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791|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课《猫》教后记教学反思整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3 09:27: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后随笔 《猫》教学反思

石家庄四十中学 语文组 范红蕊

   《猫》这篇文章看似很简单,但我反复品味过后,总有很多新的教学思路。第一件事情就是依据三维目标初定教学目标:

1、通过品析生动细致的描写,感悟作者对三只猫的情感态度。

2、揣摩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真正操作起来确实不易。如何努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所以开始导入时我便设计了一个大家比较感兴趣的宠物话题,这样内容上比较接近学生,从情感角度上学生自己能放松下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这节课就是以“情”贯穿始终,相处述情——亡失诉请——析情明理,都紧紧围绕作者的情感态度展开。三个主问题的设置既要挖掘学生的表达力,又要让学生自主品味出作者对三只猫的情感态度的变化,从而引申到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驾驭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写作方法,使学生产生爱猫、爱生活的情感。

尽管我也在不同的班级试验过多次,尽管在细节上反复琢磨,向本组老师请教指导,但是这节课最后还是有一些需要修改的地方。
    1、时间安排前紧后松。可以将课前预习部分在课前落实扎实,课上点到出现问题最多的字词即可。这样可以节省一分钟左右。让学生在最后的练习环节上有更充足的时间,让练习更充分,真正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心声。

    2、“析情明理”环节,完全可以让学生放开谈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所谓的理不一定非要和老师讲解的一模一样才对,一定要相信学生能谈出自己的感受。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能有更多的收获。而这个环节,学生们对自己的感受已经谈的很好,我又出示了自己的体会,实属多余,这样就容易禁锢学生的思维。所以一定要相信我们的学生!

   3、感悟人生哲理这个环节,其实没有必要追求形式上的多样。起初,我在备学生的时候,一直在想,学生们一定有很多不同的见解,讨论交流可以让他们将自己的感受完全展示出来。但人生哲理是一个学生内化在心里的感悟。因此,给他们一个安静的环境,让他们静下心来去感悟,然后纷纷展示交流即可。所以没必要为了讨论而讨论,小组讨论要有其真正的实际作用才是真正有效的讨论环节。

  4、任何一篇文章都是通过反复多样的阅读来获得体会的,但这节课中我只寄希望于课下的预习,课上朗读及默读的环节都是轻轻点水一般,没有深入阅读。其实在第一个环节上,可以设计一个初步朗读重点语段的环节,让学生首先从字面上感知课文内容。而有些情感体验的词语也可以富有情感朗读出来,相信效果会更好。

  5、点评小练笔的时候最好也能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来展开评论。这样又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

  这次课让我收获很多,尤其向本组老师身上学到了严谨的教学态度。有的时候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我们反复修改斟酌字词,尽量让自己的课收到完美的效果。当然这样一个反思的过程也是一种进步的过程,在不断反思中进步,在进步中时常反思!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7-13 09:32:06 | 只看该作者
听课内容:《猫》

授课者:张如良

年级:奉港初级中学初一(8)班    2009年3月23日

听课过程:

一、导入

猫,是一种温顺、活泼的动物,可以逗人开心,所以很多人家都养它,但是它的亡失却给人带来忧伤,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郑振铎先生的《猫》,一起来感受他养猫的经历和感受。

二、整体感知

1、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生:我三次养猫的经历和感受

2、三次猫中,作者详细写了养第三只猫的过程,在这三只猫中,你最喜欢哪只,结合文中的语句说说理由。以这样的句式说话“我喜欢            ,是因为               ,看                 。”

生:我喜欢第二只猫,是因为它活泼可爱,看第3段“它在园中乱跑……晒太阳”

师:齐读这几句话,注意动词“跑、跳、晒”

生:我喜欢第一只猫,是因为它也很漂亮,很活泼,看第1段“白雪球似的”

师:有没有同学喜欢第三只猫的呢?

生:没有

师:那我们来看看作者一家人对这三只猫的态度是怎样的?

生:作者一家人对第一只猫是喜欢的

师: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从文章第1段。从一家人对它的关心可以看出一家人对它的重视、喜爱

师:那第二只猫呢?家人对它的态度如何?

生:更喜欢。

师: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文章第3段,“一天问个好几遍”“忙乱的寻找”中可以看出来

师:那第三只猫呢?

生:不喜欢。从文章第15段可以看出来

生:连三妹那样爱猫的人也不加注意,所以家人对第三只猫是不喜欢的

师:作者家养的三只猫,有喜欢的有不喜欢的,但它们的结局如何?用原文回答

生:全文第一句话,“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师:我对待三只猫亡失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先概括再从文中找句子)

生:第一只猫——酸辛,课文第2段

生:第二只猫——怅然,课文第13、14段(学生齐读这句话,重读“好久”、“不”)

生:第三只猫——伤心,课文第30段

生:第三只猫——内疚,因为作者打了猫,良心受到谴责(学生齐读最后五段)

师:哪句话更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

生:第34段,“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愧疚、自责(重读“永不”,读得果断,齐读)

师:为什么对第三只猫的亡死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生:饿死、冻死、打死、病死、搏斗而死、忧郁而死……

师:我为什么要去打它?

生:冤枉、误解

师:第三只猫得死责任在我,所以第三只猫得亡死,我心里更难受

师:那为什么会造成冤案呢?联系猫的动作以及我对猫的态度思考

生:第17段,“凝望”,本来作者就不怎么喜欢这只猫,所以更会怀疑了

师:如果是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的话,第一反应可能不是这样,“一定是它”说明作者对第三只猫存在偏见。

师: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呢?

分析:猫所处的位置相对于人而言,它是弱者。由于我的偏见,猫的弱小,所以造成了冤案,造成冤案的主要责任在我,那要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我应吸取怎样的教训呢?

生:不要妄下定论,要经过思考

不要有偏见,要用平等的眼光

要善待动物

师总结:做事不能主观臆断,要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能存偏见,要善待动物

师:这也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真正的目的,也就是这篇文章的主旨,对人性的反思。

师:文中所写的不只是一只猫,在生活中类似的猫的人也很多。你在生活中有类似的经历吗?误解别人或被别人误解吗?谈谈感受。

学生发言

板书:



                   郑振铎

                                  “我”三次养猫的故事

                     1                2                 3

              态度:喜欢            更喜欢              不喜欢

              情感:酸辛             怅然              难过、自责

                           做事不能主观臆断。要弄清事实

                           对人对事不能存偏见,要善待动物

总结:学了这篇文章,我们了解了作者养猫的经历,也了解了作者写文章的目的,也有了很多的收获,生活中同情弱者,同情生活中的“可怜猫”。



反思:

   张老师的《猫》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因为这是一篇新的文章,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很好的体现了自己的个性,上课的深度也是层层深入的,只是有几个问题的提出可能还不够明确,因为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以后,看学生的反应,似乎不太能够理解教师这个问题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所以我觉得在提问题的时候应考虑到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总体上来说,这是一节成功的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7-13 09:31:55 | 只看该作者
《猫》听课记录和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7-13 09:30:52 | 只看该作者
15《猫》导学案

班级:    小组名称:    学生姓名:     时间:   月   日

一、导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书中出现的新词。并理解词语“屏息凝视、变化多端、枝折花落”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猫和小猫的特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

4、学习观察描写小动物的方法,体会作者的真实感情。

第二学时

二、导学引领

1、朗读课文1——3自然段:

为什么说猫的性格古怪呢?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2、读课文第4自然段,从哪些语句感受到满月的小猫更可爱呢?用﹍画出来,并读一读。

3、品读课文

(1)用〓画一画:能反映老舍爷爷喜欢猫的句子?

(2)读一读:选择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画出的句子。

4、老舍爷爷笔下的这只猫既古怪又可爱,他是怎样描写这只猫的,说一说他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呢?

三、检测反馈

猫的性格古怪,主要表现在:既老实又(          ),既贪玩又(          ),既胆小又(          );高兴时,(          ),不高兴时,(            )。

四、拓展延伸

1、默读“阅读链接”:了解周而复、夏丏尊写的猫的片断。

2、比较老舍的《猫》与周而复的猫片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3、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栩栩如生,多么可爱!请你说一说你喜欢的一种动物

《猫》导学案设计说明

《猫》这篇课文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猫虽然是一种极其普通的小动物,然而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却显得那么生动活泼,那么惹人喜爱。这篇文章细致生动地描述了长大后猫的古怪性格,刚满月时小猫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我所执教的课为第二学时的导学,设计的导学目标是: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猫和小猫的特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 2、学习观察描写小动物的方法,体会作者的真实感情。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我确定本文教学的重点是: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教学难点是: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从描写中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为了达到学习目标,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学流程: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品读感悟+盘点收获+检测反馈。“独学”要求学生完成学案中导学引领中的问题,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是为了课堂深入学习课文作好准备。“课中品读”设计了四个大问题,都紧紧围绕课文内容展开,在对内容研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盘点收获”质在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总结自己从课文内容中知道的知识。“检测反馈”质在检测学生在本节课的效果。

在“361”快乐课堂建设的背景下设计这一课,作为第二课时的导学设计,我的设想有五点:一是展示“六步三查”的一般流程,有独学,课中品读有对、群学的合作与交流;小展示时要求学生提出困惑,组内不懂的问题等待全班交流时提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大展示,大展示时注意倾听、评价、补充;盘点收获和检测反馈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课堂学习效果的达成。二是对“361”基本定义有所体现,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作引领者,服务生,做到老师少讲或不讲。三是体现中年级语文的学习由课文内容到阅读拓展到写作方法习得的过程。四是探索导学案的可行性。五是体现“361”快乐课堂不只是精英展示的天地也是全体学生快乐学习的精神乐园。

基于这五个设想,故在课前的独学中老师没提出任何与上课有关的要求,学生在平常状态下开展独学,走进常规的语文课堂,上了一节常规的语文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7-13 09:30:33 | 只看该作者
教研课 《猫》教学反思

保亭思源实验学校(小学部)四年级(5)班  科任:谭丽霞



    《猫》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文章,文章简短,作者写了大猫的性格古怪和小猫的淘气可爱,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爱猫爱生活的情感。

在教学中我注重对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1、抓词语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在学习大猫性格古怪一段时,我抓住了“闭息凝视”这个词,先让学生说说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有的学生说,是闭住呼吸,有的学生说是抑制呼吸,我让学生去查字典,知道“闭”是。。。。,“凝视”是专注的盯着一个地方看,让学生把这两个词连起来理解就是“有意识的抑制呼吸,眼睛专注的盯着一个地方看”,让学生明白,猫为了等老鼠的出现,怕自己的呼吸声吓跑了老鼠,所以有意识的抑住自己的呼吸,眼睛专注的看着老鼠洞,生怕老鼠跑了,让学生说,从这个词里你看出了什么?学生说,在这个词里看出了毛的尽职。理解了词语意思后,我让学生也闭息凝视盯着一个地方看几分钟,问学生有什么感觉,学生说,眼睛很累,觉得心里憋得慌,我继而启发道:“你们看几分钟就觉得很累了,那猫盯着老鼠洞一连就是几个小时,它累不累?它累了也不休息,还是依然闭息凝视盯着老鼠洞,从中你看出了什么?”经过理解和自身体验,学生明白了从“闭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这句话里看出,猫真的是非常尽职,难怪老舍那么喜爱它。
2、体会拟人句的作用,体会作者爱猫的感情。作者在写猫时,采用了拟人的写法,把猫当作人来写,突出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在理解“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先介绍老舍的生平:“老舍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他酷爱写作,视写作为自己的生命;他也酷爱养花,他家里有几百盆花,每天除了写作就是摆弄花草,家里的花死了,他要难过好几天。”然后让学生看书理解,他这么爱写作,当猫把他的稿纸踩脏后,他不但不生气,反而当作梅花来欣赏;他那么爱花,当小猫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时,他也不生气,反而觉得它们生机勃勃十分可爱。从这些语句里,看出作者把猫当作自己的孩子似的,看它干什么都觉得可爱。都舍不得责备,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特别喜爱它们。
3、注重写法的渗透,读写结合。在学习小猫一段时时,先让学生找出作者从几方面来写小猫的淘气可爱的,然后说出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最后说说你喜欢哪句话。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也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可以借鉴书中的语言,因为渗透了写法,学生很顺利的写出了片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不足:课上读的形式少,有感情朗读来有待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7-13 09:30:11 | 只看该作者
>>《猫》教学反思
3
推荐《猫》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文章写了“我”三次养猫的故事。从全文看,重点在第三只猫。故事的主体是“我”,主旨在于冤案的教训。作者告诉人们,仅仅根据一点可疑的迹象,就得出主观臆断是错误的的,依靠自己的强势话语权和暴力进行随意的惩罚只会伤害无辜。让学生读懂领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泛泛的讲述`分析对学生来说,只不过是浮于浅表的被动接受。仍无法体会`领悟文章的经典之处,独到之处。在教学文本时,我实施了探究研读的方法。

这篇文章,描写很生动,无论猫的各种形态还是一家人的喜怒哀乐,都跃然纸上。我放手让学生反复朗读,从整体上感知全文,提出值得探讨研究的问题。先让学生画出抒情议论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探究。重点放在第二只猫的失踪与第三只猫的死亡所引起的思想感情。如:提问可以设计为:1。文中写“我”家养的三只猫,这三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及亡失时我的感受有什么不同?2。文中写两只可爱的猫的篇幅不如一个丑猫的篇幅长,到底发生什么可怕事情?

3。在写第三只猫的结局时,用了哪些词语直接描写“我”的思想感情,对于这件事你想对“我”说点什么?

4。为什么“我”明白自己的错误后会感到如此痛心?5。作者这样自责的结果就是“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你知道他这样做的原因吗?

因此,这样探究就是探究课文的抒情议论,探索作者究竟想说什么,讽喻的是什么社会现象,在哲理层面上是什么意思。明白了这些,才算理解了着篇课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7-13 09:29:54 | 只看该作者
《猫》教学反思

《猫》一文是著名作家老舍的经典之作。作者通过观察猫的神态、动作,倾听猫的叫声,以及对猫的一片喜爱之情为主线,把猫的古怪性格及小猫的可爱形象描写得栩栩如生。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我教学《猫》的第一课时,引领学生走进了老舍笔下的猫。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深切的体会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初步感受了作者是真实具体的描写。
         教学中,以下几点作一总结:
         ⑴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引导学生将生活积累、感兴趣的事情同课文中描述的内容结合起来,畅所欲言。猫是较常见的家养小动物,学生对猫比较熟悉,都见过,有的学生还养过猫。在教学中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猫的性格特点。在读中整体感知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⑵关注叙述需要和发展,变课堂生成为教学机智。
         如“猫叫声多变化”时,有个孩子控制不住,小声叫了一声,教师没有批评,而是鼓励大家一起模仿,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沸腾了,一声声不同的“猫”叫声,叫出了兴趣,叫出了和谐,更加叫出了对课文的理解。
         一位大教育家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反思这节课,热热闹闹,学生兴趣也较浓!猫的可爱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后来的读少了,主要是前面的识字环节浪费了时间,今后在时间安排这一方面我会注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0-4 00: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