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959|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孔子拜师》听课心得体会评课稿材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9 10:0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孔子拜师》听课反思

今天,我开始讲第17课《孔子拜师》。忽然记起了前一段时间,卫翠珍老师讲的这一课,因此我仔细回忆了一下,接下来我来谈谈卫老师讲的这一课。

卫老师讲的这一课正如一株茉莉花,看起来平淡无奇,品起来却芬芳四溢,令人回味无穷。

一、“子曰”切入,闪亮登场。

一堂精彩的课,往往有一个精彩的开始。一个精彩的开始,也就预示着精彩的过程和精彩的结局。“孔子”已经成为一张名片——文化的名片,“孔子拜师”这一课,卫老师师从孔子的名言开始的。这样,卫老师的课堂就开始了“中华古文化之旅”。

二、对联结课,精彩谢幕

精彩的开始,必有一个精彩的结局。卫老师是用一幅对联作为板书,对老子和孔子的品质做以总结,再次让孩子品味“中华古文化”的特殊魅力。

三、创设情境,妙解词语

在平时的教学中,词语的理解往往陷入程式化的“说说词语的意思”“用词语说话”之中,不免枯燥、呆板。而卫老师在创设了一个贴切的情境,一个生动的语境,让学生总结词语。

四、读中理解,渗透品质

抓住孔子和老子的对话,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让点点知识如涓涓细流被学生接受,吸收,运用。

通过分角色朗读,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

分别品味孔子和老子的话,朗朗的读书声将孔子尊敬师长,谦虚好学,老子爱护晚辈,真诚无私的品行诠释得淋漓尽致。

最后卫老师请了两名同学上台表演朗读,再现“迎候 拜师”情境,使阅读教学更有情趣、更贴近孩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7-9 10:11:36 | 只看该作者
《孔子拜师》自评稿
《孔子拜师》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重点让学生通过研读课文相关句子感悟孔子的品行。现对自己的这节公开课,做个自我讲评。
一、理清课文顺序,整体把握课文
新课标对中段学生阅读方面的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重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我启发学生用总结归纳的方法,理出课文的叙述顺序:孔子决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这样,学生在理解课文思路的基础上,能够较容易地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二、  重视朗读训练,感悟积累语言
在这篇课文中,有些特别好的词语,如:“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等,正是这些词语体现了文字的魅力。所以让学生理解并运用这些词语也是语文课的重点。在研读课文时,我通过把握一段话中的重点词语来指导学生学习体会。如第二段抓住“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来指导学生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为求学不怕吃苦的精神。在体会之后,再次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这样,既符合三年级重视词句训练的要求,又通过词句的学习进一步进行朗读的训练,收到较好的效果。总之我在教学中,能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让点点知识如涓涓细流被学生接受、吸收、运用。
三   重人文关怀,提升对话内涵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本课的教学中,我能充分依据教学内容,从孔子、老子身上寻求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孔子以一个活生生的长者智者形象呈现于课堂。当学生说到“孔子是个有礼貌的人”时,我又通过读对话,结合“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这一句感悟。在孔子老子见面的一幕中,老子也是彬彬有礼的一位学者。这样,学生能从简单的语句中挖出深刻的道理,了解到孔子和老子知识丰富,还很有礼。就势总结到我们的学习与做人。一个人要想受到人们的尊敬,需要丰富的学问,但只有学问还不够,还要有好的品行。引领学生品味、汲取他们身上伟大的人格内涵。如:让学生与孔子、老子转换角色,演绎文本;让学生描述孔子求学的艰辛历程,从而引导学生对自身人生价值的思考,让课堂富有趣味性、生命性、人文性。
四、在反思中提升
教学是一门不断探索的艺术,在探索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遗憾。欣喜的是我在课堂上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我们的学生是刚升入三年级的孩子,课文阅读能力是有限的。但经过几个月的训练,特别是针对“通过抓词句训练学生朗读能力”,孩子们都能通过自己的读找到一些重点的词和句子了,如今我设计的训练重点已经由找词句过度到如何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了,而且也有一些孩子的理解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只是语言的表达能力还有所欠缺,这也是我们今后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但预设也与实际教学发生了一些冲突,比如:在教学“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我设计了换掉“风餐露宿”和“日夜兼程”和去掉这两个词的练习,帮助学生体会语言运用的恰倒好处和语言文字的精美,进行语言训练。但孩子们没有充分理解,所以在换词的时候出现了问题,学生感到了困难。这让我体会到教师在问题的提出过程中,语言的引导十分重要。同时也表现出孩子的积累还不够,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应加强语文的积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7-9 10:09:54 | 只看该作者
听示范课《孔子拜师》一课后的评课
今天,兄弟学校《河西完小》的教师来我校观摩语文示范课,作为教研组成员的我,一同和他们听课,听完课后并一同交流,我发现今天听了和老师教学
的《孔子拜师》一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充分体现了我校推广的赏识教育
欣喜是我校在课堂上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学生是刚深入三年级的孩子
课文阅读能力有限,针对我校的教研“赏识教育”,教师能通过赏识,展示京剧脸谱、民间剪纸艺术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些欠缺,在课堂上,教师不仅通过抓词句的理解课文,而且可以展开进一步的思考,自己提一些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和课外资料理解一些词语和句子,来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对问题的设置教师首先对学生的深入思考进行了表扬,让学生能够有一个思考的空间,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了深刻的认识,进而达到了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能用身边的资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师自己设计的课件新颖,能形象直观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利用图、文、声、动等独特魅力,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各种神经,为学生拓展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为学生设置了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快乐、主动深入文本,改变了以往要我学,而是我要学,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
三、教师为辅,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机会,通过小组合作,激发
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展延伸课文内容的教学理念,使内容得到升华,让学生有话可说,课后作业的设置紧靠课文内容,教师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以达到了我校集体备课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7-9 10:09:15 | 只看该作者
《孔子拜师》评课稿   

     这次,章老师执教的《孔子拜师》是一篇具有较强的人文精神的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整节课听下来,巫老师教学思路清晰,能循学而导,学习目标基本达到。课堂上,老师尊重学生,能够以学生为主体,教态自然亲切,板书直观生动。

下面,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课文的特点,对这节课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   理清课文顺序,整体把握课文

新课标对中段学生阅读方面的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重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巫老师启发学生用总结归纳的方法,理出课文的叙述顺序:孔子决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这样,学生在理解课文思路的基础上,能够较容易地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二、重视朗读训练,感悟积累语言

在这篇课文中,有些特别好的词语,如:“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等,正是这些词语体现了文字的魅力。所以让学生理解并运用这些词语也是语文课的重点。在研读课文时,巫老师能通过把握一段话中的重点词语来指导学生学习体会。如第二段抓住“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来指导学生体会孔子的谦虚(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iyifanwen.com,请保留此标记。)好学,为求学不怕吃苦的精神。在体会之后,再次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这样,既符合三年级重视词句训练的要求,又通过词句的学习进一步进行朗读的训练,收到较好的效果。总之巫老师在教学中,能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让点点知识如涓涓细流被学生接受、吸收、运用。



三、   重人文关怀,提升对话内涵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本课的教学中,章老师能充分依据教学内容,从孔子、老子身上寻求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孔子以一个活生生的长者智者形象呈现于课堂,引领学生品味、汲取他们身上伟大的人格内涵。如:让学生与孔子、老子转换角色,演绎文本;让学生描述孔子求学的艰辛历程,从而引导学生对自身人生价值的思考,让课堂富有趣味性、生命性、人文性。

    当然,教学是一门不断探索的艺术,在探索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遗憾。在这节课中,我认为1、在文演绎中,可鼓励学生自由练读分清角色,自由组合充分表演。2、在教学中,必须科学地对小组进行优化组合,培养良好的习惯。在小组讨论交流中,教师应认真组织,及时指导,这样才能做到切实有效。

以上仅仅是本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不妥之处恳请各位多多指教。谢谢!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0人  |  分享到:         阅读(2)| 评论(0)| 不可转载 |举报
   说课稿《孔子拜师》  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第七册)
历史上的今天

相关文章
《孔子拜师 》文本细读2009-11-16 21:47:22 成长的幸福---《孔子拜师》教学反思2010-01-07 21:50:08 孔子 老子,谁能言说?2009-11-02 11:12:20 如何做一个好老师——《孔子的为师之道》——傅佩荣2009-11-03 20:10:51 孔子,你必须认识的一个人2006-03-03 13:31:05
最近读者
登录后,您可以在此留下足迹。

评论
点击登录|昵称:
   取消 验证码:换一张  

上一页 1... -1-1-1-1-1-1-1... -1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7-9 10:08:58 | 只看该作者
有人喜欢“课如玫瑰”,激情飞扬,有人欣赏“课如荷花”,清澈明净,而我更偏好“课如茉莉”,令人回味无穷。冯老师执教的《孔子拜师》一课,正如一株茉莉花,看起来平淡无奇,品起来却芬芳四溢,令人回味无穷。

冯老师的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课堂语言幽默风趣,尤其是冯老师机智的课堂应变能力,使得整节课显得紧凑、自然。品冯老师的课,可以概括为三点:

整堂课教学问题设计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研读课文鞭辟入里,使得学生学习本篇课文思路清晰。本课教学设计思路清晰:介绍孔子老子生平导入————找出文中矛盾之处作为分析本文中心思想的切入口————追问学生,启发学生思考—角色转换,进入情境教学————及时抓住课堂意外,实现课堂生成————最后以情动人,启发学生结合自身,向古人学习。课堂教学中,学生能自然地投入到每一个教学环节,学习氛围浓厚。

  教师课堂上范读,将课文内容展现得生动形象。教学中,冯老师特设师范读的教学环节。当学生朗读完描写孔子赶路求学艰辛的句子后,师请全班学生闭上眼睛,认真倾听老师朗读,展开想象。这一环节,让我颇受感动。孔子老子毕竟是远离我们几千年的古人,他们内心的感受,我们无法联系生活实际去联想,而老师的朗读能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催化剂,因为老师的朗读时有感情,有温度的,能把作品中最直接最生动的东西传递给孩子。当孩子们闭上眼睛安静地沉浸在老师的朗读中,是最接近文本的。

教师诗意的语言,将这节课展现得灵动丰满。无论是教学过渡语还是课堂评价语,老师总能够用诗意的语言来描述,使得本堂课“语文味”十足。当学生联想到孔子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难堪会笑时,教师适时反问:“你觉得有什么可笑吗?破旧的鞋子,苍老的脸庞,憔悴的身影恰恰就是他一路艰辛的明证啊!嘲笑他的这些小朋友应该感到惭愧!”我想,脸红的那些孩子,应该是懂得了孔子求学的艰辛了。

情境设置,角色转换,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当孔子不远千里找到老子,老师对孔子说:“你这么辛苦,还是回去吧。“你是孔子,你会怎么说呢?当学生体会了孔子的艰辛,你又想对孔子说些什么呢?学生在不停地角色转换中体会。从不同角度体会,效果甚佳。

冯老师营造的轻松的课堂环境,诗意的教学语言,使孩子们在课堂上能展开充分的想象,朗朗读书声将孔子拜师的执着心境和大教育家孔子的品性诠释得淋漓尽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7-9 10:08:49 | 只看该作者
《孔子拜师》评课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7-9 10:08:35 | 只看该作者
《孔子拜师》评课
这次,康老师执教的《孔子拜师》是一篇具有较强的人文精神的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整节课听下来,康老师教学思路清晰,能循学而导,学习目标基本达到。课堂上,老师尊重学生,能够以学生为主体,教态自然亲切,板书直观生动。



下面,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课文的特点,对这节课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理清课文顺序,整体把握课文

新课标对中段学生阅读方面的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重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康老师启发学生用总结归纳的方法,理出课文的叙述顺序:孔子决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这样,学生在理解课文思路的基础上,能够较容易地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二、重视朗读训练,感悟积累语言

在这篇课文中,有些特别好的词语,如:“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等,正是这些词语体现了文字的魅力。所以让学生理解并运用这些词语也是语文课的重点。在研读课文时,康老师能通过把握一段话中的重点词语来指导学生学习体会。如第二段抓住“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来指导学生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为求学不怕吃苦的精神。在体会之后,再次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这样,既符合三年级重视词句训练的要求,又通过词句的学习进一步进行朗读的训练,收到较好的效果。总之康老师在教学中,能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让点点知识如涓涓细流被学生接受、吸收、运用。



三、   重人文关怀,提升对话内涵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本课的教学中,康老师能充分依据教学内容,从孔子、老子身上寻求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孔子以一个活生生的长者智者形象呈现于课堂,引领学生品味、汲取他们身上伟大的人格内涵。如:让学生与孔子、老子转换角色,演绎文本;让学生描述孔子求学的艰辛历程,从而引导学生对自身人生价值的思考,让课堂富有趣味性、生命性、人文性。



    当然,教学是一门不断探索的艺术,在探索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遗憾。在这节课中,我认为1、在文演绎中,可鼓励学生自由练读分清角色,自由组合充分表演。2、在教学中,必须科学地对小组进行优化组合,培养良好的习惯。在小组讨论交流中,教师应认真组织,及时指导,这样才能做到切实有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 09: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