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059|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蟋蟀的住宅》优质课教案观摩课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17:34: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蟋蟀的住宅》公开课教案
《蟋蟀的住宅》教案

花园小学王超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住宅、隐蔽、毫不可惜、随遇而安、选择、住址、洞穴、柔弱、搜索、隐蔽、倾斜、平坦、扒土、宽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
   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蟋蟀是怎样建成住宅的,通过重点词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昆虫吗?你们捉过蟋蟀养过蟋蟀吗?你听到过蟋蟀的鸣叫吗?哪位同学能把自己了解的情况说一说。
  自由读文、了解内容
   1.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在读课文时还要圈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生词。
  小组交流、集体修正
   1.利用查字典或询问同学的办法解决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生词,也可把自己圈画出来的生字、词让小组的同学认读和理解,有争议的或不会得再问老师。
   2.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选取两名同学汇报小组的交流所得,然后集体修正和补充。
  分段朗读课文、明确文章层次
   1.分别朗读“蟋蟀住宅的特点”和“蟋蟀是怎样建造自己住宅的”两部分。
   2.把自己作为蟋蟀,向同学们介绍自己住宅的特点和建造过程。
   3.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读一读。

细读课文、提出问题
   1.边读边思考,在读懂的文字旁边写上见解和感悟。
   2.标记出不理解的句段并提出问题。
  小组交流并解决问题、老师归纳关键疑问。
   1.根据小组交流的情况,老师归纳出具有共性的重点问题。
     如:法布尔为什么不把蟋蟀居住的地方称作“巢、洞、窝”,而是把它称作“住宅”呢?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它是怎样选址的?它的住宅有什么特点?蟋蟀是怎样挖的?他的住宅为什么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2.小组交流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老师随时介入讨论,和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整理问题、留作预习任务。
   1.记录老师写在黑板上的问题,在小组内找一个合作伙伴,利用预习时间共同解决这些疑问。
   2.观察一种小动物,记录它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几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老师要求两个同学合作解决,大家遇到困难了吗?那么请大家回答下面的问题。
    问:住宅一般指谁居住的地方?为什么把蟋蟀居住的地方称作“住宅”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你在其他作品中见过这样的写法吗?你使用过这种写法吗?
    问: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过程艰辛、工具简单)
  读课文、画“住宅”
   1.带着问题读课文: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点?画出重点词句加以体会,在体会的基础上反复的读一读。
   2.老师出示一张有错误的蟋蟀住宅图,让大家找一找它的毛病在哪儿。
   3.拿起画笔,画出正确的住宅示意图,注意体现蟋蟀住宅的特点。
   4.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抓住课文里的重点词,以“我的家”为题说一说自己画出的内容。
   5.师生进行评议,并把最好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品味重点词语的作用
   1.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这一点和大多的昆虫不同,那么蟋蟀是怎么做的?其他昆虫又是如何做的呢?
    (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抓关键词进行体会)
   2.谁能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读课文的体会说一说“随遇而安”的意思?
   3.反复读“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这一句,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品读句子、体味情感、领略文章内涵
   出示句子。
   假如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先体会这一句该怎样读,然后自己试着读一读,指名读,教师范读。(读出赞美)
   2.根据这句话提出问题:
    (1)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什么样的?
    (2)为什么说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3)作者为什么能把蟋蟀建房子写的那样形象、具体呢?
   3.解决问题
    步骤:(1)读课文画出描写蟋蟀建造住宅的工具,并说一说这些工具的作用。
       (2)把自己当作蟋蟀,想象是怎样建造住宅的,小组内说一说。
       (3)听完了介绍,交流一下感受。
       (4)体会朗读,读出对蟋蟀不辞劳苦建造住宅的赞美之情。
   4.用作者的话和自己的话分别赞美蟋蟀。
    步骤:(1)找出文中三个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2)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蟋蟀的评价。
  学习“资料袋”
    读“资料袋”的内容,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小练笔
    借鉴拟人化的写法,写一篇有关小动物或小昆虫的短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1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17:39:01 | 只看该作者
《蟋蟀的住宅》教学反思
恩施市实验小学 李荣珍

     《蟋蟀的住宅》选自小学课标人教版第七册的第二单元,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课文内容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后的创造性说话学生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到讲台前结合学生自己总结的板书绘声绘色地介绍、讲解,把蟋蟀的样子和洞穴的特点都能形象、生动地描述出来,那一举手一投足的动作神情仿佛自己真的就是蟋蟀,完全入情入境进入角色。听的同学也是津津有味。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儿童天性好奇,结合课文内容,利用恰当的复述形式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说,恰恰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上课之前,我进行了大量的准备:查找课件,寻找相关资料,准备教学流程,可谓费尽了周折,我对这篇课文的教学充满了期盼,却忽略了我最应该关注的群体——学生。上完之后,效果却令人失望,因为整个课堂气氛太过沉闷。面对此种结果,我静下心来寻找根由。是我没有把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

这节课,留给我的启示很多很多:

1、课前预习必须到位,才能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流程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当前学习状况。这堂课前,因为我认为这篇文章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即使他们预习不好,也不会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我只简单地布置了预习任务——读五遍课文,疏通文章的字词,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可我并没有认真地落实。结果,上课时,让学生去选择蟋蟀的住宅在北岸还是南岸时,当教师寻问可以从哪个自然段寻找到相应的帮助时,积极参与的同学很少。当学生选择好后,让学生体会“随遇而安”、“慎重”的含义时,主动回答的学生也不多。若上课前教师把预习落实到位,这样的局面必然不会出现。课上到此,教师似一只折翅的鸟儿,早已无法飞翔。

2、学习方式必须多变换,才能激发学生潜力。语文新课标指出“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主动参与教学,让学生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应用、实践语言的能力。这堂课中,我利用课件带学生去蟋蟀家做客,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说出蟋蟀住宅各部分的特点时,我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然后进行汇报。后来,进行“做导游”这一环节时,我又采取了这种探究方式。这种探究方式,虽然能够让学生加强合作意识,但也会削弱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养成依赖的“恶习”。若对第一个教学环节采取独立思考的学习方式,可能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教学效果也会更好。正是学习方式的单一,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了束缚,教师的拓展受到了限制。

3、朗读形式应多样性,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情。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享受语文,让阅读成为一种对话,让表达成为一种倾诉,让思维成为一种习惯。在教学这篇课文,为了让多数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我多次采用了全班齐读这种形式,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很少采用另外一些阅读形式,如,分组读,个别读,赛读,范读,使得学生的情感体验受到了压制,让他们内心的那种惊叹,那种惊讶无法呈现,可谓一大憾事。如果,在朗读这一过程中,注重学生情感的激发,最后,让学生谈参观完蟋蟀住宅后有什么感受时,必然会水到渠成,答案也会精彩纷呈。一堂课留给我的思考很多,但这些思考也必然激励我不断前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17:38:40 | 只看该作者
《蟋蟀的住宅》教学反思



《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主要是讲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住宅是怎样建造等方面的知识,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课文条理十分清楚,作者按照先总后分的方法,先写了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它的住宅是自己慎重选择好住址,一点一点挖掘的。然后,从内外两方面来写蟋蟀住宅的特点,最后,从三个方面写了蟋蟀是怎样精心建造住宅的。课文采用拟人的手法,把蟋蟀比作人,把它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把它的活动比作人的活动。语言生动形象,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写的生动有趣,让学生课前查阅,收集有关蟋蟀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上新课时,首先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把课文读熟,并且批出描写蟋蟀住宅特点的语句,然后小组讨论,把找到的语句用简炼的词语概括出来,在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这样问题:它是怎样建造住宅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来学习,然后进行交流,使学生明确三个方面的内容:(1)动工时间(2)怎样挖掘(3)不断修整。最后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叙述试着画一画蟋蟀住宅示意图,师生进行评议。重点让学生理解蟋蟀住宅特点和住宅修建过程,同时领悟作者在介绍时的运用说明方法;接着让学生提出问题后进行协作学习,对比学习,学生把生活中人们的住宅和蟋蟀的住宅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感悟到蟋蟀的住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然后采用变换角色的教法,让学生扮演蟋蟀工程师来介绍自己如何建筑住宅,住宅有什么的特点等,通过学生当主角,老师充当一位听者,师生的角色互换,这样反馈练习,解决了难点;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蟋蟀的资料,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长了见识,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有很强的感染力,拟人的手法应用非常完美,可让学生找出有关词语,如:专家、主人、大厅等。通过教学,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它是如何精心建造住宅的,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互协作精神,同时,画示意图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经过课堂教学后,也发现了一些教学设计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找出描写蟋蟀住宅的词语时,由于没有组织学生讨论,部分学生存在找不准,找不全的问题。在画蟋蟀住宅示意图时,老师应在此项任务前将有关住宅的结构问题讲解清楚,以让学生有明确了解,部分语句如“不肯随遇而安”和“这座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学生理解起来颇为困难,老师要注意分析讲解。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讨论、探索。事先要估计学生的不足之处,在组织学生讨论时,可适当点明要点,教师要注意收集有关资料,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17:38:18 | 只看该作者
《蟋蟀的住宅》教学反思



《蟋蟀的住宅》是一篇经典的科学小品文。



今天用了两个课时跟孩子们一起把课文学完了。从教学策略的选择上,仍坚持“读议结合,以读为主”的原则,把大量时间放在了引导学生读课文上面。



根据课文的层次,或以自然段为单位,或者按照意义段来读,考虑到教学时间不宽裕,在朗读要求上没有提出过高的标准,只是强调要读准确、读整齐。读完之后,让孩子们议一议段落的基本大意,这样做是为了训练孩子概括段意的能力,是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的。议了段意,通常会由我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如读完本课前第二自然段,我设计的问题是“蟋蟀选择住址的标准是什么?跟其他动物相比,蟋蟀的做法体现了什么?”,孩子们很快就找到了“排水优良”、“有温和的阳光”、“不肯随遇而安”、“慎重”等关键词,在集体探究了随遇而安、慎重两个词语的意思之后,孩子们对蟋蟀选择住址的标准和讲究程度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而后再读课文,感觉就明显不一样了。讲到蟋蟀住宅的特点时,根据课文的表述,我跟孩子们一起在黑板上画出了蟋蟀住宅剖面图,洞口的位置在哪里,平坦的平台以及九寸深、一指宽的隧道,都被直观呈现了出来。我感觉这样做效果不错。蟋蟀是怎样建造住宅的,也是解读课文的一个重点。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这部分内容讲得有些局促,对教材的挖掘不太够,只重点帮助孩子们理解了前足扒土、后足踏地、两排锯推土等内容,缺少了对蟋蟀弱小与建造住宅工程量巨大的分析对比,也没能对作者细致入微、极富耐心的观察加以提示,更不要说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了。而这个是本单元教学的重中之中。因此,我对这两个课时总的自我评价是:教学目标达成度低,教学效果不理想。



一般来说,诸如此类的课文理解起来障碍不大,只要多读几遍,就能把课文内容理解个八九不离十。然而,语文课的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孩子们理解了课文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借助教材提供的文章范例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能力,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并逐渐学会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就本课教学而言,应该说只完成了初步理解文意的初级目标,语言文字训练不够,理解感受能力培养缺失,表达方法学习几乎没有涉及。因此,这样的语文课属于低效高耗。



究其原因,自认为首要的还是解读教材、研究教法不够。备课阶段没能深入解读教材,对文本的理解较为肤浅,关键词句领会不到位,掌握与课文有关的外围资料如昆虫学相关知识不够;上课过程中组织教学不够严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未被充分调动起来,读课文的形式不够多样化、缺少新意,课堂讨论参与范围较窄,发言者相对比较集中,大部分孩子依然属于“沉默的大多数”。其次,教学时间分配不尽合理,随意性较大。第一课时安排了前一篇课文的背诵检查,前后用去了近10分钟时间,再加上讲课过程中偶尔停下维持纪律、提醒个别走神儿的孩子也会占去一点时间,再有就是课堂上的一些废话,致使宝贵的教学时间白白浪费掉了。如果课前考虑周全,很多时间完全可以节省出来用于实质性的学习。



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从细节做起。从明天起,我将致力于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17:37:58 | 只看该作者
《蟋蟀的住宅》课后教学反思
《蟋蟀的住宅》一文,我多次教学过,也曾多次观摩过同行们的教学。尽管文字浅显易懂,教师用心良苦,但是,学生对蟋蟀洞穴的认识总是浮于表面——对蟋蟀的认识仅仅停留于“挖掘技术的专家”这一层面,他们很难透过这一切去进一步感悟它那可贵的精神。学生理解隔靴搔痒,课堂教学浮光掠影,我总觉得这是莫大缺憾。然而,不少同行却认为,语文教学的模糊性恰恰体现于此。

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模糊”与“清楚”的关系作一番深层剖析。“雾里花”“水中月”固然别有一番韵致,但这种别样的美感体验何来?我认为,一方面建立在已有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的认知基础之上,犹如行书之于楷书;另一方面与平时惯有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的看事物习惯相形见绌而形成,犹如山珍海味之于家常便饭。一言以蔽之,“清楚”是要求,“模糊”是情怀;语文教学需要适度模糊,但更需要更多清楚。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机械地理解“模糊教学”,更不能将之视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可以浅尝辄止的理由。教师的重大责任就在于,为学生的心灵开启一扇发现美欣赏美的窗户,使学生在徜徉于书山文海的过程中,畅游天南地北,通晓古今中外,与高尚为伍,与美好对话。那么这扇窗户如何开启,上述案例中所运用的激活学生原有的生活储备,值得我们借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17:37:30 | 只看该作者
《蟋蟀的住宅》反思《蟋蟀的住宅》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用拟人的手法,具体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住宅的经过。对蟋蟀的吃苦耐劳和不肯随遇而安,作者是十分赞许的。学习这篇课文,在让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要让学生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来表达的。

法布尔的文章三年级的时候学过一篇——《蜜蜂》,也是讲他对动物的观察,发现蜜蜂有一种特殊的本领!赞美蜜蜂具有的一种能力。

在教学中我以全篇解读文本,要求学生去感悟选址的慎重,住宅的特点,还有修建的艰苦,考虑到这块内容分量比较大,因此我把选址的慎重这一部分移入第一课时中,这样第二课时有较充足的时间进行课文分析了解。时间安排上我觉得听合适,课堂效果也不错,学生基本能从文本中找到相关内容。而对于 “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这句中心句的理解上,我觉得学生普遍不是很理想,不能从文中找出所需答案,不够清楚从哪里看出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我想,这可能和文章篇幅较长,而学生对说明文的结构及寓言方式不是很熟稔有关,但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否则,我觉得读应该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17:37:02 | 只看该作者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宅、蔽、弃、慎、择、穴、搜”7个生字,会写“弃、毫 、择”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住宅、隐蔽、毫不可惜、随遇而安、隐蔽、宽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重点语句的品读,理解作者笔下的“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的深刻内涵,感受蟋蟀“热爱生活”、“不辞辛劳”的品质,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叶圣陶笔下的爬山虎、领略了植物王国中爬山虎的奇妙。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参观一下大昆虫学家法布尔笔下的《蟋蟀的住宅》,你们有兴趣吗?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课题《蟋蟀的住宅》。“熟悉”的“悉”字加“虫”字旁,就是“蟋”;“率领”的“率”字加“虫”字旁,就是“蟀”。“宅”字是宝盖头,下面不是“毛”字。写完后,同学们读一读!

什么是住宅?一般来说,我们人类住的地方叫住宅,动物住的地方,叫窝、巢、穴等。而蟋蟀是一种昆虫,为什么这里蟋蟀住的地方也把它叫住宅呢?(作者用了拟人的方法,把蟋蟀住所称作住宅,可见作者非常喜欢蟋蟀。)

蟋蟀的住宅到底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让作者如此喜欢它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蟋蟀的住址,一起走进多彩的昆虫的世界。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为了使学生集中精力进入学习状况,教师由书写标题直接导入。学生从题目中发现,课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是带着一种喜爱的感情来写蟋蟀的家的。这样他们从心理上对学习产生探究性倾向,思维的火把熊熊燃烧起来,并进一步产生了对高层次学习的需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通读课文。要求:选择自己习惯的方式自由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遇到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并思考文章从哪几方面来介绍住宅。

2、检查字词认读及朗读情况。

(1)出示课文生字语,先同桌互读、互纠,然后全班交流,掌握音、形、义:

隐蔽  隐藏   搜索  选择   住址   洞穴   柔弱         倾斜  

平坦    扒土     宽敞    随遇而安   毫不可惜

(2)师生相互强调易错字:蔽、毫、倾,并适当写一写,加深记忆。

(3)指名朗读课文,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板书:特点、建造)

理清文章脉络:哪些自然段写蟋蟀住宅的特点?(2-6)哪些自然段写蟋蟀修筑住宅?(7-9)

三、潜心品读,感受伟大

(一)感知特点,初识伟大

1、默读2-6自然段,画出写住宅特点的句子,再用几个词语概括写在旁边。

2、汇报交流

交流一:外部特点

课件出示:▲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1)       仔细琢磨,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随学生的回答,板书:向阳   隐蔽   干燥  )这些特点好在哪里?

①抓住 “骤雨”生发:

知道什么是骤雨吗?又大又急的雨,这里竟然立刻就干了,怎么会这样呢?

②抓住“九寸深,一指宽”生发:

两个简单的数字,让我们明白了什么?(一下子就这样的隧道对身长只有2、3厘米的小蟋蟀来说,真够宽敞舒适的了!)朗读句子。

(2)想象引读

寒冷的冬天来到了,别的昆虫因为没有房子而飕飕发抖,你伏在洞门口,抚弄着触角,舒服地晒着太阳——

炎热的夏天来到了,其它昆虫找来找去找不到阴凉的地方,热得直喘气,你呢,躺在自己挖掘的隧道里,那里面就像安装了空调一样凉爽——

课件出示:▲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1)这个句子写法很特别?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2)想象引读

在明媚的月光下,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蟋蟀弹琴歌唱时,会唱些什么呢?

交流二:品读“随遇而安”:

过渡:这样一处遮风避雨的好去处,怎么被蟋蟀给找着了呢?联系上下文看看。

(1)谁能说说“随遇而安”这个词语的意思?别的昆虫怎样随遇而安?

指名朗读:“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

(2)这临时的隐蔽所可能是一些什么样的地方?

这些昆虫只要有一个洞,能隐蔽藏身就感到满足了,不管这个洞穴好还是不好,这就是“随遇而安”的意思了。

(3)我们又从哪里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呢?

教师小结:咱们将前后文联系起来学,把蟋蟀和其他昆虫这么一比较,就觉着这小家伙和咱们人一样,很有头脑嘛,它给房子选的地段、环境还真不错!难怪法布尔称这里是住宅!

交流三:内部特点

(1)你感受到内部什么特点?板书:光滑  简朴   干燥   卫生

(2)你觉得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喜爱  佩服”等)

(二)解读修建,再识伟大

过渡:同学们,蟋蟀要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它靠的是什么?(足与钳子)在你的想象当中,你觉得这种工具是怎么样的,书本上是怎样描述的呢?(柔弱  简单)如此简单柔弱的工具,蟋蟀是怎样建造出如此浩大的工程的呢?

1、自读7-9,划出建筑时相关动作的句子,加深理解。

2、交流汇报

课件出示:“它用前足扒土,还有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止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1)蟋蟀在建筑时的先后动作是怎么样的呢?

(2)同桌间互读,边读边思考,你觉得难度最大的是哪个动作,为什么?并相机进行朗读。

(3)课件出示填空:

“它用前足___土,还有钳子____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止___-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_____到后面,倾斜地______开”。

课件出示:结合“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1)       这句话哪个词跳入你眼帘?

(2)       自由谈体会并朗读。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读到这里,你还认为蟋蟀的住宅仅仅是一个小洞而已吗?(从住宅特点,从劳动工具等方面来谈)

    2、总结:蟋蟀,这个不起眼的小精灵,仅仅靠它简单的足,完成了扒土、搬土、踏地、推土以及修整、加深加阔等一系列繁重的工序,修建了这样精致舒适的住宅。对于这么柔弱的小生命来说,这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伟大的工程呀!我们不禁发出感叹——“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3、你想对这个工程的设计者、施工者蟋蟀说些什么呢?

   四、积累佳句,感悟写法

1、对于蟋蟀如此平常的小昆虫,为什么在作者的笔下却成了如此可爱的小动物呢?你想对作者说点什么?(预设:因为用了拟人、打比方、列数字这些表达方法:因为他观察非常仔细,有耐心……)

2、找出相关的语句多读几遍,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五、拓展延伸,亲近生命

1、感谢法布尔,让我们读到了如此怦然心动的文字。在《昆虫记》中还有这样一段文字——

课件出示:哦,我的蟋蟀们!因为有你们的陪伴我才感到生命的活力,而生命是我们这片土地上的灵魂……一个活着的微点——最小最小的生命的一粒,更能引起我的无限兴趣,更让我无比地热爱你们!

——(法)法布尔《昆虫记》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话想说?各抒己见。

  

                        特点:向阳   干燥   倾斜  隐蔽  简朴   清洁

   7  、蟋蟀的住宅                                    伟大的工程                           修建:工具柔弱、强度大、时间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22: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