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012|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展示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观课有感评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5 07:55: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7-15 07:56 编辑

优质课 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有感

蓬街小学    胡利红

    聆听了陈雪平老师的一节研讨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给我在教育教学观念上的冲击又是巨大的。一节好课,传来了一股课改新理念、新气息,让我不时告诉自己,引领学生真正走进语文,是语文老师最美的收获。在此,我谈谈自己在课后感悟到的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思维。

一、           重视导入,创设学习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这里真实的环境指学生学习的情境。在课堂上,教师只有创设出一个成功的教学情境,才能在教学效果上达到动人以情,晓之以理的教学目的。课文所写内容距离学生生活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蒋老师在本节课中,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都精心设计了导语,披文以入情,做到以情感人,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情感氛围。一开始,以租界“那是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那是一个惹出麻烦,没处说理的地方”引入,产生对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的疑惑。接着通过他在租界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妇女哭诉;洋人 得意扬扬;巡警 训斥;围观的中国人 敢怒不敢言”的深入理解,再解租界,从中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然后通过拓展补充《华人与狗不准入内》,深刻体会“中华不振”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教学过程环环相扣,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会水到渠成的解决学生“为什么而读书”这一古老而又崭新的问题
二、读悟结合,自由动情表达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提供机会让学生充分去感知、学习语言艺术的魅力,促进内化,增强语感。同时还要给学生的心灵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的思维随着文章的情感自由驰骋,并且,鼓励学生善于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在学习中学到的知识、感受到的情感创造性地表达出来,凸现语文阅读表达能力的外化。在整体上做到以内养外、读悟结合。在指导学生读懂沉思,倾吐情感这一板块时,通过“从租界回来以后,周恩来常常一个人,独自在沉思,他在想什么?”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练笔:周恩来可能在想(  ),可能在想(  ),还可能在想(  )。为在修身课上,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好铺垫。接着马上反复引领学生读课题,让学生对文本的心理体验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领悟到的情感自由地展现出来,在教学上又形成了一个“品读──深悟──诵读”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对课题,对本文的中心有了更深的理解。

  教无定法,用语文的情感去教语文,真正帮助学生入境入情,感悟文本才是我们语文教师的最终目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7-15 08:00:10 | 只看该作者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评课稿
连江实小   陈强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讲的是周恩来总理少年时代的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当时中华不振的情景,从而激发了周总理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滕老师一开始就在解题的同时抓住了这条主线,让学生很快地进入文本,然后围绕这一教学主线步步深入。
  1. 创设情境 激发情感
  由于所学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时代,教学中滕老师通过“情境教学法”创设有利于教学的情境;播放反映旧中国中华民族饱受欺凌和压迫,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课件,通过震撼人心的文字说明和图片,体会旧中国的屈辱和当时中国人的痛苦,唤起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2.走入学生心里,引起共鸣。
  在学文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中学文,教学时,滕老师紧紧抓住“中华不振”整体处理文本,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设计让学生寻找反映“中华不振”的词句,“披文以入情”,用文本中活生生的事实来激发学生对洋人的气愤,对中国贫穷落后、人民挨打受气的叹息,由此激发情感共鸣,与少年周恩来一样产生同感——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 训练形式多样,富有情趣
  在教学中,滕老师设计的训练形式、方法、手段多样,读、思、议,说高出于一炉,极大程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课堂上,学生的眼神是多么专心,学习是多么投入。再个就是注重朗读的训练,在读中领会,在读中感悟。滕老师在这堂课中,始终以读为主,采用了形式多样的朗读方法,边读边学习字词,理解词义,边读边思考,理清作者的思路,弄懂课文内容;边读边加以指导,教会学生读书方法和思维方法。这堂课,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活。
  4.剖析语言,洞察内心
  文本中有一幕是一个中国妇女受到洋人欺凌却得不到中国巡警的保护。这件事充分地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少年时的周恩来在目睹了这件事之后方明白这一点,以至于才有了让“中华崛起”的志向。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体会中华如何不振的重点,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的要点,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关键点。因此,滕老师让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一次次地剖析词句。在一遍遍的质问中,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7-15 07:59:46 | 只看该作者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评课稿

陈老师执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课有一种情感的震撼,更有一种精神的享受。一节课,简简单单有方法,扎扎实实有提升,平平淡淡有激情。在充满诗意的课堂上,陈老师的教育语言、机智很有特色,尤其是文本的情感在读中悟中不断升华,慢慢地渗透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所以,让我在这儿评课,实在是勉为其难,只能就自己听后的粗浅的感受与大家交流。

  听了这堂课后,有两点让我感受颇深。

  一是陈老师在这堂可中践行了《语文课标》中的教学理念。《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课标》还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陈老师在课堂上始终践行着这些理念。他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把成块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沉下心来默读,并要求学生提笔写写自己的体会,充分让学生触摸语言,与文本对话,感受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接着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诵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扣读导悟,读中见悟”。

  语文教学的直接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提高正是在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实现的。陈老师在本课中注重了听说读写的训练。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指导读,除了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说感悟外,教师还善于抓住时机,在学生情感勃发之际激发学生说成段的话。如:其他学生思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本课中学生除了感悟到你从周恩来小时候身上体会到了什么?,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语文课堂,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课堂,还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阵地。在这堂课上可以窥见陈老师平时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多么执着与重视。例如在朗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让学生在书本上划划,随手写上一些读书后的感想和体会。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何等的重要。这一点我想听课的陈老师都会有此感受。

  二是陈老师在这课中找准了切入点,把握了关键点,取得了“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陈老师在课的开始就选准了切入点,找出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抓住“衣衫褴褛”一词,把住了学生情感的脉搏。一篇课文包含的知识点、训练点很多,要在一堂课内把握住所有的知识点、训练点,这恐怕是不可能的。而语文教学也要求注意整体感悟,切忌烦琐,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就要求教师站在一定的高度把握课文的重点。本课陈老师抓住了三处关键点。第一件事讲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第二件事讲周恩来在租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第三件事讲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自己的心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已经深深地打动了学生,悲愤之情充溢心间,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就一个小环节提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与陈陈老师商榷。课一开始,陈陈老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说明这个课题。陈老师意在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是否仓促了些?以情入境,情动而辞发,更有价值,对整堂课的学习也有帮助。

  以上只是我的一孔之见,浅薄之至,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7-15 07:59:16 | 只看该作者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评课

王莹老师执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上得非常成功,起到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其特点是课文的思路,学生的学路,教者的教路,形成了三路合一的有机整体。
课堂教学在老师的引领下,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整个课堂充满了朗朗的读书声。教者能够把语文教学以感悟、积累为核心,以培养语感为重心,通过朗读,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通过朗读,学生还可以体验到用词造句的节奏感,音韵感和情味感,从而增强语感,丰富语言,积累材料,天长日久便能融会贯通,化为已有。我的语文课堂上与王莹老师比起来,         
朗读上还不够,今后我将在这方面加强,相信学生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和小学  四年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7-15 07:58:56 | 只看该作者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评课稿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到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的志向。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但王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主要设计了三个问题来展开教学,做到了长篇短教,缩短了教学的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这三个问题分别是:一、周恩来为什么要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二、课文的哪些地方让你感觉到了中华不振?三、让我们去看看租界到底是怎样的地方。在这三个问题的展开教学中,教师始终以一个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在多元化,多层次的读书活动中感知、感悟文本。

以读促悟是本堂课最大的教学特色之一;其二是王老师能够创设各种语境,让学生在这些语境下学习生字词,理解生字词;第三个教学特色是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落实中年级阅读教学目标。下面根据本人的见解对这三个教学特色展开讲解:

一、以读代讲,以读促悟。

王老师在指导学生解决其设计的三个问题时,并没有过多地进行讲解和分析,而是以多元化多层次的朗读方式并在适当的时候加以点拨,使学生在读中走进文本,感悟文本,真切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感情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真正地与文本进行了对话。

二、创设语境,学习生字词。

这个识字的教学环节的设计并不是独立的,王老师除了在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这一环节中创设语境,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意思,还在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渗透了识字的教学。例如:在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时,王老师通过让学生用读的方式理解了什么是铿锵有力;在教学课文时,王老师是这样渗透了生字词的教学的。在指名学生朗读带有“踊跃回答”这句话时,王老师先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同学们的回答是不是只有这些从而认识了省略号的作用,并从中理解了解同学们争着回答问题就是踊跃回答的意思。另外在指导书写生字“惩”字时,也非常地生动形象,老师的一边范写一边生动有趣的编儿歌,加深了同学对这个字的识记,提高了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

三、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王老师在上课时注重对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们知道了,在读书时要集中注意力,并学会边读边思考,才能把书读好。学生们有了这良好的读书习惯,才能够更容易地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7-15 07:58:39 | 只看该作者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评课稿  
   黄陂区武湖小学        张雪芹

认真听完张亚琴老师执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有一种情感的震撼,更有一种精神的享受。一节课,简简单单有方法,扎扎实实有提升,平平淡淡有激情。在充满诗意的课堂上,张老师的教育语言、机智很有特色,尤其是文本的情感在读中悟中不断升华,慢慢地渗透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所以,让我在这儿评课,实在是勉为其难,只能就自己听后的粗浅的感受与大家交流。浅薄之至,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这堂课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思路清晰,步步深入

整节课,张老师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步步深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钻研文本。张老师从题目切入,提出“是什么让周恩来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很快在文中找出“中华不振”这一原因。张老师又顺势而导,“你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会‘中华不振’?”当学生钻进文本体会“中华不振”,张老师又引入社会背景资料,结合图片真正让学生感受“中华不振”的境况。

张老师让学生在交流中顺势而生的品读体味,使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中华不振”这个切入点的高妙——只有充分地体会“中华不振”,学生才能深刻地理解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只要充分地体会“中华不振”,学生就会自然地走进尘封的历史与少年周恩来一起感同身受,产生情感共鸣。

二、拓宽文本,整合资源

本课教学中,张老师立足教材而又没有局限于教材,她整合了多种课程资源充实进课堂教学中来,拓展了文本的宽度。如:

1、利用图片和资料在对比中让学生感受在中国的土地上华人如狗,中国割地赔款,外国人践踏中国土地、蹂躏中国人的历史背景;

2、结束时,收集不同时期的周恩来的照片,形象展示周恩来光辉的一生,丰满了人物形象,使学生明白“周恩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用一生去实践了自己的誓言。

三、语言精彩,适时点评

整节课,张老师的语言精练,并且有很强的感染力,或悲伤或愤怒或高昂或低沉,都深深地打动学生。而对学生的回答,张老师也能适当地做出激励性的点评。如“你真会预习”、“你们都有一双慧眼,真会读书”……这些语言对孩子有很大的鼓励性。

四、以读传情,品读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动,不应以教师剖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自动积极的思维和情绪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绪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课堂情绪的交换,离不开文本,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体验。课堂上张老师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来感悟,如齐读,个别读等。在理解“中华不振”这个词时,老师让学生看完短片,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重点“没事不要到这里来玩”,“带着担心、无奈”。

对本堂课有三个不成熟的想法:

1、向孩子输送情感是孩子所能接受的,不要把我们教师的情感高位灌输,为情所困。让孩子们多一些生活、情感的记忆,要多一些生活世界、情感世界的链接,可以更具有生活化。如上新课前,让孩子们自由回答“你们为什么读书?”

2、重点、关键词语是否应重点强调一下?如课后的加点词语。沉重地、响亮而坚定地、铿锵有力等。

3、出示的相关事例应该读一读,让学生感受一下。

综观张老师本课教学,极好地把握了语文学科特点,以读为本,立足文本,又走出文本,三维目标充分体现。这节课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值得我好好学习。期待张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7-15 07:58:20 | 只看该作者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一篇四年级课文,小老师非常认真地做了准备。课上慷慨激昂,看出来学生也受到了教师的感染。可喜的是,教师课上教学明显有进步:重复自己与学生话的现象减少了;课上关注学生朗读次数增多了,学生朗读发音的变化,也看出教师日常做了指导;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关注重点词语的理解。当然课上,还存在明显的问题,这两点,不仅是这位新教师存在的,在许多老教师身上都容易发生。我这里提出来,并不是说明我能做得如何好,只是我关注这两点,并在日常教学中,一直努力改进。
    其一,教学中,对学生牵得过紧。教师备课认真,备学生,是好事,但教师的思维必定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如何让学生在课上有限的时间内,大胆探索,释放个性思维?是我们教师应深入思考与研究的。我曾问过个别年轻教师,为什么不敢再放手些,课上鼓励学生提问,教师帮助梳理后,指导学生围绕大问题思考,明白的交流,不明白的更应交流。学生在通过交流中迸发的火花,教师及时捕捉,引导,学生不仅学习到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学习到学习的方法、思考的方法,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思考的习惯。

    其二,教师对学生课上的发言,关注教师备课中可以顺利进行教学的内容,而忽略表达中欠准确、正确的,或者说与教师原备课中没有想到的问题,有的是没注意,有的是不知如何引导,那么就不加理睬。这其实就是如何“顺学而导”的问题。比如:课上,在学习“周恩来在租借地中见一妇女找轧死她的亲人的洋人说理时,遭到中国巡警的喝斥”这一部分内容时,有个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中国巡警不为受害的中国妇女说话,反而训斥这个可怜的妇女?”其一学生说“那个中国巡警也不是不想为中国妇女说话,他也想为中国人谋福利,但洋人太利害了,他怕围观的中国人再受害。”从中可看出这一学生认为这个中国巡警是为了维护围观的中国人而训斥这个可怜的妇女的。这一学生的观点,真是独到,但是对不对呢?显然不是这样的!教师对该见解没有做出答复,这样学生听了,会不会产生错误的认识?当然!面对这样的观点,怎么办呢?我想,还是应该引导学生思考的方法:

1. 结合上下文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读书,前一段写了租借地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抓住“耀武扬威”一词,巡警为什么耀武扬威?维护谁的利益?

2.结合上下文内容,对比中国巡警与围观者的反映: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拳头。……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从双方表现对比中,也能看出,那个中国巡警根本没有同情那个中国妇女,心里只有维护的是他的主子—洋人。

3. 结合时代背景。课前学生找了资料,第一课时教师也引入了时代背景的介绍,这些不是孤立的让学生了解,而是让学生结合背景理解难处。在学生出现这样的理解问题之时,正好可利用背景,引起学生讨论。

    应让学生明白:租借地的存在,正是说明中国的落后,当时政府的无能,人民只能受欺凌。而租借地里的中国巡警,是为了维护洋人的利益的,他们与洋人一样,无视中国百姓的权利。从这点也能看出租借地中的洋人在我国的国土上多么趾高气扬,这就是“中华不振”的现实反映。

    我想,教师若引导学生用前两个办法---引导学生再读书,用结合上下文的方法去理解,解难点,学生应是较容易的。而第三着,需要教师适时的加入资料解说也未尝不可。

    课上抓学生的生成,教师一定要做到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师尊重学生也是从倾听开始,同时,也是给学生做表率,因为,课上,学生不仅要听教师的讲话,也要听同学的发言,学生的发言往往是同龄间易接受的内容。所以,纠正不正确的认识,不是帮助一个学生,而是帮助全体学生。

    由于下午参加区说课培训,先写到这里,关于评习作《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一课只能等下次了。抱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0-4 01:1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