模有样地准备了自制话筒,提问也颇具记者口吻,俨然一名真正的小记者。
而 “代表们”自然也不甘示弱,面对 “记者”某些尖锐的提问,大胆且有风度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其实,“代表们”的底气来自于周密的组织工作。各代表各自组织 “智囊团”,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整理、分析资料,形成发言提纲。如此充分的准备自然能使 “代表们”应对自如。
不过,本次活动课缺憾之处也在于代表们的回答。因为有些回答不符合史实,容易使学生对真实历史的认识产生偏差。因此,教师要着重强调尊重史实。
以往有些活动课往往只是少数学生的活动课,其余学生只是观众。而本次活动课要求人人参与,从新闻发布官、哥伦布、西班牙王室代表组、印第安人代表组到记者,每位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角色。其次,在有些活动课开展时,教师只提供一节课,而资料的准备、学生间的交流往往在课余时间进行,这样会占用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且效率不高。其实,如果教师能给出一节课作为活动准备时间,那么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及教师的适时指导都有了时间上的保障,并且效率也会提高。另外,学生在网上搜寻资料的能力较强,关键是教师应适当指导如何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提取有效的、为我所用的信息。
本次活动课也使活动评价法得到了一次有效的实践。所谓活动评价法是指通过活动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条件,以学生的自主活动、直接体验为形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通过活动过程来评价学生。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在活动前选出的学生评委依据评比项目依次发言进行评价,力求做到公正、客观。其实,评价的重点对于 “代表们”来说就是语言表达能力及组织能力等。对于 “记者们”来说则是文字表达能力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新闻快讯的质量,新闻发布会上提问的次数及问题的质量等。对评价学生的发言作为评价评委的内容。此外,鼓励其他学生也积极参与评价,做到人人都是评价者,人人都是被评价者。在评价时允许学生表达其独特的感受、体会与观点。最后把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及时改进学生的学习。
案例评析
本教学案例为活动课的开展提供了一种崭新形式———新闻发布会。其内容新颖,体现了时代精神和特色。从总体设计看,活动在有益、灵活、有序的思维形式下展开,充满立体感,发挥了整体的效应;具体目标设计层次感强,贴近生活;活动准备充分,能够针对历史学科和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学生分工明确,共同协作,同时也注意兼顾全体,使班级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活动课的最后有交流有评价有总结,有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主体性是活动的灵魂,本次活动课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操作,自主总结,密切了社会生活和学生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是一次很好的磨砺和培养。
这次教学实践的不足之处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略显空泛,对哥伦布的创新精神和品格的挖掘不够深入,怎样设计来加深学生体验,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现时代精神,贴近学生心灵,不断内化、深化并落到实处从而促进学生在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的协调发展,最终促进他们认知、情感、态度和学习方法和能力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另外,最好在最后增加学生制定的教学评价方法细则,反映活动课效果的关键 “窥口”,为能更好体现活动课的教育价值,教师的自评亦是富有效果的。最后,历史活动课的设计如何体现出学科特色、如何发挥人文学科的特点,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如何保持活动的总方向与历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协调,需要教师继续求索。
点评:姚锦祥
实施与操作
1.活动准备
由于历史活动课的实施需要师生或生生间的互动,因此,课前的活动准备必不可少。特别是那些规模比较大的活动课,没有一定的课前准备做保障,很难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历史活动课的准备工作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给学生印发有关资料,或者明确活动的目标。当学生带着一定的目的性去活动时才能使整个活动更有针对性,从而获得更好的效果。如在案例“‘哥伦布航海归来’———记一次 ‘新闻发布会’的召开”中,教师便在第一课时中就介绍了活动开展的缘由、活动主题、活动目的,并指出本次活动课将作为历史课程评价的一部分。确定学生评委。这些课前的准备活动会使整个活动过程都更加有的放矢。(二)确定活动小组,一般按照 “异质分组”的原则进行。可以根据选题的不同分类,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活动意向进行分类,如案例 “如果没有虎门销烟,还会有鸦片战争吗?”就需要根据学生正反观点的意向来分类。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分组时,必须让学生明确小组之间、组与组之间的分工合作原则。
2.活动过程
历史活动课的活动过程和方式没有统一的方式,但有一定的原则,即力求开放性、自主性和实践性。
开放性原则主要指的是历史活动课要打破形式单调、内容固定的局限,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中,通过多样的活动形式,进一步引发兴趣,施展才能,获得启示,实现体验,提高素质。
自主性原则指的是历史活动课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也是 “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体现。他要求以学生为主,让学生成为教与学活动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多给学生自由,让他们独立地参与和完成各项活动,在自学自理自得中经受各种实践的锻炼,为个性的自由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掌握 “放风筝”的原理,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由地飞翔,但也要掌控好手中的绳子,确保活动目标的实现。案例 “活动课 《可爱的南京———家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反思”便将这一原则体现得淋漓尽致。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六大板块,无论是照片的收集、数据的调查、小品的改编,还是服装表演、DV拍摄、现场调查都是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而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适时掌控、及时归纳都起到了总结和启发的作用。从而使整个活动课都有条不紊,目标明确。
历史活动课强调活动,重视实践。历史活动课更多的应是学生自主地参与设计实践,亲自进行实践,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实践中直接或间接地获取新知,培养和提高各种技能和能力。活动课应能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具体的实践机会,成为发挥其潜能的广阔天地。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受历史、追溯历史、再现历史、评判历史、反省历史,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变 “被动地观望”为“主动地触摸”,变 “被动地学”为 “主动地学”。案例 “活动课 《可爱的南京———家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反思”和 “了解身边的‘历史’———历史就在我们身边”都很好地体现了实践性原则。
需要注意的问题
1.加强教师自身的知识构建
历史活动课在开展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内容,而历史学科本身内容就异彩纷呈,历史活动课形式也丰富多样。因此,如果教师自身知识储备不足,就会给备课的容量和活动的延展性带来一定的局限。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平时要注意各方面知识的补充,以及多方面技能的锻炼和提高。
2.实现情感的共鸣
使学生通过自主的实践活动,亲历历史,感受历史,在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同时,也产生强烈的情感的体验,产生发自内心的情感上的共鸣。在历史教学中,要注意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而历史活动课由于不受固有课堂形式的局限,更能体现师生间的平等关系。事实证明,在融洽、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对所需要掌握的内容显得更容易接受。
3.突出学生的 “主角”地位
历史活动课是以学生活动为整个教学和学习的中心,强调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学生理应成为整个活动的主角。而在所有的案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其实学生是有着很大的潜能和极强表现欲的,因此在历史活动课中可以重点突出学生的 “主角”地位,给了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锻炼能力的舞台。
讨论与探究
1.你们使用的教科书中设计了哪些活动课?请按照一定的方法将它们加以分类。
2.以课文中的第一节活动课为例,谈谈应该如何做好活动课的准备工作。
3.以 “可爱的南京———家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一课为例,分析现代教学设计关注 “教学反思”和 “案例评析”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2 16:55:00 | 只看该作者

第六章 历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
穿越时空访淹城
江苏武进淹城初中 王红霞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相对更为发达,而爱动又是初中学生不可避免的天性。对于长时间一味地学习书本知识,他们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现实中学习历史,感受历史。这个课程设计方案让所有学生为之欢呼,不仅调动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激发了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江苏武进淹城初中位于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春秋淹城遗址旁。淹城历史悠久,文物珍贵,传说丰富,前景灿烂,为该校得天独厚的宝贵历史资源。学生大多为淹城子民,对淹城有很深的感情。这些都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现实意义。
教学分析
本课是一节活动课,选择的是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结合身边的历史感受家乡的发展,进而感受到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选取身边的历史作为教学内容,一方面贯彻了新课改的理念和精神,变学生 “被动地学”为 “主动地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更好地达到历史学科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目标。
教学设计
1.学习和运用收集材料、调查研究等方法,了解具有本地区特色的身边的 “历史”。
2.培养探究式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3.培养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
4.通过了解身边的历史,切身感受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激励学生察往知来,与时俱进,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教学过程
1.从周围现实生活经常接触的事物中选定主题。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确定一个主题,大家分工合作,查找资料,寻找实物。另外,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单独展开调查研究,寻找自己身边的 “历史”。
2.整理有关资料,按历史的时序编制成相应的 “历史”展示品。展示品最好是实物配以文字说明,也可以用音像形式。
参考选题
1.我国货币的演变
收集贝壳、圆形方孔钱、铜板、银币、各种版本的人民币。
2.购物票证的兴衰
收集粮票、布票、猪肉票、鱼票、蔬菜票等,了解我国购物票证的兴衰,感受社会的进步,改革开放的成果,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3.我国计算工具的演变
收集小竹棍、石子、算盘、计算器等。
4.照明手段的变迁
收集蜡烛、油盏头、煤油灯、手电筒等。
5.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
6.生活燃料的变化
7.老照片
8.调查某一街道或地方的变迁。
9.再现古淹城
教学片段
《穿越时空访淹城》
1.走一走,看一看
历史课搞系列活动,没有学校领导的支持和班主任的支持是难以实施的。我借一 (3)中队要开展少先队观摩活动之机,找到了一(3)班的班主任,提出帮她搞一个再现古淹城活动的设想,班主任很高兴,校领导也很支持,要求是 “要搞出点名堂来”。该校的学生多数是淹城子孙,对淹城历史早有耳闻,但百闻不如一见。即使有学生实地参观过也只是没有明确目的的走马观花。有目的地走一走、看一看,才能获得准确的历史资料。
在开展第一个活动之前,我对学生提出了具体要求:主要了解淹城遗址距今有多少年,三城三河的名称;出土的主要珍贵文物;三个土墩的名称及方位。学生带着问题,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活动,态度必然认真。在参观淹城遗址博物馆时,对实物和图片看得很仔细,对讲解员的讲解更是竖起耳朵听。了解地面遗址,重点看了三城三河和三个土墩。由于时间紧,同学们行色匆匆,但个个兴趣盎然。凭直觉,活动是成功的。
2.比一比,说一说,淹城历史知多少
如果说访淹城是初识淹城,那么知识竞赛则是再识淹城。通过知识竞赛,巩固和提高了第一个活动的结果。知识竞赛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必答和抢答的两轮角逐,决出获奖小组,气氛之热烈,始料不及。
通过知识竞赛,教师了解到学生已经了解淹城遗址的基本历史知识。王城,距今有2500多年的历史,三城为外城、内城和子城。三河为外城河、内城河和子城河。出土文物最为珍贵的是四条独木舟、200多件青铜器、40多件原始青瓷器和几件印纹陶器。四条独木舟中最长的一条为11米,称为天下第一舟,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三个土墩分别为内高墩、外高墩、玉女墩。玉女墩还有一段公主殉国的美丽传说。
“说一说”是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说一说2500多年前淹城人的穿着特点、建筑特色、开凿三河的工具等。各种描述都有。多数学生认为是戴草帽、穿草鞋,衣衫为麻织品,建筑均为草木建构;开河工具为石铲、石锄;运输工具多为牛马拉的木制平板车。在 “说一说”的过程中,学生争执不已。做教师的也不敢妄断,但肯定一点,古与陋就是2500多年前淹城人的特色。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说一说看了三城三河有何感想。学生都由衷赞叹古代淹城人的勤劳和智慧。开掘三河,建筑三城,工程浩大,环七里之廓的护城河最宽处达80米,深5米,土城墙宽25米,高达9米,开挖了多少土方,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当时工具又是那样原始。其艰难程度难以想象。他们利用开河之泥土构筑城池,既省了运输之苦,又构建了安全防卫体系、雄壮的城堡景观。我们为祖先而骄傲和自豪。
3.写一写,画一画,开发淹城献良策
第三个活动是第二个活动的拓展。用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造福桑梓之情。活动之前教师明确交待了两点:一是常州市政府武进区政府预计投资两个亿对淹城遗址进行恢复和再造。二是规划原则是以吴越史迹为导线,充分利用考古手段和成果,逐步恢复淹城三城三河形制,展示春秋淹城古文化风貌为目标。要求学生每人画一幅 《明日淹城》图,并配以文字说明,整体图也行,局部图也行。有的学生实在画不好,只有文字说明也行。学生的作品真是百花齐放,不乏想象丰富之作。其中有一幅为 “城门岗哨”,画了一个草木岗亭,门口站着两个持枪卫士。文字说明是:卫士穿皮甲,持木杆石制尖枪。还有一幅 《沽酒图》,画的是顾客排队买酒的情境。文字说明是,酒店房屋为竹墙草顶,酒具均为陶器。还有一幅 《春秋商市》画了一条布满远古建筑的街,游客则是西装革履,还不乏 “老外”,古今对比强烈,相映成趣。还有一位学生建议要充分利用三条护城河,开发水上游乐项目。所有游船均为独木舟,配以渔具、炊具,让游客既能垂钓,又能烹制,尽享自然之乐。学生的开发图,都体现了一个思路:再现淹
城古韵,造就旅游胜地。应该说是抓住了本质。
4.《再现古淹城》观摩活动大汇总
有了知识问答和绘画展览,观摩活动已有了一半现成的内容,另一半则采用小品、相声、歌舞等形式,把淹城的历史和明天呈现给观众。开观摩活动时,观摩者济济一堂,饶有兴趣地观赏了每一个节目。对绘画展览和小品 《老外访淹城》给予了高度评价。有观摩代表评价说,《再现古淹城》活动不但体现了学生对淹城历史的深入了解,而且体现了学生良好的文艺素质。在活动中学知识,展才华,接受教育,一举数得。尤其值得肯定的是活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主题思想。观摩活动为系列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教学反思
历史新课程设置了 “了解身边的历史”这一 “学习与探究”的内容。“了解身边的历史”既是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的教学实践,又是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之情的重要手段,应予以重视。
源,组织开展系列活动。让学生通过访古溯源,展望未来,体现青春与古老的对话,实现知古识今的教学目标。春秋淹城遗址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历史悠久,文物珍贵,传说丰富,前景灿烂,为该校得天独厚的宝贵历史资源。如何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学好身边的历史?通过开展 《再现古淹城》的系列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系列活动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活动为 “走一走,看一看,穿越时空访淹城”;第二阶段的活动为 “比一比,说一说,淹城历史知多少”;第三阶段的活动为 “写一写,画一画,开发淹城献良策”;第四阶段的活动为 “再现古淹城”,是总结性、综合性的活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广泛参与、深入探究的教学思路得以充分展现。
如果只是 “了解”,有第一个活动就可以了,然而要 “学好”,就必须有后面活动的深入和拓展。从实效看,系列活动远胜于一个活动。了解身边的历史已属不易,学好身边的历史就更难。要 “学好”就必须按照新教材的要求认真收集材料,调查探究,运用多种形式,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通过这次系列活动,有两点个人感受颇深:一是 “学习与探究”一定要让学生想起来,动起来;二是历史课搞活动,和团队观摩活动配合是明智而现实之举。这既是作为历史教师和班主任的 “互惠互利”,又能 “名正言顺”地争取到时间和物质的保障,何乐而不为?
莎士比亚说:“所有人的生活都是历史。”了解身边的历史,将是历史课一个永恒的课题。
案例评析
1.本课教学设计以学校旁的古淹城作为学习对象,通过走走、看看、说说、写写、画画、演演等活动,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亲身体验、主体活动中,不仅了解了淹城的历史,掌握了了解身边历史的一些方法,而且收集、整理历史资料信息的能力和表达能力,表演、动手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得到激发。最重要的是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了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和价值观。该案例具有成功的教学设计和组织形式,较好地体现了课改理念。
2.历史活动课拉近了历史与现实、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全体同学在活动中得到了经验的积累,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培养,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他们在活动中各抒己见,各尽其能,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和发展。3.历史活动课促进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科课程资源的丰富。也正是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了历史就在我们身边。
4.历史活动课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较高的人文学科,它要求历史教师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以及社会经验等,在学生面前要展现一种通晓古今、博识天文地理的人格魅力,这对教学效果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历史教师要具备有效的协调人际关系和沟通表达能力,具有问题解决及行动研究的能力,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总之,“新课程不仅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教师将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
点评:贲新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2 16:55:00 | 只看该作者

第六章 历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
如果没有虎门销烟,还会有鸦片战争吗?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夷 萍
学情分析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本市一所普通的中学,教者所教的班级又是一个艺术特长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但好在班级里大部分学生学的是舞蹈和表演,因此比一般的学生更为活泼好动,且有着极强的表现欲。
初中生对历史课的热衷大多源于兴趣,因此,如何在课堂上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认真考虑的问题。另外,经过初一一学年对中国古代史的学习,学生不仅储备了一定的知识,也初步掌握了理解和分析问题的技能和方法。但如何教会学生进一步深层次地挖掘历史事件的内涵和本质,这又是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教学分析
本案例采用的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 《中国历史》教材第一课的内容———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教材将这段内容放在第一课,具有一定的震撼力。而林则徐虎门销烟这段内容在鸦片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勇气和决心,同时也直接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然而,直接原因不等于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更深一层的根本原因。在教学中,我们教给学生的不应仅仅是简单的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 《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惟利是图的本质。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记取鸦片战争 “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本课的重点是两大板块:
第一板块:林则徐虎门销烟
第二板块:中英 《南京条约》
本课的难点是怎样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过程
课前将学生分为以下三个小组:
第一组、第二组:搜集关于 “如果没有虎门销烟,还会有鸦片战争吗”辩论的正反方资料。
第三组:搜集描述鸦片战争过程的资料。
并于课前将有关辩论赛的程序和方法印发给学生。
导入:
投影 “美丽的罂粟花”。
师:这种看起来很美丽的花就是罂粟花,在经过初步加工之后就可以制成鸦片。原本鸦片在中国只是一种医学上用的麻醉剂,但在近代中国,却围绕着鸦片爆发了一场战争。是什么战争?
生:鸦片战争。播放影片 《鸦片战争》中 “虎门销烟”的片段。
师:从影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是什么事件?谁主持的?
生:林则徐主持的虎门销烟。
进行关于 “如果没有虎门销烟,鸦片战争还会不会爆发”的辩论。通过辩论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师:关于鸦片战争的过程,哪个小组做好了准备,给大家介绍一下。由第三组学生介绍。
师:那么鸦片战争究竟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南京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
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自此,中国被一步一步地推进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人民也由此开始了一段反侵略反封建的血泪斗争史。
教学片段
关于 “如果没有虎门销烟,还会有鸦片战争吗”?
师: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一共经过了二十多天,才销毁完毕。
(展示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镇口村的虎门销烟池遗址图。)
师:这幅图就是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的林则徐虎门销烟池遗址。
(生争先恐后,欲上前观看)
师:虎门销烟有什么重大的意义?
生1: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师:还有谁想补充的?
生2:真为我们中国人争气,还使林则徐成了中华民族的英雄。(众笑)
师:大家总结得都很好。虎门销烟不仅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同时也向外国侵略者显示了我们斗争的勇气和决心。林则徐也因此成为了禁烟和抗英的斗士。为了纪念虎门销烟,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28幅浮雕中的第一幅就是 “虎门销烟”,国际上也将6月3日这一天定为世界禁毒日。
师:虎门销烟震惊了整个英国,英国政府十分恼火,决定以武力进攻中国,鸦片战争正式爆发。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议一议:“如果没有虎门销烟,鸦片战争还会爆发吗?”
主持人:今天我们的议题是:“如果没有虎门销烟,鸦片战争还会爆发吗?”先请双方一辩作开场陈词。
正方一辩:我代表我方先作开场陈词。我方觉得即使没有虎门销烟,英国也照样会向中国发动鸦片战争。因为在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了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但是,最初英国向中国输入的大量呢绒、布匹等,却很难卖出去。相反,英国却要从中国购买大量的茶叶、生丝、瓷器。所以一开始,在中英两国的贸易中,许多白银都是从英国流向中国的。后来英国发现,走私鸦片可以从中国赚取更多的白银,因此,英国政府就开始源源不断地向中国输入鸦片。所以我方认为为了满足自己侵略的野心,从中国攫取更多的利益才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之所在。因此,我方觉得即使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也还是会爆发的。
反方一辩:我代表我方作开场陈词。我方的观点是如果没有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向中国发动鸦片战争。在虎门销烟之前,英国和中国的鸦片贸易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之久,但一直也没有爆发重大的战争。然而,1839年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一下触怒了英国政府。如果没有虎门销烟,就不会让英国政府震动,英国也不会想到发动鸦片战争。所以我觉得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使中英在鸦片问题上的矛盾突然被激化了,这样一来,英国政府觉得要解决这一矛盾只能使用武力,因此才导致鸦片战争的最终爆发。所以,我方的观点是,如果没有虎门销烟,也就不会有鸦片战争。
主持人:下面请双方辩手开始自由辩论。
正方二辩:那么我想请问反方,你方的意思也就是说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是错误的了?这又置我们的民族精神于何处?
反方一辩:林则徐虎门销烟当然是正确的。虎门销烟是一件让整个中华民族都为之振奋的事情。我只是说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一下触怒了英国政府,使英国政府认识到中国人民正在觉醒之中,用普通的鸦片走私来毒害中国人民的办法已经不再适应形势的发展,所以,英国政府觉得必须采用武力才能继续保护他们的鸦片走私。这也恰恰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嘛!同时也请问正方辩手,既然鸦片战争是必然要爆发的,英国又何必向中国走私那么多年的鸦片呢?
正方三辩:这个问题提得好,说明反方已经开始认识到这场战争的根源了。那么,请问反方辩手,你们觉得鸦片到底有哪些危害性呢?
反方三辩:请正方辩手正面回答我方的问题。
正方三辩:好。我先来回答鸦片的危害性问题。鸦片,俗名大烟,是毒品的一种。长期吸食鸦片,对人的身体健康有极大的危害性,致使当时的中国,农民无心耕种,士兵无心打仗,严重削弱了当时中国人民的战斗力。更重要的是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不仅毒害中国人民,同时牟取暴利,让大量的白银从中国流向英国,从中国赚取更多的钱。巩固藉此对中国进行剥削,让中国变得更加贫弱,好对中国实施进一步的侵略。因此,英国对中国进行了多年的鸦片走私。
反方四辩:按照正方三辩的意思,也就是说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想毒害我国国民,然后突然又发现其实鸦片也是对中国侵略的好方法,因为可以赚取更多的白银,所以就加大了侵略。但是突然有一天,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破坏了英国的这一美梦,所以英国决定向中国发动战争。那么不也恰好证明了没有虎门销烟就不会有鸦片战争了吗?
正方四辩:反方四辩犯了一个原则性的错误。并不是说英国政府在向中国走私鸦片之后才突然发现鸦片是侵略的好方法。实际上,英国政府向中国走私鸦片本身就是对中国的一种侵略,鸦片只是侵略的一个手段罢了。在前面我方也已经讲过,英国当时向中国输出了大量的呢绒、布匹,但是很难卖出去,因为这些东西我们中国都可以自己生产,所以不需要从国外进口。但是,后来英国发现,从事鸦片贸易,可以从中牟取暴利,可以扭转白银外流的局面,英国才向中国走私鸦片的,所以说走私鸦片刚好是一个比较适合的手段而已,掠夺和侵略才是最终目的。我方也请问反方,你方认为如果没有虎门销烟就不会有鸦片战争。难道你们觉得如果没有虎门销烟,英国会以鸦片走私同当时的清廷保持友好往来?或者再定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反方二辩:我方的意思是,英国对中国也有侵略的企图,但这种侵略在最初只是想从中国掠夺走更多的金钱和土地来发展自己。而虎门销烟让英国政府认识到中国人民抵抗的坚强决心和勇气,意识到如果不发动战争就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才爆发了鸦片战争。
正方一辩:反方二辩说得好。19世纪中期的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发展自己,英国急切地需要向外扩张,掠夺大量的原料、资金、劳动力,同时也需要占领更为广阔的殖民地以作为奴役和倾销商品的场所。就像反方二辩说的,英国对中国也有侵略的企图。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丰富的物产和资源,因此,是一个很好的原料掠夺地和商品倾销地。英国政府很早就将侵略的矛头指向了中国。而这种侵略决不可能只局限在简单的商品贸易和地盘的掠夺,这是满足不了当时英国发展野心的。同样,这种侵略不是用简单的商品贸易就能达到目的的,战争是在所难免的,同时也是英国政府蓄谋已久的。
反方三辩:侵略并非都是充满了战争的,也有不用战争就能同化和占领的,再说,当时的清朝政府极端地腐败无能,被侵略是在所难免的。
主持人:自由辩论结束,下面请两方三辩作总结陈词。
正方三辩:我方的观点是即使没有虎门销烟,鸦片战争还是会爆发的。19世纪中期的英国经过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急切地渴望寻找新的发展空间,需要占领更多的殖民地,一方面可以廉价掠夺殖民地的原料和劳动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殖民地大量倾销商品,牟取暴利,这几乎成为了一种发展的循环。而当时的中国地大物博,是一个很好的殖民地。因此,为了满足自己的侵略野心,英国对中国发动战争是必然的,鸦片贸易只是侵略的一个前奏而已。而虎门销烟显示出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的勇气和决心,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同时对这场战争爆发的时间起了提早或延缓的作用,因此也不可忽视。
反方三辩:我方观点认为如果没有虎门销烟,就不会有鸦片战争。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勇气和决心,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然而正是虎门销烟,使英国政府怒不可遏,破坏了他们长久以来希望用鸦片逐渐腐蚀中国的野心,而采用了非常极端的侵略手段,也就是战争。所以我方一致认为,没有虎门销烟就不会有鸦片战争。
师: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分析得也都非常好。通过这场辩论赛,我看到了同学们的聪明才智和不错的口才。从这场辩论会中我们现在可以清楚地得出结论: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然而,虎门销烟不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侵略才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教学反思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教师很高兴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能教给他们分析问题的方法,看到他们经过层层分析、驳论,最终得出结论的兴奋,也觉得很满足。通过这堂辩论课,很容易看到,辩论赛的胜负并不重要,关键是学生通过这场辩论懂得了搜集材料,整理材料,懂得了如何去分析问题,用适当的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初中生由于抽象思维不够发达,尚不能完全认清事物的本质,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也只流于表面现象。比如在这次辩论中,反方学生就表现为不能很好地分清事物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之间的区别,因此也无法完全得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但是,初中生又是比较容易被引导的。他们的思维异常活跃,对探索新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在经过辩论之后,反方学生也开始意识到问题的本质之所在,逐渐接受了正确的观点。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学生比较沉默,有的学生比较活跃。对于沉默的同学要鼓励他们回答问题,鼓励他们思考问题。而对于活跃的同学,则只要帮助他们理顺思路,使他们的思维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即可。
通过这次辩论,学生觉得收获很多。不仅知道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知道了虎门销烟的作用,激发了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学生也初步了解了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区别。学生也纷纷反映,通过这次辩论,终于了解怎样分析问题,他们对这种一层层剥开外衣,最终了解本质的分析方式十分有兴趣,大部分同学还体会到了一种成功后的喜悦。
案例评析
美国华盛顿大学有这样一个条幅:“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充分说明了让学生亲自实践的重要作用。同样,在新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将陈述性的答案告诉学生。
对于鸦片战争,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直接告诉学生: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是导火线,而获得市场发动侵略才是根本原因。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展开一系列的辩论,在相互的驳论中不断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相对活跃的状态,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本案例的教学方法中,教师事先要向学生传授辩论会的有关知识。同时要帮助学生选好辩论的题目,要有良好的气氛。在辩论中,要积极发言,勇于交锋,敢于坚持真理,但不要强词夺理,要能够体现实事求是的学风。双方辩论交锋时要讲求礼节,相互尊重,互相学习,不感情用事,不讽刺挖苦,这样才能使辩论产生积极的效应。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在辩论会的最后让评委评选出本场辩论双方的最佳辩手和获胜方。
这种教学方式需要教师积极的引导,这种引导贵在动机的激发、方法的指导、疑难的排除和错误的纠正。特别是在辩论会的最后,教师要及时总结,辩题如果有正误之分,要及时告诉学生正确答案,纠正错误的一方。对于这一点,也可以在辩论会的最后让同学继续探讨孰对孰错,更好地强调辩论会的效果。
点评:王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2 16:54:00 | 只看该作者

第六章 历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
《可爱的南京———家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南京人民中学 石 俊
学情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下半学期第三单元的一节活动课。鉴于学生已完成改革开放前后有关内容的学习,学习此课可进行知识的迁移。因为距今时间不远,各种资料 (特别是实物资料)易于收集,且十分丰富。
从整体上看,初二下学期的学生对学习这段历史兴趣不高,教学中有一些难度。本课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充分放开学生的手脚,让他们在体验中学会学习,得到快乐。
初二学生具备了一些阅读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依据材料初步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教学分析
本课是一节活动课,从历史知识的纵向联系上看,它是对改革开放前后所学内容的一个对比总结。本节课以社会小单元———家庭为背景,旨在使学生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从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中感受社会的发展及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时根据社会发展的规律,畅想未来美好的前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课堂于学生。而贯穿整节课的,也是学生应该牢牢掌握的是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
教学设计
学习社会实践的方法和技巧,进行采访和社会调查。
知道收集资料的途径。收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第一手资料,如以前的粮票、布票、油票等各种购物票证及反映人民生活变化的照片、报刊、实物等,了解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程。
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历史。用收集的文字、图片布置展板,将调查结果写成论文,作问卷调查,锻炼和培养采编、鉴赏、分析、美工等能力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群众衣食住行的各方面发展程度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比,了解和认识乡情、国情,感悟经济政策、经济发展对群众生活的影响,培养关心人民疾苦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过程
教学总构思:将社会生活的变迁分为三部分、七大块内容,分别由七个同学进行准备,由七人以群口相声的形式,分别引出各个板块的内容。改编小品,服装表演,收集新旧票证,现场采访,问卷调查,再配以多媒体动画、广告及影片 《手机》的插入,增加直观性,增强吸引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主要环节:
导入:
以歌曲 《东方红》、《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引出课题,再以改编的小品 《昨天、今天和明天》切入正题。
第一部分:由学生以各种形式表现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第一板块:“小康不小康,首先看服装。”配以改革开放前后的家庭照片,进行服装表演。
第二板块:“小康不小康,最要看住房。”配以一组改革开放前后南京人均居住面积对比调查数据及同学自己拍摄新家的DV。
第三板块:“小康不小康,看的是厨房。”以平时最常见的一句问候语 “吃了吗”引出 “吃”的问题。配以改革开放前后的两张节日菜单。
第四板块:“小康不小康,还要看路况。”配以同学自己在十字路口做的车流量调查和改革开放前后南京主干道照片的对照。
第五板块:“小康不小康,第一看银行。”配以改革开放前后南京居民存款余额增长图和一本二十几年来的工资单记录本,一个关于压岁钱的现场调查。
第六板块:“小康不小康,关键看市场。”配以改革开放前后各种票证及电视广告。
第七板块:“小康不小康,关键看思想。”配以一张家庭娱乐休闲问卷调查表及影片 《手机》。
第二部分:教师问家乡变化的原因及得到的启示。
第三部分:由同学的画 《未来的家》引出对未来的畅想。
教学片段
有一首歌叫 “东方红”,唱着它,当家做主,中国人民站起来;有一首歌叫 “春天的故事”,讲着它,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富起来;有一首歌叫 “走进新时代”,踏着它的节拍,意气风发,中国人民走向美好的未来。改革开放为中国注入了新的活力,改革开放为中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时光在静静地流淌着,变化在悄悄地发生着,历史在默默地演绎着……今天,让我们翻开身边的历史,感受脚下的变化。请同学们准备好材料,说一说 《可爱的家乡———南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听到这个题目,你们一定会想起一个小品…… (学生表演改编的小品)这是由七班朱自清等同学改编的小品,蛮有新意的,说出了南京近两年发生的大事。有没有同学能从身边的事说起,谈谈家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生1:让我们现场来进行一个关于零花钱、压岁钱的调查。(问中年老师)请问您上中学时,有零花钱吗?(若有则问)大约多少?平时的零花钱用来干什么?有压岁钱吗? (若有则问)大约多少?都是什么人给的?一般怎么支配压岁钱? (问同学)平时家长给零花钱吗?一般一次给多少?用于什么?今年收到多少压岁钱?哪些人给的?怎么支配的?通过采访可以看出,家长钱袋鼓了,我们的零花钱也多了,日子真的好过了。
生2:张口钱,闭口钱,你俗不俗啊。
生3:钱是传播疾病的源头。
生4:嫌脏,有办法啊。(出示银行卡)刷卡,不用接触现金。在商店,唰 (动作)———刷卡付账;在银行,唰 (动作)———刷卡交水、电、气、话等费用。(神气状)既干净又方便,还时尚呢!
生5:有钱就能买到东西吗?那还得有东西卖才行。依我看,小康不小康,关键看市场。二三十年前,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想要的东西。(出示老票证)这是粮票,有全国通用的,也有地方的,有江苏的、上海的、甘肃的、云南的、四川的、南京的……这是油票、豆制品票,这是布票,这是糖票和盐票,这是粮油兑换券、液化气券等。还有购物证和购煤证。知道它们的用途吗?过去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买什么都要票。(翻开购物证)连买豆芽都要登记,买火柴也要登记。为什么买东西要票证呢?因为商品不丰富,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用票证来限制消费。
生6:今天这一切早已成为历史。当我们与这些票证挥手告别的时候,一种刺激消费的形式———广告铺天盖地而来,让你目不暇接,心随所动。请看这两则广告。 (播放 《德芙巧克力广告》和 《海飞丝广告》)看了这两则广告后,你是否和我一样印象很深,有想吃想买的感觉呢?
生7:如今限制消费的票证已退出历史舞台,而新的卡证风靡全国,并成为一种时尚。(出示卡证)这些是贵宾卡、会员卡等,这些是考级证、资格证、驾驶证等。今天它们已成为拥有知识、技能的象征。如果说昔日的票证让我们深切地感知家乡的昨天,那么这一张张卡证又书写着家乡的今天、明天,我们又将拥有怎样的生活呢?
生8:好热闹啊。说什么呢?
生9:说说小康生活。我说两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思想。
生10:过去物质的短缺决定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贫乏。我们做了个问卷调查:同是初中时代,父母与我们在思想交流、文化娱乐方面的不同。(出示问卷)父母最主要是通过听老师讲、听广播、看报纸了解时事。我们除了上述途径外,还可以通过各种刊物、电视、网络来了解。父母课余多数要做家务,偶尔看看小说或在户外与同学玩攻城、砸沙袋等游戏。我们课余看漫画、听音乐、打球、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当然,最主要还是上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当时父母最爱看的是《小花》、《今夜星光灿烂》等反映英雄事迹的电影。我们则爱看 《哈里·波特》、 《指环王》、 《天龙八部》、 《蓝色生死恋》等科幻、动作、生活片。父母最爱听的歌曲是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外婆的澎湖湾》等台湾校园歌曲。我们爱听 《东风破》、 《江南》等流行音乐,还有贝多芬的 《命运交响曲》等古典音乐。父母崇拜的人物:毛泽东、雷锋、三毛、邓丽君等。我们的偶像有周杰伦、王力宏、陶 、贝克汉姆等。父母与亲人朋友联系交流的方式是写信,后来有了电话。请看电影 《手机》片段。 (播放)我们大都通过电话联系交流,当然这电话已从手摇的发展到按键的,从公共的发展到私人的,直到逐渐普及的手机。我们还可以发短信,上网聊天,收发E-mail。物质的丰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贷款买房、买车,用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生活。同时,现代社会的人们更注重学习、教育、旅游、娱乐和投资,提高修养,增长素质,提升品位,一个全新的现代化的南京正一步一步走向世界。
师:各小组的调查成果汇报,各具特色,精彩纷呈,从物质、精神等方面,全方位地展现了家乡———南京的变化。现在老师想问:为什么家乡会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产品丰富了,市场搞活了,实行开放引进外资、技术和人才。
师:很好。你们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生:……
师:1.发展才是硬道理。
2.一个国家、民族要生存发展,决不能闭关自守做井底之蛙,要走出去,请进来,将世界先进的理论与自己的客观实际相结合,开辟一条有民族特色的发展道路。
3.只有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人民才能过上好日子。
师:刚才我们谈了家乡的昨天和今天,现在请同学们展望一下家乡的美好未来。请欣赏由赵杰、翟浔同学创作的画 《未来的家》。请听由盛洁同学创作,孙媛朗诵的诗歌 《南京———祝福你》
巍巍紫金山,目睹着秣陵的斑斑史迹,
潺潺秦淮水,鉴照着南京的盈盈春意。
光阴似箭,早已时过境迁,
朗朗乾坤,穿越世纪风云。
如今,广厦掩映着城桓,
知识代替了往日的断戟,
这片神奇的土地,萌发出盎然生机。
居高而望,
四通八达的交通框架环网相连,
气势恢弘的道路建设节点相通,
一条条公路纵横交错,
一座座大桥连接南北,
市区道路上汽车驰骋,
黄金水道中航船穿梭,
交通发达的南京,演绎着惊天动地的变化。
环顾四周,
高楼拔地而起,人流穿梭不息,
眼前是琳琅满目的商品,
耳际边回荡着幸福的笑语,
一家家格调新颖的商店,
一条条各具特色的商品街,
经济腾飞的南京,展现着她独特的魅力。
这座城市历史悠久,六朝都会,积淀着人文精髓,
这座城市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焕发出勃勃生机。
昨天,英雄豪杰在这里角逐征战,
今天,热血青年在这里辛勤奉献,
科技在这里延伸,生活在这里改善,
明天,宏伟蓝图在这里一点一点地实现。
南京赞美你,尽显着泱泱大国之风,
南京歌颂你,回荡着中华民族之正气,
南京祝福你,创造更辉煌的明天。
师:大江奔腾,虎踞龙盘,山水环抱,钟灵毓秀。南京的著名,在于她的壮美,在于她的古老,在于她的人文积淀,在于她的风雨沧桑。作为华夏古老文明的标本,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的见证,南京历来是、也将永远是一座魅力无穷的城市。在已经跨入新世纪的今天,有两千五百多年建城史的古都南京,正以前所未有的创造活力和迈向现代化的快捷、雄健的步伐,吸引着世人频频投来的惊奇目光。
最后,让我们在经过改编的 《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中结束我们今天的课。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课前准备充分。通过课前对资料的选择和整理,课堂上的表演、采访和调查等方式,全班每位同学几乎都参与进来,锻炼了胆量,培养了能力,增强了自信心,也丰富了人生经历,提高了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第一部分以后的总结,将六个板块内容的内在联系挖掘出来,让学生豁然开朗。笑过玩过之后,牢牢地记住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发展规律。同时让他们了解国情,认识乡情,培养了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
诚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最后一个环节———畅想未来以两位同学的太空画来展现,形式有点 “老”,内容有点 “虚”,未能很好地把握现实。三部分之间的过渡,特别是一、二两部分过渡还须处理得更加细致些。
课后经过认真总结,找出了一些需要修改之处。针对第一点不足,备课时应注意从现实出发,将当前人类面临的 “环保”、“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与本课联系在一起,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由此想到,今后备课时,应当将当前出现的许多问题与历史联系起来,找出其历史背景原因,让学生学会古为今用、借古鉴今的道理。同时,还要加强实践与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
案例评析
历史活动课如何上得富有新意,上得精彩?本节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家乡的昨天、今天、明天这一话题,让学生感到可亲、可近,有话要说又有话可说,可供开掘的空间大,将历史、现实、未来贯通,已然突破了历史的藩篱。由此,我们感受到历史中的生活与生活中的历史这样一种全新的理念。学生通过课前的充分准备,课堂上的表演、采访、调查、展示等活动,充分参与,充分体验,充分感悟,把活动中的历史演绎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有情有意。教师精心选择的音乐歌曲和经过锤炼的语言,为本节课创设了一个优美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师适时的点拨,又为学生认识的深化搭建了平台。
难能可贵的是,教师对本节课的课后反思是清醒而客观的,也是非常准确的。的确,学生对未来的畅想展示太空画,不仅有点 “老”和 “虚”,似乎还有点 “土”,可以以今天现实中我们面临的重大而突出的问题切入 (人口、资源、环境、下岗工人、三农问题等),使学生一方面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另一方面直面现实,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树立为家乡、为祖国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点评:侯建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2 16:53:00 | 只看该作者
第六章 历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
引  言
活动是个体经验世界的源泉,是个体获得事物意义的表达方式———语言表征、情节表征、动作表征的源泉。因此,对于活动建构教学来说,活动是第一位的。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而言,这种活动最初表现为外部活动,由于主体自身的智力参与,使外部的活动过程内化为主体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并从中产生出主体的个体体验。
我们所说的活动,既包括心理活动,也包括身体活动,既包括精神实践活动,也包括物质实践活动。但是鉴于传统课堂教学中,片面重视以师生口耳相传为主要形式的心理的、精神的活动,活动建构教学更加重视身体的、物质的外部操作性实践活动。
以实践活动为主要价值取向的课堂教学逐渐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热点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打通课堂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等教学理论已广为接受,并且具备了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和目标范畴,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真正应对这一教学范式的改革,历史教学设计就必须将活动课的设计纳人研究的视野。
从“缠足”看中国古代妇女的地位
江苏昆山市正仪中学 吴小珍
学情分析
江苏昆山市正仪中学从2002年开始就进入了课程改革实验阶段。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平时教师上课比较注重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的结合,学生也已适应了这种新课改理念下的学习。每学一课他们都会尽可能地与自己身边的事物相联系,将生活与学习相结合,并学会了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尽可能地挖掘书本以外的 “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以使学生寓学于生活之中,寓学于快乐之中,寓学于合作探究之中。
教学分析
本案例所选素材为上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课文标题是 “中国古代妇女”。 “中国古代妇女”是一个涵盖面较广的内容,仅本册书中就有多处涉及,如第五课 《和同为一家》中提到的少数民族女政治家,第十八课 《献给世界的文明之火》中提到的发明薛涛纸的中唐女诗人薛涛等。学好本课能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妇女的地位,认识古代女性在创造和传承中华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课文从两方面展开叙述:一是中国古代妇女的社会处境,包括古代妇女受到的精神上的束缚和身体上的摧残;二是一些杰出女性取得的成就,主要从文学、政治、手工业技术方面加以介绍。本课的难点是中国古代妇女地位低下的原因。为了更好地化解难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增添了描述中国现代妇女地位、成就的内容,使学生能够通过比较来进一步认识古代妇女的低下地位。
教学设计
从课程标准看,本课知识点不多,但因距今时间较久远,对于这些知识点学生缺乏感性的认识,不一定能很好地理解。组织教学活动时应从典型的材料、事例入手,帮助学生理解古代妇女地位低下的原因,领会妇女地位提高的意义,因此本课教学目标的设定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了解三从四德、缠足及古代妇女的杰出贡献。
2.搜集、阅读古代妇女受歧视和受摧残的材料,培养分析文字、图片材料的能力;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妇女受压迫情况的了解,开阔视野,培养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3.通过中国古代妇女受儒家礼教束缚、身心受到压制的有关事例,认识中国古代妇女地位的低下,唤起对古代广大妇女悲惨处境的同情与思考;通过古代巾帼英雄的杰出贡献,体会历史是由男女共同创造的,认识社会上真正实现男女平等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内容可在书本内容的基础上适当补充,以使知识结构更为完善,可分为三个主题:
1.中国古代妇女的社会处境
2.中国古代一些杰出女性取得的成就
3.中国现代妇女的地位、成就
这三个主题每个主题都体现一个完整的内容,三者之间又存在内在的联系。如此设计的三个标题把本课的知识内容有机地贯穿起来,同时也能更有助于学生对本课难点的理解。第三个主题在教学中所占比重不应太大,不然会颠倒主次,因此在时间上要加以控制。课前根据学生的意愿分成四个自由组合组,第一组搜集关于古代妇女的实物、图片资料 (如缠足后用的小鞋、裹脚用具等),第二组搜集涉及古代妇女地位低下的文学作品,第三组查找古代一些杰出妇女及其成就,第四组搜集现代妇女成就、地位提高的事例。
本课的设计主要是学生自主探究活动。通过材料展示、分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带着自身的感觉、认识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既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又使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得到培养;通过音乐、图片等材料,创设学习情境,学生在获取信息、分析理解问题的同时又陶冶了情操。课间播放音乐:豫剧 《刘大哥说话理太偏》,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学生置身其中。
导入:
(幻灯出示:“中国古代妇女的小鞋”)
师:这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一双做工很精细的绣花女鞋图片,本来安排第一组同学回去向老一辈们搜集实物,可惜没能找到,只能用从网上搜集的一些相关图片来代替。同学们从图中可看到它做得非常精致,可以说是一件工艺品。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大小,一般只有3寸左右。同学们可能会认为这是古代小女孩穿的,其实不然,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成年妇女穿的都是这种鞋(当然以富家小姐为主)(同学们一片惊讶声)。难道中国古代妇女的脚天生就这么小吗?不是,是通过后天的改造才使她们的脚变得这么小的。(出示图片 “缠足后畸形的小脚”)那么,中国古代社会为什么会对妇女的脚感兴趣呢?这一现象又说明了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导入后按三个主题依次展开教学:
在进行第一个主题教学时,以学生阅读书本知识、出示图片、展示搜集的材料为主,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共同探讨中国古代妇女地位低下的原因。
在进行第二个主题教学时,以展示学生搜集的材料、学生上台展示为主。在学生展示中引导学生思考古代妇女取得成就的领域比较狭窄的原因,再次切入本课难点:古代妇女地位低下。
在进行第三个主题教学时,可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因为这一内容中的事例就在学生们身边,可信手拈来,气氛相当活跃。教师可利用这一主题激励女同学自强,自爱,自尊,激发男女同学开展学习竞赛的热情,激发他们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努力学习的热情。
教学片段
第一主题:中国古代妇女的社会处境
师:同学们对缠足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认识到缠足是封建家长们为了使女子取悦于男子而对女子采取的一种非常残忍的行为。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还有哪些事例也能说明妇女地位的低下呢?
生1:古代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一般有钱人也是三妻四妾或者妻妾成群,而古代女子就不行,这就是很不公平的一个表现(同学笑)。还有古代有童养媳,女孩子年纪很小就要嫁到婆家去干活。
生2:古代女子都没有机会读书,只能做些绣花、做衣服之类的事,俗话说 “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古代女文学家、诗人较少,唐朝那么多诗人中才有几个女性呀!即使出现个别像蔡文姬一样的人才,那也主要是因其父非常的开明。
生3:古代妇女不能随便见生人,只能成天躲在闺房里。婚姻大事也完全由父母做主,在出嫁之前根本不知道所要嫁的人是什么样子。
生4:妇女在家庭中也是没有地位的,受到 “三纲”中 “夫为妻纲”和 “三从四德”的限制。师:刚才四位同学举的事例都很好,很生动,可见同学们准备充分。任何一个朝代都有很多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都是以时代为背景的。在古代有很多文学作品也体现了我们今天所讲的主题。
生1:我搜集的是长篇叙事诗 《孔雀东南飞》,它讲述的是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可婆婆焦母因种种原因对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话别,双双 “誓天不相负”。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遣丞为媒。兰芝因与仲卿有约,断然拒绝。后在其兄长的逼迫下,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焦二人双双命赴黄泉,成千古绝唱。
师:这一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的背景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那套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 “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 “天下无不是之父母”正是焦刘悲剧的根本原因。
生2:我搜集到的是 《陆游与唐婉》的故事。唐婉原是陆游的表妹,两人结婚后十分相爱,但是陆游的母亲唐氏是一位威严而专横的女性。她一心盼望儿子陆游金榜题名,登科进官,以便光耀门庭。陆母认为唐婉是陆家的 “扫帚星”,将把儿子的前程耽误殆尽。母命难违,陆游只得答应把唐婉送归娘家。后来唐婉改嫁给赵士程,陆游也另娶了妻子。公元1155年春天,陆游到沈园去游玩,偶然遇见了唐婉,两个人都非常难过。陆游感伤地在墙上题了一首 《钗头凤》词。唐婉受不了这种刺激,回去后不久便死掉了。
生3:我搜集的是沪剧 《阿必大回娘家》。阿必大是一个受苦受难的童养媳,她受尽了婆婆对她的虐待,后来她的守寡婶娘斗败了俗称 “雌老虎”的阿必大婆婆,阿必大才回娘家暂住几日。
师:刚才同学们谈了很多古代妇女地位低下的事例。不知同学们在搜集、交流这些事例时有没有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古代妇女的地位为什么会这么低下?为什么刚才故事中所讲的这些女子受到的虐待来自同样是女性的婆婆?
生1:因为封建社会是男权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男人把妇女看作自己的私有财产,而妇女只能遵守封建礼教,绝对不能有任何违规行为。
生2:因为妇女没有经济收入。
生3:妇女没有文化,再加上长期生活在这种封建礼教占主导思想的社会里,她们受这种思想的影响,而且这种思想对她们来说也是根深蒂固,不是随便能改变的。她们自己觉得理应这样,不想反叛,也不能反叛,所以出现了 《孔雀东南飞》中婆婆这一类人。
师:同学们结合自己搜集的材料畅所欲言,相信大家经过刚才的讨论学习对古代妇女的地位有了更深的理解。
教学反思
对于古代史部分的教学很难像七年级的 “家庭、学校、社会”那样都非常容易地从学生身边来切入,展开,但在他们身边还是有很多东西能成为我们课上的教材。本课的教学启示最深的是两个方面:一是材料的收集。刚开始学生接到这种任务最头痛,慢慢地这些材料在课上的使用、讨论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一旦这种行为变被动为主动后其效果就非常明显。教育学生们不要为收集材料而收集,要做有心人,如语文、政治、电脑课中学到的东西也能成为我们历史与社会课的材料。如果有了这种观点,收集材料就不难了。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学生们把家庭、社会都作为学习知识的场所,也改变了他们学习的观念和方式,同时也使他们动脑、动手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但因历史学科的特点,有些材料的收集是相当困难的,如本课中的 “小鞋子”,这一点不免有点遗憾。因此,上课时只能用幻灯来展示一些古代的物品,其效果一定没有实物好。二是新教材许多章节都有很多余地,教师在备课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增添一些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如本课内容就能将现代妇女的地位、成就填补进去,这些内容在以后的历史教材中也是比较零碎、不成体系的,而补充进去不仅使知识完善了,更有助于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只要教师能合理地利用,把握,就能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案例评析
本教学设计注重探究式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问题是探究学习的源头。该案例以 “一双漂亮的绣花女鞋”为切入点,导入新课。以 “难道中国古代妇女的脚天生就这么小吗”、“中国古代社会为什么会对妇女的脚感兴趣呢?这一现象又说明了什么”等问题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展开课堂讨论,实施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探究离不开合作,学生在材料的收集、小组讨论交流等过程中无不渗透着合作学习。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思维的火花被点燃,在合作交往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探索新知的经历和体验获得新知的过程。教是为了不教,本案例构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如分小组向老一辈收集实物、上网查找相关资料、阅读观看有关文学作品等设计,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本案例结合本课知识点的要求不多,内容也是比较简单的具体情况,教师大胆补充教学内容,增加了 “中国现代妇女的地位、成就”的主题,古今对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态度情感教育。
由于年代的久远,尚在人间的缠足老人几乎没有了。本案例中让学生收集 “小鞋子”的设计想法很好,但却是不切实际。
学生是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探究性学习能否有序有效地进行,取决于学生主体参与的水平和精力投入的程度。为此,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提问,学会处理信息,学会交往合作,学会总结评价。但在本设计中设计者没有就如何收集资料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点评:沈志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2 16:53: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五章 引乡土史入历史课堂的教学设计
走近秦始皇
山东泰山学院附中 李凤华
学情分析
山东泰山学院附中位于五岳之首———泰山脚下。泰山被列入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历史教学创设了优良的人文环境。但是,初一学生知识储备不够丰富,能力也有所欠缺。好在学生一般对于家乡的历史会有着更为浓厚的兴趣。并且初中生也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查找和搜集课外资料的方式,比如网上搜索、去图书馆查找、实地访问考察等。同时,学生们也初步具备了合作学习的能力,并且乐于展示自己的成果。综合以上情况,在教学过程中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合理的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本案例为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的 《秦王扫六合》。本课为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开始,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主要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二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包括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思想上焚书坑儒,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统一东南、岭南地区等几方面的措施。
教学设计
根据新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为:
1.知道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有关史实;
2.了解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3.将学生课余查找的有关秦始皇在本地的历史资料进行交流、总结,走近秦始皇;
4.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体会泰山的文化内涵,感受泰山的精神魅力,树立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培养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以及热爱家乡,立志为家乡做贡献的决心。
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目标的制定,前两个目标为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后两个目标是对前两个的补充和升华。关于学生课余对资料的查找,要提前布置任务,并给与学生及时的指导。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由组合,分成小组查资料。同学们将搜集到的资料交流整理,以备在课上展示。
导入:
(多媒体课件展示:秦始皇画像及李白 《古风》中的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师:大家看,威风凛凛的秦始皇已站到了我们的面前,他目光炯炯,虎视眈眈,傲视着一切。你知道吗?当年威震六国、一统天下的秦始皇曾经五次出巡,其中就有三次来到我们山东,一次来到我们泰山。秦始皇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了解他吧。
导入以后,按照教学目标依次展开教学过程。
第一个问题:秦灭六国统一全国。采用知识竞赛、多媒体课件演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该问题。
第二个大问题:政治上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采用图示法;思想上焚书坑儒,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表演历史剧;军事上的措施充分利用地图,穿插历史小故事;文化上统一货币、度量衡,可让学生用橡皮泥或硬纸板做成战国时期的的各种货币,学生可随意活动,自由买卖,体会一下统一货币、度量衡的作用。
第三个问题:走近秦始皇。让学生将课下搜集的资料在课堂上展示出来,采用自由发言的形式。最后调动学生自由讨论,升华主题,达到最后一个教学目标。
教学片段
走近秦始皇
师:历史上的秦始皇离我们是那样的遥远,我们怎样走近秦始皇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把搜集到的有关秦始皇在山东的足迹展示给大家。
生1:我搜集的内容是秦始皇有关加强对山东地区统治的内容。公元前221年,秦军攻灭齐国,俘获齐王田建。从此,山东成为秦朝统治的范围。秦统一后,在山东设置临淄、琅琊、东海、济北等郡。秦始皇又下令将齐国的旧贵族及豪富迁至咸阳、南阳以及巴蜀等地,以削弱他们的政治、经济势力。为防止齐国贵族叛乱,秦始皇还下令拆除齐长城,修筑国都咸阳直达山东的驰道,对山东地区进行强力统治。
生2:为了炫耀武功,震慑四方,秦始皇曾五次出巡,三次来到山东。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先到峄山 (今邹城南),刻石颂扬秦朝功德。继东行,直达山东半岛最东端的成山角,后乘船登芝罘岛。接着,南行到琅琊 (今胶南西南),停留了3个月,筑琅琊台。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二次出巡,又一次来到山东。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从南方北上抵山东半岛,经琅琊到成山角,登芝罘岛而返。归途中,秦始皇在平原津 (进德州附近)染病,后死于河北沙丘。
师:有同学提道秦始皇到过我们泰山举行 “封禅”大典,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 “封禅”?
生3:我正好找到了这个资料。所谓封禅,即到泰山上筑坛祭天,这便是 “封”。在泰山极顶天柱峰的西北侧,有一块高大的石碑,上刻 “古登封台”四个大字,这就是古代帝王封禅告祭的封祀台。所谓 “禅”,即在泰山下的小山 (如社首山、梁父山、蒿里山等)辟基祭地叫 “禅”。“封禅”就是帝王到泰山祭祀,封和禅是一种礼仪的两个步骤,其目的不外乎是宣扬历代帝王“授命于天”、“功德卓著”,用这种迷信活动达到巩固其统治的目的。封禅犹如国家庆典,往往坛开八道,幡遍五城。皇帝陛下情之所至,高举碧玉虬龙大酒杯,口中念念有词。秦始皇以后的封建皇帝,都认为泰山是吉祥之地,因而不断地登山封禅,祈求泰山神灵赐福,永保 “国泰民安”。
生4:这里还有秦始皇封禅的具体情况。据司马迁著 《封禅书》曰:即帝位三年,东巡郡县,祠驺峄山,颂秦功业。于是微从齐鲁之儒生博士七十人,至乎泰山下......始皇之上泰山,中阪与风雨,休于大树......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时刻注视着被推翻的关东六国,特别是齐国贵族的叛乱。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炫耀自己的丰功伟绩,效法传说中上古帝王的封禅活动,在他即帝位的第三年 (公元前219年)就决定封禅泰山,并选好日期,开山凿路,乘坐銮驾,排开仪仗,率群臣从咸阳出发,途中到达邹峄山后,便召集鲁国儒生、博士七十多人议论封禅事宜。但是他认为众儒生论点迂腐,遂废黜不用,自定汇制,直上泰山。不巧途中 “风雨暴至”,只好到泰山松树下休息,因树遮雨有功,他便封此树为 “五大夫” (官名,秦爵第九级)。这就是泰山景点———五大夫松的来历。登上岱顶以后,便设坛祭祀,其仪式非常隆重,然后又颁布诏书,命丞相李斯篆书刻石,立于岱顶玉女池旁,以颂功德,封祀之后又自泰山阴道而下,禅于梁父山。公元前209年,秦二世相继东巡,封禅泰山,又命丞相李斯篆书诏文,刻于始皇所立石侧,这就是著名的泰山秦刻石。它是我国稀有的珍贵文物,不仅是研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政治和经济情况及秦始皇实行 “书同文”书体的重要资料,而且书法艺术上也非常有价值,现存岱庙东御座院内碑亭中。
师:非常好,通过这些同学们在课余收集的资料,使我们真切地感觉到威风凛凛的秦始皇仿佛就站在我们面前。那么对如此闻名而又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我们该怎么办呢?大家可以自由讨论一下!
经过讨论,有两位同学站起来说:“我们用答记者问的形式,提出我们的建议。我扮演记者,他扮演未来的泰安市市长。”
记者:市长阁下,您好,我是泰安报社的记者。我想请问您有关泰山的问题,可以吗?
市长:我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记者:泰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你们今后有什么打算呢?
市长:我们已初步作了一下规划。今后将加大投资力度,大力开发旅游资源。让更多的人、更多的国家知道泰山,了解泰山。在世界范围内展示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艺术、悠久的历史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时,另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就算是市长的智囊团。我补充一点,今后我们还要多注意环境保护,让人们在享受泰山古老历史文化的同时,也能享受到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
他的同桌也站起来说:“在学习上我们也应该发扬登泰山的那种不畏艰难险阻勇攀高峰的精神。”
师:大家说得真是太好了。我们作为泰山人,都应该为泰山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课下请大家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写一篇历史想象作文 《秦始皇游泰山》。
教学反思
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不可低估,他们很有创意。如果说课本上的知识勾勒出的是秦始皇骨架的话,那么,学生自己动手找来的乡土教材内容就极大地丰盈了秦始皇的血肉,二者的结合塑造出了一个威风凛凛、傲视一切的秦始皇形象。当课本中的人物以如此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时,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间的距离,学生对教学内容显得更容易接受,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这种教学效果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
在讲课前,学生自己动手去搜集身边的历史资料,一改过去传统的 “教师教,学生听”的老模式,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增强和历史实践能力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由此能够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和文化,增强对家乡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自豪感。
然而,当乡土教材引入课堂,可能要受到课上时间、考试内容等方面的限制。因此,如何处理好其中的关系值得进一步考虑和研究。
案例评析
本案例把教材内容科学地进行了整合,形成三个学习主题,改变了过去教教材、背教材的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实际和当地历史资源,拓展了历史教育的资源和内涵。把地方史的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并能形成对祖国、家乡的认同感和建设祖国、家乡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在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掌握了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的基本线索,进一步提高了阅读能力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穿越时空隧道,把学生置身于活生生的教学内容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掌握知识,陶冶情操,学会做人。学生扮演市长角色,提高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对泰山的保护与发展的诸多设想,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处理,确实能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进一步树立科学精神,形成求真、创新的科学态度。
角色扮演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如果每节课或者一节课自始至终都采用这种模式,可能就单调了。最好是根据教学内容,将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有机地融合在每一节课,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教师 “导”的作用也应当发挥得既到位,又恰到好处,适时适当引导学生讨论,辩论,争论,以及全体学生的角色尝试。
点评:朱增兴
实施与操作
1.重组教材,设计主题
教师根据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以主题的形式,课前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分别进行地方史料的收集和整理。主题的设计要体现整体性,要有内在的联系,这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去建构知识。在《寻访 “泰山宗教”》中,根据本课秦汉文化内容,结合本地宗教文化的情况设计四个主题:(1)辉煌灿烂的秦汉文化;(2)神威赫赫的泰山宗教;(3)如何正确对待宗教;(4)我为泰山出谋划策。
2.分工协作,交流成果
在课堂上,各小组将其成果在班级进行展示,将调查结果进行交流。在 《从夫子庙到孔夫子》中,教师结合南京乡土史的内容,安排两个小组分别去小区作社会调查,以及去南京的旅游景点夫子庙调查采访,拍摄DV。
3.总结感受,综合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总结,特别是对学生的积极参与精神以及集体协作精神进行总结,同时对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来获取知识进行总结。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案例 《从夫子庙到孔夫子》中,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进行了总结,最后设计在 “我爱我班”栏目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为我们的班级管理奉献一份力量。
4.整合内化,延伸扩展
在最后的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教科书引进的地方史内容合理整合,形成完整的体系去认识,设计多种形式将学生的思路从学科知识领域引向生活领域。在案例 《走近秦始皇》中,教师调动学生自由讨论,升华主题,感受泰山的精神魅力,树立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培养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立志为家乡做贡献的决心。
需要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注意选取那些既能体现教学重点,又能激发学生 “研究”欲望的切入 “点”。将课堂教学内容与本地教育资源恰当结合,使学生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探究。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勇于标新立异。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它重视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在亲身的感受和体验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3.教师要发挥地方史在进行历史传统教育方面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真正发挥乡土史教育的作用,不能仅仅满足于介绍历史传统,而应在历史传统教育中有针对性地、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唯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和情感意志上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和发展。
讨论与探究
1.什么叫乡土史?结合乡土史进行历史教学有怎样的作用?
2.引乡土史入历史课堂的教学设计有哪些步骤?要注意什么问题?
3.结合案例 “楚风汉韵我家乡”中的 “教学片段实录”,分析乡土史教学的条件及其教学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10: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