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965|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课《搭石》教学反思教后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09:26: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搭石》教学反思
《搭石》这一课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两个人面对面过小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
    根据本文特点,结合新的课程理念,本课在教学时我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采取情境体验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搭石,构成家乡的一道风景。”教学中我主要以两个方面展开教学:

1、发现感受文中的美
     文中有看得见的具体的“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
    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勤劳美
    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和谐美、自然美
    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谦让美
    要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尊老美
    心灵美、友善美、自然美、团结美、善良美、奉献美……
    美是永恒的主题,教学时采用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的教学思路。学生们自读、自悟,在寻找美,欣赏美的同时,感悟自然的美,感悟和谐的美,感悟平凡的美!
   2、发现感受身边的美
      作者就是从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你现在认为什么是美?在我们身边哪里也可以找到美?”

在教学中,尽管我课前精心备课,努力挖掘教材。但是,整堂课上了下来后,也留下了很多的遗憾:

1、课堂驾驭能力十分欠缺。课堂教学中总是被自己备好的课所牵制,按照自己已有的思路一步步开展教学,对于课上突发的意外情况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引导。

2、虽然教学中注重了感情朗读的指导,但是学生的朗读效果、朗读的层次感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在朗读指导方法上自己还缺少一些有效地方法。

3、通过教学,我感到自己设计的一些提问过于细碎,总感觉自己在课堂中一个劲地在提问、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一节课下来,自己没少忙乎,可学生的情感总是处于一种很平的状态。激发学生的情感方面是我这节课很薄弱的一个环节。

4、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学中,我总是一味地牵着学生学习,大胆放手让学生学习方面做得很不够。

5、板书设计也有所欠缺。设计板书时只注重了简洁,对看不见的美“谦让美、奉献美、敬老美”等没有在板书中凸显出来。如果能将这一点表现出来,会更好地突破重难点。

6、本课教学中忽视了写作方法的指导,没有为“学生写生活中的美”做好铺垫。

其实,教学中暴露出得问题还有很多很多。这些都充分说明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技巧、教学机智、把握教材处理教材、组织教学等方面的能力十分欠缺。在今后教学中,我要更加努力学习,总结与反思,使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09:31:07 | 只看该作者

《搭石》教学反思  

《搭石》是一篇阅读课文,文章语言朴实。我学习了网上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后思考:班上没有电脑,怎样让在城市的孩子能一目了然知道“什么是搭石呢?”:通过简笔画,于是我在板书上下功夫,既要体现家乡风景美,又要让学生直观的懂得了搭石在家乡起的作用和含着的美,于是我把家乡人的品质写在每块搭石上,突破了重、难点。

  教学要回归本色,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1、分层次地读,在读中领悟,在读中解词,每次读的目的不同:

  如紧扣“脱鞋绾裤”、“人影绰绰”、“清波漾漾”、“协调有序”等词,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家乡人每次过小溪脱鞋绾裤的不方便,通过读明白什么是“紧走搭石慢过桥”,朗读“前面的……后面的……”句子,从而进一步理解“协调有序”等词语。

  2、拓展练习说话:

 运用“假如……总会……”关联词,让学生想象画面练习说话。既培养了想象力,有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不足的地方在于,读的时间还不够充分,读的形式还可以更灵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09:30:52 | 只看该作者
{《搭石》教学反思}
在学搭石的时候,让他们小组讨论,发现小组长的性格影响了各个小组的效率,有的小组效率很高,有的小组却在磨磨蹭蹭老是懒懒散散。好的小组长,不管怎么换人,小组都不会太差,而懒散的小组长,带领的小组的整个气氛也懒洋洋的,现在感觉有的学生尽管自己比较优秀,但是实在不适合当小组长,缺乏领导能力,但是中途换人又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唉!

现在已经工作第三年了,最近才感觉自己的课稍微有一点习惯的模式下来,现在回想起第一年来的时候,听刘老师的课,才领悟到她第一课时常干的事情比较固定,但是当时却只是在一节一节重复的听,却并没有考虑到这一层。做个总结吧,以后再教三年级的时候拿出来看看,现在第一课时,自己一般这样,先齐读课文,注意学生读的不太好的地方,自己泛读进行纠正,然后找学生起来逐段读课文,一是检查读书情况,而是顺便处理其中的字音和难理解的词语意思;然后检查孩子们对课后词语表的掌握情况,我会认会写找小老师起来领读;最后找同学上台给同学们提醒写字需要注意的地方。整个流程比较枯燥,也没有对于初读课文的一些反馈,应该以后慢慢注意完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09:30:41 | 只看该作者
听课反思(王玲湘《搭石》)
  王玲湘老师,讲《搭石》让我大开眼界. 首先王老师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了一副美丽的山水图画,让学生从视觉上给以美的感受,然后引导学生进入课题,如此美丽的风景并不是学生最喜欢的,他最喜欢的是家乡的搭石。给学生留下一个悬念。接着是带着问题读课文,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她对课文的把握比较深入,找到了文章的线索。让学生发现美---寻找美----体会美-----抒发美。让学生一步步的深入理解课文。她比较注重学生的朗读过程,对学生引导恰当。

     整个课堂中流淌着真情、流淌着感动、流淌着人性美。加上这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品读语言与理解感悟的相互交融、阅读文本与表达训练的有机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真可谓是一曲美的赞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09:30:09 | 只看该作者
《搭石》教学反思根据学校安排,每一位班主任都要上一节语文公开课,我们年组选定了课文《搭石》这一课,并在一起进行了认真的备课。确定了谁讲第几课时。

我讲的是《搭石》的第二课时,当我捧读课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两个人面对面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

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著乡村的生活气息。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一种看得见的美和看不见的美在文本中和谐共生。根据本文特点,结合新的课程理念,本课在教学时我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采取情境体验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搭石,构成家乡的一道风景。”这一主题,教学中以学生自读自悟为基础,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体验、感悟,在读中积累、内化,在读中欣赏、升华。把“美”这条主线,贯穿于课堂始终。

一、以“欣赏美”感知全文

读书是师生,尤其是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在学生对“搭石”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便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进行不同层次的读书活动,使其感悟体会“搭石”的美,欣赏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从而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目的。

如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助人为乐之美、无私美);

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节奏美、声音美、和谐美、画面美);

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谦让美);

要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尊老美);

美是永恒的主题,学生们自读、自悟,在寻找美,欣赏美的过程中,感悟到风景的自然之美,感悟到景人合一的和谐之美,感悟到朴实的为人之美。

二、以“想象美”延伸课文

想象课文探究人物内心,当这位搭石人急着赶路却发现石块不稳时,他是怎么想的呢?出示课件:当上了点年岁的人,发现(        ),他不由得停下匆匆的脚步,担心地想:(      )

师:多么纯朴善良的搭石人啊!他不仅这样想着,还这样做着:(出示课件)他首先(       ),接着(         ),然后(            )。看到石头稳极了,他满意的(             ),仿佛看到人们(                   )   



我要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象填空、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一环节,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学生的想象丰富,只要合情合理,我就给予肯定。从而达到了学生学习语言来源于文本但超文本的目的。

另外,在本次活动中从其他教师身上学到了很多,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何大的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09:29:44 | 只看该作者
《搭石》这一课,我进行了认真的备课。当我捧读课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两个人面对面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

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著乡村的生活气息。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一种看得见的美和看不见的美在文本中和谐共生。根据本文特点,结合新的课程理念,本课在教学时我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采取情境体验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搭石,构成家乡的一道风景。”这一主题,教学中以学生自读自悟为基础,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体验、感悟,在读中积累、内化,在读中欣赏、升华。把 “美”这条主线,贯穿于课堂始终。

让学生通过这些画面的体会,自然地感受到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时,学习最后一段,并通过背景介绍,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搭石默默无闻的美,情感又进一步得到升华。

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在词句教学时,我不光引导学生了解意思,还提示理解方法,如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基本功综合训练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关爱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比如在朗读中潜移默化,在过渡语、小结语、激情语中渗透。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勤劳是美、助人是美、谦让是美、和谐是美、美就在我们的心里,只要我们奉献了爱,我们的生活就充满了美。

在教学中,尽管我想把同事们集体的智慧最大限度的体现在课堂中。但是,整堂课上了下来后,也留下了很多的遗憾:

1.  整堂课自己给学生的空间还不够,因此,便有了整堂课都希望学生顺应自己的思维方式,害怕学生在课堂上生成与自己思维截然不同的新模式。如在教学从人们走搭石的画面中体会家乡的一道风景时,我总喜欢让学生按顺序交流,不想让学生跳出我的思维方式,因此便有了课堂上,自己在浏览孩子们读书勾画的情况时,特意寻找按顺序勾画的孩子来首先来发言交流,这样就让孩子们的思维顺应了我的思维方式。

2. 在教学一行人走搭石的画面时,孩子们体会一行人走搭石走出的音乐美,画面美体会得还不够深入,同时,对于这幅画面的朗读指导也是还不够深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09:29:33 | 只看该作者
反思《搭石》注重传授学习方法,揭示学习规律。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了解知识规律,掌握学习方法,是实现学生终身学习的必要前提。在体会人物的品质时引导学生抓重点词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同时,我注重了对学生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在拓展延伸时,揭示“刘章爷爷从不起眼的搭石中发现了美,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你会看到生活中处处都有美。”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蕴涵美,生活处处皆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10:5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